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四章死亡制度彭祖,传说中的养生家。相传他历经唐虞夏商等代,活了八百多岁。后被道教奉为仙真。主要内容人的寿命及其影响因素用预期寿命测度死亡率历史上的死亡率转变发展中国家死亡率的下降死亡风险差异导言-死亡研究的起源1662年格兰特(John.Graunt,1620-1674)从伦敦几十年的人口死亡每周登记的统计材料进行考察,制作了第一张生命表,并写成了《关于死亡表的自然的和政治的观察》。两个基本概念:寿命(LifeSpan)——时间Lifespanreferstotheoldestagetowhichhumanbeingcansurvive长寿(Longevity)——能力Longevityreferstotheabilitytoremainalivefromoneyeartothenext-theabilitytoresistdeath寿命人类能够生存的最大年龄迄今为止,人类存活的最长记录为122岁,164天.JeanneLouiseCalment(1875-1997)寿命年龄的准确性在测度寿命时至关重要MaríadoCarmoJeronimo,129岁,2000年死于巴西;CharlieSmith,137岁,1979年死于美国;上述两位老人因为出生于奴隶家庭,没有出生证明提供准确的出生时间,所以他们的存活年龄的可信度受到质疑。法国的詹妮·路易·卡门(JeanneLouiseCalment)。生于1875年2月21日,死于1997年8月4日,享年122岁.日本人的泉重千代,生于1864年6月29日,死于1986年2月21日,享年120岁237天。寿命主要由生物因素决定人类寿命的极限是多少?科学家们认为可以用以下方法来测算:一是按性成熟的年龄来测算,为14-15岁的10倍即140-150岁;二是按成长期年龄来计算,为20-25岁的7倍即140-175岁;三是按细胞分裂次数来计算,为50次乘以细胞每次分裂平均周期2.4年即120岁。长寿生存到更高年龄的能力生物和社会因素共同影响生物遗传因素可以解释不超过35%的预期寿命变化,而其余的变异通过社会环境因素得到解释。一.长寿的影响因素-生物因素影响长寿的生物和遗传因素是目前老年医学和健康领域最具有挑战性的前沿研究领域之一已经取得了一些共识,如:拥有APOE基因与人类的长寿有密切相关但仍存在很多争议,比如:与老年痴呆有关的ACE基因是否与长寿有关?主要理论:遗传程序理论和随机性损伤理论一.长寿的影响因素-生物因素主要理论遗传程序理论衰老取决于基因内预先设定的一些程序.受分子内某些因素的影响的生物钟控制着衰老过程.随机性损伤理论衰老是各种各样的随机性因素积累的结果.一.长寿的影响因素–生物因素主要理论遗传程序理论,包括衰老程序学说神经内分泌学说--参考文献:(老年学:多学科的视角:P4-6)衰老程序说:衰老是细胞按照既定的遗传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死亡表明细胞内部的自我毁灭.衰老和死亡就是这一过程逐步展开的结果.每个个体细胞内的DNA链上都含有衰老基因或者死亡基因,这些基因控制着从出生到死亡的发展有学者认为衰老从出生即开始,也有人认为衰老发生于青壮年.神经内分泌说:血液中的激素变化与人的衰老有关.分泌系统所分泌的激素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各种内分泌腺体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发生退行性变化。下丘脑对衰老的控制起着重要作用。有关这一理论还存在争议,激素可能与衰老有关,但可能不是唯一原因。因为,对于不同性别的同一物种,激素变化差异很大.一.长寿的影响因素-生物因素随机性损伤理论,包括消耗学说人体和机器类似,超出规定的时间,零件就会消耗殆尽。比如关节的损伤会逐渐发展成骨关节炎.交联学说人体有1/3的蛋白质是胶原蛋白质,他们的交联可形成巨大的分子聚合物,聚合物在细胞体内越聚越多,从而阻碍了机体的正常功能,导致衰老.细胞外胶原纤维的交联往往与老年人结缔组织硬化性改变有关.一.长寿的影响因素-社会因素影响长寿的社会因素社会环境结构社会福利体系-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医疗卫生体系劳动和生活环境疾病瘟疫传播一.