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肾内科患者健康教育手册第二册
肾内科患者健康教育手册第二册·疾病知识山东省立医院肾内科2011目录肾病综合征03急性肾衰竭04慢性肾衰竭06糖尿病肾病09高血压肾病12狼疮性肾炎15紫癫性肾炎17急进性肾炎20蛋白尿待查22尿路感染25慢性肾小球肾炎28小血管炎313肾病综合征1、什么是肾病综合征?因多种肾脏病理损害所致的严重蛋白尿及其引起的一组临床表现,最基本的特征是大量蛋白尿(≥3.5g/d),常伴有低白蛋白血症(≤30g/L)、水肿、高脂血症。2、肾病综合征有哪些并发症?主要的并发症有感染、血栓、营养不良、肾损伤等。3、为什么需要进行肾穿刺?由于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不同的临床-病理类型的肾小球疾病所组成,各种疾病的治疗用药、病程均不一样,必须根据不同疾病遵循不同的治疗方案,肾穿刺病理检查有助于澄清患者的临床-病理类型。4、怎样治疗肾病综合征?①降尿蛋白,主要药物是糖皮质激素、细胞毒类药物、免疫抑制剂;②卧床休息为主,有利利尿,减少感染,但应保持适度床上及床旁活动,疾病缓解后可逐步增加活动,防止血栓形成;③应进清淡、易消化、半流质饮食,摄入优质蛋白1g/(kg·d),低脂饮食,可摄入鱼油、燕麦、米糠等降脂,水肿时禁用腌制食品,少用味精、食碱,每日摄取食盐2~3g,切忌急骤利尿,应缓慢减轻水肿;④控制血压<140/90mmHg,减少并发症,保护肾功能;⑤继发性肾病综合征需去除病因,治疗原发疾病;⑥按时复诊,遵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加减药量、停药、延长用药时间。5、肾病综合征的预后怎样?不同临床-病理类型的肾病综合征预后差别较大,早期体检发现、早期规范治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保护肾功能,提高生活质量。4急性肾衰竭1、什么是急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是肾脏本身或肾外原因引起肾脏泌尿功能急剧降低,机体内环境严重紊乱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高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等。2、急性肾衰竭的病因是什么?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和各自的病理生理特点,可分为肾前性如失血、休克、脱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急性循环衰竭等,肾性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大面积挤压伤等,肾后性如完全性尿路梗阻等。53、急性肾衰有哪些临床表现?患者的临床表现根据病因、病情轻重及病期等而有不同,通常为:①血肌酐、尿素氮突然明显上升;②尿量明显减少或出现其他有关肾功能急性减退的症状,如消化、心血管、神经、血液、呼吸等系统的相应症状;③酸中毒、高钾血症等电解质异常;④少尿期通常为1~4周,以后尿量逐渐增加,通常持续1~3周,多尿期可能出现感染等并发症,之后肾功能基本恢复,进入恢复期;一部分患者尿量并不减少,预后相对较好。4、怎样治疗急性肾衰竭?①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②营养支持疗法;③保持出入量平衡;④纠正电解质和酸碱代谢紊乱;⑤治疗其他系统出现的症状;⑥必要时进行透析治疗;⑦定期复查肾功能,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5、急性肾衰竭的预后怎样?急性肾衰竭是临床危重病,其预后与原发病性质、患者年龄、原有慢性疾病、肾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无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并发症等因素有关。6慢性肾衰竭1、什么是慢性肾衰竭?任何疾病,如能使肾单位发生进行性破坏,则在数月、数年或更长的时间后,残存的肾单位不能充分排出代谢废物和维持内环境稳定,因而体内逐渐出现代谢废物的潴留和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以及肾内分泌功能障碍,此种情况称之为慢性肾功能衰竭。2、慢性肾衰竭的病因是什么?常见病因包括原发性肾脏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等和继发性肾脏疾病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狼疮性肾炎、乙肝相关性肾炎等。3、慢性肾衰竭是尿毒症吗?慢性肾衰竭按照肾小球滤过率的损害程度分为5期:1期GFR正常或升高,伴肾脏损害,2期轻度GFR下降,伴肾脏损害,3期中度GFR下降,4期重度GFR下降,5期肾衰竭,即尿毒症。74、慢性肾衰竭有什么表现?慢性肾衰主要临床表现慢性肾衰主要临床表现(I)(I)((各种代谢紊乱))水、电解质代谢紊乱:–H2O,Na:水钠过多;脱水–H++,K:代酸;高钾血症,低钾血症–Ca,P:高磷血症,低钙血症•氮质血症(Scr,BUN)•其它:脂代谢:糖代谢:维生素代谢(B6,….)微量元素代谢(Se,Zn….)