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肉色的影响因素1、外在因素(1)畜禽的种类品种及部位(2)年龄和性别(3)饲养情况(4)遗传因素(5)屠宰工艺(6)代谢状况2、内在因素(1)肌红蛋白含量(量多则肉色深)(2)血红蛋白含量(视放血好坏而定)(3)环境中氧含量(4)湿度(5)温度(6)pH(7)微生物二、肌肉组织的蛋白质组成及其功能特性肌肉组织的蛋白质组成:1、肌原纤维蛋白:构成肌原纤维。(1)肌球蛋白:占肌肉总蛋白质的1/3,粗丝的的主要成分,构成肌节的A带。两条重链四条轻链组成,形状如豆芽,有ATP酶活性。约400个肌球蛋白分子构成一条粗丝。(2)肌动蛋白:构成细丝的主要成分。只有一条多肽链。参与肌肉收缩。(3)肌动球蛋白: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复合物。黏度高,具有流动双折射现象,有ATP酶活性。(4)原肌球蛋白:杆状分子,构成细丝的支架。(5)肌原蛋白:有三个亚基,为钙结合亚基、抑制亚基、原肌球蛋白结合亚基。每个蛋白粉子具有4个钙结合位点。(6)M蛋白:存在于M线上,将粗丝连接在一起,稳定A带的格子结构。(7)C-蛋白:一条多肽链,结合在粗丝上,维持粗丝稳定,调节横桥。(8)α-肌动蛋白素:Z线上的主要蛋白质,两条肽链组成,有固定邻近细丝的作用。(9)β-肌动蛋白素:与F-肌动蛋白结合,位于细丝的自由端上。(10)γ-肌动蛋白素:与F-肌动蛋白结合,并阻止G-肌动蛋白聚合成F-肌动蛋白。(11)I-蛋白:存在于A带上。肌动球蛋白缺乏钙时,阻止Mg激活ATP酶。(12)连接蛋白:位于Z线以外整个肌节,起连接作用。(13)肌间蛋白:位于Z线周围,连接邻近细丝排列成极高度精确的构造。2、肌浆蛋白质(1)肌溶蛋白:存在于肌原纤维间,为单纯蛋白质,具有酶性质。(2)肌红蛋白:为色素蛋白质,为肌肉呈现红色的主要成分。(3)肌浆酶:大多数酶定为于肌原纤维之间,缩醛酶、肌酸激酶和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含量较多。(4)肌粒蛋白:位于线粒体中,主要为三羧基循环酶及脂肪氧化酶系统,还有ATP酶(合成ATP)。(5)肌质网蛋白:肌质网的主要成分,由5种酶组成。一种是ATP酶活性及传递钙离子的部位,另一种为螯钙素。3、肉基质蛋白质:结缔组织蛋白质,构成肌内膜、肌束膜、肌外膜和腱的主要成分。(1)胶原蛋白:构成胶原纤维的主要成分。由原胶原聚合而成。测定其中的羟脯氨酸含量确定结缔组织的含量,作为衡量肌肉质量的指标。(2)弹性蛋白:弹力纤维的主要成分,为硬蛋白。不被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水解。(3)网状蛋白:构成肌内膜的主要蛋白,耐酸碱。肌肉蛋白质的功能特性:1、水合作用:溶解性、可湿性、吸水性、膨胀度、浓缩性、凝胶性。2、表面性质:乳化性、发泡性、成膜和气味的吸收。3、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蛋白质凝胶的结构性质包括弹性、破碎性、粘着性;流变学特性包括咀嚼性、网状结构。4、外观、口感:颜色、嫩度、组织性、浑浊度。5、其他:与其他添加剂的和谐性。三、影响肉的保水性的主要因素及其提高措施主要因素:1、蛋白质:蛋白质所带静电荷使其结构疏松,固定水分。蛋白质结构越疏松,保水效果越强。2、pH:pH在5.0左右时,保水性最低。3、食盐:一定离子强度的食盐会提高保水性,但当使用过量或肉块较大,会造成肉的脱水。4、磷酸盐:能结合肌肉蛋白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使蛋白质结构疏松,提高保水性。5、尸僵和成熟:尸僵使保水性下降,成熟使保水性提高。6、加热:肌球蛋白变性,使保水能力下降。7、动物因素:畜禽种类、年龄、性别、饲养条件、肌肉部位及屠宰前后处理等,对保水性都有影响。提高措施:1、增加蛋白质的静电荷2、添加酸或碱使pH偏离5.0左右。3、加入适量的食盐4、加入合适的磷酸盐(焦磷酸盐和三聚磷酸盐将肌动球蛋白解离,增加肌肉保水性)5、缩短尸僵时间,加快成熟6、加热时放入聚磷酸盐(聚磷酸盐抑制肌球蛋白变性)四、影响肉的嫩度的主要因素和提高措施主要因素:1、宰前因素(1)年龄:幼龄家畜的肉比老龄家畜嫩,但结缔组织多。(2)肌肉的解剖学位置:不同动物、同一肌肉的不同部位嫩度不同。(3)营养状况:营养良好的家畜,肉的嫩度好。2、宰后因素(1)尸僵和成熟:尸僵时肉硬度大,嫩度低。随着成熟进行,嫩度增大。(2)加热处理:使肉变嫩或变硬,取决于解热温度和时间。(3)电刺激:宰后直接电刺激可改善肉的嫩度。(4)酶:蛋白酶类嫩化肉。提高措施:1、选择成年动物宰杀2、选择合适种类和位置(嫩度大)的动物肌肉进行加工3、合理喂养禽畜,使其营养状况良好4、进行肉的成熟过程5、热处理选用合适的温度和时间6、宰后直接电刺激7、利用蛋白酶类嫩化肉。
本文标题:肉色的影响因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472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