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药材产业发展给力中国菊花之乡.(调研报告)
发展中药材产业经济建绿色大别山、富裕大别山——麻城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思考麻城位于湖北省东北部,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中段南麓,东经114°4′-115°28′,北纬30°50′-31°36′,处于武汉、郑州、合肥三大城市合围的中心位置,版图面积3747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716个行政村,7461个村民小组,人口120万。地形地貌多姿多彩,平原、丘陵、山区、水域兼有,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地势自北东向南西倾斜,且南北地势高差悬殊,属中低山丘陵地貌。全境河谷纵横,山水环绕,森林覆盖率在44.7%,年均气温13.0-16.1℃,平均降水量1111.2-1688.7mm。麻城地处副热带东亚季风区,属副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市中药材生产土地可利用率较高,计总数380.2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0.67%,山林地282.62万亩,水域面积45.1万亩,旱地面积29.58万亩,还有广阔的举水河沿岸河堤、沙滩。丰富多种类型的土地资源为麻城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一、中药材资源现状我市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药用植物、动物的着生和繁衍,资源十分丰富,历来是重点中药材产区之一。据上世纪八十年代中药材资源普查统计,分别在我市境内的中药材有639种,分属于189科,其中:植物类有147科580种;动物类有42科50种;矿物及其他类有9种。主要珍稀名贵药材有:杜仲、天麻、贝母、豹骨、灵猫香;麻城在全国较有影响的地方特色药材有:天麻、茯苓、荆介、蔓荆籽、桔梗、射干、苍术、天冬、丹参、紫苏等16种。特别是茯苓以品质好而荣获过“南洋劝业会”五等银质奖,我市荆芥生产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并以茎方色绿,气香浓优质特色而闻名全国药用市场,素有“麻荆芥”之称,被称为“道地药材”;年产一万公斤以上的大宗药材有:生地、菊花、夏枯球、香附子、络石藤、石韦、细梗胡枝子、艾叶、白茅根、山豆根、茵陈、苦参、白头翁、鱼腥草、野菊花、桔梗、苍术,柴胡、垂盆草、丹参、射干、前胡、黄精、瞿麦等140种;引进栽培及家种家养的有:黄连、玄胡、杜仲、厚朴、黄柏、连翘、酸枣仁、菊花、生地、玄参、白术、丹皮、白芍、红栀子、木瓜、浙贝母、梅花鹿、板蓝根、大青叶等26种;家野兼有的:桔梗、射干、白前、金银花、天麻、百合、山药、鳖甲等10种。我市动物类药材、矿物类中药材资源也十分丰富,动物类有龟板、鳖甲、鸡内金、乌梢蛇、蜈蚣、豹骨、灵猫香等42科50种。矿物类有金精石、云母石、白石英、紫石英、阳起石等9种。我市中药材资源总蕴藏量极大。其中年产百万公斤的有:菊花、细梗胡枝子、香附子、络石藤、石韦、艾叶、山豆根、苦参、白茅根等9种;年产五十万公斤的有:夏枯球、贯众、野菊花、垂盆草等6种;年产二十万公斤的有:天麻、白头翁、寻骨风、茵陈、忍冬藤、兰香草、鱼腥草、冬霜叶等14种;年产十万公斤以上的有:生地、茯苓、菊花、丹参、瞿麦、前胡、苍术、紫苏子、桔梗、仙鹤草、青蒿、骨碎补、白果等25种;年产一万公斤以上的有:薏苡仁、蔓荆子、荆芥、射干、天冬、百合、山楂、沙参、黄精、白前、卷柏、萹蓄、草乌、百部、威灵仙、柴胡、车前草、海金沙、薄荷等86种。我们不妨把麻城中药材资源按当前市场价计算,折合成人民币2.8亿元,仅此一项为农民可增收人平300元。二、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我市重点开发的品种为“两菌、两花、五木、五草”,即天麻、茯苓、菊花、金银花、黄柏、杜仲、厚朴、蔓荆子、枸杞、荆芥、桔梗、贝母、玄胡,生地。目前已形成气候的主要有菊花和天麻。菊花产业经济带和天麻产业经济带对推动我市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已经产生巨大的带到作用。菊花作为药食两用品种,菊花产业经济带范围以福田河为重点,包括麻北的黄土岗等乡镇。现有1.7万户、5.7万花农种植菊花,种植面积达2.5万亩,产量2750吨以上。麻城福白菊朵大肥厚、花瓣玉白、花蕊深黄,汤液清澈、金黄带绿,气清香,味甘醇,其品质已超过杭白菊、黄山贡菊、滁菊等名菊。麻城福白菊基地已成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麻城福白菊”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证明商标,“麻城福白菊”成为麻城市专属冠名的特殊农产品,跻身全国三大菊花基地行列。