慢性肾衰主要临床表现慢性肾衰主要临床表现(II)(II)各系统表现可能的误诊•消化系统:厌食,恶心,…….肝炎,胃癌...•血液系统:贫血,出血,“再障”,“贫血待查”•心血管系统:高血压,心慌,心衰,“心肌病”•呼吸系统:气短,“尿毒症肺”间质性肺炎•神经系统:尿毒症脑病,周围神经炎癫痫,中风,•骨骼系统:肾性骨病“风湿病”,关节炎•内分泌系统:PTH增高,…….•其它系统:免疫,生殖,皮肤,肌肉,外分泌,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并发症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并发症急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急性左心衰竭;其它心脑血管病变急性左心衰竭;其它心脑血管病变––高钾血症;高钾血症;–尿毒症脑病––急性感染;急性感染;––大出血;大出血;慢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肾性贫血–肾性骨病,肌病–周围神经炎–继发性淀粉样变(2-MG升高)–其它85、怎样治疗慢性肾衰竭?CRFCRF的治疗原则的治疗原则•非透析治疗治疗原发病(CRF病因)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CRF发展•替代治疗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胰-肾联合移植CRFCRF的非透析治疗的非透析治疗••避免劳累(活动量适宜避免劳累(活动量适宜〕〕••饮食疗法:饮食疗法:低蛋白饮食低蛋白饮食0.60.6--0.8g/kg/d0.8g/kg/d••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代谢性酸中毒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代谢性酸中毒••对症治疗(贫血、高血压、骨病等对症治疗(贫血、高血压、骨病等))••延缓肾衰病程发展(延缓肾衰病程发展(LPD,LPD,控制高血压控制高血压,,纠正酸中毒,纠正贫血等纠正酸中毒,纠正贫血等〕〕••积极治疗积极治疗CRFCRF并发症并发症CRF患者蛋白摄入量--根据不同肾功水平的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人分类CcrScr蛋白摄入量__________(ml/min)(mg/dl)(g/kg.d)Pre-ESRD108.00.6-0.9应用EAA-α-KA*0.5-0.8血液透析1.0-1.4腹膜透析1.2-1.4_*EAA:即必需氨基酸;α-KA:即α-酮酸9糖尿病肾病1、什么是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发病机制复杂,包含众多因素参与,是起始于糖代谢障碍所致的血糖过高,在一定遗传背景以及一些相关的获得性危险因子参与下造成的,患者机体存在极其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发展到终末阶段比其他肾病治疗更加棘手。糖尿病可损伤肾脏所有结构,但只有肾小球硬化症与糖尿病有直接关系,被称为糖尿病肾病。2、如何筛查糖尿病肾病?尿蛋白增加是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特征之一,是其主要诊断依据;发病时间确定的Ⅰ型糖尿病,起病5年后进行MA筛查;Ⅱ型糖尿病确诊时同时进行检查;尿蛋白对诊断糖尿病肾病不具特异性,应排除其它可能引起蛋白尿的原因。3、怎样护理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严格控制血糖,出现微量蛋白尿限制蛋白饮食(0.8g/kg·d);•临床肾病期严格控制血压,同时低蛋白饮食(0.6g/kg·d)+开同,甚至<0.6g/kg·d;•尿毒症期饮食治疗效果差,需行肾脏替代治疗,保证营养;•微量蛋白尿期为防治糖尿病肾病提供了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是具有可逆转性的极佳窗口。4、加重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子有哪些?•血糖控制不佳•血压控制不佳•高蛋白摄入•血脂异常•吸烟105、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压控制范围是多少?•伴有蛋白尿患者的理想血压是控制在125/75mmHg;•并发神经病变或大血管病变者控制在130/80mmHg;•尿蛋白定量≤1g/24h者血压控制在≤130/85mmHg;•尿蛋白定量>1g/24h者血压控制在≤125/75mmHg。6、糖尿病肾病患者控制血糖的注意事项是什么?•注意定期监测血糖,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有助于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肾功能不全时,肾脏对胰岛素的排泄减慢,胰岛素的用量可能相应减少;•密切监测血糖,以防发生低血糖;•低血糖急救不宜使用橙汁,因橙汁含钾较高。7、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监测的频率和目标是什么?•血糖监测频率:*1型糖尿病患者:≥3-4次/天;使用胰岛素或促胰岛素分泌剂的2型糖尿病患者:≥1-4次/天;血糖控制良好者:1天-2天/周;•血糖控制目标:空腹血糖:4.4-6.1mmol/L;非空腹血糖:4.4-8.0mmol/L。