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语文基础知识一、两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二、三种人称: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能起到拟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三、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四、体裁分为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文章体裁;记叙议论抒情应用文。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古代文学体裁:童话、寓言、祭文、杂记[包括:(1)山川、景物、人事杂记。描写山川、景物和人事的,如《小石潭记》、《登泰山记》。(2)笔记文。以记事为主,它的特点是篇幅短小,长的千字左右;内容丰富,有历史掌故、遗文遗事、文艺随笔、人物短论、科学小说、文字考证、读书杂记等五花八门。《世说新语》、《梦溪笔谈》就是这种文体。]、游记[《岳阳楼记》、《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有带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民间故事、传说等(一)记叙文:记叙文是记事文和叙事文的合称。记事文又叫做记述文,是把个人看到的、听到的或是想像的情形,将人物、地方或事物的形状、色彩、状态、情景、性质、效用、方法记述下来的文章。叙事文,又叫做叙述文,是叙述人物或事物的动作、变化,使人知道事实经过的文章。(二)论说文:论说文包括说明文和议论文。说明文是解释事物、阐明事理、分析因果、说明意义,使人知道事物、事理或因果知识的文章;议论文是发表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的意见,列举理由和例证,来确立自己主张,使别人信服为目的的文章。(三)抒情文:凡是抒写个人的情感,如喜、怒、哀、乐、爱、恶、欲,以及微妙情绪,如忧悒、颓唐、宁静、兴奋等心灵感触的文章,就叫做抒情文。(四)应用文:凡是人们日常生活上,为了处理公私事务所写的文字、文书,都属於应用文。常见的应用文如:书信、日记、便条、公文、契约、柬帖、启事、对联等等都是.1、应用文的种类(1)书信类一般书信、专用书信(感谢信、表扬信、慰问信、介绍信、公开信、证明信、申请书、建议书、倡议书、2聘请书)、电报、汇款(2)笔记类日记、读书笔记(3)公文类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等十三种(4)宣传类广告稿、演讲稿、板报、新闻、通信、产品说明书(5)告示类启示、海报(6)礼仪类请柬、祝辞(贺信、贺电)、唁电、唁函、(7)契据类条据(收条、借条、领条、欠条、请假条、留言条等)、合同(协议书)、公约、(8)传志类传记、地方志、家史(校史、村史)五、句子分类句子类型简说(一)、按句子的语气划分1、陈述句。用来讲述或说明某一事实或情况,具有平而略降的语调,书面句末使用句号(。)表示。陈述句是用来叙述或说明事物的运动、形状、类属、关系等的,它是思维的最一般的表现形式,也是使用得最广泛的句子。1)肯定陈述句。用来肯定某一事实的句子。陈述句句末可以带上“的、了、呢、罢了”等语气词。“的—了”:“的”表示本来如此,“了”表示有了变化。“呢—罢了”:同样表示肯定,但“呢”稍带夸张和强调,而“罢了”却把事情往小里说。特点:a、有时可带语气词“了、的、呢、罢了、嘛、啊”等。b、常用的标点符号:句末用“句号”。例如:①明天要下雨。3②我紧张得心都要蹦出来了。③您今天精神挺好的呢。④他说了不回家的。⑤事情本不是这样嘛。秦耕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2)否定陈述句。用来否定某一事实的句子。否定句常用“不、非、没有、无、莫、否、句、勿、未”等例如:(1)“……不……”式。衣服洗得不干净。(2)“……没有(没)……”式。他没有做完作业。*他没说。3)双重否定句。用双重否定来表示肯定的意思。常用的否定词“不…不…”“没有……不……”“非…不…”不得不不会不不能不不可能不怎么会难道······不没有一个······不例如:(1)“不……不……”式。他不敢不来。(2)“没有……不……”式。没有一个人不怕他。(3)“非~~不~~”式。我非把这本书读完不可。(4)“……无不……”式。同学们无不欢欣鼓舞。(5)“……无非……”式。他妈妈不让他去,无非是怕他吃亏。(6)“……不无……”式。想起一个人的旅途,不无寂寥之感。(7)“……未必不……”式。你未必不知道。2、疑问句。用来提出问题—包括明知顾问。有表达疑问语气的语调。书面句末使用问号(?)表示。1)是非问句。只要求对方作肯定或否定回答的疑问句。陈述句加疑问语调或兼用语气词“吗”、“吧”等构成,一般是对整个命题的疑问,回答也是对整个命题的简单的肯定和否定。例如:①你明天会来吗?②这件事你知道吧?③这事你真的不管?④你昨天迟到了,是吗?这些句子可以用“是、对、嗯”或“不、没有”等作答,或用点头、摇头回答。例如:你可以那到100分,是吗?*她是你同学吗?2)特指问句。就是用疑问代词(如“谁、什么、怎样”等)和由它组成的短语(“为什么、4什么事、做什么、怎么做”等)来表明疑问点,说话者希望对方就不知的部分答复。例如:(1)“谁……(……谁)?”式问人。*谁来了?*刚才接你的人是谁?(2)“什么……(……什么、啥)?式。*什么叫函数?*你说什么?(3)“为什么(干什么)……?式(4)“……哪里(哪儿)……?式。(5)“……怎么(怎么样、怎样)”式。*你爸爸怎么样了?*儿子,你怎么不穿毛裤呢?*你猜,郭武开始考得怎样?(6)“……几(多、多少)?式。*你每天几点休息?*他每个月有多少零用钱?*这儿离你们学校有多远?(7)“……哪?”式。*你爸爸在哪儿?*你是哪个学校的?3)选择问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提出不止一种看法供对方选择,叫选择问句。例如:*我们是从广州走,还是从成都走?*明天是你去还是我去?4)正反问句。由谓语动词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并列构成例如:*他是不是又迟到了?这杯茶热不热?*你听见了吧?5)反问句。表示反诘的疑问句,即明知顾问或无疑而问的疑问句。反问句表面上是提问,实际上是一种强调的陈述说法,并不需要人家答复。例如:(1)是非问形式的反问句。*难道他已经跑了?*我能不知道?我又不是瞎子!*你不去难道他能吃了你?*(2)特指问形式的反问句。*我怎么能负这个责任呢?*你不是喜欢他吗?*您老是贵人多忘事,哪里还记得我们呢?(3)选择问形式的反问句。*你是来帮助我们的,还是来拆我们的台的?(4)正反问形式的反问句。这种反问句有肯定和否定两部分,说话人的意思多半在肯定的部分。这些人甘愿当走狗,你说可恨不可恨?3、祈使句。祈使句表示要听话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1)表示命令的祈使句。一般带有强制性,言辞肯定、坚决。这种句子经常不要主语,结构简短,语调急降而且很短促,不大用语气助词。例如:快去捞饭!米烂了!2)表示请求的祈使句。