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教学设计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化学定律,是化学定量研究的基础,对本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至关重要。与本章内容联系紧密的有第二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及第三章物质的构成等内容,在教学中,要结合有关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已有的知识,帮组学生在新的情景中呈现旧知识,将新知识融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构成新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学的知识程序化、网络化。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教学目标:1.从微观和宏观两个不同的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与外延;了解“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问题”命题时的一般思路;学会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解决一些具体问题。2.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的归纳、分析,发展学生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感受“守恒思想”在知识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的归纳、分析。教学难点:提高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课教师设问导入本课复习思考答问通过学生思考答问引导学生回忆已有的知识问题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归纳、总结,并说出各自的想法。使学生充分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通过形象的观察与思考,使质量守恒定律内涵与外延的知识具体化。问题二多媒体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学生观察思考总结出化学反应过程是怎样的过程,为什么质量守恒。通过观察与思考使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反应过程有更深刻的理解从不同的角度,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的分析、归纳设置问题,引领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进行变式分析、演练:之一:质量守恒的宏观意义之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之三:微观粒子间的关系。之四:化学式与方程式间的变化关系。之五:化学反应中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思考、分析、回答老师设置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理解、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通过变式分析,引导学生从命题与解题等不同角度深化、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的意义,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技巧和能力。总结练习小结,设置练习题总结、练习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对课堂教学作跟进和补充。课后作业1.将20g甲、5g乙、8g丙三种纯净物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可知:反应后混合物中含有5g甲、16g丙,还含有一种新物质丁。则物质丁的质量是()A.12gB.9gC.4gD.17g2.(2010.绵阳)6.4g某物质R完全燃烧生成8.8gCO2,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R+3O2==2CO2+4H2O则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完全正确的一组是()①R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②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7.5%③6.4gR燃烧还生成了7.2gH2O④R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64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3.根据化学方程式A+NaOH==B十H20推断,B与A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A.12B.18C.22D.404.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可以用来代替Cl2进行自来水的消毒。请回答下列问题:(1)ClO2的名称为;(2)制取ClO2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A、B两种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3:4,若生成C和D共140g,则该反应则消耗B的质量为()A.120gB.80gC.90gD.60g6、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XYZW反应前质量(g)103900反应后质量(g)3.23待测3.2A.W可能是单质B.Y可能是催化剂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
本文标题: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813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