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西交大网络课程作业《社会学概论》答案
1第二章社会结构1.什么是社会?社会有哪些特征?社会的功能是什么?社会是以一定物质资料生产为基础的、个人以角色的名义参与他人相互作用而联系起来的人类生活共同体。社会的主要特征:社会以人群为主体、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社会来源于自然又超越自然等特征。社会的功能主要有:整合功能,包括文化整合、规模整合、意见整合和功能整合;交流功能,即社会创造了人类交往的工具,提供了人类交往的场所;导向功能,即社会有一套行为规范,规定和指导着人们思想、行为的方向;积累和发展的功能,人类创造的文化通过社会得以积累和发展。2.社会有哪些构成要素?分别有哪些功能?社会的构成要素是多种多样的。郑杭生教授把社会的构成要素分为地理与自然环境、人口要素、心理因素、行为要素、群体要素、经济要素、政治要素、文化要素等8个方面。通常认为,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素。1.自然环境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是与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全部自然条件的总和,可分为地理位置、气候和资源三个部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是相互作用的。首先,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而人类对自然环境一方面具有依赖关系,同时,人类也改变和利用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对社会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1)自然环境影响了人们衣食住等基本需求的内容和方式,包括相应的风俗和习惯。(2)自然环境影响人们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多寡和方式。(3)自然环境影响人们的行为模式和交往规模。(4)自然环境提供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场所和制约人们的新陈代谢过程。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的政治、教育、文化和关系构成,等等。2.人口是指在特定地域内具有一定数量、质量和关系的人的总称。以一定数量、质量和关系结合起来的人,是构成社会的重要要素。人口作为社会的基本要素之一,与社会有着特殊的关系。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对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影响深刻。按照一般规律,在一定生产力状态下,保持一个相对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3.文化是社会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文化对社会的作用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1)文化加强了人们认识、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推进社会的发展。(2)文化提供人生活所需要的各种方法,包括行为模式。(3)文化影响整个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特别是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对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制约尤为深刻。(4)文化能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5)文化推进人类历史的进程。(6)文化是民族分野的标志。3.人口、资源与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社会各要素之间相互促进,从而保持一种和谐关系,被称为功能藕合。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能够保持协调发展。但是在现实社会中,由于人类的破坏,社会各要素之间的协调被打破,出现了诸多的社会问题。一是人口问题。人口问题表现在人口数量、质量、结构三个方面。人口数量问题是指人口数量过于庞大和过快的增长对社会运行和发展造成阻碍。人口质量问题是指人口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等诸多方面存在欠缺和不足,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人口结构问题指由于人口类别之间的比例失调,对社会运行和发展造成阻碍。人口结构问题包含很多方面,如人口受教育结构不均衡,性别比例失调问题等。二是环境资源问题。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对资源的任意开采造成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逐渐枯竭口环境资源问题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又一大难题。4.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是什么?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威胁后代人满足需要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慎重对待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各要素关系协调的基础上,谋得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国在制定本国的发展计划和目标时,要采取负责任的态度。不仅要考虑本国的可持续发展,还要从全球范围内来看发展问题。因为全球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问题也不会仅仅是某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球问题。然而,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具有不可调和性。虽然已经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认可持续发展战略,但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未能充分履行它们就可持续发展所做出的种种承诺。目前,要做到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是缓解贫困问题。目前发展中国家经受着贫困和生态恶化的双重压力。贫困是导致生态恶化的重要根源,生态恶化又加剧了贫困。因此缓解贫困问题是当务之急。转化和运用科学技术是缓解贫困的重要途径。5.社会学提出了哪些经典的社会类型范畴?1.孔德的社会三阶段理论孔德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神治的社会,社会活动以战争为主。其次是重视人权、法制的社会,社会活动中战争仍存在,工业活动不断发展。最后是工业社会,社会活动中工业处于支配地位。孔德认为,人类社会的三种形态的更替不是顺次出现的,而是交叉进行的。2.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滕尼斯依据社会结合关系的不同,将社会划分为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社会结合关系的区别标准是其中所包含的集合意志。滕尼斯把集合意志划分为自然意志和本质意志、理性意志和选择意志。代表自然意志、本质意志的社会结合关系所构成的社会就是礼俗社会,代表理性意志和选择意志所构成的社会就是理性社会。3.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2社会迪尔凯姆根据社会分工的不同,将社会划分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两种社会。在机械团结的社会中,社会分工不发达。社会成员在道德和思想方面是同质的。社会个体受传统的支配,没有个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机械关系,社会的整合是建立在思想和道德同质基础上的。在有机团结的社会中,社会分工发达,社会成员在道德和思想方面是异质的。社会分工导致传统力量的衰退,社会个体个性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有机关系,社会整合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基础上的。