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美学的问题与历史(易中天)笔记
继看完周宪的《美学是什么》以后,寒假在家细读了《破门而入----易中天谈美学》一书。此前原不知把三国故事讲得活色生香的易中天对美学居然也颇有研究,在导师列出的书单上,赫然看见易中天的名字,多少有些亲切。此公向来争议不断,于我内心,是颇为赞同他的讲述方法的。如果有一个人,能够将散发着霉味的历史事件一件件铺陈开来,用一种饶有兴味又悬念迭起的讲述方法在你面前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称道的历史事件。至于讲述方法,反倒不那么重要了。在这本书里,易中天一如既往地用他生动诙谐的语言,将艰深晦涩的美学稀释成了人人可吃的“大锅饭”,调侃嬉笑之余,不觉拉近了受者与美学的距离。用低姿态和大众语言,将严肃的学术底盘放低,让更多的人能够登上美学之舟,领略美学,我认为这是易中天的一大贡献。第一讲开宗明义,指明美学作为一门元艺术学,并不提供通用门票,而它虽“通而不用”,却又是无用之用,其真正的意义在于启迪智慧。他引言道:哲学的本义在于“爱智慧”,对于哲学来说,最重要的是一颗爱心,一腔对世界,对人生,对真理,对智慧的爱。他进而说道:“那些既没有智慧也不爱智慧的人,是不够资格讲哲学的。”对此我颇为赞同,常常看见一些学者动辄长篇大论却又不知言何,看了半天教人云里雾里,对于这样的一些人,我怀疑他们是否真的具备哲学所需要的智慧,又是否真的爱智慧。《西方哲学十五讲》的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志伟曾说过:“把哲学弄得人人谈虎色变,是哲学研究者的责任。当然,哲学本身有其学科的复杂性。”我想,这样的复杂性应该就是易文接下来所阐述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区别。并不存在标准答案的美学由一系列的提问和解答来构成,这等于说美学就是美学史,是思想的思想,它所要研究的,是“问题的问题”,“标准的标准”。易中天进而提出“顺藤摸瓜”和“反攻倒算”两种不同路径的美学研究方法,并运用了“呆气和灵气”这一颇为精到的描述,认为美学研究须讲究“得法”,须“下苯工夫而不做死学问”。对于美学研究的初学者来说,这不失为一种恰到好处的点拨。第二讲以美的研究为题,分别介绍了三位在美学观点上具有共同基调(即:美是客观的)的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美学思想,并指出:由苏格拉底起古希腊美学渐渐发生微妙转变,即:把美由事物的属性变成了人与事物的关系,开始对“人”产生关注,预示了客观美学向主观美学转变的趋势。至18世纪英国经验派博克提出“美就是物体中能引起爱或类似情感的某一性质”及其同时期美学家休莫提出“美只存在于欣赏者心里”,那些心灵最为美好的人的一致判决,“就是审美趣味和美的真正标准”时,主观美学逐渐站稳脚跟。而苏格拉底的“超越一切相对合适之上的绝对合适”和亚里士多德的“最高绝对形式”则暗含了走向神学目的论的趋势,最终不可避免地走进了一条死胡同。在论及客观美学的最后一个“原始部落”实验美学时,书中出现了一句颇具易氏风格的精彩调侃:“我丝毫都不怀疑这些美学家(指实验美学家)是认真的,但我以为他们是在认真地扯淡”。第三讲以美学史上具有“哥白尼革命”意义的康德为主题,此人把美学研究从“美是什么”转变成“审美是什么”,使近代美学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和光明坦途。易中天由此不无风趣地说道:鲍姆加登这个“美学之父”认真说来只好算个“教父”,康德才是近代美学的真正父亲。进而点明其重要著作《判断力批判》的四个契机:即:1,无利害而生愉快;2,非概念而有普遍性;3,无目的性合目的性;4,共通感。最后总结康德带来的启迪在于:审美判断是对主体的判断而非客体;因此,它表面审物,实际审人;美须由主体的审美感受来确证;美只和对象的形式有关,和实存无关;审美判断不是认识,不是发现,而是期待。康德以后,西方美学逐渐由客观论转向主观论,由模仿论转向表现论,由美的哲学转向审美心理学。第四讲便分别介绍了审美心理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五大学说:克罗齐的直觉说,立普斯的移情说,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冯特的格式塔说和福罗伊德的精神分析说。第五讲专门讲述美学史上的重头人物黑格尔,开篇点明西方美学从“美”的研究到康德“审美”的研究再到黑格尔的“艺术哲学”研究的重要转变是世界观的根本转变,进而层层剖析了他的著名论断:“美是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这句话;对于黑格尔的艺术阶段类型分类法也作了详细的介绍。最后以三句话总结了黑格尔的美学世界观和方法论:1,世界是一个过程;2,世界是一个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也就是正,反,合)的过程;3,艺术是世界历史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且它自身也是一个这样的过程。(始而追求,继而实现,终于超越)。在盘点黑格尔美学体系的漏洞时,易中天说道:“他的体系,表面上看是运动的,发展的,辨证的,实际上却是封闭的,正因此,他无法正确预见到艺术的未来。”第六讲分别介绍了一般艺术学中的模仿说,表现说,游戏说和形式说几大代表学说,并以《走出美学的迷惘》为结语,指出:美学就是美的研究,审美的研究和艺术的研究三部分和三方面的总和;而它们其实也是美学的三个历史阶段;分属于古希腊罗马,康德和黑格尔;三者亦暗含了一种正,反,合的逻辑关系。美学的研究方法是多学科的,但哲学仍然是最主要和最基本的研究方法。第七讲对一些典型的美学问题作出解答,它们分别是:1,艺术是情感的对象化形式;2,艺术是情感的传达;3,艺术是人的确证;4,美感与审美;5,美与丑。正文后有相当一部分的附录,分别为:1,《西方古典美学史纲》;2,《中国古典美学史纲》;3,《西方现代美学史纲》。个人认为这三个大纲对于美学初学者颇有价值,起到了很好的梳理条目,提纲挈领的作用。在附录4中则列出了一些诸如《美学散步》,《悲剧心理学》和《美的历程》等美学领域具有代表性且通俗易懂的读物。综观全书,不同于以往美学读物往往以人为纲的惯例,《破门而入》一书以问题为纲,将美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与理论流派按照不同的主题分别加以专门论述,“顺藤摸瓜”与“反攻倒算”并用,既纵横交错又并行不悖,脉络清晰。以其独特的思维角度,举重若轻地使一些费懂的美学问题迎刃而解。加之他独特的平民化语言风格,时而引经据典,时而插科打诨,不拘一格又收放自如,颇能引起受者的兴趣与共鸣。虽然有时他过于个人色彩的嬉笑怒骂不免有些流于庸俗和肤浅,但这也正是他的讲述方式之特点所字。尽管此书带有显而易见的普及读物性质,但对于美学初学者来说,仍不失为一本有价值的深入浅出的参考书。用易中天自己的话来说:“美学不应该枯燥丑陋。因为美学不但是爱智慧,而且它所爱的,还是关于美和艺术的智慧。”看过《易中天品三国》的人也许知道,他的讲述具有明显的说书特点:讲究布局,环环相扣,悬念迭起,引人入胜,听众往往不知不觉就被带入情节中。此书多少延续了这样的特点,尽管对于这样的一种讲述方式还存在着争议,但我以为:倘若果有所得,那么,姑且进入他所设定的情境,主动自觉地钻一回他的“圈套”,心领神会地被“忽悠”一把,又有何妨?学术就不可以有趣吗?
本文标题:美学的问题与历史(易中天)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750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