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一、单选题1.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A.公安机关通知犯罪嫌疑人的亲友,或者亲友主动报案后,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不也应当视为自动投案B.罪行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组织或者司法机关盘问、教育后,主动交代自己的罪行的,应当视为自动投案C.经查实确已准备去投案,或者正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捕获的,应当视为自动投案D.犯罪后逃跑,在被通缉、追捕过程中,主动投案的,应当视为自动投案2.侦查的原则中,________是指侦查机关在进行侦查时应当不偏袒地采取行动,全面地调查事实真相,不得单方面追求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的目标;______是指侦查机关在进行侦查时应当严格遵守《刑事诉讼法》及相关法律规定中有关侦查活动的法律规范,不得违背法律进行侦查;_______是指侦查权的行使不得逾越必要的限度,所采取的手段与所追求的目的之间应当保持比例性要求。()A.遵守法制原则;遵循比例原则;侵权救济原则B.遵循比例原则;迅速及时原则;侵权救济原则C.客观全面原则;遵守法制原则;遵循比例原则D.客观全面原则;迅速及时原则;遵守法制原则3.我国不起诉的种类包括: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证据不足不起诉和附条件不起诉。其中,______只适用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A.法定不起诉B.酌定不起诉C.证据不足不起诉D.附条件不起诉4.复核死刑案件,应当由审判员____人组成合议庭进行。()A.2B.3C.4D.55.如果公安人员在侦查过程中实施了犯罪行为,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部门、审查起诉部门发现的,应当移送______审查。()A.该公安人员所在的公安机关B.上一级人民检察院C.人民法院D.本院侦查部门6.当未成年人实施了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物质损失时,____应当作为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承担赔偿责任。()A.未成年人B.未成年人的监护人C.未成年人所在的学校D.未成年人的近亲属7.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由原审人民法院审理的,应当______。()A.由原合议庭进行B.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C.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D.由审判长进行审理8.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中,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为____,从人民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_____起计算;()A.6个月以上1年以下;第二日B.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第二日-2-C.6个月以上1年以下;决定之日D.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决定之日9.认证的主体只能是_____。()A.审判人员B.当事人C.检察人员D.侦查人员10.______是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必经程序。()A.在法院设立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庭B.社会调查C.严格审查逮捕的条件D.贯彻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11.在我国,提起公诉的权力由______代表国家统一行使,其他任何机关、团体、组织或者个人都无权行使。()A.人民检察院B.人民法院C.公安机关D.司法局12.《刑事诉讼法》对第二审程序规定了_____原则,即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就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A.全面审查B.集中审查C.部分审查D.重点审查13.犯罪嫌疑人甲涉嫌实施普通犯罪,该案应当由哪一级人民法院管辖()A.中级人民法院B.基层人民法院C.高级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法院14.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某甲提起公诉。经法院审理后认定,某甲的行为属于刑法规定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并拒不退还”的侵占行为。对于本案,检察院拒不撤回起诉时,法院应如何处理()A.终止审理B.不起诉C.撤销案件D.宣告无罪15.在证据种类中,杀人使用的凶器、毒药属于______,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提供的有关档案材料,证明文件属于_______。()A.物证;证人证言B.物证;书证C.鉴定意见;证人证言D.鉴定意见;书证二、多选题1.我国刑事辩护的形式包括()A.律师辩护B.自行辩护C.委托辩护D.指定辩护2.下列哪些案件法院审理时可以调解()A.《刑法》规定告诉才处理的案件B.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C.检察院决定不起诉后被害人提起自诉的案件D.刑事诉讼中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3.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必须同时具备哪些条件()A.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B.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C.符合审判管辖的规定D.证据已经排除一切怀疑-3-4.证人、鉴定人、被害人认为因在诉讼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可以向哪些部门请求予以保护()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人民公安D.国家安全部门5.根据证据的来源、出处不同,可以将证据分为()A.言词证据B.原始证据C.实物证据D.传来证据三、判断题1.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2.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同时应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3.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犯罪现场,并立即通知公安机关派员勘验。()4.刑事诉讼法中关于回避的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5.监狱对罪犯在监狱内犯罪的案件行使侦查权。()6.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被告人对适用简易程序存在异议的,可以适用简易审判程序。()四、简答题1.简述刑事拘留的特征。参考答案;(1)适用功能的双重性。刑事拘留同时具有侦查到案与侦查羁押的功能。(2)适用条件的紧急性。刑事拘留是侦查机关在紧急情况下适用的强制措施,这一特点有别于其他强制措施。所谓紧急情况,是指如不立即采取措施,犯罪嫌疑人很可能继续实施犯罪、毁灭、转移证据,逃跑、自杀等。(3)适用方式的临时性。一是刑事拘留适用期限较短,一般不超过10天,最长不超过37天;二是刑事拘留只能在侦查阶段适用。(4)决定主体的专门性。刑事拘留只能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等具有侦查权的专门机关决定。2.简述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收集、审查和运用证据时应坚持的原则或规则。参考答案;(1)合法收集原则。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2)不轻信口供的原则。不轻信口供指对口供的每个部分都不能轻信,但绝不是不要口供,更不是完全否定口供的作用。(3)重证据、重调查研究的原则。要求公安司法机关必须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着重收集其他“外部证据”。(4)口供补强规则。即口供不能作为有罪判决的唯一根据的规则。如果只有被告人的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就不能认定该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在共同犯罪案件中,即使是各共犯口供之间协调—致,没有矛盾,但是没有其他实质证据的,也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4-五、论述题1.论述刑事审判公开原则。参考答案;对审判公开的含义,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进行理解。狭义的审判公开,是指法院对案件的审理和判决向社会公开。广义的审判公开还包括向当事人公开,即法官的实质性诉讼活动,尤其是对证据的调查、核实均在当事人在场时进行。审判公开原则的例外审判公开原则并不排除在有更重大的利益需要保护时,实行不公开审理。无论审理是否公开进行,宣告判决都要一律在法庭内或者通过其他公开的方式公开进行。但是,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宣告判决不得采取召开大会等形式。审判公开原则的适用审判公开的范围,主要包括审理过程(合议庭评议过程除外)和审判结论公开。依法公开审理的案件,旁听人员应当经过安全检查进入法庭旁听。因审判场所等客观因素所限,人民法院可以发放旁听证或者通过庭审视频、直播录播等方式满足公众和媒体了解庭审实况的需要。有条件的审判法庭根据需要可以在旁听席中设立媒体席。记者旁听庭审应当遵守法庭纪律,未经批准不得录音、录像和摄影。即便对于公开审理的案件,人民法院也可以对旁听人员的人数、旁听人员的类别、记者采访等进行一定的限制。这些限制,应当以不妨碍法庭审判的正常进行,同时保障公众对司法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为前提。一审程序对于本应公开审理的案件不公开审理的,如果当事人提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二审人民法院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审判监督程序依法决定再审。
本文标题:刑事诉讼法D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832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