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组织行为学00152
1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二)一、名词解释1.组织:就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2.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的科学。3.观察法:观察者以自己的眼、耳、鼻、舌和皮肤等感觉器官为工具,直接观察人们的行为,并通过对外在行为的分析去推测人们内在的心理状态。这种方法就叫观察法。4.案例研究法:这是对组织内的个体、群体或组织的一个或几个以至更多变量之间的关系做出描述和说明的方法。5.心理测验法:是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量表或精密的测验仪器以及各种图表,来测量被试者有关智力、能力倾向、兴趣爱好、个性性格、成就需要等心理和行为特征的研究方法。6.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所感觉到的客观事物的各种个别属性联系起来,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该事物各种属性的综合整体反映。7.社会知觉:是指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人的知觉。包括对个人、群体和组织特征的知觉。8.自我知觉:是指主体对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通过自我知觉发现和了解自己,从而使自己的行为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要求。9.晕轮效应:是造成错误知觉的一种思想方法。它是一种一点概面的思想方法。它以事物的某一特性为依据,而忽视事物的其他特性就对整个事物全面评价,结果产生了错觉。10.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在满足主观需要方面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这是人们的一种观点和信念,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价值观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11.创造性行为:是指人对这个主体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后形成一定目标和控制或调节客体过程中产生出前所未有的并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的一种行为。12.群体结构:指的是群体成员的组成成分,从不同角度上加以划分,如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专业结构、性格结构等。13.事业生涯:就是指一个人一生所连续地担负的工作职业和工作职务、职位及岗位的发展道路。14.事业生涯管理:指组织和职工本人对事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实施和监控的过程。事业生涯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职工本人与组织的共同努力和合作。15.群体: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的组合。16.正式群体:是指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17.非正式群体:是那些既没有正式结构、也不是有组织确定的联盟,它们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在工作环境中自然形成的。18.规范:就是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一些行为标准。群体规范让群体成员知道自己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19.角色同一性:是指对一种角色的态度与实际角色行为的一致性。20.角色知觉:就是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21.角色期待:是指别人认为你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22.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23.群体促进效应:一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别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活动效率会提高,这种现象就叫群体助长或群体促进效应。换言之,群体助长效应是指在别人面前,绩效水平提高或降低的一种倾向。24.社会惰化:是指一种倾向,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25.协同效应:是指由两种以上的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果不同于每个物质作用的总和。26.群体压力:实际上是个体的一种心理感受,不同的个体在同一群体中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是不同的。27.上行沟通:一方面是指在下行沟通的同时,下级人员以及反馈的形式对下行沟通的信息做出反映;另一方面是指下级人员将自己对组织管理、工作和其他信息向上级反映的过程。28.人际关系:人们在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彼此之间的关系叫做人际关系。29.人际反应特质:人们在人际关系中有自己独特的反应倾向,这种倾向就是人际反应特质。30.犯错误效应:小的差错能够增强能力超群的人的吸引力,这就是所谓的“犯错误效应”。31.竞争:是指与合作相对立的行为,人们为了各不相同的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或为了同一目的,但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必然损害或牺牲对方的利益的行为。32.威胁:是对将要做出对对方不利的事情的一种言语表述,是迫使对方答应自己要求或进行合作的一种手段。33.群体间互动:是指发生在不同工作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群体互动是以某种群体关系为基础的,它是连接两个不同组织群体的桥梁。34.竞争:指的是一个人在冲突中寻求自我利益的满足,而不考虑他人的影响。35.协作:指的是冲突双方均希望满足两方利益,并寻求相互受益的结果。36.领导:是影响和指引他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其目标的行为过程。37.正式领导:是指领导者通过组织所赋予的职权来引导和影响所属员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38.授权:是一种特殊的权利分配形式,是指将权利和责任授予下级,使下级在一定的监督下,有相当的行动自主权。39.效益:是收益与投入费用之比,是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而领导有效性是效益的深刻内涵。效益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分。40.领导素质:一般是指领导者自身的内在条件,即在领导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气质,能力,品质等个人特征。41.集权型领导方式:是指领导者个人决定的一切,然后布置下属执行的管理方式。42.民主型管理方式:是指领导者发动下属讨论,共同商议,集思广益,然后作出决策的领导方式。43.放任型领导方式:是指管理者听之任之撤手不管,不加干预,下级爱干什么,想干什么,都可以,是完全自由的管理方式。44.决策: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从若干可行的备选方案中选取实现既定目标的最佳方案。45.管理信息:是反映领导活动和领导对象的特征及发展变化情况的各种信息,情报,资料,数据等的统称。46.动机:按照心理学的解释,动机是引起某种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该行为导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47.动机结构:人的动机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有时还会相会矛盾,在动机和行为之间也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在多数的情况下,一个人的行为往往是多个动机综合的结果,这些同时并存的动机就称为一个人的动机结构。