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导学案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导学案【课标要求】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等基本史实;了解不同历史时期议会和内阁权力的消长情况及其原因;了解英国议会改革及相应选举规则的制定,形成对英国民主政治“大厦”的结构及内部运行的初步了解;过程与方法对相关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国王与议会之间的关系和1688年以后以及今天的英国国王、议会和内阁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加深对英国代议制度的整体认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正确认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以及对近代世界政治制度的发展及经济发展产生的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教学重点】通过对英国《权利法案》和责任内阁制的学习,掌握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了鲜英国式代议制度的特点【教学难点】本课涉及到君主立宪、责任内阁以及政治体制、民主政治等大量相对抽象的政治术语,需要结合具体的历史实例去逐步理解;另外本课涉及的内容时间跨度大。纵向的历史逻辑不是很明显,需要由教师引导学生去为抽象的政治制度寻找一个历史的间——即一个宏观的历史定位,从而加深对英国民主政治的认识【自主学习】(课前知识梳理)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背景——资产阶级革命1、原因:根本上是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过程:(1)内战时期:1640—1649年,资产阶级和联合起来,反对以为首的封建势力,1649年1月30日国王送上断头台;(2)独裁时期(1649—1658):掌握军事实权,实行独裁统治(3)复辟时期:年5月,斯图亚特王朝复辟;(4)光荣革命:年11月,率军来到英国,成为了英国的国王,复辟王朝结束,历史上把这次没有称为“光荣革命”,确保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既得利益,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3、意义:为民主政治建立创造了条件。(知识链接“光荣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实现了革命最初的既定目标,确保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既得利益,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保留了国王,大大削弱了王权,这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妥协的产物,是与当时英国国情及革命领导力量的构成相适应的,是切合而且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二.英国代议制(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限制王权的法案——《权利法案》(年)(1)条件: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当时有利形势,尽量扩大自己的政治经济实力,利用所控制的议会,通过一系列法案限制王权.(2)法案规定:①国王无权废止;——限制了国王的立法权;②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限制了国王的征税权;③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限制了国王的军事权;④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⑤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限制了国王的司法权;⑥必须定期召开议会。2、通过《王位继承法》(1701年):目的:在于,扩大的权力。内容:把包括和等重大问题的决定权都掌握在手中。结果:实际权力转移到议会手中,确立了权力高于,权独立于的原则,奠定了的法律基础。三、发展——责任内阁制形成1、内阁制的形成(1)起源于光荣革命前的国王最高咨询机构——枢密院,光荣革命后内阁逐渐取代了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2)1721年,下院多党领袖当选为第一任内阁首相,开创了由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3)18世纪中叶,形成并得以完善,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权力的象征。2、责任内阁制度形成后:内阁跟国王的关系:内阁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国王形式任命内阁,但内阁不对国王负责,只是形式上向国王汇报。内阁跟议会的关系: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可以解散议会。四、完善——1832年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1、根本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大增.2、具体原因:(1)1832年议会改革前,英国议会选举仍实行中世纪沿袭下来的选举制,存在种种弊端.(2)19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欧洲革命浪潮的推动下,英国群众斗争高涨,工业资产阶级为谋求参政展开了积极的斗争.3、时间:年4、内容:①②③(放宽对居民财产的限制;重新分配议席)4、影响:积极方面:①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促进英国经济发展.②被大贵族控制的席位相对减少.③英国议会制度朝着民主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更趋民主化.局限性:和的政治权利仍受到种种限制.五、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1、19世纪末英国的政治趋向:内阁权力膨胀,议会的权力和作用缩小.2、表现:①内阁占用议会会议的时间达全部时间的84.5%.;②内阁几乎垄断了全部;③内阁掌控了议会的;④议会对内阁的控制变的极其微弱;【小组合作学习、展示、教师点评】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思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材料一: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英)詹姆士·斯图亚特(1603年)材料二: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服从。——(英)约翰·洛克《政府论》2、材料一:17世纪初,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之下,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标榜“君权神授”,并宣称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材料二: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化,只是换了国王,但实质上新国王是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既然创造了国王,主权当然在议会了。—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国王的权力有何明显区别?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材料一: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标志着一个人统治一个国家的时代在这个岛国永远地结束了。——《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二:到光荣革命为止,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文明。——钱乘旦《英国通史》【小结提升,边练边清】(一)选择题:1.“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等法案,其目的在于()A、实现两党制B、巩固革命成果C、限制王权D、保证议会活动的自由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曾建立共和国,最终却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A、它违背了英国的传统B、反映了英国的国情C、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曲折发展的表现之一3.