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能源电力概论课程大作业(针对能源结构、分类、减排)常规能源也叫传统能源,是指已经大规模生产和广泛利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等都属一次性非再生的常规能源。而水电则属于再生能源,如葛洲坝水电站和三峡水电站,只要长江水不干涸,发电也就不会停止。煤和石油天然气则不然,它们在地壳中是经千百万年形成的,这些能源短期内不可能再生。已能大规模生产和广泛利用的一次能源。又称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和核裂变能,是促进社会进步和文明的主要能源。在讨论能源问题时,主要指的是常规能源。新能源是在新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等,与常规能源相比,新能源生产规模较小,使用范围较窄。常规能源与新能源的划分是相对的。以核裂变能为例,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把它用来生产电力和作为动力使用时,被认为是一种新能源。到80年代世界上不少国家已把它列为常规能源。太阳能和风能被利用的历史比核裂变能要早许多世纪,由于还需要通过系统研究和开发才能提高利用效率,扩大使用范围,所以还是把它们列入新能源。1.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性我国经济结构深层次矛盾之一就是能源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中国的能源结构是以煤炭为主。能源结构不合理牵动着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矿难频发在一定的意义上乃是对过度依赖的煤炭的高能耗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市场反映(能源需求膨胀导致煤炭供应偏紧,煤矿超能力生产和管理混乱由此引发矿难)。优化能源结构,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才是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频发的治本之策。而煤电之争久拖不决,煤电矛盾愈演愈烈,煤电联动无法顺利实施,固然有煤价市场决定、电价政府管制等体制方面的问题,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对煤电(火电)的过度依赖。在我国,火电一直占主导地位。火电对煤炭的依存度很高,每年全国生产的煤炭约有一半要用来供应火力发电,火电发电机组满负荷运转,必然会造成煤炭总量供应的不足,引起煤炭价格的大幅上涨和煤电博弈矛盾激化,市场化了的电煤价格对应计划调节的电价不可能形成双赢的解决方案。虽然我国水电资源丰富,水电开发有了长足发展,但到秋冬季节来水偏枯,水力发电量出现大幅度下滑,又不得不更多的依赖火电。只有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火力发电份额、减小对煤炭的依赖才是解决煤电矛盾的根本出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还有下列两大难题:一是作为一次能源,煤炭早晚会枯竭,能源供应过度依赖煤炭必然会影响我国的能源安全;二是煤炭大量开采和消耗带来了环境压力。以煤为主的传统能源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之一。中国高二氧化碳排放的核心问题就是能源结构中煤炭比例太高。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一些发达国家推行“绿色新政”,倡导“低碳能源”、“低碳经济”,刺激新能源产业发展,以缓解危机,增加就业,并抢占环境外交的制高点。美国众议院的通过《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规定美国有权对进口的高耗能产品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也就是我们说的所谓“碳关税”。西方国家还在国际气候谈判中指责中国的巨大碳排放量,要求中国同发达国家一样承担定量减排义务并接受严格国际核查。面对西方国家的强大压力,中国努力维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基本框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一方面,中国承认减排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另一方面也强调已完成工业化、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和仍处于这一进程的发展中国家各自应负有的不同责任和所需承担的不同角色,发达国家率先承担温室气体减排义务,以发达国家继续率先量化减排为先导,在此基础上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2009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表示,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争取到2020年,中国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显著下降。2009年11月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即将召开之际,中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50%的减排目标。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温家宝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庄严承诺:“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我们言必信、行必果,无论本次会议达成什么成果,都将坚定不移地为实现、甚至超过这个目标而努力。”要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实现我国政府自主确定的减排目标,向世人展现一个负责任国家的风范,调整能源结构,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刻不容缓。(重要性)2.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方向积极发展水电:右图是2015年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目标,占据最大比重的是煤炭,针对煤炭企业主体分散、小煤矿过多、上下游融合度弱、清洁利用程度低等问题。