与王老吉集团、湖北中医药大学等企业、科研院校合作开展建立GAP基地,这些给菊花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菊花产业系列收入达1.5亿元,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与此同时,菊花基地已成为生态旅游的好去处。三河口镇是我市天麻产业发展大镇,天麻主要分布在三河东以张广河村为中心的六个村,以张广河最多,张广河村版图面积大(26、3平方公里)山林资源丰富,海拔平均在五百米,种天麻的条件得天独厚,种植天麻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中药材市场看好,天麻价格上升较快,山区老百姓种天麻积极性高,为了发展壮大该支柱产业,镇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给予大力配合,在信贷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给大了扶持。现在张广河村以及周边村老百姓均掌握了天麻有性繁殖技术,天麻无论是产量、品质都有很大提高。加之市场行情好,2010年张广河村全村246户有近一百户种天麻,共中有20万窖,产天麻25万斤,实现产值300多万元,加上周边村产值共计达500余万元,出现了天麻年收入过20万元的大户5户。2011年在去年价格大幅上扬的推动下,全村95%的农户种天麻,到目前为止已经下窖近40万,培植菌材达500万斤,预计可实现产量50万斤。周边村群众种天麻积极性也很高预计共产天麻可突破80——100万斤。除此之外,我市已基本形成一是东部高丘(包括龟山、木子店、张家畈、黄土岗、三河口)茯苓、杜仲、黄柏、金银花区。本区三木生产为全市主产区,有黄柏5200亩、杜仲2700亩、厚朴300亩,以盐田河惠兰山为集中区;二是西北丘陵(包括乘马岗、林店茶场和福田河、黄土岗、阎河、三河)菊花、天麻、桔梗、射干、贝母区。本区药材资源丰富,药材大宗品种有菊花、天麻、生地、桔梗、苍术、白芷、香附子、野菊花、射干、青木香、丹参、艾叶、夏枯草、鱼腥草等,本区有药材生产基地8个,专业药场4个,专业种植户72户。三是麻中南(包括中驿、铁门、宋埠、白果)平原蔓荆子、荆芥区。本区只有蔓荆子、家荆芥等,其余多为草木药材,资源较为贫乏。三、制约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瓶颈尽管我市在中药材产业发展上有一定的基础,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一是政府未成立相应的指导、规划、管理、协调中药材产业经济发展的机构,在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宏观引导上缺乏科学规划,难以形成气候,发展项目小、少,产业发展不够。二是产业开发资金投入不足,在产品开发上未取得突破,产品深加工仅停留在初级阶段,产品附加值不高,未形成产品系列。仅菊花一项就无与之相配套的龙头企业,进行深度开发、深度加工。三是中药材种植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人员素质不高,难以开展规范种植,种植户对规范种植认识不足。四是中药材销售网络不全,渠道不畅,虽然全市有销售人员700人,但都是散兵游勇,小打小闹,没有形成合力。五是未建立发展中药材种植的种子种苗基地。四、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麻城资源富集,物产驰名。工业已形成汽车配件、治金机械、花岗石材、电力能源、医药化工“五大集群”。特色农业已形成中国菊花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板栗之乡及蔬菜、畜牧、桑茶药产业等“三乡三业”,福白菊、黑山羊、绿壳蛋、野茶油名品畅销海内外。我市已被纳入全省“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8个试点县市之一,抢抓大别山试验区建设机遇,按照“红色大别山、发展大别山、绿色大别山、富裕大别山”的总体要求,我市十二五蓝图绘就,抓好“三乡三业”发展,中药材产业主要是全力推进5万亩无公害“福白菊”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新发展桑茶药面积1.5万亩,全市建成23.5万亩桑茶药板块经济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实现绿色大别山、富裕大别山,必须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经济,主要措施是:(一)加强人才技术培训,提高中药材种植和研发水平。在中药材种植技术人员培训方面重点抓好三个层次的人才培训工作。一是要抓好药农培训。要利用国家就业培训优惠政策,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劳动就业部门聘请中药材种植专家、技术能手对药农进行集中培训,提高药农种植技术水平和认识。二要是抓好乡镇技术干部队伍培训。原有的农业技术人员一般只懂粮食作物种植,未涉及中药材种植领域,要对农业技术人员在中药材种植技术方面进行培训,把农业技术人员培养成中药材种植技术方面的中坚力量。三是加强中药材生产经营企业中的技术人才培养。