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贵州省道真至新寨高速公路道真至瓮安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6-1贵州省道真至新寨高速公路道真至瓮安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2011.56-21工程概况拟建的贵州省道真至新寨高速公路道真至瓮安段(以下简称“拟建项目”)是贵州省人民政府于2009年2月批准实施的《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678网”)中的第三纵线的北段。按规划的控制点,第三纵线起自遵义市道真县北面渝黔界,对接重庆市武隆县,向正南方向至湄潭县与杭瑞高速公路思南至遵义段交叉,跨乌江至黔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南州”)的瓮安县、福泉市,接贵新高速公路,之后为正在改扩建的都匀至新寨高速公路至黔桂界,对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丹县,规划里程全长453公里。本项目建设里程全长249.784公里,其中主线里程长243.703公里,道真支线长6.081公里。项目主线起至渝黔交界重庆市南川区福寿场,顺接重庆南川至贵州道真高速公路重庆段项目,经道真、正安、绥阳、湄潭、余庆等地至瓮安,接在建的省“678网“之第三纵中段瓮安至马场坪高速公路顺接。项目全长249.784km(含道真支线),永久占地22294.0亩;特大桥7座,大桥155座,桥梁总长53641m;特长隧道4460m/2座(其中福寿场隧道只计贵州境内),长隧道26392m/18座,中隧道9872m/13座,短隧道6446m/21座,隧道总长47170m;桥隧长度占路线总长的40.4%;主线设置互通式立交14处,分离式立交155座,服务区4处,停车区6处;主线及道真支线采用设计车速为80km/h,路基宽度24.5m的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本项目总投资2254565.5969万元,初步安排2011年12月底开工建设,2015年12月底建成通车,工期4年。2沿线环境特征拟建项目区域位于贵州高原北部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是大娄山脉的东南段,平均海拔高程为460-1070m,相对高差100-200m,地形高低差异明显,但全线地势高低走势不明显,主要的山峰、河流受构造控制明显,走向往往与构造线方向一致,其走向与断层方向一致,测区以岩溶6-3地貌及侵蚀构造地貌为主,局部区域呈现喀斯特地貌。基本特征为:岩溶地貌发育于碳酸盐类岩石分布区,主要受岩性及地质构造影响,表现为峰丛洼地、峰林谷地、缓丘沟地等;侵蚀构造地貌发育于碎屑岩分布区,与构造线一致,风化作用较强烈。河流呈树枝状或羽毛状,支沟发育;沟谷发育,植被总体上不甚发育。测区地貌属河谷构造侵蚀、溶蚀中山、中低山地貌类型。2.1生态环境(1)气候条件拟建项目所在区域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温度13.6-16.5℃,年平均无霜期261-300天,年日照时数1076.1-1226.3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071.8-1158.2毫米。夏季暴雨和冬季冻雨是本区公路的明显不利气候。拟建项目所在区域主导风向为北风,夏季为东南风,冬季为北风,平均风速为2.2m/s。(2)土壤、土质拟建项目经过区域地形地貌复杂,其差异导致沿线各种土壤的分布差异较大。地带性土壤主要有黄壤,非地带性的土壤有石灰土、水稻土、潮土。低山丘陵盆地区,主要分布着黄壤、石灰土、水稻土、潮土,土地利用率较高;低中山地区,主要分布着石灰土、紫色土、粗骨土;海拔1400m以上的山区,主要分布着黄棕壤,多为林牧用地。(3)动物、植被拟建公路所经低山丘陵区有适量的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兽类等野生动物,农民家养的动物则以家禽、家畜为主,主要有猪、牛、鸡、鸭等。公路沿线水生生物资源一般,水产养殖主要有鳙鱼、鲢鱼、鲤鱼、鲫鱼、泥鳅、黄鳝等。根据《贵州植被》的划分,拟建项目评价区域内植被区划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带中的贵州高原湿润性常绿阔叶林地带。主要植被类型有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等森林植被,由于人为破坏较严重,地带性的成林常绿阔叶林在评价区域内难以发现。在山坡上,有次生性质的灌丛和灌草丛分布。6-4(4)水土保持项目所处的低山丘陵区,植被覆盖率较高,但局部区域存在一定的水土流失,一般属轻度至中度侵蚀区,极少量出现重侵蚀区。