48.激励:首先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是指心理上的驱动力,含有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的意思,也就是说,通过某些内部或外部刺激,使人奋发起来,驱使人去实现目标。49.需要层次理论:是有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的,他把人的需求归纳为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现实五大类,并由低到高形成阶梯,该理论强调需要对激励的重要关系,强调需要是分层次的,呈阶梯式逐级上升,强调高层需要不仅内容比低层需要广泛,而且实现的难度愈益增大,激励力量增强。50.激励机制:是为了达到激励员工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理念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激励措施的总和。51.企业形象:是指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的全部行为从总体上给社会和消费者所留下的总印象。52.组织结构:是在组织理论的指导下,经过组织设计,由组织要素相互结而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模式。53.组织体制:是组织结构中各层次,各部门之间组织管理关系制度化的表现形式。54.事业部制:是一个企业内对拥有独立产品市场,独立责任利益的部门实行分权管理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55.价值观:就是人们对他们周围的客观存在的事,物,人的意义和重要性的总评价,包括个人的价值观和社会的价值观。56.工作生活质量:就是指一定组织内的成员通过他们在组织里所担负的工作的经历和成就,来满足他们需要的程度。57管理模式:是指从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及运行方式,到管理技法,管理工具的整个管理体系的总体。58.组织文化:通常是指在狭义的组织管理领域内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倾向,实质上是一个组织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把组织成员结合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总和。59.家族主义:就是把家庭的伦理道德观念移植到组织中去,其所有管理活动和组织行为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组织的利益,保护组织的协调,尽一切力量推动组织的发展。60.主文化:是由大多数组织成员认可的核心价值体系。通常我们所说的组织文化就是组织的主文化。61.首因效应:首因效应也称为成见,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思想方法。要正确地观察事物,就必须注意使自己不停留在第一个印象上,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观察事物。62.角色期待:是指别人认为你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应该作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63.人员的满意度:是指员工期望得到的报酬与他们实际得到的报酬直接的差距,人员的满意度成为评价领导绩效的一个重要标准。64.强文化:是指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得到组织成员的广泛而深刻的认同。接受这种共同价值观的组织成员越多,信仰越坚定,这种文化就越强。65.jk的活动的基本概念:提出工作中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发挥创造性,积极向存在的问题挑战所开展的小组活动。66.事业生涯的开发:是指为达到事业生涯设计所列出的各阶段的事业目标,而进行的知识,能力专业和技术的开发性活动。67.领导权威:是指权利加上威信。权力是由上级根据领导者所担负的职务和职位而赋予的,具有法定性和强制性;威信是领导者在被领导者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68.职业生活质量:指的是员工喜欢他们所在的组织,而组织也具有能够满足员工自我成就需要的工作方式。总而言之,职业生活质量就是在工作中员工所产生的心理和心理健康的感觉。69.正式领导:是指领导者通过组织所赋予的职权来引导和影响所属员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正式领导的主要功能是带领下属完成组织任务,实现组织目标。包括确定目标与使命,建立组织机构,制定工作程序,授权下属承担其部分任务对下属实施奖惩,沟通上下关系等内容。70.决策程序:是根据模式,模型的特征编制出的实施决策的步骤顺序,它是科学决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71.组织的亚文化:是指大组织内部由于部门和地理位置的差异而导致同一组织中的不同部门所拥有的个性价值观。72.工作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73.群体促进效应:也称群体助长效应,是指一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别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活动效率会提高的一种现象。74.测验的信度:是测量反映被测者特征的真实程度,即可靠性。75.竞争策略:也叫强制策略,这是一种不合作的方式,通过竞争,必然为了一部分人的利益而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利益。76.行为:狭义的行为是指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广义的行为除上述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外显行为外,还包括内隐的心理活动;广义行为的概念实际是把心理和行为统称为人的行为。77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所产生的对这些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它也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过程中最简单的最初的反映形式,是构成知觉和思维等复杂的高级的反映形式的基础。78态度:是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79.工作参与度:是指员工对自己工作的认可程度、投入程度,以及认为工作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程度。80.个性:是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组合。81.气质:是指与个人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82.能力:是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83.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84.控制方位论:是指个人行为能否达到某种结果靠那方面原因控制的看法。85.事业生涯的设计:是对个人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作组织和单位、要担负的工作职务和工作职位的发展道路,作出设想和计划的过程。86.事业生涯的开发:是指为达到事业生涯设计所列出的各阶段的事业目标,而进行的知识、能力专业和技术的开发性(培训、教育)活动。87.角色:是指人们对某个社会性单位中占有一个职位的人所期望的一系列行为模式。88.群体助长(群体促进):一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别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活动效率会提高,这种现象就叫群体助长或群体促进作用。89.正式沟通:是指组织和群体中正式的沟通过程,它是按照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特性进行沟通传递的,如组织和群体的管理行为、例行的汇报、总结、工作任务分配
本文标题:组织行为学0015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585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