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答案_吴青教授2015银行业务创新试卷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银行业务创新》课程期末考试试卷173班学号:姓名:本试卷共有4道大题题号一二三四卷面成绩分值一、近几年来,根据国内上市公司所公布的财务报表,上市银行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前10大最具有盈利能力的公司中,银行占据7席,其中工行成为最赚钱银行。民生银行行长也声称“利润太高了。”请从银行业现有的业务结构和收入结构的角度分析银行利润增长的原因。答:银行业现有的业务结构主要有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三类。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和资产的重要基础。商业银行负债业务主要由存款业务、借款业务、同业业务等构成。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运用资金的业务,包括贷款业务、证券投资业务、现金资产业务。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从收入结构来看,银行业利润由净利息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构成。目前中国银行业垄断了全社会的金融资源,在社会融资渠道单一的现实下,银行业较高的利润总量是必然结果。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持续保持了较快平稳的增长速度,在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融资体系下,社会融资总量中80%以上依靠银行信贷,这直接驱动了银行信贷投放的较快增长,构成了商业银行高盈利的重要基础。另外,长期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主要是促进经济增长,近年来反危机又成为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以至于货币供应超高速增长,造成了银行业资产负债表的快速膨胀,高速增长的资产规模直接带来了中国银行业利润的快速增长。目前我国银行业利润中绝大部分由净利息收入构成,呈现着净利息依存度过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偏低的特点。我国经济发展程度不高、人均收入偏低是我国银行业利润净利息依存度过高的根本原因,而存贷利率的未完全放开使得银行坐享利息差也刺激了净利息收入的增加。而在非利息净收入方面,手续费和佣金的上升使得非利息净收入不断上涨。这些因素都导致了银行利润的增长。息差收入仍然是国内银行目前主要利润来源,同时,随着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以及与国际的接轨,中国银行业的表外业务等非传统收入也大幅增加了。在市场资金面紧张情况下,贷款规模受控与贷款需求旺盛并存,银行对贷款的议价能力显著提高,资金市场进入卖方市场,同时,商业银行通过理财业务和其他代理业务获得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也得以增长。此外,目前由于体制、政策原因,我国的银行市场准入并没有完全放开,这也是形成银行高利润的原因。二、就总体而言,银行的资金来源有短期化趋势,而资产期限有长期化趋势,这一变化对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会导致什么样的影响?针对这一状况,银行用表内方法来控制利率风险与用利率期货来管理利率风险,其操作和各自的利弊如何?答:这一变化既形成了银行利率风险新的来源,同时也增添了利率风险管理的难度,从而使得利率风险成为银行最主要的市场风险。表内管理方法是指通过改变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来改变利率风险缺口大小的方法,主要有证券投资组合策略、贷款组合策略及借入资金策略等办法。是指通过增加(或减少)资产或负债的头寸,或者改变资产或负债的内部结构(例如构造免疫资产组合),达到控制利率风险的目的。表内管理方法的具体措施是缺口管理,缺口管理的基本思路是在利率变动的环境中避免利率变动所造成的损害而尽可能地获得利率变动带来的利益。由于在不同的缺口状态下,利率变动对银行的净利差有完全不同的影响,因此,从理论上说,银行可以运用缺口管理来实现计划的净利息收入,即根据预测的利率变动,通过调整资产和负债的结沟、数量和期限,保持一定的正缺口、负缺口或零缺口。表内管理方法是利率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也是商业银行普遍运用的传统方法,基本上与利率管理体制即利率是否市场化关系不大。但也需要一个相对完善的金融市场供商业银行进行资产负债结构调整,并具有增加信贷压力、扩大资产负债规模从而影响资本充足率等缺点。鉴于表内管理方法利弊同存,近年来银行开始使用表外管理方法。利率期货是表外管理方法的一种,表外管理方法是指运用不影响资产负债规模的金融衍生工具来改变利率风险缺口大小的方法,主要包括利率远期、利率期货、利率期权和利率调期等。这些表外工具不反映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在利率经常发生变动的时候,它们对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却具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资本充足率已经比较低等情况下,商业银行运用表外工具能够起到既改变利率风险缺口大小、又不影响资产负债规模的良好效果。表外管理方法是为现有资产负债头寸的暂时保值以及针对个别风险较大,或难以纳入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衡量体系的某一项(类)资产或负债业务,往往是通过金融衍生工具等表外科目的安排来对其进行“套期保值”,具体利用远期、期权以及互换等金融衍生工具来对银行的利率风险加以控制。但需要指出的是,各类表外工具的产生和发展,需要具备金融管制放松、利率已经市场化的金融环境。与表内管理方法相比,表外管理方法的优势在于:更高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成本优势;更大的灵活性。尽管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程度已经较高,但金融市场上各类表外工具还不是很多,很多商业银行暂都不具备利用表外工具进行利率风险管理的条件,但可以运用各类表内工具,通过资产负债结构和规模的调整来进行利率风险管理。随着我国利率市场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以及金融市场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商业银行也可以综合运用各类工具以更好地进行利率风险管理。三、负债产品的创新是银行保持和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请以美国银行业负债产品创新为例分析其创新的基本思路及对银行业带来的压力。