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摘要:本文从Chomsky在语言学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理想化模式入手,认为Chomsky为了使研究变得简单,便将与语言关系紧密的社会因素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这是一种不可取的理想模式。接下来本文从两个主要方面阐述了理想化模式不可取的原因:一是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只有在社会的环境下才能具有完整的意义。二是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结构,无论是它的产生还是发展过程,都在不断地和社会发生着相互作用。故而只要是研究语言学,我们就不能将社会因素“理想化”。至于什么因素可以暂时不予考虑,这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关键词:理想化,符号系统,社会结构,语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1.统一使用A4纸,单面打印;2.封面:封面栏目要求打印;3.字体全部用宋体;主标题行要求用小二号字加黑,次标题用三号字加黑,再次标题用小三号字加黑,以此类推。正文内容要求用小四号字;行距为单倍;页边距左为3㎝、右为2㎝、上为2.5㎝、下为2.5㎝;4.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页码,页码放在右下角,由正文首页开始编排,封面封底不编入页码;5.题目:简要、明确,一般不超过20字;6.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300字;关键词为3~8个,另起一行,排在摘要下方,词与词之间以“;”分隔;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要求与中文摘要和中文关键词一致;摘要和关键字用小四号字;7.目录:由论文的章节以及附录、参考文献等的序号、题名和页码组成(课程论文不列入);8.结构层次序数的表示方法:第一层为“1”,第二层为“1.1”,第三层为“1.1.1”,第四层为“1.1.1.1”,正文中序号用“①”表示,不分段;9.附表与插图:附表要有表号、表题;插图要有图号、图题;所有的图表都应具有“自明性”,即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表的意思;10.致谢:在正文后对单位和个人等表示感谢的文字(课程论文不列入);11.附录:是正文主体的补充项目,并不是必需的。下列内容可以作为附录:(课程论文不列入)(1)为了整篇材料的完整,插入正文又有损于编排条理性和逻辑性的材料;(2)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件不便编入正文的材料;(3)对一般读者并非必须阅读,但对本专业人员有参考价值的资料;12.参考文献:(1)参考文献的标注方法: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按照文章正文部分(包括图、表及其说明)引用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标注的符号为“[]”,作为上标,在标点符号前使用;(2)参考文献的写作格式为:①参考文献是连续出版物时,其格式为:[序号]作者.题名.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引文所在的起止页码②参考文献是专著时,其格式为:[序号]作者.书名.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所在的起止页码③参考文献是论文集时,其格式为:[序号]作者.题名.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所在起止页码④参考文献是学位论文时,其格式为:[序号]作者.题名:〔博士、硕士或学士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⑤参考文献是专利时,其格式为:[序号]专利申请者.题名.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3)参考文献著录中需要注意:个人作者(包括译者、编者)著录时一律姓在前,名在后,由于各国(或民族)的姓名写法不同,著录时应特别注意,名可缩写为首字母(大写),但不加编写点(•)。另外,作者(主要责任者)不多于3人时要全部写出,并用“,”号相隔;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或相应的文字如“etal”。“等”或“etal”前加“,”号。装订格式1.课程论文一律左边装订成册;2.