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等值线专题练习(128)
高二地理等值线专题练习(1、28)读某地7月的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1—2题。1.对图中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A地气温大于28°C,B地气温小于28°CB.A处为山地、B处为盆地C.A、B两处均为山地D.A地气温高于M地2.等温线在E、F两地向南凸出的原因是()A.E、F两地的海拔高于四周B.E、F两地的海拔低于四周C.E地的海拔高、F地的海拔低D.E地的海拔高、F地受海洋的影响大3.右图中B区域等温线向南凸出的原因是A.该地锋面气旋活跃,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量少B.该地地势低,是北方冷空气南下通道C.受山地地势高影响所致D.该地森林茂密,对气候起到了调节作用读下图“我国西南部分地区7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4—8题。4.造成①地和②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差异B.海陆分布C.地势高低D.大气环流5.图中四点,地势最高的是A.108°E,30°NB.98°E,32°NC.100°E,26°ND.108°E,26°N6.图中108°E,30°N附近的气候类型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高山高寒气候7.图示区域内不可能遭遇的自然灾害是A.泥石流B.地震C.洪涝D.台风8.与①、②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最接近的是A.200kmB.400kmC.600kmD.800km读我国某地区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图2),回答9—10题。9.按气温分布一般规律,A、B两点相对高度(H)为(单位:米)A.1666<H<2000B.2666<H<3000C.2666<H<4000D.1666<H<266610.塑造该地区地貌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风化作用B.风力作用C.流水作用D.冰川作用11.读台湾岛示意图,①②③④四条线中最符合台湾岛年均温等温线走向的是A.①B.②C.③D.④12.读图,图中4°C等温线向北突出,主要是:A、受太阳辐射影响B、受河流影响C、受地形地势影响D、受热带季风影响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某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字为等温线数值。13.图中甲地等温线明显北偏,主要原因可能是A.太阳光照比周边地区强B.受南部海洋气流影响C.地处盛行风背风地带D.位于高气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下图是我国局部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图(图中虚线表示省级行政区的界线),读图回答14~15题。14.有关甲地的正确说法是A、年降水量多于400mmB、年降水量少于400mmC、位于柴达木盆地D、可能是河套平原15.离甲地较近的灌溉农业区A、有塞上江南之称B、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谷子C、有第二亚欧大陆桥经过D、黄河水是主要的灌溉水源读图,完成16—17题。16.有关图13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表示的是我国某区域一月平均气温分布②图幅所示地区为我国西南区③甲地海拔比乙地高④甲、乙两地温差介于0℃—8℃之间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7.丙、丁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丙地海拔比丁地高B.丙地纬度比丁地低C.丙地受冬季风影响弱D.丁地此季节有梅雨现象200mm读某地区7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18-20题。18.该区等温线分布的特点基本上是()A.沿山谷延伸B.沿山脊延伸C.沿南北方延伸D.沿等高线延伸19.根据图中等温线分布,对地形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处为盆地中心B.③处为山谷C.②处为高原D.西南区域为平原20.在6月22日这一天,图中①②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差值约为()A.4°B.7°C.10°D.5°读某地区等温线图,回答下列21-23题:21、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1000-1667米B.1333-1667米C.1333-2000米D.1667-2000米22、图中丙地的气温可能是:()A.0B.2oC.0ocD.2oc23、乙地可能是:()A.山地B.丘陵C.盆地D.河谷右图为我国某岛屿平均降水量(毫米)分布图,回答24-25题:24.根据图中的相关信息,可推测该岛年平均气温等值线分布特点是()A.大致与纬线平行,南高北低B.呈西北-东南向,西南高东北低C.呈环状分布,中间低四周高D.与等降水量线一致,南高北低25.该岛屿建成农业生产基地最重要的有利条件是()A.气温高,热量条件优越B.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C.地形平坦,土地肥沃D.降水丰富,水源充足读台湾地形图、台湾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图4),沿北回归线某要素变化图(图5)及我国部分区域年等降水量分布图(图6),回答26—29题。26.钓鱼岛位于图4中a、b、c、d的何处()A.a处B.b处C.c处D.d处27.图4中台湾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由西南部向东北部递减的原因主要是()A.洋流、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天气状况C.地形、信风带D.副热带高气压带的移动、台风28.图5沿北回归线某要素变化图中,反映光照情况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29.图6中台湾海峡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A.有寒流,不易形成降水B.为风的通道,风力强,不易形成降水C.处在背风地带,雨影区D.处在信风带,降水较少读某区域6月15日—7月15日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回答30-32题。30.图中天气现象的成因主要是A.低压B.高压C.暖锋D.准静止锋31.7月中旬到8月中旬,该区域一般会出现A.异常低温,阴雨连绵B.雨带北移,高温干燥C.气压较低,刮风多雨D.秋高气爽,晴空万里32.有关该区域的正确叙述是A.有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B.出现我国降水极值区域C.为我国工业相对落后区域D.为我国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交界处115°120°125°130°135°48北京4445424036383432302826383648北京44454240363834323028263836°50°45°40°35°30°ABC33.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A地气温年较差大约为℃,比附近同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大、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2)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出现的省区是(填简称)。(3)归纳我国东部地区气温年较差的分布规律。34.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据此和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1中有6个经纬线交点,其中与游记作者登临之地相距最近的交点的地理坐标是。作者北顾的是高原的深秋景色。(2)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3)试分析游记中所描述的景观差异的成因。35.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A图此时等温线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说明此时气温受___________的影响显著。B图此时等温线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此时受____________的影响显著。(2)B图中气温最高处应在________℃以上,简述该地气温最高的原因。(3)B图中有一处地区等温线特别稠密,请简要说明原因。36、图2中的等高距为1000米。读图2完成下列要求(1)简要叙述图示区域地形的突出特征。(2)简要说明形成该区域地形特征的内外力作用。(3)简述M河的水文特征。(4)在开发利用M河时,应如何协调开发和环境的关系?(5)图示区域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__________和丽江古城。CDCCBADCCBACCACDCDCBCAACACBACDBA56.(1)39小地形(2)黑(3)南部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气温年较差小;北部夏季暖热,冬季寒冷,且冬季气温远低于南部,气温年较差大。57参考答案:(1)41N°,115°E内蒙古(2)10℃等温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的影响;该等温线西半段受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黄土高原东缘)影响,呈东北-西南走向。(3)游记描述的是深秋季节太行山与内蒙古高原的景观差异,因两地位置的不同,太行山的气温和降水量都高于内蒙古高原。59参考答案:(1)与纬线平行;纬度(太阳辐射);与等高线平行;地形(2)32℃;吐鲁番盆地,海拔低,气候干旱,少云雨,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夏季温度高(3)等温线稠密处是天山山地,海拔高,气温随高度变化大10、(1)山河相间,山高谷深。(4分)(2)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强烈挤压,地壳不断隆升。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在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流水的侵蚀和切割作用。(2分)(3)M河的水文特征主要是:水量丰富,落差大,多峡谷,水能丰富。(8分)(4)该河的开发利用主要表现为开发利用其水能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利用水能资源要注意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持原有的生态平衡。(4分)(5)三江并流丽江古城(或丽江)(4分)
本文标题:等值线专题练习(128)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949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