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职业道德(2012年)
1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上篇下篇第一章职业道德概述第六章敬业第二章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第七章诚信第三章职业化与职业道德第八章公道第四章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第九章纪律第五章职业道德修养第十章节约第十一章合作第十二章奉献【上篇】第一章职业道德概述第一节道德与职业道德一、道德的内涵目录2(一)道德的内涵(P3)1、什么是道德?马克思主义论理学认为,道德是人类社会持有的,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方式来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的总和。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就是讲人的行为“应该”怎样和“不应该”怎样的问题。2、道德的三层含义(1)一个社会的道德的性质、内容,是由社会生产方式、经济关系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道德体系。(2)道德是以善与恶、好与坏、偏私与公正等作为标准来调整人们之间的行为的。(3)道德不是由专门的机构来制定和强制实施的,而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人们的信念、传统、习惯和教育的力量来调节的。3、道德的表现形式(道德按表现形式可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二)道德与法律的关系1、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联系(1)自从国家产生以来,道德与法律都是国家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2)道德与法律在作用上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3)道德与法律在内容上有相互重叠部分。比如,我国《宪法》中许多法律条款,如“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同时又是人们所应遵守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32、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区别(1)在调节范围上,道德适用范围广,而法律的适用范围相对窄。只有违法的行为,才会受到法律惩处。(2)在调节主体上,法律代表着国家意志,通过国家司法部门强制执行,而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风俗和人们的良心来指导和约束人们的行为。显然,道德调节的主体比法律广泛。(3)在调节方式上,法律调节具有强制性、滞后性特点。而道德调节主要通过改变人们的内心信念和思想觉悟,来促使人们自觉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言行、具有明显的自觉性、事前性特点。(三)道德评价所谓道德评价是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是非、善恶判断,表明自己态度和价值倾向的活动。道德评价具有扩散性和持久性的特点。二、职业道德(一)职业职业,简单地说,就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产、生活需要,所从事的承担特定社会责任,具有某种专门业务活动的、相对稳定的工作。职业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职业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和方式;第二,通过职业劳动使自己的体力、智力和技能水平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第三,通过自己的职业劳动,履行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承担特定社会责任是职业的本质。职业是责任、权利和利益的有机统一。4(二)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调节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从业人员之间、从业人员与职业之间的关系。(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素(1)职业理想(2)职业态度(3)职业义务(4)职业纪律(5)职业良心(6)职业荣誉(7)职业作风(四)职业道德的特征(1)鲜明的行业性(2)适用范围上的有限性(3)表现形式的多样性(4)一定的强制性(5)相对稳定性(6)利益相关性第二节职业道德的社会功用一、职业道德具体功能(一)导向功能导向功能是指职业道德具有引导职业活动方向的效用。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使企业和从业人员提高社会责任感,坚持社会文明前进的方向。5第二,根据企事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理念,引导企事业和从业人员集中智慧和力量,促进企事业健康发展,推动从业人员取得事业成功。第三,通过职业道德基本要求,引导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符合企业发展的具体要求,确保从业人员岗位活动不出偏差。(二)规范功能规范功能是指职业道德具有促进职业活动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效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通过岗位责任的总体规定,使从业人员明白职业活动的基本要求。第二,通过具体的操作规程和违规处罚规则,让从业人员了解职业行为底线,不越“雷池”,避免受处罚。(三)整合功能整合功能是指企业通过职业道德核心理念对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不同个体之间进行调节,起到凝聚人心、协调统一的效用。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通过企业目标吸引员的注意力、促进组织凝聚力。第二,通过企业价值理念调整内部利益关系,高扬精神的力量,最大限度地消除分歧,化解内部矛盾。第三,通过硬性要求,增强威慑力,抑制投机、“越轨”心理,以有效消除偏离正常轨道的思想和行为。(四)激励功能激励功能是指职业道德能够激发从业人员产生内在动力的效用。激励功能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第一,通过教育引导,帮助从业人员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第二,通过榜样、典型的示范,提供鲜活、明确、具有感召力的行为坐标参照系。第三,通过考评奖惩机制。6二、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1、有利于调整职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2、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社会道德水平,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3、有利于完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三节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一、我国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及主要内容(一)我国职业道德历史发展(略)(二)我国传统职业道德的精华公忠为国的社会责任感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自强不息、勇于革新的拼搏精神以礼待人的和谐精神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见利思义、以义取利的价值取向二、国外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及主要内容(一)国外职业道德历史发展(略)(二)西方发达国家职业道德精华社会责任至上敬业诚信创新(三)当代西方发达国家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做法与经验加强道德立法7注重信用档案体系的建立严格岗前和岗位培训第四节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及其特点(源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一、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规范和主要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行为准则?