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编辑学主观题1.当前中国人的阅读习惯是怎样的?(参阅国民阅读报告等资料)作为一名编辑,你能通过什么渠道去判断读者的阅读需求。2.你对当前实体书店(尤其是民营)经营现状的看法是什么,如何摆脱当下的困境?3.如何看待当下国内的各类图书排行榜?4.网络时代的编辑素养应该有哪些?5.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都在力图数字化,请结合某一实例(报纸/杂志)指出其发展趋势。6.请结合一本书的出版论述编辑过程。7.什么样的书能够成为畅销书,结合实例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可以结合某一个类别或者一本书,比如论述文学类销书的特点)8.在选题环节,必须要考虑市面上的同类出版物,请论述这种做法的作用并指出有哪些途径。1.阅读习惯“微信读者”人均每天超过40分钟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于昨日在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首次调查的微信阅读指标显示,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14.11分钟,其中,成年微信阅读接触群体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超过40分钟。此外,数字阅读率首次超过传统阅读率。数字化阅读接触率达58.1%据了解,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已持续开展了十二次。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从2014年9月开始全面启动。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0%,较2013年的57.8%上升了0.2个百分点;报纸阅读率为55.1%,较2013年的52.7%上升了2.4个百分点;期刊阅读率为40.3%,较2013年的38.3%上升了2.0个百分点;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58.1%,较2013年的50.1%上升了8.0个百分点。综合以上各媒介,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8.6%,较2013年的76.7%上升了1.9个百分点。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和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均表示,相关统计显示数字阅读率首次超过传统阅读率。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本4.56此外,2014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6本,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分别为65.03期(份)和6.07期(份),电子书阅读量为3.22本。与2013年相比,期刊和电子书的阅读量均有所提升,纸质图书和报纸的阅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从成年国民对各类出版物阅读量的考察看,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56本,与2013年的4.77本相比,减少了0.21本。人均阅读报纸和期刊分别为65.03期(份)和6.07期(份)。与2013年相比,人均报纸阅读量下降了5.82期(份),期刊的人均阅读量增加了0.56期(份)。魏玉山表示,这与数字出版、数字阅读的发展相关。如何判断阅读者需求多读书多看报2现在实体书店可谓是经营惨谈,很多个体书店甚至是民营书店都面临倒闭的困境。因为网络书店书价折扣大,正常打六折七折,最低打两折三折;完善的查询系统,挑选方便,无需读者出门;送货上门,服务到家,这些都是实体书店不能做到的。再加上网络书店经营发生费用少,无需支付高昂的房租、灯光、空调等费用,对实体书店而言,它具有强劲的竞争力。超低的书价,更是实体书店的克星。这些都导致了实体书店经营的困难,并且这些困难会一直困扰下去,因此,实体书店必须找出出路来,方能走出困境。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国家近些年来政策向实体书店倾斜,国家财政部决定2013年12月31日到2017年12月31日取消图书批发零售环节的增值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实体书店的春天来了,新一轮的传统书店倒闭潮在仍在全球蔓延。国内实体书店面对网络书店冲击、房租成本上升、经营持续亏损的局面,一些在维持传统运营模式的同时思考改变,还有一些已经开始行动起来,我觉得应该试行“多元化经营”,以适应读者改变的阅读和购书习惯。3排行榜在书业是一种最玄妙的现象,即使在书业外也倍受瞩目。作为书业人士即不能对图书排行榜嗤之以鼻,也不能百般迷信,科学化商业化看待它才是上策。通过以上的定量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图书排行榜没有行业标准,也没有俗成原则,整体排行榜不科学。2.中国图书销售地域差异较大,排行榜具有一定的误导性,书业人士应该针对自身所需,理智对待。3.多年书店经验表明,图书排行榜具有很好的促销作用,但书店应该对读者负责。4.图书排行榜对书店进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具有指导意义。5.图书排行榜与图书所属类关系不大,任何类都可能产生上榜图书。6.图书出版与图书排行榜没有什么关系。7.从商业角度来看,图书排行榜没有什么行业价值。4网络时代期刊编辑要有牢固的政治素养报刊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这一点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尤其是在当前网络发展迅速,文化多元化、利益多元化的复杂形势下,期刊编辑更要有清醒的认识。期刊要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期刊出版工作。这就要求期刊编辑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把握大局,服务大局,唱响主旋律。网络时代期刊编辑要有强烈的法律意识作为期刊编辑,我们必须熟悉和了解《印刷业管理条例》、《出版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法律法规,同时,还要树立起一种强烈的依法办刊意识,运用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维护自身以及作者的合法权益。网络时代期刊编辑要有较高的科学素质近些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这也使得我们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不断地出现,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以及新观点不断涌现,各个学科分工越来越细,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交叉也更多。