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课堂教学实录《经济生活》第七课之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课堂教学实录:《经济生活》第七课之——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大家好,上一堂课我们对分蛋糕的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我们已经考虑的三个问题是——由谁来分?按照什么标准分?分好了按照什么秩序来拿?其实再细想一下,这三个问题都涉及到一个根本的原则,那就是蛋糕分得是不是公平、公正,大多数人是不是满意。我们这堂课一起学习的主题是——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温家宝总理说过,“社会的公平正义被太阳还要光辉。”太阳的光辉大家都感受得到,因为太阳对每一个人,不管事穷人还是富人,都是无私的不偏不移的。但是社会的公平,却是一个复杂、抽象的问题,理解比较困难。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个故事:《差别》——(德)布鲁斯.克里斯蒂安森(内容略)下面,请大家思考问题——(1)两个小伙子的收入为什么会有明显的差别?(2)老板的做法是不是公平?如果你做老板,你给两个人的薪水各是多少?生1:第一个问题,是因为两个人的工作能力不一样,效率也不同。生2:老板的做法是公平的,收入应该有差距。生3:如果我当老板,干得差的一个月1500,干得好的一个月可以拿3000。师:两个人的差距相差几倍比较合适呢?生3:2-3倍吧。师:很好,我的看法,布鲁诺做一件事情要跑三趟,阿诺德跑一趟就解决了五个问题,他们之间的收入差距,应该在3—5倍之间。大家觉得这样的差距算不算合理?如果差距再大些,就不太公平了。差距是不是公平,跟差距的幅度是有密切关系的。师:我们再来“狗尾续貂”,给这篇小说加一个结尾,预测一下很多很多年之后,比如20年之后,这两个小伙子的命运会如何呢?生4;一个干得越来越好,一个混得越来越差了。师:怎么个好?怎么个差呢?生5:一个能够自己当老板,一个只能一辈子给别人打工了。师:是啊,看来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大。各位,这样的差距,在我们在座的各位中间会发生吗?这样的差距,在今天的中国社会普遍存在吗?生:是的,收入差距很大。师:上一堂课,我们已经探讨了个人收入分配问题上的标准、尺度,有两个最重要的标准,一个是按劳分配,一个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在标准确立的前提下,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不妨来探讨一下。师:有两种情况值得关注。第一种:在收入分配标准确定的前提下,同样的经济活动,由于劳动付出的劳动量不同,社会成员投入的生产要素不同,就会导致收入分配出现差距,任期发展,则会逐渐扩大。应该承认,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技能、素质都是有差别的,有的人干活勤快,有的懒惰,有的聪明机灵,有的老实愚笨;不同社会成员占有的生产要素也是有差别的,有人生下来就是“富二代”,有人是穷光蛋,当他们走上社会开始走出谋生第一步,起点就不太一样。所以即使分配的标准一定,结果也不言而喻,开始的时候收入有高低,慢慢地收入差距会逐步扩大。第二种:在收入分配标准确定的前提下,劳动者同样的劳动付出,社会成员同等的要素投入,由于不同经济活动产生的效益不同,也会导致收入分配出现差距,任期发展,则会逐渐扩大。在第二种情况下,即使劳动者付出的劳动是一样的,占有的生产要素没有差别,由于不同的经济活动产生的效益不同,最后的结果和第一种情况还是一样的。现在,我们认识到,在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实施之后,收入的差距出现了。问题是,这样的差距是不是合理,是不是公平?(引起学生的思考)师:是不是公平,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得知道什么是公平的,什么是不公平的。请大家先来看教材P61。(学生阅读)师:“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我们要注意,“公平是相对平等,不是绝对平均”;第二,从结果上来说,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悬殊意味着贫富两极分化。我们把这个问题再细化一下:(1)没有任何差距,是不是公平?(平均主义是不是符合公平的原则?)(2)有差距是不是公平?①是不是所有的差距都是公平的?②什么样的差距才算得上是公平的?(学生思考,简单讨论)师:我们现在经常可以听到一些社会舆论,说中国社会的分配越来越不公平,是不是事实呢?如果是中国社会的分配出现了不公平的现象,这种不公平又是指什么?生:收入差距在扩大。师:收入差距扩大是不是事实?是不是问题?是的,今年两会召开前夕,温总理在和网友在线交流的时候,就坦诚地承认“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严重存在”。(参阅新华网2011年2月27日报道)要进一步了解中国社会现在是不是在分配问题上出现了不公平的局面,我们可以参照一个重要的系数——基尼系数。PPT展示3:资料1——基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劳伦斯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资料2——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基尼系数可以反映的社会分配程度可以划分为五类:低于0.2收入绝对平均;0.2-0.3收入比较平均;0.3-0.4收入相对合理;0.4-0.5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收入差距悬殊。师:大家估量一下,中国社会现在在哪个层次上啊?(学生议论)PPT展示3:资料3——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指数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这个指数在0和1之间,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反之亦然。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美国偏高,为0.4。中国大陆基尼系数2010年超过0.5,已跨入收入差距悬殊行列,财富分配非常不均。师:大家是不是觉得这个说法有点夸张呢,我们再引用一个权威的官方认可的结论,这是新华社的一个报道——中国基尼系数已超过0.5,可能导致社会动乱。师: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社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原来是一个高度平均的社会,现在成了一个严重分化的社会,变化之大,令人猝不及防。我们这个社会现在有“病”啊,而且病的不轻。不过,我认为有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承认,还竭力回避,说自己没有病,或者面对病症束手无策,任期滋长蔓延。此刻,我们来回顾一位哲人的告诫,是非常有必要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说过,“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这句话,温总理曾经多次引用,发人深省。改革开放以来的成果,是不是“真正分流到了中国社会的大众手中”?如果不是,我们这个社会是有风险的。