我认为我国要大力发展水电。水电是目前第一大清洁能源,提供了全世界1/5的电力。与其它能源相比,水电具有循环可再生、长期成本低、综合效益大等优势。世界各国都把开发水电作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全球有55个国家50%以上的电力由水电提供。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水电开发程度都超过80%。许多发展中国家大力开发水能资源,如巴西水电开发在电力建设中达80%以上。中国河流众多,水能资源蕴藏量居世界首位,是仅次于煤炭的第二大常规能源,也是目前可以进行大规模开发的第一大清洁可再生能源。目前,中国水能资源开发程度仅为31.5%,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积极发展核电:核能是优质高效的清洁能源,积极开发核能,有利于构筑稳定清洁经济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有利于节能增效和生态环保,也是应对气候变化、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举措。核电已经有了成熟的技术,能够达到安全可靠运行。核电已在世界上得到广泛应用,在世界能源结构中居于重要地位。据统计,核电年发电量已占到世界发电总量的17%左右。能源结构调整还需要提高煤炭洗选加工转化和综合利用水平,严格限制高硫、高灰劣质煤生产使用。对尚未开发的高硫、高灰煤炭资源,要暂停煤矿项目核准,已核准的要暂缓建设,正在建设的要压缩规模,已投产的要减少产量,立足就近销售,不得长距离运输。3.加强节能减排的重大意义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也是我国对国际社会应该承担的责任。节能减排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结合我国能源现状):关于中国的能源家底,有一种说法是中国富煤、贫油、少气。而实际上,煤炭资源虽然绝对数量庞大,但1800亿吨左右的可采储量,只要除以13亿这个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均资源占有量就会少得可怜。石油,我国去年消费原油3.2亿吨,当中1.5亿吨来自进口。这就是说,即使将新发现的渤海湾大油田10亿吨储存全部开采。也仅够我国用三年。目前我国探明石油储量约60亿吨,仅够开采20年,刚好是世界平均40年的一半。我国节能的压力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大,特别是,我国还是世界上能源浪费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不能像美国那样消耗能源,现在我国平均每人每年消耗石油200公斤,美国每人每年消耗3吨。2020年,中国15亿人口,我们如果像美国一样每人消耗3吨,每年就需要45亿吨,去年世界石油产量只有40亿吨,40亿吨石油贸易量只有16亿吨,加上成品油20亿吨贸易量,全部贸易量给中国都不够。我们必须走一条新兴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4.能源的分类方式能源种类繁多,而且经过人类不断的开发与研究,更多新型能源已经开始能够满足人类需求。根据不同的划分方式,能源也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一、按能源的生产方式可分为一次能源(天然能源)和二次能源(人工能源)。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天然形式存在并没有经过加工或转换的能量资源,一次能源包括可再生的水力资源和不可再生的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其中包括水、石油和天然气在内的三种能源是一次能源的核心,它们成为全球能源的基础;除此以外,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能以及核能等可再生能源也被包括在一次能源的范围内;二次能源则是指由一次能源直接或间接转换成其他种类和形式的能量资源,例如:电力、煤气、汽油、柴油、焦炭、洁净煤、激光和沼气等能源都属于二次能源。二、按能源性质分,有燃料型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泥炭、木材)和非燃料型能源(水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三、按能源消耗后是否造成环境污染分,污染型能源和清洁型能源。污染型能源包括煤炭、石油等,清洁型能源包括水力、电力、太阳能、风能以及核能等。四、按能源使用的类型又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型能源。利用技术上成熟,使用比较普遍的能源叫做常规能源.包括一次能源中的可再生的水力资源和不可再生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新近利用或正在着手开发的能源叫做新型能源。新型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的,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能、氢能以及用于核能发电的核燃料等能源。五、按能源的形态特征分,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水能、电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核能、海洋能和地热能。此外,还可以按商品能源和非商品能源,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来进行分类。5.可再生的水力资源作为一次能源最被我看好,因为我国的水力资源丰富,并且,由于水流按照一定的水文周期不断循环,从不间断,因此水力资源是一种再生能源。水力发电相比于火力发电等传统发电模式在污染物排放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水力发电直接利用水能,几乎没有任何污染物排放。水力发电发电成本低,水力发电只是利用水流所携带的能量,无需再消耗其他动力资源。另外,由于水电站的设备比较简单,其检修、维护费用也较同容量的火电厂低得多。水力发电主要动力设备的水轮发电机组效率较高,操作灵活,便于利用。
本文标题:能源电力概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496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