网络时代期刊编辑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网络的发达,给每一个网络使用者提供了一个公平获取信息、丰富知识的机会。期刊编辑工作者与每一个网络使用者共用着一个信息平台,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期刊编辑能获取的信息,读者也能从网络上获取。因此,期刊要想继续吸引读者的眼球,赢得读者关注,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期刊编辑就必须有高于读者一筹的专业素养,才能编辑出分析精辟、观点独到、思想深刻、文采飞扬的稿件,使期刊内容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进而吸引读者,拓宽市场。总结网络时代的期刊编辑要有牢固的政治素养、强烈的法律意识、较高的科学素质以及良好的专业素养这四个方面分析了网络时代对期刊编辑的素质要求,笔者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的目的就在于希望期刊编辑人员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对自身素质进一步提升,从而能轻松应对网络时代高标准的期刊编辑工作。5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需要技术上的创新,人才的培养。基于数字媒体艺术开放性、互动性、集成性等优势,其在今后的发展就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艺术表现形式,甚至可以实现更多表现形式之间的任意组合,尤其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与感官体验的充分结合,将会出现仿真虚拟现实等多种艺术效果,开创更多与虚拟物体互动的全新的形式,进而给人类带来更多的艺术体验63.1选题源于信息,但信息不等于选题。选题是对准备出版的图书的构思和策划,是依据党的方针、政策和一定时期的形势、任务,以及各个学科的研究状况和产业发展状况,对信息提炼、集中、升华的结果。编辑人员的构思和策划,对于制订选题和选题计划是十分重要的。单个的和系列的选题,是编辑构思和策划的产物;年度的和长远的选题计划,是社长、总编辑总体构思和总策划的产物。成功的选题策划,是出版优质高效图书的基础,同时又反映了编辑人员自觉的创造性劳动。因此,积极主动地策划选题,是各级编辑人员的一项基本职责。4.1组稿同选题密切相关。选题有些由编辑人员提出,有些由作者提出3年度和长远选题计划中,有些已有作者,有些则要物色作者。把组稿作为一个单独的环节,是要强调组稿是一项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工作,以便通过组稿,补充、修改和落实选题计划。好的选题没有合适的作者,就难以体现编辑思想,产生应有的效果。5.1审读活动贯穿出版工作的全过程。在选题、组稿过程中的审读是事先审读,图书出版后的成书质量检查是事后审读。作为编辑工作一个阶段的审稿,是对书稿整体质量的全面审读,旨在对书稿作出基本评价,决定取舍,并对有修改基础的书稿提出修改建议。审稿的基本职责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按照出版工作的方针和政策,对书稿进行评价、选择和把关,以促进优秀图书的出版,防止有害读物流入社会。6.1加工整理是编辑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经过审稿决定采用的书稿,在内容、体例、引用材料、语言文字、逻辑推理等方面难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加工整理,使内容更完善,体例更严谨,材料更准确,语言文字更通达,逻辑更严密,消除一般技术性、常识性差错,防止出现原则性错误,并符合排版和校对要求。此项工作可由责任编辑担任,亦可设置专门机构或配备专人负责。加工整理较之前阶段的审稿,更为深入具体,要求认真细致,一句一字一符地推敲修改,不能放过一个疑点。7.1整体设计是图书外部装帧和内文版式的全面设计,包括封面及其附件、正文及辅文。以及开本、装订形式、使用材料等设计,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设计质量是图书整体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8.1发稿是将经过加工整理和整体设计的书稿转化成印刷符号的一个中间环节,既关系到前段编辑工作的成果,又关系到后续工作的质量。因此,对发稿工作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不能简单地作为一种例行手续。9.1校对广义上包括专业校对和非专业校对(编辑校对、作者校对),狭义上指专业校对。校对是编辑工作的继续。专业校对应对原稿负责,消灭一切排版上的错误。发现原稿有错漏和不妥之处,应及时提交编辑部门解决。与编辑加工整理书稿不同的是,校对人员不能改动原稿,只能提出疑问,请编辑人员研究处理。如同专业校对不能代替编辑一样,编辑也不能代替专业校对。校对工作有自身的规律,是一门学问。原稿排版出现差错常有某种规律可循,专业校对人员的职业修养。能独具慧眼,发现编辑、作者难以发现的差错。电脑排版和智能校对系统固然能减轻校对劳动,但不能完全取代人脑思维;校对方式将出现变化,但专业校对工作不能取消。著、编、校分工合作是出版事业发展的要求。出版社必须配备足够的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职校对人员。轻视、取消专业校对工作,必然导致图书质量滑坡。10.1上机样检查。在图书临印前,组织专人对封面、正文进行检查,一是对在此以前的编辑工作质量进行监督,二是防止可能存在的质量差错,以免造成政治和经济损失。如发现问题,要尽快采取措施加以改正。11.图书的宣传、评介图书宣传的目的。图书出版不是编辑工作的终结,图书要获得读者认可,自觉购买阅读,从中汲取有益的精神营养,才能实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图书宣传就是及时把优秀图书的出版信息传播给读者,在出版者和读者中架起一座精神文明建设的桥梁。图书宣传不只是单纯宣传图书,同时还要在社会和读者中树立出版社的良好声誉和形象。这主要依靠图书整体质量,但宣传的作用不可低估。12.1总编室是编务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它是总编辑的指挥和参谋机构,基本职责是组织编辑工作各项计划的制订、实施,协调各环节的关系,联系作者、读者,管理版权业务,为编辑工作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图书质量的提高。工作内容涉及编辑工作各方面,是承接、联系编辑部上下左右及内外的桥梁和纽带。其重要作用在于促进出版方针的贯彻,出版管理的加强,信息的沟通,编辑工作流程的通畅,各部门关系的协调,工作步调的一致,上下环节衔接。编务工作是一种政策性很强的编辑组织管理工作。7“卖得好”是畅销书的标准,但这个“卖得好”本身却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固定的数字作为衡量畅销与否的标准。很多作者在决定畅销书选题的时候,都贪大贪多,似乎觉得自己定位的读者范围越大,那么市场就越好,恨不得下至4~5岁上至80岁的读者都可以买自己的书。但是综观图书市场,凡是列入畅销书行列的书籍,都有自己精准的读者定位,而且大都范围很小。举例来说,青少年读物在确定范围时要严格区分不同年龄段的读者,1~3岁的孩子即使认识很多字,也对文字的反应不如
本文标题:编辑学主观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691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