社会主义荣辱观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特征继承性与创造性的统一阶级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统一第二章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第一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8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P25)2006年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我们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指出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职业道德建设:引领职业道德建设的目标方向确立职业道德建设的共同理想保持职业道德建设的时代特点体现了对职业道德建设的原则指导二、职业道德的“五个要求”(即《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规定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规范和主要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三、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掌握联系与区别,P29)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是部分与整体、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二者区别是:(1)适用范围不同:与社会公德相比,职业道德调节的范围要小;(2)反映的利益不同:职业道德反映的是特定职业组织的利益,而社会公德反映的是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3)存在着相通性: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的关系,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9以下几个方面,既是职业道德的要求,又是社会公德的要求(联系):文明礼貌勤俭节约爱国为民崇尚科学第二节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一、集体主义的内涵所谓集体主义,是指一切从集体出发,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在二者发生冲突时,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作为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集体主义,有着深刻的内涵:坚持集体主义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坚持维护集体利益的原则集体利益要通过对个人利益的满足来实现二、集体主义的要求(一)正确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二)正确处理“小集体”与“大集体”的关系(三)反对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想: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第三节职业活动内在的道德准则:忠诚、审慎、勤勉10一、三个准则的描述忠诚是指从业人员忠实于服务对象并对自己的委托人认真担负职责、以寻求实现职责的最优效果的强烈态度和意向。所处的行业不同或具体工作不同,职责不同,忠诚的具体内容也不同。一个忠诚于他的职责的人,一定要了解自己的职责范围及所承担的责任,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如果他是服务于顾客的,那么他就要让顾客满意,对顾客的信息要保密,等等。如果他所承担的职责存在着某种职业上无法避免的危险,他应能面对这种危险。例如,当非典来临时,医生、护士都不应逃跑,无论有什么理由都不应离开工作岗位。因为医生、护士如果逃离了工作岗位,那么他们所本应承担的风险就都转嫁给了患者;这样,也就不能称其为“忠诚”了。所以,忠诚包括了承担职业风险,不能向任何他人或组织人转嫁这种风险。同时,忠诚要求在履行职责时做到一切为了完成任务,不能带有私心或“以权谋私”。审慎是指选择最佳手段以实现职责最优的结果,并努力规避风险。审慎要求重视过程和结果,仔细思考手段的利弊得失,尽可能地选择好的手段。它要求当事人应理性、客观,十分严谨地去权衡如何做效果才最好,以尽可能地减少工作所带来的可能的危险和损失。审慎要求做事要有计划、有根据,不能有投机或侥幸的心理。审慎在决策上尤其重要,特别是在企业的战略决策上。审慎的原则要求决策要有充分的研究,应准备好各种可能的替代方案,以供择优选择;否则,如果没有必要的比较或研究,难免会造成不良后果。决策者如果不审慎,应承担其在道德上和法律上的相应责任。勤勉是要求从业者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非常投入,集中精力做好事情,不能分心,不能偷懒,不能三心二意。古人所讲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是对勤勉的描述。“细节决定成败”的说法也是指在目标明确之后,如何通过勤勉的工作以达至完满的结果。实际上,人们工作中的不少失误都是由于不够专注、不够细心而造成的。勤勉也要求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开展工作;无论是否有人在监督或考核,都应有主11动和积极的工作态度。此外,勤勉要求在工作上善始善终,不能虎头蛇尾;因此,应有计划地开展工作,防止拖延问题或困难,妨碍问题的解决。第三章职业化与职业道德第一节职业化的特点与职业精神一、职业化的特点职业化也称为专业化,是一种自律性的工作态度。简单地说,职业化就是一种按照职业道德要求的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以严格的职业道德标准,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并圆满完成自己所承担的工作职责。职业化包括三个层次内容:★核心层:“职业化素养”,包括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中间层:“职业化技能”,掌握熟悉的职业技能是职业化的基本要求。★外在层:“职业行为规范”,职业化行为规范要求遵守行业和组织的行为规范,包括职业思想、职业语言、职业动作三方面的内容。二、职业化与新型劳动观★职业化是提升企业人才素质的核心★职业化人才、高素质职业经理人和职业化的员工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职业化是新型劳动观的核心内容★职业化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是新型劳动观的核心内容★职业化是全球职场的通用语言和职场文化三、现代职业观与职业精神(略)第二节职业化的内涵与职业道德素养12一、德才兼备重视职业道德和职业才能是职业化的核心,是新型的德才兼备。二、职业道德准则美国著名的《合佛商停业评论》评出了9条从业人员特别是职业经理人应该遵循的职业道德准则,即诚实、正直、守信、忠诚、公平、关心他人、尊重他人、追求卓越、承担责任等。除此之外,勤勉和纪律也很重要(“9+2”)。这些可以作为我们把握职业道德的一般规范。三、自主与协作(略)四、职业化与人力资源(略)第三节职业化管理(略)职业化管理就是通过职业化,一方面使从业人员在职业道德上符合要求,在文化上符合企业的规范;另一方面使工作流程和产品质量标准化、工作过程规范化、制度化。一、职业化管理的目的与意义职业化管理的目的在于:首先,有组织地挖掘人才的潜力,以建立一种规范化的行为管理
本文标题:职业道德(2012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804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