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第四章采区布置及装备
第四章采区布置及装备-57-第四章采区布置及装备第一节采煤方法一、首采区地质构造及煤层赋存特征1、首采区位置一采区位于工业场地东南侧,北以工业场地保护煤柱和村庄保护煤柱为界,南以F45、断层和村庄保护煤柱为界,东以F51断层和村庄保护煤柱为界,西以F50、F14、F57断层为界。南北(走向)长约2900m,东西(倾斜)宽650~1300m,面积2.5km2。采区计算可采储量1174.3万t,服务年限18.6a。2、采区地质构造首采区形态类似一个不完整背斜的转折端,总体为向东倾伏的单斜构造,受F50、峄山断层等的影响,局部发育次一级褶曲,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对开采影响较大的断层有11条,其中落差大于50m的走向断层有4条,其中落差大于30m的走向断层有2条;落差大于30m的倾向断层有3条,落差大于20m的倾向断层有2条(详见表4-1-1)。另有落差小于10m的断层20条,对开采有一定影响。表2-5-1一采区断层一览序号名称性质落差(m)断层产状控制程度备注走向倾向倾角(°)1F57正28~145SNW32~50可靠走向断层2F59正0~166SNE50~60可靠走向断层3F60正5~105SNNW-W31~50可靠走向断层4F61正0~123SNE55~65可靠走向断层5DF38正26~80NNESEE60~65可靠走向断层6DF65正0~33NNE~NESEE-SE65~70可靠走向断层7F14正0~37NWSW40~60可靠倾向断层8F57-1正10~68NWSW50~55可靠倾向断层9F1-3正0~47SN~EWE-N60较可靠倾向断层10DF93正0~23EW~NWS-SW60较可靠倾向断层11DF102正10~25EW~NES-SW60可靠倾向断层山东省天安矿业有限公司星村矿井初步设计-58-3、煤层赋存特征采区内含可采煤层两层,分别为2上、3煤层。其中3煤为主采煤层,厚度在5.95m~8.09m之间,平均厚度为7.26m,煤层倾角一般在16~25°,平均在21°,计算可采储量为965.3万t;2上煤层厚1.03~1.65m,平均1.10m。煤层倾角一般在20°左右,计算可采储量为209.0万t;两煤层间距26.9~31.4m,平均29.1m。4、煤层顶底板岩性3煤直接顶以砂质泥岩、泥岩、粉砂岩为主,个别孔为细砂岩,砂质泥岩、粉砂岩抗压强度为55.11~94.83MPa,孔隙率1.9~4.5%,泥岩的抗压强度为48.15MPa,属中等稳定~稳定顶板,根据临近生产矿井资料,顶板冒落性能为中等冒落的顶板;老顶为灰白色硅泥质胶结的中、细砂岩,较硬,抗压强度为55.11~94.83Mpa。底板以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孔隙率2.3~3.8%,厚度0.99~2.46m,据生产矿井资料,底鼓的可能性很小。2上煤层顶底板直接顶以砂质泥岩、粉砂岩为主,厚0.55~6.80m,局部为中砂岩,个别孔见有0.40m的泥岩伪顶,老顶为灰白色中细砂岩。底板以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厚0.50~2.55m,有时具0.23~0.40m的炭质泥岩伪底。根据生产矿井实际,2上煤层顶底板属不稳定~较稳定顶底板。二、采煤方法及工作面装备1、采煤方法选择经对本井田地质构造、煤层赋存状况及顶、底板岩性等条件的分析,本井田煤层厚度较大,断裂构造发育,对本井田开采影响加大,因此寻求一种适合本井田地质条件的采煤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设计对采煤方法提出了长壁开采和短壁开采两个方案,经方案比较,并参照临近类似矿井(古城、葛亭等矿井)开采的成功经验,设计推荐采用走向长壁式采煤法,后退式回采,全部冒落法管理顶板。2、回采工艺的选择本井田地处兖州煤田的深部,主采煤层3煤为缓倾斜厚煤层,全井田3煤厚度在4.59~9.25m之间,平均厚度7.15m,属于结构简单全区可采的较稳定煤层。首采区3煤厚度在第四章采区布置及装备-59-5.95m~8.09m之间,平均厚度为7.26m,煤层倾角一般在16~25°,平均在21°,计算可采储量为1672.2万t。3煤直接顶为砂质泥岩,厚2m左右;老顶为灰白色含矿物较多的中、细粒砂岩。底板为厚5~7m的具有清晰波状层理及生物扰动痕迹的细砂岩,有时相变为灰黑色砂质泥岩。