8、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哪些?(一)急性并发症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本症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常见于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代谢控制不良、伴发感染、严重应激状态、胰岛素治疗中断以及饮食失调等情况。2.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本综合征多见于老年患者。由于严重高血糖症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而致11昏迷、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3.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合并乳酸性酸中毒的发生率不高,但病死率很高。大多发生在伴有肝、肾功能不全,或伴有慢性心肺功能不全等缺氧性疾病患者,尤其是同时服用苯乙双胍者。(二)慢性并发症1.心血管并发症。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并造成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糖尿病患者中,冠心病约占一半。2型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糖尿病脑血管病。糖尿病脑血管病以脑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缺血性脑病最为常见,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腔隙性脑梗死、多发性脑梗死、脑血栓形成等。由于糖尿病高血压发生率甚高(20%~60%),亦可发生出血性脑病。3.糖尿病眼病。糖尿病患者眼的各部位均可出现病变,如角膜异常、虹膜新生血管、视神经病变等,糖尿病患者青光眼和白内障的患病率高于相同年龄非糖尿病患者。4.糖尿病肾病。大约20%~30%的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其中一部分进展为终末期肾病。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不仅标志着早期肾病的存在,而且极大地增加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及死亡危险性,因此应予以高度重视。5.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共同作用的结果,严重者可致足溃疡,甚至截肢。6.糖尿病骨关节病。糖尿病骨关节病的发生率约为0.1%~0.4%,主要系神经病变所致,感染可加重其损伤。7.糖尿病与口腔疾病。糖尿病患者机体对细菌的抗感染能力下降,口腔颌面部组织及口腔内的牙龈和牙周组织易发生感染,可引起齿槽溢脓、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12高血压肾病1、什么是高血压肾病?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良性小动脉肾硬化(又称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和恶性小动脉肾硬化,并伴有相应临床表现的疾病。2、高血压肾病的临床表现:(1)重度水肿水肿常为首发症状,呈全身性明显水肿,指压有凹陷。严重患者可并有胸水、腹水,当胸水、腹水较多时可引起呼吸困难、脐疝或腹股沟疝。高度水肿常伴尿少、高血压、轻度氮质血症。(2)大量蛋白尿大量蛋白尿是肾病综合征最主要的表现,尿蛋白定性多为++~++++,成人每日尿蛋白排泄≥3.5g/d,大多为选择性蛋白尿。(3)低蛋白血症血浆蛋白下降,血清白蛋白30g/L,严重者不足10g/L。(4)高血脂症血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均明显增高。3、高血压肾病的病情分期:Ⅰ期——微量白蛋白尿期:以尿中白蛋白排泄率异常为特征.肾功正常,尿常规蛋白阴性Ⅱ期——临床蛋白尿期:以尿常规蛋白阳性、24h尿蛋白定量0.5g为特征,肾功能正常Ⅲ期——肾功能不全期:以Ccr下降、SCr升高为特征。分非透析期和透析期(尿毒症期)非透析期:Ccr在80~10ml/min,133μmol/LScr707μmol/L透析期(尿毒症期):Ccr10ml/min.Scr707μmol/L4、高血压肾病的饮食:(1)改变饮食习惯:在医生的指导下对自己的饮食进行分析,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13(2)控制热量供应:合适的热量应该根据病情决定,一般以维持理想体重为标准。由于这类患者往往有脂质代谢紊乱,所以减少脂肪摄入不但有助于控制热量,而且
本文标题:肾内科患者健康教育手册第二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484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