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电子教案(课件09101)(1)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大连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王晓波教材及参考书•教材:《西方经济学》(第四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参考书:1.《经济学》萨缪尔森十七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2.《经济学原理》曼昆第3版(第6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3.《微观经济学》黄亚钧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000)4.《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同步辅导第四版李熠冯蕾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考核:平时30%,期末70%。讲授主要内容•供求理论(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三章)•生产者行为理论(第四、五章)•市场结构理论(第六、七章)•生产要素理论(第八、九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第十章)亚当·斯密1776J.M.凯恩斯1936T.R.马尔萨斯1798J.S.穆勒1848瓦尔拉斯,马歇尔,费雪,1880-1910转轨经济前苏联东欧中国卡尔·马克思1867大卫·李嘉图1817现代主流经济学重农学派社会主义重商主义新古典经济学古典学派第一章导言本章主要内容•稀缺性•市场机制•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重点:•稀缺性概念;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边界。难点:•对稀缺性和机会成本的理解。第一章导言第一节稀缺规律一、经济学的产生1、稀缺性:相对于人类的无穷的欲望而言,物品以及生产这些物品的有用资源是不足的。说明:欲望(需要);物品(自然取用、经济);有用资源(使用价值、选择)。第一章导言第一节稀缺规律一、经济学的产生2、稀缺性意义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第一章导言第一节稀缺规律二、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1、机会成本:使用一种资源或将其投入某一特定用途而放弃的在其它用途中所获得的最大利益。2、生产可能性边界:假定把所有社会资源都用来生产两种商品,在给定技术不变和社会资源总量不变的前提下,该社会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两种物品的组合所形成的轨迹。第一章导言第一节稀缺规律三、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分配于不同的用途,以满足经济主体多样化需求的科学。四、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五、市场机制1、经济学对象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第一章导言第一节稀缺规律五、市场机制2、解决资源配置问题方式•经济制度(市场经济、计划、混合)•看不见的手(自由市场经济)•看得见的手(政府经济职能)垄断与竞争;负外部性(污染);公共品生产;公平;失业;通货膨胀。第一章导言第二节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一、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二、均衡分析和边际分析三、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四、经济模型第二章供求理论本章主要内容•需求理论•供给理论•市场均衡•供求弹性重点:需求与供给的概念;供求弹性。难点:需求变动、需求量的变动区别;弹性的作用。第二章供求理论第一节需求理论一、需求1、需求量:在某一时间,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和服务的数量。2、需求:描述商品需求量和这种商品价格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第二章供求理论第一节需求理论一、需求3、需求的表现形式:•需求表;•需求函数;•需求曲线。4、需求定律: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价格和需求量之间有一种反向变动关系。第二章供求理论第一节需求理论二、影响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价格除外)1、收入;2、相关商品的价格;3、偏好;4、预期;5、人口数量。注:需求函数)(),,,,,(PfNPTPIPfQerd第二章供求理论第一节需求理论二、影响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价格除外)例: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100+0.2I-15P求:(1)I=500时的需求函数,并画出需求曲线,并求P=10、12时的需求量。(2)I=1000时的需求函数,并画出需求曲线,并求P=10、12时的需求量。第二章供求理论第一节需求理论三、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区别1、需求量变动: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只是由于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动而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一、一对应关系不变2、需求变动:除商品自身价格以外,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的需求的变动。一、一对应关系发生变化第二章供求理论第一节需求理论四、个别需求与市场需求POQ第二章供求理论第二节供给理论一、供给1、供给量:在某一时间内,生产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可能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2、供给定律:同向变动关系。特例:第二章供求理论第二节供给理论二、影响供给变动的因素1、生产要素价格;2、技术水平;3、相关商品价格;4、厂商目的;5、预期。注:Qs=f(P,w,R,T,Pr,Pe)=f(P)第二章供求理论第二节供给理论二、影响供给变动的因素例:某供给函数为Qs=200-0.2W+10P求:(1)W=1000时的供给函数,并求价格分别为10、20时厂商提供的供给量以及画出供给曲线。(2)W=1500时的上述(1)中各问。第二章供求理论第二节供给理论三、供给变动与供给量变动的区别四、个别供给与市场供给第二章供求理论第三节市场均衡一、市场均衡1、均衡的形成2、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例:某市场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分别为Qd=100+0.2I-15P,Qs=200-0.2W+10P求下列条件下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1)I=500,W=1000(2)I=500,W=1500(3)I=1000,W=1000(4)I=1000,W=1500第二章供求理论第三节市场均衡二、均衡的变化1、供给不变,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2、需求不变,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三、市场非均衡1、最高价格(限制价)2、最低价格(支持价)第二章供求理论第四节供求弹性一、需求弹性:当某种需求影响因素的值每变动1%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之几。公式:E=⊿Q/⊿X·X/Q(一)需求的价格弹性1、定义:Ed=⊿Q/⊿P·P/Q2、分类:需求富有弹性︱Ed︱1;需求缺乏弹性︱Ed︱1;需求单一弹性︱Ed︱=1;需求完全无弹性︱Ed︱=0;需求完全有弹性︱Ed︱=∞。第二章供求理论第四节供求弹性(一)需求的价格弹性3、需求价格弹性的度量(1)点弹性公式:Ed=⊿Q/⊿P·P/Q,(⊿P→0)=dQ/dP·P/Q(2)弧弹性公式:Ed=Q2-Q1/P2-P1·P1+P2/Q1+Q2第二章供求理论第四节供求弹性(一)需求的价格弹性例: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30-5P求(1)P=2和P=5处点的价格弹性;(2)价格从2~5之间的弧弹性。