本井田3煤厚度和顶底板条件与兖州矿区类似,不同之处是本井田埋藏深度大,断裂构造发育,寻求一种适合本井田实际情况的采煤工艺和技术装备,将关系到矿井建成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和矿井生产的经济效益。在目前技术水平条件下,设计提出了两个与矿井地质和3煤层赋存条件基本相适应的技术装备方案:方案一:综采放顶煤工作面装备方案。矿井装备一个综采放顶煤工作面,一次采全高,工作面生产能力较高。方案二:高档普采装备方案,矿井装备一个采区一个高档普采工作面,煤层分层开采,工作面生产能力可达到45万t/a。根据邻近的兖州矿业集团所属的兴隆庄矿、东滩矿和鲍店矿的经过几年的研究、探索和实践,3煤(厚煤层)采用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技术取得了系统完整的成果,实现了缓倾斜厚煤层开采技术的重大突破,在兖州矿区已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采煤技术,而且给兖州矿区带来了巨大的技术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1)工作面单产水平大幅度提高,随着回采工作面的减少,实现了高度集中生产;(2)井下生产系统大大简化,巷道掘进率大幅度降低,降低了材料消耗;(3)回采工作面底板管理有了实质性好转;(4)工作面设备安装和搬迁次数大为减少;(5)提高综放工作面、采区回采率的技术研究取得较大进展;(6)攻克了综采放顶煤开采瓦斯涌出量大、粉尘浓度大、煤层自燃现象严重等一系列技术难题。鉴于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在兖州煤田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而且经济效益显著,工作面单产水平高,为矿井发展留有余地,在目前开采技术条件下,推荐工作面采用综采放顶煤装备。山东省天安矿业有限公司星村矿井初步设计-60-与综采放顶煤工艺相比,方案二(高档普采分层开采工艺)具有以下不足之处:(1)工作面单产水平较低;(2)井下生产系统复杂,巷道掘进率较高,材料消耗量大,生产成本高;(3)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较困难;(4)工作面设备安装和搬迁次数较多。综上所述,本矿井3煤开采推荐采用方案一,即综采放顶煤回采工艺。对于2上煤层的开采,设计根据煤层赋存情况和煤层间距,推荐采用与3煤联合开采的方案,同时回采的工作面错距,按下式计算:bLtgMXmin式中:Xmin——上、下煤层工作面的安全错距,m;M——两煤层间距,m;δ——层间岩石移动角,取70º;L——附加备用距离,一般为下煤层工作面的一个月推进距离,m;B——上煤层工作面的最大控顶距,m。实际生产中,工作面错距根据生产经验确定,一般不小于60m。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上行法开采。3、工作面装备本矿井一水平煤层厚度较大,断裂构造发育,使综采放顶煤长壁工作面的布置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寻求一种适合本矿井地质条件的开采工艺及装备是十分必要的。根据有关资料,一种适合于村庄下煤层、残留煤柱等60m以下短壁工作面的MG250/300-NWD短壁采煤机已由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研制成功,此系列短壁采煤机可高效率用于综采、综放短壁工作面。目前,此短壁采煤机已在大同煤矿集团四台矿、兖矿集团的杨村矿等矿井投入使用。经分析比较,本矿井3煤对于短壁工作面和短壁采煤机有一定的适应性,而且这种采煤装备在临近矿井有成熟的经验,因此,本设计暂推荐采用综采放顶煤短壁采煤机装备。建议在下阶段,应根据采煤技术装备和工艺的发展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采煤技第四章采区布置及装备-61-术装备和工艺作进一步分析论证,力求寻求一种适合本矿井地质条件的开采工艺及装备。矿井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布置一个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工作面装备MG250/300-NWD型短壁采煤机,配套SGB-764/264型前、后部可弯曲刮板输送机,SZB-764/132型转载机。