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自由主义对当代中国青年学生的影响与策略研究
1自由主义对当代中国青年学生的影响与策略研究郭莹1(沈阳大学外事处,沈阳110044)摘要:自由主义深刻影响当代中国青年学生的处世哲学,严重危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与弘扬。认清自由主义本质,抵制自由主义侵蚀,业已成为重要课题。文章梳理自由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阐释自由主义对当代青年学生的影响及其深层原因,探寻应对自由主义侵蚀青年学生的有效策略。关键词:自由主义;青年学生;影响;策略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突飞猛进,西方思潮也像洪水般倾泻而至,深刻影响中国青年学生的处世哲学。开放的环境为自由主义思潮在我国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它所主张和推崇的观点对当代青年学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与弘扬是有害的,我们务必明察秋毫,彻底认清自由主义的本质,防微杜渐,坚决抵制自由主义的侵蚀。一、自由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一)自由主义发展的简要历程自由主义作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思潮,源远流长,影响深刻,普遍视作现代资本主义文明所依托的重要思想理论,它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过程。自由主义是伴随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最早出现在十七世纪后期的英国,主要是由于当时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较早。其代表人物有托马斯·霍布斯、斯宾诺莎和约翰·洛克等。他们以理性主义、个人主义为基础,提出了自由主义的理论框架。自由主义对当时新兴资本主义战胜腐朽的封建主义,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统治地位起到了重大的积极作用。十八世纪,受启蒙运动的影响,自由主义的大本营在法国出现,其代表人物有孟德斯鸠、卢梭、贡斯当和托克维尔等,他们进一步推进了自由主义的发展。进入十九世纪,英国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得到迅猛发展,自由主义思潮在英国重新得以展现。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杰米尔·边沁和约翰·斯图亚特·密尔。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自由主义逐步1郭莹(1981-),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大学外事处讲师,硕士。2衰落,此后二战结束,自由主义在西方得以复兴。[1](P23-27)(二)自由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发生和发展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发生和发展一波三折。最早可以追溯到维新运动,严复可以说是近代中国第一位有影响的自由主义者,他大力介绍和引进西方自由主义理论,深刻认识到自由主义的本质价值。谭嗣同糅合传统文化与外来思想,提出一种基于社会正义与人人平等的自由观念。然而,面对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儒家理念,当时的自由主义一直处于边缘化。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运动的开端,此时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一些知识分子积极从西方寻求救国真理,自由主义在此期间达到空前发展。30年代初,自由主义思潮逐渐从理论道德领域转向政治领域,有人提倡效仿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民主政治,进而付诸实践,发起多种形式的自由主义运动。40年代末,中国自由主义者的政治活动高度活跃,有人提出“第三条道路”,力图跨越国共两党与美苏的对立。[2](P32-39)新中国成立后,自由主义的主张脱离了中国当时的国情,其社会影响越发减少。70年代末,改革开放为自由主义的发展带来了重大转机。9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大刀阔斧,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政治体制改革也在稳步展开,依法治国、民主建设的步伐迅速加大,自由主义在某种意义上迎合了市场经济和政治改革的需要,获得了前所未遇的生存环境,综合影响越发广泛、深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青年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影响,自然成为焦点。二、自由主义对当代中国青年学生的影响(一)自由主义影响当代青年学生的理论基础自由主义思潮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在反对封建专制和神权统治、促进个人解放、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等方面起到巨大作用。更有甚者,认为近两百年来西方资本主义正是借助自由主义思想的指导,尊重自由,鼓励创新,才掀起了数次科技革命,实现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飞跃式发展。[3](P33-36)事实上,自由主义传入中国以来,一直褒贬不一。随着国内环境的不断变化,自由主义的发展速度极其影响范围也是变动不止,但是,不可否认,自由主义的确给中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正因如此,我们提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展中要善于借鉴自由主义的文明成果,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然而,何谓精华,孰为糟粕,复杂隐晦,实为难辨。3所以,我们认为,正逢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思想观念等均发生深刻改变。自由主义思潮的某些进步因素便在各种思潮交错激荡之下成为其影响当代青年学生的理论基础。与此相应,一方面,青年学生主体意识强,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思想活跃,勇于创新,乐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另一方面,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社会鉴别力等方面有待成熟,认知评价标准不完善,这些因素致使自由主义给青年学生在思想上、价值观上带来强大的冲击,容易产生偏差,导致思想混乱乃至信仰危机。(二)自由主义影响当代青年学生的社会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获得了长足发展,实现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繁荣。力图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尊重个体人身自由、思想自由、言论自由,这样才能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些社会现实要求,与自由主义的主张发生契合,为自由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社会环境。与此相对,改革开放难以避免地带来了失业、腐败等诸多负面影响,对此,我们不可回避。青年学生对此反应尤为强烈。二十世纪末,中国大学开始大规模扩招,每年毕业大学生数量从1999年的84.8万猛增至2013年的727万。数以百万计的高中生,在中国教育大跃进的背景下,获得了前往高校进一步深造学习的宝贵机会。然而,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剧增,毕业等于失业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不争事实,待业人数之多着实令人触目惊心。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尚未消除,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颇为严峻。四年之后,其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依然对就业问题忧心忡忡。