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引进一批从事种植、生产、加工、流通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选配技术骨干到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学习深造,聘请专家、学者参与药材产业的研究开发,有计划地培养一批在中药材研究开发、生产管理、国际贸易、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高素质人才。(二)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和招商引资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全市形成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共识。要制定并落实新形势下的各项优惠政策,多方争取中央、省、市项目扶持资金或采取政府贴息贷款等方式,为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拓展销售渠道,吸引市内外资金及民间资金进入,合力打造中药材现代化产业区。(三)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挖掘中药材产业潜力。要改变中药材种植、原生药材销售的单一模式,加大中药材产品研发力度,进一步提高中药材产品附加值。在医药机构中抽调、借用专业技术人员,财政拔专款,组建中药现代化产业研究机构,专门从事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研究工作,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多方面支持种植企业与市内制药企业湖北凤凰白云山药业有限公司联合,走公司+基地+农户的道路,支持与国内制药企业、其他大型企业、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增加中药材产品的附加值,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成功开发出以菊花为主要原料的菊花晶、菊花露、菊花枕、天麻胶囊、天麻酒等系列产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药材原料的深加工,使之成为中间品(半成品)或成品销售。牛至是一种多年生的野生草本植物,遍布大江南北,麻城产量较大,它的主要成份是牛至精油,这个精油目前国内外除作制药工业原料外,还大量用于食品、日用化工的香料。牛至叶又是“墨西哥辣椒粉”(近似于五香粉的一种调料)的主要成份。我市境内乃至整个大别山区待开发的精油植物很多,大多数可用于医药、化工、食品及饮料等天然香料。例如松香和樟脑是合成冰片的原料,即现称之的“机片”,同时也用于油漆化工。其他含精油的木本植物还有香柏、侧柏、牡荆、枫树、山苍子、玉兰、辛荑等。草本植物有薄荷、野紫苏、艾叶、逍遥竹、缬草、败酱草、藿香、罗勒、菖蒲及石菖蒲,还有香附及洋葱等。所有这些及待我们我们利用、开发,更是麻城发展工业、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四)加强信息化建设,为中药材产业把好脉。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对中药材产业发展积极性高,企业响应积极,农户种植热情高。但是,目前市、乡两级政府都没有一个从事该产业的信息、技术、动态方面研究的机构。中药材产业发展,必须建立权威的指导机构和信息平台,从而为壮大中药材产业提供组织保证和技术支撑。(五)完善市场机制,建成合理有序的中药材市场秩序。我市中药材产业还不够发达,没有一个成熟的中药材交易市场,药材种植、销售信息不灵,药材主要靠本地企业收购。因此,要在中药材发展具有优势的乡镇,鼓励创办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协会等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培育懂营销、善于捕捉市场信息的中药材营销经纪人队伍,增强药农在市场体系中的发言权和定价权。通过集约化的基地建设才能有效提高中药材种植产能。采取政府调控、市场引导、科技支撑、企业运作、带动农民的运行机制,鼓励引导市内外中药材工商企业、科研单位参与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发挥基地建设在中药材种植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既可提高药农中药材种植技术水平,保障种植药材质量,又可提高中药材亩产量,最终增加企业和农户的收益。尤其是现阶段种植户对实施规范化种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由于规范化种植对土壤环境及相应操作环节都有严格要求,而农民对无公害、标准化也是一知半解,加之用规范化种植和用传统方法种植的药材在产量、价格等方面相比
本文标题:药材产业发展给力中国菊花之乡.(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591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