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艺术概论复习1、艺术四要素是指作品、世界、艺术家和欣赏者。2、艺术的功能主要有无功利的超越性功能、社会认知功能、教育与宣泄功能和审美愉悦(审美体验)功能。3、雕塑是雕、塑、刻三种造型手法的总称。4、中国戏曲艺术最鲜明的美学特征是程式化和虚拟性。5、视听嗅味触五种感官中,主要的审美感官是视觉和听觉。6、摄影、电影和电视作为新兴的艺术门类,乃是现代影像技术的直接产物。7、劳动说的主要理论家有普列汉诺等;模仿说的主要理论家有亚里士多德等。游戏说的主要理论家有康德、席勒和斯宾塞等。8、古希腊最有名的三大悲剧家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9、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为自由的一种类型。10、西方古典舞的主要形式是芭蕾舞,现代舞的创始人是邓肯,她被誉为“现代舞之母”。11、音乐的审美特征主要有两点:抒情性和表现性。“交响乐之父”是海顿,“乐圣”是贝多芬。12、舞蹈按表现风格可分为中国古典舞、民间舞、芭蕾舞和现代舞四种13、戏剧按类型可划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14、古希腊最有名的三大悲剧家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15、通常认为戏剧有四个要素,即导演、演员、剧本和舞台美术。以艺术形态的感知方式为标准,可以把艺术分为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视听艺术和想象艺术四个类型。16、建筑的艺术特征是实体与空间的结合、节奏与韵律美、民族性与象征性。17、国画中国画简称国画,又称“丹青”,是东方绘画的主要形式。从题材上大致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类。中国画的审美特征有以下几点:笔墨情趣,散点透视,计白当黑,诗、书一体18、游戏说“游戏说”,又称“席勒-斯宾塞理论”,认为艺术起源于早期人类的游戏活动。原始人的过剩精力无处发泄,便通过游戏释放,由此演进为艺术。此学说认为游戏与艺术的共同特点是“无功利性”。这一理论出现于18世纪,其相关理论家有康德、席勒和斯宾塞。他们认为艺术与游戏有许多共同特征,如闲暇性、无功利性、假定性和愉悦性。游戏与艺术确实有许多相通之处,游戏说有一定道理。但游戏通常只是消遣自娱,艺术却不仅仅是娱乐,它能带给自己和他人心灵充实和超越性。因此,艺术和游戏在深层次上终究不是一样的活动,将游戏作为艺术的唯一起源,还不够科学全面。19、艺术发展的自律性除了政治、经济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艺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自身发展的规律,即艺术在常见母题、艺术形式和创作方法等方面形成了内部的历史继承性,在相当程度上不受外来社会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后代艺术继承前代艺术的题材、形式、创作方法等方面。如爱情、亲情等常见母题,诗词格律、书画笔法等形式规律,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创作方法。20、艺术思潮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在艺术领域出现的具有广泛和较持久影响的艺术思想和艺术创作潮流。艺术思潮常常是一定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在艺术领域内的呼应和延伸,它能够反映社会整体文化的精神走向和内在特点。并举例说明。21、艺术流派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由若干思想倾向、艺术主张、美学趣味、创作风格一致或相近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组合在一起的群体。举例说明。22、戏剧的主要特征。戏剧的主要特征:一、戏剧动作。戏剧表现的主要手段,人物、情节、主题等都必须依托戏剧动作来展开和完成。二、戏剧冲突。剧中人与人或者各种势力的矛盾与对抗。戏剧冲突是戏剧的灵魂。三、戏剧情境。戏剧情节发生的时空环境在舞台上的虚拟,演员在假定情境中逼真地再现情节。23、可写的文本法国文艺理论家罗兰·巴特将作品区分为“可读的文本”与“可写的文本”。“可写的文本”是指作品的外观完全打破既定的常规和通俗的形式,其意义指向也非常暧昧、含混和多义,需要欣赏者深入地琢磨和思考以进行创造性的解读,如同在对作品进行“重写”。“可写的文本”将意义从作者的垄断中解放出来,赋予了欣赏者更多的创造自由和意义权力。24、“艺术欣赏”与“艺术作品”的关系。一、艺术欣赏使艺术品成为审美对象,使作品从潜在的可能性转为现实性。