2.2社会环境(1)沿线行政区分布拟建的项目路线依次经过了遵义市道真县(含道真支线共47.831km)、正安县(51.95km)、绥阳县(16.78km)、湄潭县(76.43km)、余庆县(18.33km)及黔南州瓮安县(38.463km)。(2)文化旅游资源概况工程位于贵州北部山区,地形地貌起伏变化,自然景观丰富多样,同时历史遗迹、民族风情别具特色,沿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瓮安县形成了江界河、穿洞瀑布、朱家山原始森林、草塘风景区四大景区。江界河大桥、朱家山原始森林、玉华古生物化石群等极有科学考察旅游价值。湄潭县山清水秀,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拥有万亩茶海、优美的乡村田园风光和喀斯特生态环境。全县生态旅游资源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集山水、湖泊、峡谷、野生动植物、溶洞、漂流河道为一体,具有奇、雄、秀、险、幽等特点。同时,湄潭县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汇多元文化于一身。湄潭历史悠久,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置县,在历史长河里积淀了长征文化、浙大西迁文化、茶文化、酒文化、傩文化以及漫画艺术等。湄潭是红军长征和文军长征的交汇点,红军长征时期罗炳辉将军率红九军团进驻湄潭,保卫了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抗战期间竺可桢校长携浙江大学西迁湄潭办学七年,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绥阳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其境内蕴藏了丰富的旅游资源。由于芙蓉江及其干流清溪河、羊岩河、赤尾溪河谷幽深,两岸山峰耸立,喀斯特地貌尤为显露,形成了原始森林和溶洞群的自然景观。有以“绿色宝石”著称且为地球同一纬度仅存的一片原始森林——宽阔水原始森林,有可饮可浴,四季不竭,水质清澈透明的天然温泉,有神秘深幽的中国第一洞的国家地质公园——双河溶洞,还有湖光山色的后水湖、堪称“中国一绝”的6-5石房子和有贵州张家界之称的九道门等风景区。道真县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奇山、异洞、幽谷、小溪等自然风光星罗棋布,珍稀动植物形成独特的景观,引人入胜。历史遗迹、民族风情别具特色。根据调查拟建项目不涉及上述旅游资源和地表文物古迹。3建设项目工程环境影响3.1对生态环境可能的影响(1)农业环境影响本工程将占用一定数量的水田、旱地等耕地,还将占用果园及少量的鱼塘等。从总体上看,该公路用地对沿线各县的农业结构影响很小。但是被占用的耕地、果园属永久占用,这些土地将丧失所有的农业产出功能,因此,项目建设会对当地的农业经济造成直接的损失。但这些经济损失将会通过高速公路建设所带来的其他效应所弥补。本工程的建设虽然影响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但是便利的交通使得农产品的运出更为容易,有利于农产品的销售,使未征用农田的产品输出加快,亩产产值提高。特别是水果种植,公路的建成有利于产品的运输,打开市场,从而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开辟新的途径。(2)植被影响公路建设对沿线植被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永久占地减少了沿线的草灌地和林地等植被面积;取弃土场以及施工便道、施工营地等施工期临时占地造成地表植被的破坏,其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施工结束后逐渐得到恢复。3.2对环境的影响(1)声环境影响根据沿线调查,推荐路线声环境影响的村庄主要有矸坝、龙塘湾、下苏家沟、打柴堡、双河小学、长五间、寨子岭、万家大田、何家沟、范家槽、枇杷树湾、雷窖、坪乐中学、胡家湾、新场、仁家林、龙洞湾、六郎屯、水井坎、下堡陇、双池沟、腾家院、龙水坝、卢家寨等。6-6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噪声源主要来源于施工期机械噪声和运营期交通车辆噪声。根据有关资料分析,拟建公路运营后交通噪声对沿线村镇地区昼间声环境总体影响较小;公路运营后期随着交通量增大将对沿线个别学校的教学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居民夜间休息也有一定影响。(2)水环境影响本项目线位跨越瓮溪河、三江河、白岩河、金桥河、湄江河、乌江等河流。在项目的施工期和运营期都可能对其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施工期:若施工废水、施工废料、物料堆场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处置不当而进入瓮溪河、三江河、白岩河、金桥河、湄江河、乌江等河流,则会对其的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关注道真县及湄潭县准水源保护区的环境影响。