长寿的影响因素-社会因素生活习惯饮食﹑起居﹑体育锻炼等日常活动心理状态二、用预期寿命测度死亡率死亡的概念死亡是指已经出生的生命的完全终止(Shryocketal.,1973);发生在出生前的死亡-胎儿死亡被列入单独的范畴;随着医学和技术的进步,死亡的定义常常被改写.死亡定义的演变按照联合国人口统计部的定义,死亡是指:“生命的一切征兆永久消失”。所谓“医学死亡”,是指“持续12小时无自发性的运动,心跳、呼吸机能呈现不可逆转的停止,及瞳孔扩张、对光无反应”(Whaley,1982)。传统的死亡定义:心跳停止且无自主性呼吸运动;然而由于医学的进步,呼吸机能的退化或停止,可使用人工呼吸器来维持换气;心跳速率的下降或停止,可倚靠药物、心律引发器(pacemaker)来维持跳动。“生物性的死亡”(biologicaldeath),即除了心跳、呼吸停止外,再加上脑部的死亡(大脑和脑干功能停止)。1968年哈佛医学院特设委员会把死亡定义为不可逆的昏迷或脑死亡。死亡统计死亡统计的起源:出于行政、税收、军事和宗教的目的,欧洲一些国家开始建立民事登记和生命统计制度,并举办大规模系统化的人口普查,收集详细的人口数据。因此,死亡分析与研究的最初目的是为民事管理服务。死亡统计死亡数据的来源日常死亡登记:管理好日常死亡登记系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许多发展中国家都依靠其他数据来源回顾性抽样调查对选定的样本地区的特定时间段内的死亡事件进行回顾性调查人口普查对全国人口在特定时间段内的死亡事件进行回顾性调查1.死亡统计死亡数据的质量死亡数据的迟滞性死亡数据的漏报和误报发展中国家的日常统计完整性较差二、死亡率的测量死亡率﹑生育率﹑迁移是决定人口增长速度的三个人口变量,被人口学家统称为“增长要素”。这三个变量的影响幅度取决于其对应事件的发生频率。决定生育率的事件是出生,影响迁移的是居住地的改变,决定死亡率的是死亡人数(不包括胎儿死亡)。死亡率是指死亡发生的频率。死亡的度量指标最基本的办法是只计算死亡人数最简单的度量指标是粗死亡率(CDR)年龄别死亡率(ASDR)原因别死亡率(1)粗死亡率(CrudeDeathRate,CDR)通常简称死亡率,它是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全部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总人口数之比,说明该时期人口的死亡强度。CDR=D/P×1000‰该指标的优缺点。(2)年龄别死亡率(age-specificdeathrates)它是某一年龄死亡人数与该年龄的平均人数之比。ASDR=nMx=nDx/nPx×1000‰其中x表示年龄组的起始年龄,n表示年龄组的组距。年龄别死亡率曲线的类型:“J”型曲线和“U”型曲线J型U型死亡率年龄(3)婴儿死亡率(infantmortalityrate,IMR)一年内未满周岁的死亡婴儿数与当年活产婴儿数之比:IMR=D0/B×1000‰D0为t年0岁死亡人数,B为t年出生人数。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婴儿死亡率已从接近70‰下降到55‰,亚洲的婴儿死亡率从68‰下降到54‰分国家来看,新加坡、中国香港、日本的婴儿死亡率都低于3‰,而非洲的莫桑比克高达201‰,而且,仅非洲就有21个国家的婴儿死亡率超过100‰。2002年,根据卫生部监测统计数据,中国的婴儿死亡率为29‰,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只有亚洲婴儿死亡率(54‰)的一半左右,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61‰),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尚很明显。日本1950年28‰,2005年1.4‰。我国的婴儿死亡率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曾高达200‰,1934年全国婴儿死亡率为275.0‰。1953年157.9‰;1964年103.9‰;1982年34.68‰;1990年38‰;2000年33‰;2010年婴儿死亡率为13‰。(4)新生儿死亡率(Neo-NatalMortalityRate)新生儿死亡率是指某一地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出生后28天以内的死亡婴儿数占同期出生婴儿总数的比例。