装订顺序为:封面、题目、论文摘要与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手机报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摘要]手机,近年来被业内看成是继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之后的一种新媒体,俗称“第五媒体”,手机报就是整合了报纸与网络于一体的努力成果。作为一种新生的传播方式,手机报从诞生之日起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手机报用户普及率已达到39.6%。作为迅速崛起的新兴媒体,手机报的发展在丰富了传统媒体、具有高度的时效性、便捷性等优势的同时,还存在着手机屏幕过小,阅读不便以及手机报内容同质现象比较严重等不利于其发展的因素。本文在分析了手机报优、劣势的基础上,也就如何使用新媒体的能力,合理、有效地利用新媒体获取信息,特别是未来3G的广泛应用的广阔前景下,将手机报的未来发展的更加光明提出了一些建议。[关键词]第五媒体手机报3G手机,近年来被业内看成是继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之后的一种新媒体,俗称“第五媒体”。手机媒体是迄今整合了最多传播元素形式及内容的传播媒介。最初的手机实现了走路与说话同时进行。随着短信的推广,书信这一古老媒介成为了手机媒介的新内容;此外,手机由于其沟通与获取信息的便捷性,也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后的第五大媒体。手机报就是整合了报纸与网络于一体的努力成果。伴随着3G时代的来临,3G手机也将会实现数据、图像的实时传输,电视及电影最终也会被手机改造了。因此,手机被认为是目前最能够证明媒体融合趋势性特征的媒体。一、当前手机报的发展环境作为一种新生的传播方式,手机报从诞生之日起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3G时代的到来,手机报和其他与手机相关的无线增值业务更是成为媒体和运营商的关注热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9年2月发布的《手机媒体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手机用户已超过6.4亿,手机报用户普及率达到39.6%。各大报业集团、报社为了抢占新兴的手机市场,纷纷推出自己的手机报,截至2008年底,全国报业已推出包括新闻、娱乐、体育、财经、健康、饮食等方面内容的手机报约1500种。同时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蔓延,国内外报业成本压力逐渐加大,这让报业不得不考虑降低成本来应对当前形势。面对这一局势,数字报业,尤其是手机报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谁能在这一市场中拔得头筹,谁就能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主控权。二、手机报的优、劣势每一种报纸都有核心的特点作为其经营和发行的基础和根基,手机作为迅速崛起的新兴媒体,在其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以下一些特点:1.手机报作为新兴媒体,丰富了传统报道手段,并将成长为全新的新闻报道形式和舆论阵地。2005年第5期《南方新闻研究》所刊南方新闻网陈谷川的文章认为,“作为用户大部分时间都会随身携带的通讯终端,手机无疑是当今和未来的新闻传播一个不可忽视的载体”。手机报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彩信手机报,电信运营商将报纸提供的新闻以彩信的方式发送到手机终端上;另一种是WAP网站类型,手机报订户通过访问手机报的网站,在线浏览信息。目前,国内手机报大多采用的是彩信模式,并通过彩信向WAP延伸。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在各类媒体的大战中,手机报作为第五媒体也成功参与到“两会”新闻报道中。新华社和中国移动联合推出特刊《两会手机报》,3月3日~3月12日第一时间连续直播两会盛况,图文并茂,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陈光裕介绍新华社手机短信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原因是“我们不是当成一个项目来做,而是作为一个新的报道形式和手段来做。目前手机短信是一个新闻舆论阵地,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必须占领这个舆论阵地引导舆论”。2.手机的小巧便携使手机报具有高度的时效性、便捷性、实时性和动态性。时效性强,可以实现信息的即时传播和接收。手机报的载体是手机,用户可以随时随身携带,所以,手机报编辑可以在第一时间将新闻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上,省去了报纸的印刷和发行两大环节,而且和电视、电脑相比,手机报不受地点限制,也为用户节省了接触媒介的时间。特别是遇到突发事件时,手机报可以像网站一样实现新闻的动态传播,用户不仅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新闻的结果,而且可以随时关注其事态的发展变化过程,使用户能够身临其境般地感触新闻事件。