第二章供求理论第四节供求弹性(一)需求的价格弹性4、需求价格弹性的性质(1)线性需求曲线P=a-bQ结论:(2)双曲线需求曲线QP=K第二章供求理论第四节供求弹性(一)需求的价格弹性5、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1)商品的必需程度;(2)商品的可替代性;(3)在总支出中的比重;(4)商品市场饱和度;(5)时间长短。第二章供求理论第四节供求弹性(一)需求的价格弹性6、需求价格弹性与收益之间的关系Ed与TR之间的关系结论:7、分析:丰收悖论(谷贱伤农)第二章供求理论(二)需求的收入弹性1、定义:EI=2、根据收入弹性对商品的分类EI1;0EI1;EI0;EI=0;EI=1(三)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1、定义:EXY=2、EXY与X和Y商品的关系EXY0;EXY0;EXY=0第二章供求理论二、供给弹性1、定义:ES=2、分类ES1;0ES1;ES=1;ES=0;ES=∞3、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1)进入或退出的难易程度;(2)时间的长短第二章供求理论二、供给弹性4、直线供给曲线性质QS=C+dP结论:三、分析:税收负担结论:第二章供求理论例:假设市场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分别为Qd=2400-400P,Qs=100P-100求:(1)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2)假定对每单位产品征0.9元的税,那么新的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又是多少?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税收负担各为多少?总税收为多少?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本章主要内容•基数效用理论•序数效用理论•消费者均衡及均衡的变动重点:均衡的条件;无差异曲线;需求曲线的导出。难点:理解均衡条件、边际替代率、消费者剩余、替代效应、收入效应。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一节效用一、效用(Utility)的含义二、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第二节基数效用理论一、总效用和边际效用1、总效用(TotalUtility):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量。记作:TU=U(X)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二节基数效用理论一、总效用和边际效用2、边际效用(MarginalUtility):指每增加一单位消费量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量。MU=dTU/dX3、边际效用的性质(1)边际效用是总效用曲线的斜率;(2)边际效用之和等于同一数量的总效用。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内容、特点、数学表达式)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二节基数效用理论二、消费者均衡1、理性选择—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2、预算约束—可支配收入I3、商品假设—X、Y两种商品,价格分别为PX,PY4、问题:MaxTU=TU(X,Y)s.tPXX+PYY=I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二节基数效用理论二、消费者均衡5、均衡条件:6、推广:IYPXPPMUPMUYXYYXXIXPXPXPPMUPMUPMUnnnn22112211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二、消费者均衡例: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1和商品2的收入为540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1=20元和P2=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3X1X22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应各是多少?每年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二节基数效用理论三、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四、消费者剩余:在边际递减规律的作用下,消费者为购买特定数量某种商品而愿意付出的总价格与其实际购买该商品时所花费的总支出之间的差额。五、分析:价值悖论(水与钻石之谜)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三节序数效用理论一、所有“理性”消费者的偏好所具有的共同特征1、消费者在心目中能给不同的商品按照偏好排列一个顺序;2、消费者的偏好具有传递性;3、“多比少好”原则。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三节序数效用理论二、无差异曲线1、定义:指能够使消费者得到同样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的轨迹。2、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斜率为负,向右下方倾斜;•无差异曲线族,离远点远效用水平高;•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多数情况下凸向原点。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三节序数效用理论二、无差异曲线3、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替代率(MRS):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MRSXY与MUX和MUY的关系4、无差异曲线特例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三节序数效用理论三、消费者均衡1、预算线:它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购买的某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的轨迹。2、消费者均衡•均衡点—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切点•均衡条件:YXXYPPMRS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四节均衡的变动一、价格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1、价格消费线:在消费者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PCC2、需求曲线的导出二、收入变动对均衡的影响1、收入消费线ICC2、恩格尔曲线EC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四节均衡的变动三、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和总效应例: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1和商品2的收入为540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1=20元和P2=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3X1X22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应各是多少?每年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例:上例中P1由20元降至2.5元。问(1)为保持总效用(3888)不变,X1、X2为多少?收入应为多少?(2)收入仍为540元,X1、X2又为多少?总效用为多少?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四节均衡的变动三、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和总效应1、替代效应:当效用水平不变时,由价格变化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2、收入效应:当效用水平发生变化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3、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本章主要内容•短期生产函数;•
本文标题: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电子教案(课件09101)(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947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