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护理学基础护理诊断第1页教教教案案案首首首页页页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专业、层次护理中专说课教师韩星星专业技术职务助讲时间15分钟说课章节第五章护理程序第二节护理程序的步骤——护理诊断说课教材教材:《护理学基础》主编李晓松,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2版。参考书:《护理学基础》主编李小惠、尚少梅,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4版。说课内容一、教材分析:教材的作用和地位、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二、学情概述三、教法运用:提问法、分析讲解法、集体讨论法、运用多媒体四、学法指导:目标学习法、问题学习法、联系学习法、归纳学习法五、教学程序六、板书设计七、时间分配八、教学效果评价说课方式多媒体课件展示教研室审阅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导入新课新课教学课堂练习课堂小结课后练习护理学基础护理诊断第2页说课教案一说教材(一)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所选内容是人卫出版社第二版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由李晓松主编的《护理学基础》的第五章、第二节护理程序—护理诊断,主要阐述了与护理程序有关的护理诊断的基本内容,这部分内容在整节内容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通过学习护理诊断的内容,能为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奠定了基础,同时让学生认识到系统化整体护理的重要性。(二)教学目标通过对本节内容的综合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我确立了以下目标:1、准确理解和掌握护理诊断的组成部分与陈述方式2、熟悉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的区别3、了解护理诊断的分类和书写注意事项(三)能力目标通过对本节内容的讲述,学生能够根据所学内容,对不同患者的作出相应准确的护理诊断(四)情感目标及价值观通过小组讨论、病例分析、角色扮演,逐步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树立爱伤观念,增强学生的责任心。(五)教学重点与难点依据教学大纲,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护理诊断的组成部分与陈述方式以及与医疗诊断的区别2、教学难点:护理诊断的陈述方式二说学情在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护理程序的步骤和怎样进行护理评估等基本知识,已经具备了学习和理解本节内容的基础。但由于授课对象为我校护理专业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这个时期学生的理解能力欠佳,学习能力护理学基础护理诊断第3页不强,学习兴趣不浓,且处于青春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针对这些情况和特点,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积极引导,运用所具备的知识来理解难点,掌握重点。三说教法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学生特点,依据“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和“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本节内容主要使用:(一)提问法:回顾上节知识点,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分析讲解法:讲授时充分鼓励学生,通过对临床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的观察、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三)集体讨论法:老师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四)应用多媒体:将抽象的微观物质反应形象化,从而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知识的掌握。四说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一)目标学习法:学生要明确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增强学习的注意力与学习动机,有目的地掌握重点和难点内容,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二)问题学习法: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在听课时会注意有关解决问题的信息,学习有了明确的指向性,从而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三)联系学习法:知识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学生可以联系临床上的相关案例,进一步巩固知识。(四)归纳学习法:通过归纳总结,进一步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帮助记忆五说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结合生活常识和临床病例导入新课。临床病例:李女士,35岁,持续发热、头痛、鼻塞、恶心5天,自行服护理学基础护理诊断第4页药未见好转,来医院就诊,查体:T:38.5℃,P:92次/分,R:22次/分。神志清楚,精神较差,医生检查后,诊断为:“发热待查”,收入院治疗。启发学生集体讨论:我们以及周围的朋友有没有发过烧的?我们是怎么称呼这一现象的?医院的护士和医生对这现象又是怎么表述的?等等。