有的社会学家以社会生存方式为标准把社会区分为:狞猎或采集的社会、畜牧的社会、初农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6.社会观有哪些派别?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是科学的社会观?1.正统派唯名论唯名论否认一般的客观实在性,否认概念的客观内容,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真实存在的。用唯名论的哲学思想看待社会,就形成了社会唯名论。社会唯名论的主要代表有法国的卢梭,英国的霍布斯,以及德国的韦伯等人。他们把社会看成是一群啊心的人的集合体,是代表许多人的总和。社会唯名论者认为,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只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正因为如此,唯名(论派的社会学家们把个人行为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2.社会唯实论社会唯实论也称社会现实主义,来源于中世纪欧洲经验派哲学的正统派唯实论。与唯名论相反,早期唯实论依据柏拉图的理念论,主张一般脱离个别而为从个别事物中抽象形成的概念,存在于人的理想之中。社会唯实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斯宾塞、法国的迪尔凯姆等人。社会唯实论者把社会看成是超越人类个体的客观存在物。他们认为,社会先于个人而存在,并且事先规定了个人的存在,是一种交互作用的实在,有集体意识和集体的特征。据此,迪尔凯姆把社会本身及其制度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齐美尔则认为群体代表社会,社会学应当研究群体。他们都强调从实体出发,把社会作为具体事物来描述。社会唯实论因片面强调一般的实在性,否定个人的主体性,结果不能把握社会的实质。3.功能主义功能主义理论的根本观点是:社会是一个具有自我适应力的组织,是一个活的有机体。为了自身的存在,社会组织的每一部分都具有一定的合乎目的性的功能,如效力、作用、关联等,而这种执行一定功能的各个部分,就是社会结构。一般认为,传统功能理论的创始人是斯宾塞,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传人美国,发展成为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代表人物有帕森斯、默顿等人,其中以帕森斯为典型代表。帕森斯认为,结构功能是社会体系的概念,结构是一个生命体系诸部分之间的关系,而功能则是决定生命体系运行的各种条件的一种理论构造。功能影响体系的稳定。帕森斯理论最大的优点是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来研究社会的结构与功能,尤其是他注重对系统内部功能平衡的研究。他认为,社会系统一般处于平衡状态,系统内部结构关系和功能过程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使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由于过分强调功能平衡和系统的稳定,帕森斯忽视了社会中大量存在的矛盾和冲突,以致不能解释当时社会中的事实,所以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叶,开始受到批评,以后影响开始减弱。4.冲突理论冲突理论是把社会当作一个矛盾冲突实体来研究的理论。一般认为,冲突理论大多注重权力问题,把社会看成一个不停的为权力而角逐的竞技场。冲突理论集中研究权力的产生、分配和作用,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冲突现象,包括人与人、阶层与阶层之间的冲突。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联邦德国的达伦多夫(RalfDahredorf)等。当代西方社会学中冲突论者的观点并非完全一致。如米尔斯认为,社会学家应该在道义上承担起批判现实社会的责任,主张勇于指出社会的不公正、不平等现象,并提出改变这些现象的措施。他们还认为,从原则上看,没有冲突的人类社会是可能出现的。而达伦多夫等人的观点正相反,认为冲突是社会结构固有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不可避免、永远存在的一个方面,人类社会永远也摆脱不了冲突的困扰。当代西方冲突社会学的代表们自称其理论来源于马克思,并大量引用马克思的经典理论论述作为其理论依据,然而,他们片面强调的只是社会冲突的表面特征,忽视了冲突内部的社会经济根源和阶级实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是科学的社会观。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主要包含有以下三个方面:1.社会是人们交往作用的产物马克思认为不管其形式如何,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往和消费形式。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一定的社会制度、一定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按照马克思的思想,对社会的科学认识,既不在于整体,也不在于个人,而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关于社会的基本观点有两个方面:(1)人是社会的主体,但社会不是单个个人的简单堆积,而是人们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全部社会丁关系的总和。(2)人们的交往首先是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发生的经济交往,因此,人们之间的最基本的关系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关系,是社会的基础和本质。2.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曾明确指出: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在这方面,列宁发挥了马克思的观点,指出: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这就深刻地告诉我们,社会是一种特殊的关系状态,来源于自然,与自然的诸种关系形态有许多共同点,但与自然界不同,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它的存在、发展和更替,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的、合乎规律的客观发展过程。3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作是一个有自己内在规律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这就克服了以往各种社会观的唯心主义或形而上学倾向,就能使人们对社会关系及其各种表现形式的研究,像自然科学一样,成为真正精确的科学。正如列宁所说,把马克思的发现与达尔文的学说相比,是完全正确的:达尔文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探明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同样,马克思也推翻了那种把社会看作可按长官意志(或者说按社会意志和政府意志,反正都一样)随便改变的、偶然产生和变化的、机械的个人结合体的观点,从而探明了作为一定生产关系总和的社会经济形态这个概念,探明了这种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第一次把社会学放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三)劳动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关于劳动,马克思从社会学意义上作了说明。马克思认为,所谓劳动,只是指人们用来实现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一般人类生产活动,它不仅已经摆脱一切社会形式和性质规定,而且甚至在它的单纯的自然存在上,不以社会为转移,超乎一切社会之上,并且作为生命的表现和证实,是还没有社会化的人和已经有某种社会规定的人所共同具有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劳
本文标题:西交大网络课程作业《社会学概论》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930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