再回顾中国社会的历史——“从中国历史演进的规律来分析,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均,是导致底层社会的群众采用激烈方式(暴动\革命)改朝换代的重要原因。”我们发现,每一个朝代的末期,引发社会动荡混乱的主要原因基本上是一样的,财富和土地高度集中,一些权贵肆意横行,而广大的社会底层群众则流离失所,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以至于最后有人“登高一呼天下云集”。革命、暴力,不管什么样的称号,都没有改变中国历史演进的实质。如果我们今天的社会还是按照这样一条老路再重新上演一遍,是非常可怕的。社会总是在进步,所以我们要反思和批评,导致中国社会这样“一治一乱”的变化,从思想上来说,是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平均主义的思想。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农民战争的口号基本上都是“等贵贱均贫富”,所谓替天行道,就是鼓动穷人去抢,抢到手的就是自己的,抢不到的就一把火付诸于灰烬。这样的结果,是我们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我们要牢记,平均主义是行不通的,我们需要的公平正义。那么,什么是公平公正呢?要探讨公平的涵义,就必须考虑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效率。我们来看教材P62,大家自己结合教材来梳理一下公平效率这一对关系。PPT展示4:效率和公平既有一致性,又存在着矛盾。师:公平和效率是一对什么关系?生:(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回答。)师:如果效率是侧重于做大“蛋糕”,公平则是偏向于分好“蛋糕”。做大“蛋糕”是分好“蛋糕”的前提,改革开放之初,整个社会经济不发展,首要的任务是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做大“蛋糕”,这是对的;但是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蛋糕”已经很大了,大家更关心的是分的合理不合理、公平不公平?如果分配不公平,大多数的人没有分享到社会发展的成果,就会引发社会的矛盾,不仅做“蛋糕”的积极性没有了,甚至会出现“抢蛋糕”的混乱局面。所以,现在,我们更要重视把“蛋糕”分好,要落实“公平”的原则。那么,应该如何保证“公平”原则的落实呢?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得到了一个重要的结论——1、公平的前提是必须承认合理差异;承认差距,更要注意这个差距是不是合理,如果不合理,就偏离了公平的大方向。所以,我们还要进一步分析,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何在?我们打个比方,在运动会上,一群人跑3000米,从最后的结果看,肯定是有差距的。差距是多少呢?最快的和最慢的,相差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都还算是正常的,如果差几个小时就不对了。为了避免后一种情况的出现,我们需要从最初的环节上预防。如何预防呢?(请学生进行小范围探讨)第一,运动员的起点是一样的;第二,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要根据不同的性别、年龄段分组,高中的不能和小学放在一个组,女生也不能和男生放在一个组,专业的不能和业余的放在一个组,否则就不公平;第三,在跑的过程中遵守规章,比如不能抢跑,不能挤占别人的跑道,自己拉下来不能拉住前面的运动员不放,这些都是不允许的。做了上面的三条规定,最后的比赛结果虽然有差距,但是我们相信差距都是可以接受的。虽然如此预防,最后还是会有意外发生,还是有选手落得太后面,对于最后面的选手,我们也要鼓励甚至奖励一下,不能把所有的鲜花和掌声都送给第一名吧?在一次比赛中,第一名只有一个。从上面的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得到2、3两个结论——2、公平需要在标准(制度)上改进(机会公平);3、公平需要对最后的分配结果进行调节。师:现在我们再回到教材,请问我国现阶段在个人分配领域中,实行的分配制度是不是公平、合理呢?(学生有疑问)师:这项分配制度是什么?(学生一起回答)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有问题吗?师:大家看教材,怎么说?教材P6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各位,这段话我们注意两个词语——坚持和完善。坚持什么?完善又是什么?生:完善说明还有问题。师:完善就是说这项制度还存在缺陷,需要进一步调整、弥补、改进。我认为这项制度,有两个慢慢出现的问题:第一,较好地保证了机会(标准)的公平;但是在调节结果的公平方面有不足。第二,能够极大地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在市场机制中,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但是,没有充分考虑到劳动者是有差异的,也没有想到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不同社会成员在进入竞争领域的时候,他们手中掌握的资源有明显的差距。除了这项制度要适当改革之外,还需要解决两个问题——我们看教材P61,“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的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这段话很有意思,我们倒过来看,是不是说,现在我们国家在分配问题上,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太低,劳动报酬太低呢?我们用事实来说话。PPT展示5:问题探究几组数据——以下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1)财政部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0年全年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83080亿元,比上年增加14562亿元,增长21.3%;全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21033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增长1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增长1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2)根据财政部10月18日公布的数据,2011年前三季度,全国财政收入增长较快,达81663.34亿元,增幅为29.5%。统计局数据显示,1-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7%。而前三季度,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17886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01元,同比名义增长13.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3)数据显示,在“十一五”期间,城镇居
本文标题:课堂教学实录《经济生活》第七课之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747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