应用提问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板书课题。(二)新课教学1、护理诊断的概念和分类: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及生命过程中问题的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这些预期结果应能通过护理职能达到。使用NANDA提出的分类法II,包括13个范畴。(这段内容以讲述为主,强调学生理解记忆)2、护理诊断的组成部分:由名称、定义、诊断依据、相关因素四部分组成。①名称是针对护理对象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中反应的概括性的描述。②定义是对护理诊断名称的一种清晰、正确的描述和解释,并以此与其他护理诊断相鉴别。③诊断依据是做出护理诊断的临床判断标准,是确定某一护理诊断成立时必须存在的相关症状、体征、危险因素及有关病史资料。④相关因素是导致护理对象出现健康问题的直接因素、促发因素或危险因素。(这段内容通过提问临床常见疾病的一些表现,让学生对护理诊断的组成部分有一定的认识,接着利用多媒体将案例导出,进一步进行分析讲解)护理诊断内容举例:体温过高【定义】个体体温高于正常范围的状态【诊断依据】1、主要依据:体温在正常范围以上2、次要依据:(1)皮肤潮红、触摸发热;(2)脉搏、呼吸增快;(3)疲乏、无力、头痛、头晕等。【相关因素】1、病理生理因素:感染、外伤、脱水、代谢率增高等2、治疗因素:手术、药物等。3、情境因素:处于热环境中、剧烈活动等。3、护理诊断的陈述:包括三要素,即P(护理诊断的名称即健康问题)、S(症状和体征)、E(相关因素),简称PSE公式。(这部分内容以分析讲述为护理学基础护理诊断第5页主,适时插入课堂互动,列举临床常见症状进行讲解)(1)三部分称述(PSE方式),多用于现存的护理诊断例如:体温过高:T39℃、面部潮红、触之有热感,与支原体感染有关PSE(2)二部分陈述(PE方式),多用于潜在护理诊断例如: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PE(3)三部分称述(P方式),用于健康的护理诊断例如:母乳喂养有效P4、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的区别(通过举例,应用多媒体逐步引出表格)区别点护理诊断医疗诊断诊断核心护理对象对健康问题/生命过程问题的反应对病人病理生理变化的一种临床判断问题状态现存的或潜在的多是现存的决策者护理人员医疗人员职责范围在护理职责范围内进行在医疗范围内进行适用对象个体、家庭、社区个体数量可同时有多个一个疾病一个诊断稳定性随护理对象反应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一般在疾病中保持不变称述方式PSE方式特定的疾病名称或专用名词5、书写护理诊断的注意事项(由老师引领学生集体讨论的方法进行讲解)(1)应使用NANDA认可的护理诊断名称,书写准确、规范。(2)以所收集的资料作为诊断依据,一项护理诊断针对一个问题。(3)避免与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医疗诊断相混淆。(4)相关因素的描述要准确,为护理活动指明方向,有利于制定护理措施。(5)在护士的职责范围内确定相关因素。护理学基础护理诊断第6页(6)应贯彻整体护理的原则,包含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问题。(三)课堂练习1、护理诊断的内容是针对患者(D)A、疾病的种类种类B、疾病病理过程C、疾病的病理变化D、对健康问题的反应E、疾病潜在的病理过程2、不属于护理诊断中的健康问题的是(A)A、发热待查B、潜在的感染C、皮肤完整性受损D、便秘E、焦虑3、护士发现某患者缺乏预防哮喘复发的知识,正确的护理诊断是(D)A、知识缺乏B、知识缺乏:与哮喘发作有关C、知识缺乏(特定的)D、知识缺乏:缺乏有关预防哮喘复发的知识E、缺乏有关预防哮喘复发的知识(四)内容小结和布置作业1、内容小结:本节讲授了护理诊断的概念、分类、组成部分、陈述和医疗诊断的区别,以及书写护理诊断的注意事项。重点是护理诊断的组成部分、陈述方式以及与医疗诊断的区别,难点是护理诊断的陈述。2、布置作业:若病人同时存在多个护理诊断,应如何排列?排列时应遵循哪些原则?六说时间分配导入新课3分钟新课教学30分钟课堂练习3分钟内容小结2分钟布置作业2分钟七板书设计,为了反应教学的基本内容,突出重点,引起学生注意,加深学生理解记忆。将板书分为三个板块,右面和中间的两块为主板,左边的一块为副板。介绍新课时,将重点内容写在主板上,力求调理分明,利用副板进行举例说明,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板书讲解可培养学生的推理性思维,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护理学基础护理诊断第7页板书设计如下:护理程序——护理诊断一、概念二、分类使用NANDA提出的分类法II,包括13个范畴三、组成部分1、名称2、定义3、诊断依据4、危险因素四、陈述方式(P名称即健康问题S症状和体征E相关因素)1、三部分陈述(即PES方式)2、二部分陈述(即PE方式)3、一部分陈述(即P方式)五、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的区别六、书写护理诊断的注意事项护理诊断内容举例:体温过高【定义】个体体温高于正常范围的状态【诊断依据】1、主要依据:体温在正常范围以上2、次要依据:(1)、皮肤潮红、触摸发热;(2)、脉搏、呼吸增快;(3)、疲乏、无力、头痛、头晕。【相关因素】1、病理生理因素:感染、外伤、脱水、代谢率增高等。2、治疗因素:手术、药物等。3、情境因素:处于热环境中、剧烈活动等。八教学效果评价以上是我对护理诊断理论教学的理解与教学方法的设计,在本节课中,教学目的明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了重点难点内容的讲述,应用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适当举例加深学生理解记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氛围良好,并通过课堂练习测验表明学生很好地掌握了本节内容,成功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本文标题:说课教案-z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738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