对手机媒体认识并将其信息传播功能运用得最早的,还得数对突发性新闻事件的短信传播。2003年2月1日22时32分,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16分钟后,新浪网把这则新闻以手机短信的方式发送给万千客户,开创了国内手机传播新闻的先河。直到23时50分,央视一套插播了“哥伦比亚”号坠毁的新闻,比短信晚了一个多小时;而纸质媒体要在第二天才刊登此新闻,其速度绝非以时分秒计算,而是以“天”来算计的,优劣一望可知。目前很多重要新闻都是由手机报抢先发布的,如汶川大地震、奥运会开闭幕及多枚金牌的诞生、西方金融危机及救市行动、中国促进内需举措、我派专机赴泰接遇险游客、重庆化解出租车罢运风波等等,手机报都几乎实现了在第一时间发布,几乎都抢在了其他纸介媒体的前头。由于它每天包括早、晚两报,在时效上不仅具备与其他日、晚报竞争的条件,而且因其省略了印刷、运输、发行等许多环节,信息的处理和发布更为便捷,真正做到了许多报纸梦寐以求而又难以切实做到的新闻滚动发布。仅以2008年11月29日的手机报为例,早新闻发了《我国将派专机赴泰接同胞》,晚新闻紧跟着报了《首批滞泰旅客今抵沪》,这是其他任何一张报纸难以独立完成的。3.手机报具有多媒体优势,能融合图文声像多种传播格式。手机报所发送的新闻,不是短信意义上的文字新闻,而是一个多媒体数据包。这个多媒体数据包包含了图片、文字、声音、动画等,可涵盖4开8版报纸的全部内容。这样,用户不仅可以去看、去听,而且还可以借助图片和动画等形式更深刻地理解新闻。充分调动受众的视听器官,实现新闻的多维阅读。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多媒体功能将会更加强大,为内容的多元化传播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虽然手机报具有很多传统媒体没有的优势,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也存在不少劣势。这些劣势将会阻碍和延缓手机报的发展速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手机屏幕过小,阅读不方便。手机自身的设计也制约着手机报的发展。目前手机屏幕一般只能显示100个左右的汉字,一份手机报的字数通常都在4000字左右。要想看完一份手机报,读者需要翻阅几十次,阅读起来十分麻烦。人们习惯于宽屏和浏览式阅读,对于狭窄视觉范围内的频繁翻页阅读,人们还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2.为争取时效发布及取悦读者、吸引眼球,有些报道内容措辞不够严谨、缺少可信度。手机报在有些时候,为了争取第一时间报道新闻,会发布一些还并不确定信息,影响新闻的价值和媒体的可信度。如《二手房改革或将调整》、《传首富黄光裕被拘查》、《陈水扁可能再被声押》、《成品油或降5角至8角》等文含有较多不确定因素,应当核准后再报为妥。又比如在报道某些明星花边新闻时会使用一些有不良倾向的词语,《李嘉欣许晋亨完婚》一文中,连篇是“富家公子”、“价值七亿港元的大豪宅”、“婚宴开支超一亿港元”之类的词句,易产生负面影响。3.手机报内容缺乏创新,同质化现象严重。当前手机报还处于市场起步阶段,新闻原创性较差,缺乏健全的采编体系和运作管理体系、专业的媒体从业人员队伍等,内容绝大部分是报纸的翻版,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因此目前的手机报说到底只是一种报纸摘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报纸。三、趋势前瞻和预测随着众多新媒体的“粉墨登场”,对于日益细分、更加专业化的受众群体而言,手机媒体也需要逐步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不断增强使用新媒体的能力,合理、有效地利用新媒体获取信息,特别是未来3G的广泛应用,手机媒体的发展前景将更加美好。3G网络主要是加强了对数据通信的支撑与管理。3G的建设将为移动无线媒体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硬件平台。?在3G牌照发放之后,三大电信运营商均公布了2009年3G网络建设计划。预计2009年中国移动将投资588亿元,新建TD-SCDMA基站约6万个,此举将使TD-SCDMA网络基站总数超过8万个,实现网络覆盖238个地级城市的业务热点区,占全国地级城市数量的70%以上,其中东部省(市)的地市将实现全覆盖。中国电信计划将于2009年3月底前在100个主要城市提供3G服务,7月将在全国开展3G服务。中国联通计划2009年上半年将在全国55个城市开展3G业务。作为手机媒体中重要的一员,如何利用好3G的资源,进一步促进手机报的发展,有以下几方面问题值得重视。整合内容,开发订制手机。目前大多数手机报还只是把传统报纸或网站上的新闻搬到手机上,但那些长篇深入报道
本文标题:论抗震救灾的影响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641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