包括请求、敦促、商议、建议等。这种句子也用降调,但语气比较缓慢,常常用语气助词“吧、啊”。*如:给我喝水,我渴!*走哇,妈妈!53)表示禁止的祈使句。命令或请求听话人停止或不发出某种动作。例如:*不许动!4、感叹句。带有强烈感情的句子书面上句末用感叹号表示。它表示快乐、惊讶、悲伤、愤怒、恐惧等浓厚的感情。感叹句常带有“多么、多、好、真”等副词和语气助词。①哇!这衣服真漂亮!(惊叹)②哎哟!你还真自以为是!(讥讽)③唉,真没办法呀!(叹息)④哼,等着瞧吧!(愤怒)①天哪!这可怎么办啦!②我的上帝呀!③我的妈呀!①共产党万岁!②为幸福的明天干杯!③明天会更美!(二)、按句子成分划分。1、主谓句。例如:红旗飘。*柳丝长。2、主谓宾。例如:乐队奏国歌。3、定主谓宾。红扑扑的朝霞露出了笑脸。4、定主谓定宾。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峻峭的群山。5、定主状谓定宾。一个农人在路上看见一条冻僵了的蛇。6、主谓宾补。我打量了他一眼(三)句子的结构类,即根据句子的结构特点分出的句子的类别。包括单句和复句,单句和复句又可以下分若干小类。一个句子从不同的角度或标准看可以属于不同的类别,例如“你看电影吗?”是疑问句,又是单句、主谓句、动词谓语句。“下雨了。”是陈述句,又是单句、动词性非主谓句。六、病句类型:1成分残缺或赘余;成分残缺(1)缺主语例如:①由于他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得到的主语什么?改为6由于这样好的成绩,他得到了……)②十月十四日,抱着向航空系学习的想法,我们的黑板报也创刊了。(抱着的主语显然是蒙后的我们但后句的主语是黑板报,不是我们,应把后句改为我们也办起了黑板报。)(2)缺接?br例如:①可见对工人阶级的关心负责的态度到何等的薄弱程度。(到在这里不能做谓语的主要成分,只能将薄弱提上来,可态度是不能薄弱的,句子应改为……的关心和负责薄弱到何种程?quot;。)②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一系列的工作是哪个动词的宾语呢?也许是建立与加强的?建立与加强工作又讲不通,在建立前少个谓语完成。)(4)缺宾语例如:①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还是抓紧和同学研究或自己看书。(抓紧什么?时间一词不能省。)②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走上要求有一个名词做它的宾语,机械化、集体化都是动词,句子应是走上……的道路)赘余(1)堆砌例如:①要考虑我国政治与文化环境的需要,发展我们的出版业。(“环境应删去。)②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掌握应删去。)(2)重复例如:①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第二、第三个工作应删去。)②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3)可有可无例如:①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应删去的距离。)②父亲逝世离现在已整整九年了。(应删去离现在。)(5)应删去的字例如:①出人意料的,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的稳定了。(加了的,句子转为短语,意思也变了,不是物价稳定,而是下跌稳定了。)②由于历代动乱和气候的潮湿,几乎所有当时的绘画遭受毁灭。(历代和动乱中间也可加的而没有加,为句子整齐,气候和潮湿中间就不必加的。)72搭配不当;即句子的主要成份之间,附加成份和主要成份之间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例如:①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不能自给的是棉花而不是生产。)②中国人民的解放在民族关系上起了基本的变化。(中国人民的解放没有起变化,起变化的是民族关系。正确的表达应是个兼语句,要改在为使)③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应该把是改做表现出。)(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例如:①纪念三八节的到来。(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而不是到来。)②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④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我们所能努力的不是缺点,而是改正。)(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例如: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这一类搭配不当常和语序不当有交叉的地方。(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例如:①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此外作风是否深入也讲不通,应该是干部是否深入群众。这句话有两种改法:把第一个分句改成两面性的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否深入群众。或将第二分句改成一面性的,不过句子结构要调整为干部深入群众是做好救灾工作的决定条件。)③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白眼和青睐指相反的两面,但底下的温暖只适用于一面。)(5)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例如:①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来。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推测原意就是谁也想象得出。②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希望是非常渺茫的。不完全否认等于部分承认,基本上还是承认。因此这句话说我们承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刚好和作者的本意相反。改法有两种我们也承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或我们并不否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8③会员家属除凭发出的入场券外,并须有家属徽章,无二者之一不能入
本文标题:语文基础知识讲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716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