二、欣赏影响着创作,或隐或显地对艺术家创作作品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三、欣赏即创造,读者再创造的“第二文本”是无穷的。25、隐含的读者德国著名的接受美学家伊瑟尔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所提出的重要概念,所谓隐含读者是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是指作品自身设定的能够把文本提供的可能性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也就是说,是作家预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26、第三次媒介革命是指印刷术的出现,在中国唐朝发明雕版印刷术,宁代发明活字印刷术,西方15世纪发明铅字印刷术。印刷术使文字媒介可以无限复制,时空的障碍不复存在;印刷术极大地打破了权贵阶层对知识的垄断,促进了思想与文化的繁荣。27、剪裁、布局、联结剪裁是艺术家根据创作意图、塑造形象的需要,对生活材料进行的取舍和增删。布局是对作品形式的整体构思,以达到元素合理安排、主旨突出感人的目的。联结是使作品各部分内容构成自然衔接、连贯周密的艺术整体,以达到整部作品气脉畅通、和谐统一的目的。28、艺术与道德的关系。道德对艺术的发展有较大影响。在多数时候,当一个社会先进的伦理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影响艺术时,会促进艺术内容的进步和感染力的持久。但是,道德准则往往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改变,有时,狭隘落后的道德观会限制艺术的题材,闭塞艺术家的精神境界,影响艺术作品的生命力。总的来说,艺术经常无可避免地要表现人们的伦理生活,但艺术不等于道德教条,不能把文艺当成道德课本、简单地用现行标准去评判社会生活。相对于社会道德条规,艺术将以更为丰富的方式呈现人的个性,以前瞻性的视野、用曲折潜隐的力道提升人的精神,张扬人最优秀的本质力量,这才是艺术特殊的伦理意义所在。29、诗哲之争是指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关于艺术与真理关系的争论。(亚里士多德针对其师柏拉图从哲学家的立场上对诗(艺术)的责难——诗不能表现真理,诗伤风败俗——而为诗辩护,认为“诗人的职责不在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来描述世界。诗不仅可以模仿世界的外表,还可以揭示现象背后的普遍规律。(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亚氏认为,诗比历史更高,更真实,更富有哲学意味。尽管“诗哲之争”肇始于古希腊的柏拉图,但对2000多年的世界美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0、西方油画与中国国画的异同。使用材料的不同、和审美特征的异同。中国古代讲究“书画一体”,笔墨是其主要的媒介。毛笔柔软的笔锋给艺术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艺术家的手中有千变万化之机,点与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笔墨的运用讲究“意在笔先”,强调画家在意兴飞扬的时刻,一气呵成、一挥而就,不做任何修改。国画充分体现“虚实相生”和“空中见有,以无藏有”的中国哲学意蕴。发挥宣纸底色的作用,巧妙运用空白,以无生有,鸿蒙氤氲,从而达到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的美学效果和“象外有象”的美妙意境。西方绘画注重再现,崇尚真实,这一倾向通过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被提升到理论的高度,从而奠定了西方绘画数千年来一以贯之的美学追求。油画笔方形齐头,油画的颜料色彩丰富、鲜艳、浑厚,能够充分表现物体的质感、层次、光线和空间效果,面与体是其擅长的造型手段。油画以精确的素描为基础,在绘画中引入光学、人体解剖学、几何学、色彩学等科学方法,比例严格,构图精当。详细参见课本105-110页。31、举例说明音乐的审美特征是什么。(1)抒情性。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无论喜欢哪种类型的音乐,只要能够体会到音乐里的节奏旋律,产生情感投入,都能领略音乐之美。(2)表现性。人类的情感本身就是一种很精微的混沌状态,也只有音乐能够表现这种隐秘的状态。音乐不能造型、无法叙事、不可描绘、没有逻辑,它也无需这些手段,音乐直接表现情感。32、艺术与经济的关系经济发展常常决定着许多社会元素的变动,但对于精神创作活动——艺术来说,经济的决定作用并不明显。艺术发展和经济发展常常不是同步关系,经济的发展要经过政治、社会文化、社会心理等很多中介环节才能影响到艺术生产。总的来看,现代社会中经济对艺术的影响比古典时代要大,但艺术(尤其是文艺佳作)的创作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是要依赖艺术家的审美体验、灵感、想象力等,因此艺术不会完全被经济、市场制约。