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昔日的天之骄子们心灵发生扭曲,开始以各种形式发泄内心的不满,甚至针对社会体制的合理性提出质疑。个体不满的同时,他们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社会腐败。腐败事件屡屡发生,甚至有文章指出,要警惕腐败成为生活方式。国际上有所谓“腐败民俗学”,讲的是腐败渗透到人们的日常行为,成为一种社会心理和行为准则,腐败被日常化、合理化。这不仅加剧腐败进程,而且导致全社会道德水平整体缺失。可以说,社会客观存在的某些消极因素成为自由主义影响当代青年学生的社会基础。(三)自由主义影响青年学生的具体表现41、自由主义动摇了部分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自由主义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将社会主义视为主要威胁,把自由主义作为消灭社会主义的工具。自由主义者认为社会主义是一种乌托邦的社会制度,无法实现,公有制是落后的,不可行的,只有私有制才能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使得部分大学生在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时,仅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角度判断。如前所述,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为自由主义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自由主义在一定意义上迎合了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从而导致部分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产生错误认识。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大规模的工人下岗行为。由于体制的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建,导致数以百万计的人员失去固有的工作岗位。这一群体,大多属于缺乏综合技能的一线工人,失去原有工作,使他们一时间茫然若失,手足无措。加之当时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健全,致使这一群体的生活出现严重危机,在经济来源、医疗保险、子女教育等一系列问题上面临极大挑战,消极、不安的心态严重困扰着大量民众。国人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社会基础,在认识上发生了细微的变化,甚至进而向往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这一变化在青年学生中尤为显著,因为他们接受新思想的主观意识更加强烈,并且固有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够完善,所以成为自由主义思潮冲击的首要群体。不可讳言,当代青年中甚至有人认为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认为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实际上就是要建立私有制。其实,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社会意识的多样化,以及认识的偏差,但是我们广大青年学生应当看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应该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举世瞩目的强大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是英明、正确的,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政治立场问题。2、自由主义引发了部分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自由主义者反对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推翻社会主义。自由主义者抛开历史,违背现实,大肆批判马克思主义思想。他们否认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认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的历史必然性。歪曲事实基础上的妄言批判使得一部分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发生动摇,他们怀疑甚至否定马克思主义,进而出现信仰多元化倾向。一些学生认为5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难以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想是空洞的、缺乏实践基础的、自欺欺人的,转而信仰形式各异的各种宗教。不容忽视的一种现象是,当前在我国某些高校出现一小股学生群体,他们充当基督教的传扬者,在校园内大肆鼓吹宣传,甚至鼓动那些中共党员学生退党,转而加入他们的宗教组织。对此,我国某些学者已经给与了密切关注,针对此类现象进行问卷调査、心理访谈、社会观察,借助多种方式展开实证性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对马克思主义深信不疑的学生群体比例较三十年前有所下降,而持怀疑态度的学生则是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这样的情形是令人担忧的,缺乏信仰的青年学生群体是亟待关注的。同时,这也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待深刻反思的。动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一影响极其严重。缺乏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必然不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达到共识,必然给社会、个体带来难以估量的危害。3、自由主义致使部分学生认知评判标准的扭曲自由主义对青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极为突出。自由主义高度强调个人主义,把个人自由放在优先地位,认为自由首先是个人的,只有充分自由地实现个人价值,社会价值才能获得保证,强调个人是先于社会而存在的。这与一部分自我意识膨胀,生活行为失范,道德观念淡薄,对物质利益兴趣浓厚的大学生不谋而合。自由主义的这些思想使得青年学生过分强调自我价值,不断索取,却很少想到自身的社会责任,忽视了权利和义务的辩证关系。故而,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一些学生自然首选个人利益,唯利是图。自由主义自我本位的价值取向不利于青年学生和谐、团体意识的培养,在脱离社会中寻求自我,缺乏起码的信任与沟通,导致青年学生人情冷漠、孤独自闭。这与我国崇尚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大相径庭,“国为大”、“无私奉献”等价值理念被全盘否定。自由主义对物质利益的过分追求,致使一些青年学生的消费心理发生扭曲,追求名牌,大肆攀比,盲目追赶时尚现象在校园盛行。广大学生崇尚实用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在学习或生活中极度功利化,直接导致道德缺失、行为泛滥。中华文明中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美德在他们身上荡然无存。学习是学生的天职,然而就是对于这种最根本的、最核心的要求,学生依然大打折扣。在他们6看来,成绩与学分仅是获取学位的手段,对于成绩,只要及格就算万事大吉,正所谓“六十分万岁,多一份浪费”;对于学分,只求总数达标,毫不顾忌自身完整知识体系的建构。他们认为,那些少数的努力学习者,只不过是为了奖学金、助学金等各种经济利益与精神荣誉,因此,不但不会向他们学习,甚至对其嗤之以鼻。对于学校组织的各种实践活动,他们往往将其看做无关紧要的走过场、混形势,因此自然不会给予应有的重视。对于毕业后的择业,他们更是急功近利,彻底抛开本该属于青年学生这一群体的社会责任,完全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不择手段地去追求自身的安逸与享乐。种种不可回避的严重现象,必须及时制止并改进,切实有效的防范策略亟待制定与完善。三、自由主义思潮对青年学生影响的防范策略自由主义对青年学生的不良影响已经引起社会、学校的高度重视,我们务必睁大眼睛,提高警惕,认真谋划,积极应对,采取相应策略有效抵制、消除它的消极影响。(一)深入研究,辩证分析。自由主义有着深刻、丰
本文标题:自由主义对当代中国青年学生的影响与策略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519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