在运营期:风险事故发生后,短期内对瓮溪河、三江河、白岩河、金桥河、湄江河、乌江等河流的水质造成严重的污染。另一方面的影响是桥面径流对瓮溪河、三江河、白岩河、金桥河、湄江河、乌江等河流水质的影响,这一方面的影响较小,主要表现为SS和油污污染。因此,在工程的施工期和运营期都采取必要的水污染防治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有加强施工期的废物、废水污染防治和施工期日常监督管理(日常监理),废水要求做到达标排放;设置桥面径流收集系统,以防止危险品运输的风险事故和初期雨水直接流入瓮溪河、三江河、白岩河、金桥河、湄江河、乌江等河流;建立风险事故应急机制和应急预案,防范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在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对瓮溪河、三江河、白岩河、金桥河、湄江河、乌江等河流水质、道真县及湄潭县准水源保护区的影响可降到最低。(3)大气环境影响拟建公路沿线地区环境空气容量较大,污染物扩散条件好,公路车辆尾气污染物对沿线地区大气环境无明显的影响。3.3对社会环境的影响(1)征用土地本项目永久占用土地22294.0亩,所有占地(包括临时用地)均按照6-7贵州省和遵义市、黔南州有关规定进行补偿,费用计入工程造价。公路修建对区域农业生产及农民经济收入影响不明显。区域内大部分地段为低山丘陵区,所以路线布设时应尽量避开大片耕地良田、果林种植区。(2)拆迁民房拟建公路拆迁建筑物为100000平方米,涉及拆迁量较大的为湄潭县、道真县和瓮安县。居民住房的拆迁将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暂时的不便,在施工开始前应将补偿费落实到户,及时做好安置工作,尽量减少对当地居民的不利影响。(3)现有道路的影响本项目必要的改移路渠对地区现有乡村道路有一定影响。另外,施工过程中大量筑路设备和材料的运输将增加乡间道路交通量,尤其大吨位车辆通行可能对道路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和拥挤,应做好乡村道路的养护工作和疏导工作。4污染防治措施及对策4.1水污染防治(1)桥梁及路基方案跨越乌江、湄江河等二类水体河流的桥梁均在上部构造中设置专门的排水渠,将桥面的污水引入路基的排污水收集系统内,以防污水进入河流之中;外侧设双层刚性防撞护栏。(2)施工期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与对策①施工期间制定严格的环保制度。跨越乌江、湄江河等河流的桥梁工程,在开工前,明确各专业的环保责任人,组织项目经理、班组长认真学习有关环保的法规,针对各专业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在施工期间,必须对施工人员提出严格的要求,自觉保护河流水体,禁止向河道随意倾倒一切废物,包括生产和生活污水及垃圾等。制定严格的施工操作程序,防范物料洒落对水库产生污染。②施工人员的临时生活设施必须远离水体。③高度重视施工期产生的和临时生活设施产生的污染物的处理。6-8生活基地的生活污水应经处理达标后排出;生活垃圾要收集在防雨棚和地表径流冲洗的临时垃圾池内,及时集中清运。④禁止将可能产生高污染的建材堆放在河流旁。⑤禁止在河流旁设立沥青、混凝土搅拌站。⑥对河流区的路基,若岩层较为松软时,应先将松软泥土挖除至硬土或岩层处,然后分层填充和压实。⑦必须将河流区域路段的地面径流引出河道水体。⑧应加强种植草木,以减少地表径流对水体的污染。⑨施工完成后要及时清理施工场地,防止遗留物污染河流水体。(3)运营期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与对策①加强运营期交通管理。②在重要的河流路段如乌江、湄江河等路段处设立减速设施,以确保该路段的车辆减低车速,避免一旦发生重大恶性事故,车辆直接翻到河流水体之中。③桥梁必须在外侧设双层刚性防撞护栏,防止车辆翻落,在桥梁两端设置桥面径流收集系统,以防止危险品运输的风险事故和初期雨水直接流入乌江、湄江河等水体。④必须在乌江、湄江河等二类敏感水体路段设置提醒司机警惕和注意限速、减速、注意安全等路标。⑤公路管理处应加强乌江、湄江河等二类敏感水体路段监控力度,设置安全监控设施,一旦突发事故发生,能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⑥建立风险事故应急机制和应急预案,防范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
本文标题:贵州省道真至新寨高速公路道真至瓮安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823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