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p38-39)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2、使学生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有多大,要看它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教学重点:1、建立体积概念。2、认识体积单位。学习活动流程活动一:感知体积单位1、1、观察p38的主题图。2、2、问题:乌鸦是怎样和倒水的?为什么?3、3、学生讲乌鸦喝水的故事,讨论问题。4、4、学生汇报讨论成果。活动二:感知体积的意义1、1、学生在看p38的电视机、影碟机和手机图。2、问题:上面三个物体,哪个体积最大?哪个体积最小?3、小组代表汇报问题。4、归纳体积的定义。活动三:体会体积单位1、1、问题:怎样比较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2、2、小组代表汇报。3、3、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4、4、认识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的大小。5、5、学生感知这三个单位的大小。活动四:设计练习1、练一练:选择恰当的单位:橡皮的体积用(),火车的体积用(),书包的体积用()。2、练习:①说一说:测量篮球场的大小用()单位。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用()单位测量一只木箱的体积要用()单位。②、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表面积是(),体积是()。(你想怎样填?)③、判断:一只长方体纸箱,表面积是52平方分米,体积是24立方分米,它的表面积大。3、3、学生自己做p40的做一做。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教学内容:p42例1、2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空间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点:长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教学难点:运用公式计算。学习活动流程活动一:复习旧知1、问题:什么叫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2、小组代表汇报。3、什么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4、学生汇报分享。活动二:探索长方体的体积:1、问题:怎样求长方体的体积?2、请同学们自学例1。然后任意取出几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在小组里合作摆出一个长方体,边摆边想:你们是怎么摆的?你们摆出的长方体体积是多少?3、汇报摆法。4、小组内讨论问题。5、观察:每排个数、排数、层数与体积有什么关系?板书:体积=每排个数排数排数×层数板书:长方体体积=长×宽×高字母公式:V=abh活动三:探索正方体的体积1、问题:正方体的体积该怎样计算?2、小组内讨论交流3、汇报。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a3读作a的立方活动四:练习设计1、一块正方体的石料,棱长是6分米,这块石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2、看表计算:长宽高体积12m5m4m1.5dm0.8dm0.5dm8cm4.5m3cm正方体棱长体积0.9m2.4dm体积单位的进率教学内容:体积单位的进率(p47内容)教学目标:在认识体积单位,知道体积单位与长度单位的联系和区别基础上,学习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与化、聚方法。学习计算重量的解答方法。教学重点:体积单位的进率。计算物体的重量。学习活动流程活动一:复习旧知1、计算体积用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2、填空:1厘米1平方厘米1立方厘米单位单位单位3、说一说:计算长度用单位,计算面积用单位,计算体积用单位。1米=()分米,1平方米=()平方分米1分米=()厘米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活动二:感知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1、问题:1立方分米是多少立方厘米?2、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1×1=1立方分米。想一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3、棱长改用厘米作单位:体积是10×10×10=1000立方厘米4、汇报问题。5、问题:根据上面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吗?6、小组讨论并汇报。7、小结:相邻的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活动三:练习设计1、填空5立方米=()立方分米1.5立方米=()立方分米2400立方分米=()立方米1250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3.6立方分米=()立方厘米2、一块长方体的钢板,长2.5米,长1.6米,厚0.02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每立方分米的钢重7.8千克。这块钢重多少千克?3、一块正方体的钢板,棱长是20厘米,每立方分米的钢重8.9千克。这块钢重多少千克?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内容:p47的例3、4教学目标:1、1、通过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使学生掌握体积单位进率,并会进行名数的改写。2、使学生会用名数的改写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学习重点:体积单位进率换算学习活动流程活动一:复习旧知1、1、问题:说一说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2、2、小组代表汇报。3、3、改写1km=()m1m=()dm=()cm1平方米=()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5.3m=()dm4、4、学生自己做后,再检查订正。活动二:探究体积单位进率1、1、学生自学例3.自己试一试。2、2、问题:你是怎样换算的?3、3、小组内讨论交流。4、4、小组代表汇报分享。活动三:体会体积单位进率1、1、学生自己尝试做p47例42、2、问题:体积的单位换算应该怎样计算?3、3、小组内讨论问题。4、4、小组代表汇报。5、5、师生小结。活动四:练习设计1、1、学生自己做p47的做一做及2、2、做p48-49的2、53、3、小组内交流做法。4、4、检查做的情况。5、5、分享6.反馈练习.3.5立方米=()立方分米0.26立方分米=()立方厘米350立方分米=()容积和容积单位教学内容:容积(p50的例5)教学目标:1、知道容积的意义。2、掌握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的进率,及它们与体积单位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3、会计算物体的容积。教学重点:1、容积的概念。2、容积与体积的关系。教具:量筒和量杯、不同的饮料瓶、纸杯学习活动流程活动一:复习检查1、说出长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3、小组代表汇报。活动二:认识容积及容积单1、1、问题:自学后说一说什么叫容积?2、2、代表汇报交流。3、3、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但是计量液体体积,如药水、汽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4、4、师生小结活动三: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的关系。1、问题: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的关系是什么?2、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物品上标有升或毫升。