英国近代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A、处死国王查理一世B、责任内阁制的形成C.1688年“光荣革命”D.《权利法案》的通4.有人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质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革命只是改变了国家政权的形式,但其本质没有改变B、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未发生什么变化,只是议会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C、革命之后国王和议会共国执掌国家大权,两者的权力是平等的。D、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国王权力的来源已不再是神授而是议会了。5.从近代世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来看,《权利法案》颁布的主要意义在于()A、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B、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逐渐取代了王权。C、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权力被架空。D、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6.推动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根本动力是()A、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B、欧洲大陆革命潮流的冲击C、英国群众斗争的高涨D、启蒙思想的影响7.“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事情”对这句话理解确切的是()A、议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政策左右摇摆B、议会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C、体现了“内阁专横”的政治格局D、议会是维护王权的工具8.在英国政治史上,议会的权力和作用开始缩小,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开始于()A、“光荣革命”后B、《权利法案》颁布后C、1832年议会改革后D、19世纪70年代以后9.开创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的人物是()A、威廉三世B、乔治一世C、沃波尔D、狄士累利10.1832年的议会改革,使下列哪一阶级获得了更多的政治权利()A、大资产阶级B、新贵族C、工业资产阶级D、工人阶级11.19世纪末英国的政治发展趋向是()A、议会处于黄金时代B、议会的许多权力转向内阁,内阁权力开始膨胀。C、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议会取得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D、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12.下列对英国内阁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形成于18世纪初B、内阁首相由国王的亲信担任C、内阁要对议会负责。D、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要辞职,或解散下院提前大选。(二)材料解析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非法。8、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9、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之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13、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权利法案》材料二: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联必躬自断制。”乾隆皇帝也说:“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能有荣辱人、能生死人者。”——摘自《东华录》(清)请回答:(1)《权利法案》的基本精神是什么?意义何在?(2)在同一历史时期,中英两国的政治体制有什么不同?(3)试对英国的政治体制作简要评价。反思:[知识总结](一)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如何逐步确立的?1.“光荣革命”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保障.2.限制王权的一列法案的颁布把实际权力转移到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为君主立宪制确立奠定基础。3.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国王“统而不治”,只是国家权力的象征,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英国成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典型国家。(二)英国的责任制内阁是如何逐步形成、完善的?以及内阁所控权力的演变?1.“光荣革命”前,国王有一个最高咨询机构---枢密院。“光荣革命”后,内阁逐渐取代了枢密院,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2.18世纪初,形成了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和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并逐渐形成了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的惯例。18世纪中叶,责任制内阁形成并得以完善,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3、19世纪70年代以后,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权和一部分立法权、财政权,被许多英国人称为议会中的“第三院”。(1)它的基本精神是以明确的条款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行为。意义在于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2)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政治体制是君主立宪制,中国皇帝是独断专权,政治体制是封建专制。(3)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这种政治体制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它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18世纪英国内阁制与同时期中国的内阁制有什么区别?英国:内阁掌握实权,不对君主负责;君主统而不治,虚有其位。中国:内阁权力很轻,只负责日常事务;君主专制,大权独揽。中国:内阁是君主专制进一步产生强化的产物,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而是皇帝的内侍机构;阁臣升降由皇帝决定,他们的主张采纳与否取决于皇帝,不能起到制约皇权的作用。英国:内阁是由国王任命在议会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组成的,内阁拥有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而对国王负责;英国内阁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A3、D4、D5、B6、A7、B8、D9、C10、C11、B12.B二、材料题13.(1)它的基本精神是以明确的条款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行为。意义在于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君主立宪制逐
本文标题: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549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