对于工作面液压支架,借鉴兖州矿区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支护的成功经验,结合本井田3煤顶板岩性及顶板管理方式,考虑到本矿井采深较深,地压较大,预计工作面来压较强烈,故综放面选用支撑掩护式低位放顶煤支架。支架所需支护强度计算如下:用估算法确定:3108.9)1(nKrMP(MPa)58.0108.92.2)13.1(7.20.33式中:P──支架支护强度,MPa;M──最大采高,取3.0m;r──煤层顶板岩石容重,取2.7t/m3;K──顶板岩石碎胀系数,取1.3;n──考虑老顶周期来压不均衡的安全系数,取2.2。按经验公式计算:P=α×M×r×9.8×103=8×3.0×2.7×9.8×103=0.64(MPa)式中:α──顶板岩柱相当于采高的倍数,取8。根据以上计算结果,考虑本井田煤层赋存深度较大、断裂构造发育等特点,综采放顶煤面选用ZFS5200/16/32型支撑掩护式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支护强度不低于0.75Mpa。端头液压支架选用ZT4700/20/40型端头支架,支护强度不低于0.70Mpa。运输顺槽选用SQJ-150型可伸缩胶带输送机运煤,运量630t/h,轨道顺槽选用山东省天安矿业有限公司星村矿井初步设计-62-SQ-1200/55型顺槽连续牵引车和JD-25型调度绞车担负辅助运输。三、工作面参数及年产量1、采高及放高首采区3煤厚度在5.95m~8.09m之间,平均厚度为7.26m,煤层倾角一般在16~25°,平均在21°,属于结构简单全区可采的较稳定缓倾斜厚煤层,放顶煤开采设计采高为3.0m,采放比控制在1.0~2.0之间。2、工作面长度根据兖州矿区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长度研究成果,综放工作面最较适合长度为100m~200m。鉴于本井田断裂构造发育,工作面的布置受到限制,为使工作面的布置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便于工作面的接替,设计确定工作面长度为60~110m。3、综放工作面回采率据调查,兖州矿区综放工作面回采率一般为0.80~0.85,鉴于本矿井地质构造较复杂,本矿井综放面回采率取0.80。4、工作面产量根据以上工作面参数,达到设计产量时回采工作面生产能力时,工作面产量计算如下:A=L×m×l×r×α式中:L——工作面年推进度;m——工作面平均采高,7.26m;l——工作面长度,100m;r——3煤层容重,1.39t/m3;α——工作面回采率,0.80。当工作面年推进度为500m时,回采工作面年产量为:A=540×7.26×100×1.39×0.80=435948t=43.6万t另外加上约6%的掘进煤,矿井年产量可达46.2万t。当工作面年推进度为1100m时,回采工作面年产量为:第四章采区布置及装备-63-A=1100×7.26×100×1.39×0.80=888043t=88.8万t另外加上约6%的掘进煤,矿井年产量可达94.1万t。山东省天安矿业有限公司星村矿井初步设计-64-第二节采区布置一、首采区概况根据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和矿井开拓部署,以一个采区保证矿井生产能力。1、首采区位置选择首采区位置的选择宜根据井田开拓部署,选择在储量可靠、开采条件好,并靠近工业场地保护煤柱边界线的块段。根据矿井开拓部署,将F50断层以东至井田边界之间的块段,扣除断层煤柱、高速公路保护煤柱、工业场地保护煤柱、村庄保护煤柱等保护煤柱,剩余部分作为首采区。选择该块段作为首采区具有以下优点:(1)首采块段勘探程度高,储量可靠,全井田勘探中的全部A+B级(1142.6万t)储量,都在本块段;(2)煤层赋存深度浅,煤层埋藏深度大部分在-650m~-1000m之间,有利于一水平(-870m水平)的开拓开采;(3)煤层赋存稳定,煤层厚度大,该块段煤层厚度在5.95m~8.09m之间,平均厚度为7.26m,有利于综采工作面开采;(4)靠近工业场地保护煤柱,可减少初期井巷工程投资和设备投资。同样,该块段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利因素:(1)断裂构造发育,首采区内对开采影响较大的断层有13条,其中落差大于30m的走向断层有6条,落差大于20m的倾向断层有7条。另有落差小于10m的断层20条,对开采有一定影响;(2)煤层倾角大,一般在1
本文标题:第四章采区布置及装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941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