升和毫升有什么关系呢?3、归纳1升(L)=1000毫升(mL)小结:1升(L)=1立方分米(dm3)4、1毫升(mL)=1立方厘米(cm3)5、师生分享。活动四:运用容积和容积单位1、1、学生自己自学例52、2、问题:你是怎样计算和换算的?步骤是什么?3、3、小组代表汇报交流。活动五:练习设计1、练一练:1.8L=()mL3500mL=()L15000cm3=()mL=()L1.5dm3=()L2、生物小组买来一个长方体鱼缸,从里面量长是6分米,宽是4分米,深2.5分米,它的容积是多少升?3、一个长方体油箱的容积是20升。这个油箱的底长25厘米,宽20厘米,油箱的深是多少厘米?4、有一个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水箱,装满水后,倒入一个长方体水箱内,量得水深3分米,这个长方体水箱得底面积是多少?5、提高题:p55、16容积和容积单位教学内容:p50——55页例6,“做一做”,练习九第7、8教学目标:1.利用排水法探索某些不规则实物(如西红柿、土豆、梨、橡皮泥、石块……)体积的测量方法。2.培养分析与概括、观察与想象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利用排水法探索某些不规则实物(如西红柿、土豆、梨、橡皮泥、石块……)体积的测量方法。学习活动流程活动一:复习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1.手扶拖拉机的油箱,从里面量长3分米,宽2.3分米,深1.6分米.这个油箱可以装柴油多少升?每升柴油重按0.82千克计算,装的柴油重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数)2.把调查的实际数字填在括号里.一小瓶红药水是()毫升.一瓶墨水是()毫升汽车(或拖拉机)油箱的容积是()升3、小组代表汇报结果。活动二:探究不规则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1、问题:有些不规则的物体怎么计算它的体积呢?2、出示例6:学生说一说图意。3、学生讨论:小组设计方案并交流。4、交流汇报,达成统一认识:西红柿的体积就是水面上升的那部分水的体积,5、学生试做,并板演。【设计意图:充分放手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结合生活经验,联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活动三:练习设计1、1、完成P52“做一做”第2题2、2、问题:你是怎样求出珊瑚石的体积的?3、3、学生自己做了以后,并订正。4、4、分享做法。5、有一个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水箱,装满水后,倒入一个长方体水箱内,量得水深3分米,这个长方体水箱得底面积是多少?6、学生做p54的7约分79~80页的例1第81页的例2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学习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提供的情境探索并掌握用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2、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习重点:使学生能根据提供的情境探索并掌握用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学习活动流程活动一:出示例题导入关键问题:你想选择哪一种地砖,为什么?条件:使用整块瓷砖。活动要求:1、学生分组探讨2、学生代表分享结果。活动二: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关键问题:1、2、4这三个数字,想一想,它们与16和12有什么联系?活动要求:1、弄清题意(例1),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后推选出代表分享讨论结果。2、学生独立解决例1后,学生代表分享结果。3、小组内讨论关键问题后,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活动三:教学例题2.关键问题: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活动要求:1、弄清题意(例1),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后推选出代表分享讨论结果。2、学生独立解决例1后,学生代表分享结果。3、小组内讨论关键问题后,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二第1~3题后,学生代表分享完成的结果。活动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写出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①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同学交流。②汇报完成情况,老师板书解答过程。课内作业。完成教材第82页练习十五的第1-5题。【五下】约分84页的例3学习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同目标。学习活动流程活动一:复习引入关键问题:你能很快找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吗??9和1815和217和94和2420和2811和13活动要求: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2、学生代表分享关键问题。活动二:出示例3。关键问题:两个同学,一个认为他游了全程的75米,另一个认为他游了全程的4分之3。这两种说法是一回事吗?为什么?活动要求:1、弄清题意(例3),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2、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活动三:思维训练关键问题:分子和分母有什么关系?活动要求:1、学生独立完成2、学生代表分享完成结果。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完成教材第84页“做一做”的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第2题可以把不是最简分数的化成最简分数,然后比较找出相等的分数。【五下】分数的意义和性质69页的例1、例2真分数和假分数学习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真分数,假分数的意义和特征,学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学习重点: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学习活动流程活动一激发兴趣,引出概念关键问题:下面这些分数比1大还是比1小?6543100112991282615728513学生代表分享。活动二:探究真分数假分数关键问题:什么叫做真分数么,叫做假分数活动要求:1、小组内讨论:它们的分子、分母各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2、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的结果。3、抢答:你还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4、分享关键问题。活动三:头脑风暴关键问题:下面分数中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活动要求:1/33/35/31/66/67/613/6活动四:把假分数化成整数.关键问题:观察下列分数,它们有没有共同的特点3/35/510/515/5活动要求:A、这些假分数还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B、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它们化成整数这样计算的依据是什么(分子除以分母,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活动五:巩固练习,提高能力关键问题:你能应用
本文标题:补充教案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920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