33、艺术与宗教的关系。宗教对艺术发展的影响很大,尤其在政教合一的年代或国家。宗教在艺术的开端时代(以神话、史诗为主)对文艺发展的促进作用比较大,那时艺术与原始巫术、原始宗教尚混茫未分,宗教故事中蕴含的种种奇幻形象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大量的题材。在宗教势力强盛的时期(如西方中世纪、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教集团往往也是艺术生产的组织者,它们以自身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力量组织大规模的艺术创作活动,为后人留下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但宗教在近现代更多时候则对艺术起到阻碍作用,如限制艺术的题材、扼制艺术家的思想自由,影响了艺术的健康、自由发展。随着科学的进步,宗教在人类文化中的影响越来越弱。随着宗教的没落,现代教育家蔡元培等人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即以艺术继承宗教的超越性追求,为人们的生存意义提供启示,展现对生命的终极关怀。34、艺术的功能主要有哪几种?请结合具体作品简单加以说明。就艺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总体影响而言,一般认为,在艺术的诸种功能中,最主要的还是以下四种:无功利的超越性功能、社会认知功能、教育宣泄功能、审美愉悦功能。(接下来应该用实例对艺术的四种功能进行简单的阐述)35、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的异同。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在审美特性上的相同点:1、运动的画面语言;2、声画结合;3、时空转换的自由性;4、追求逼真。异:1、观赏条件不同;2、篇幅长度不同;3、画面不同36、“无用之用”的艺术功能观。答案要点:“无用之用”是对艺术功能的恰当概括。从物质实用主义的观点看,艺术是无用的,但正是这超越于世俗功利之上的艺术更好地满足了人类高级的精神需求。这种艺术功能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a超越性的精神向度;b、终极关怀的特殊方式;c、无目的的和目的性。37、康德的“审美无利害”说。答案要点:“审美无利害”由德国古典美学家康德提出。康德认为,美与一切功利相对立,审美同样要摒弃一切实用的功利目的,否则便不再是纯粹的审美判断,只有无利害关系的审美愉悦才是真正自由的愉悦。当然,“审美无利害”不仅指主体对对象没有功利欲望,而且对象对主体也是安全而没有威胁的。38、题材与素材的区别。答案要点:题材来源于素材,但题材与素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素材是尚存于作品之外的、未经作者加工改造的、自然形态的生活材料;而题材是作者用以构成作品的情节和艺术形象的材料,由于它已经经过作者的选择、提炼和艺术加工,所以不再以原生态存在于作品之外,而是存在于作品之中,是构成作品内容的一部分。39、结合具体的艺术作品,谈谈你是如何看待艺术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参见书本185-188页40、结合自己的专业,以及艺术品或艺术现象的案例,谈谈艺术修养对你所学专业的价值和意义。本题答案略。评分标准:观点明晰;引证恰切;表述畅达;论证严密;见解独到。41、杜尚的《喷泉》在艺术史上具有什么样的意义。1917年杜尚把一小便器署上“R·Mutt”(美国某卫生用品的标记)。送往纽约独立美术家协会美展厅,取名为《泉》。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他解释说:“一件普通生活用具,予以它新的标题,使人们从新的角度去看它,这样,它原有的实用意义就丧失殆尽,却获得出了一个新内容。”人们称此为“现成品艺术”。杜尚打破了我们的艺术常识:a.艺术是手工制作的;b.艺术是独特的;c.艺术是美的;d.艺术表达了一种观点;e.艺术是一种技术等。杜尚的小便池比文化遗产的任何其它作品都更能表现'艺术'这个词的魔力,更能证明一种相对风格史的近乎放肆的自由。艺术不是一个东西,不是一系列东西,也不是艺术家的姿态或意图,而是贴在一个绝对任意的东西上的一句话。这意味着“规范、经典、标准”一一被瓦解,因为艺术要摆脱异化,获得解放,就必须“随便做”。就像在路上的杜尚打倒他在任何地方发现的美学偶像(包括对他自己的崇拜),才能抵达现代性。杜尚及其喷泉,是一种文化事件;一种反叛传统的姿态;表明了一种新的艺术
本文标题:艺术概论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533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