新生婴儿死亡率=该地同期活产婴儿数月的婴儿死亡数天或年内未满128三、历史上的死亡率转变死亡率转变的三个阶段转变前的高死亡阶段(1850年以前)转变阶段(1850-1950年)转变后期阶段(1950年至今)人类预期寿命的改进时代预期寿命生存的可能性%死亡比率%1565565+传统农业社会(premodern)206347853830746117391719世纪欧洲国家4082723027301995年的世界平均水平659593667661995年日本82999995195中国预期寿命变化2010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比10年前提高了3.43岁,2010年我国男性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2.38岁,比2000年提高2.75岁;女性为77.37岁,提高4.04岁。男女寿命之差扩至4.99岁2002年世界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为67岁,发达地区为76岁,包括中国在内的欠发达地区为65岁,不包括中国的欠发达地区为63岁,中国使整个发展中国家的平均预期寿命提高2岁。非洲最低,为52岁,北美洲最高,为79岁,接近80岁。分国家来看,南部非洲的博茨瓦纳、莱索托的预期寿命只有37岁;发达地区的日本、中国香港最高,为81岁,瑞典、瑞士、意大利、澳大利亚也都达到80岁,加拿大、新加坡等国为79岁,美国77岁。三、历史上的死亡率转变高死亡阶段的特征: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预期寿命极低死因外因和非正常死因决定死亡率水平三、历史上的死亡率转变转变阶段的特征: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预期寿命激增影响死亡率的外因作用逐渐下降,成为死亡的次因三、历史上的死亡率转变转变后阶段的特征:预期寿命增幅减缓出现人口老化现象退行性疾病成为主要死因四、死亡率分析1、死亡率的年龄格局死亡率年龄2、死亡率的性别格局1900-1930年出生的英国医生35岁后的存活情况Continuingcigarettesmokersversuslifelongnon-smokers.FromDolletal.,BMJ,22June2004.2、死亡率的性别格局62728191956777849297607080901002000205021002200230020002050210022002300全球平均预期寿命:2000-2300年地区男性女性女性-男性世界56.058.92.9发达国家68.375.57.2发展中国家54.056.22.2欧洲68.975.06.1北美69.277.07.8苏联65.074.39.3大洋州63.767.84.1非洲47.25.033.1拉丁美洲61.165.84.7东亚62.866.73.9南亚51.652.10.51975-1980年出生预期寿命的性别差异男女平均198266.4369.3567.88199066.8470.4768.55200069.6373.3371.40201072.3877.3474.83194033.838.036我国历次人口普查预期寿命女性生存优势社会原因死亡率性别差异的产生原因生理因素女性分泌的雌性荷尔蒙有助于推迟人类的动脉硬化、器官老化,并防止某些癌症的发生。汉密尔顿(J.B.Hamilton)(1948)分析了75种动物,发现几乎在每一种动物中雄性寿命都短于雌性。F.C.麦迪甘(F.C.Madigan)1957年分析了罗马天主教的修士与修女的死亡率的差别,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相似,修女没有生育,修士没有职业危险和过度劳累,发现修女的死亡率低于修士。性别差异的变化趋势社会文化因素一些容易发生事故的高风险行业大多由男性承担;男性中不良生活习惯人群的比例较高性别偏好对婴幼儿死亡的影响孕产妇面临的高死亡风险两性的家庭、社会地位差异
本文标题:第四章死亡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938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