答:在早期银行的经营中,由于在金融资源的掌握上,银行业居于绝对垄断地位,因而从整体上看,银行业的负债管理也处于一种相对消极状态,负债工具只限于为数不多的几种简单的存款产品,被动接受客户选择、以既定的负债合理开展资产经营是银行管理的重点。尽管彼时不同银行之间在资金方面也存在着竞争,但竞争是初级的,负债产品的创新速度缓慢。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美国发生了严重通货膨胀,市场利率大幅度飚升,而银行业由于仍受有关当局严格的利率管制,银行存款的实际收益率呈现负值,导致“脱媒”现象。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银行业对负债管理再也不敢掉以轻心。积极主动地筹措资金、通过创新负债产品吸引资金流入,一时成为银行业经营的时尚。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美国银行的负债管理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银行的经营管理思想。银行负债可分为存款类负债和非存款类负债两大类。非存款类负债产品的创新首先受制于金融市场整体的发育状况,因此,负债产品的创新往往从存款类产品着手。从美国银行存款产品创新的基本思路看,存款类产品创新大致有以下4种路径:将传统存款产品的特征重新组合,创造出兼具两方面或多方面优势的存款产品;将存款产品与直接融资产品的特性进行某种组合,创造出在收益和安全性方面均有所兼顾的负债产品;在细分客户的基础上,开发针对特殊目标人群的负债产品;针对客户的融资需求,设计、开发对应的融资产品。随着银行负债创新产品的曾经层出不穷,银行存款的压力显然要大于贷款,压力来源主要为银行业客户抢占和创收,若我国银行业跟随美国负债创新思路对银行业务及产品进行创新,则这种负债创新将打破银行业原有的资本或风险结构,导致银行的部分指标濒临银行业监管红线;若我国银行业固步自封则将面临大量的客户分流及利益流失。创新给我国银行业带来的压力日益显现。因此,为了应对负债业务创新给我国银行业带来的挑战,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参考美国银行存款产品创新的基本思路,结合中国经济政策及监管环境设计符合我国银行的创新产品吸引客户创造收益。四、“挤兑”是银行破产的最直接导火索,也是流动性危机的典型表现,请分析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成因及流动性管理的主要手段。答:一、流动性风险的成因流动性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流动性供给与流动性需求匹配不一致,既有金融机构的内部原因,也有整个经济金融发展的外部原因。(一)内部原因主要包括:1、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淡薄,缺乏流动性风险引发破产倒闭可能的思考;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有着强大的国家信用支撑,使得人们总是将银行的命运与政府的支持联系在一起,认为政府会承担银行的一切风险,银行不会倒闭,也不会发生流动性危机,缺乏流动性风险自我控制的主动性和自觉性。2、银行的服务本质导致的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失衡,商业存贷期限错配现象严重;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就是企业存款和个人储蓄存款。由于商业银行在对存款的期限搭配上没有决定权,因此在商业银行的存款构成中,短期性质的存款,尤其是一年及一年期以下的存款在全部存款当中占有绝大部分。商业银行不能有效地筹集到用以支持中长期贷款的中长期资金,这样必然导致短存长贷现象的出现。3、开发的产品欠缺吸引力。在互联网金融兴起的今天,类似“余额宝”等理财工具大肆兴起。这类理财工具凭借其较高的年化收益率,较低的购买门槛以及自由的投资周期等特点颇受中小型投资者的喜欢。而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便是存款,但随着这类新型理财工具的兴起,银行固有的依靠存贷款息差的经营模式必然受到冲击,其存款的数额必然会缩减,将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资金的流动性。4、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信贷风险管理不善,不良贷款率上升造成资产流动性降低;(二)外部原因主要包括:1、经济周期性调节以及市场需求变化对贷款企业产生的不利影响,导致银行资产质量大幅下降,资产流动性下降,流动性风险增加;2、利率市场化趋势短期内将会降低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与盈利能力,对企业、居民的融资和理财意愿与行为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3、央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的不发达导致的融资渠道不足。二、流动性风险管理主要手段(一)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在充分考虑本机构业务规模、性质和复杂程度等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包括流动性风险承受能力、管理策略、政策、程序、限额、应急计划等内容的制度体系,形成刚性约束要求,确保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战略意图能够在各个层面具体工作之中得到严格执行。(二)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技术。1、实施有效资产负债匹配管理。根据负债的比例和结构等特点合理确定资产业务的种类与期限。对资产负债进行结构性调整。优化储备资产结构,建立分层次的流动性准备,使资金运用及来源结构向多元化发展。降低信贷资产占比,提高非信贷资产比重,建立多元化盈利模式。2、引入现金流量管理方法,监测控制现金流量和期限错配情况,及时发现融资缺口和防止过度依赖短期流动性供给,合理确定“短贷长用”的贷款期限,从源头上解决存贷期限错配、“短融长贷”的问题。3、进行流动性压力测试分析,建立流动性风险处置预警制度。结合商业银行自身业务特点、复杂程度,针对流动性风险集中的产品、业务和机构设定压力情景。实时了解流动性风险状况。对可能发生的全局或局部流动性风险,各级银行都要有完善的处置预案,在限定时间内采取有效地措施进行补救,尽量把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4、加强信贷资产管理,全面改善信贷资产质量,不断调整与优化客户结构和业务结构,准确把握客户授信准入和授信额度,尤其要严格控制客户信用敞口,确保信贷资产质量保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和区间。合理控制票据业务的规模,避免信贷资金流向资金市场。
本文标题:答案_吴青教授2015银行业务创新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956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