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万州李河镇土地整理项目设11008030128吴笑之第一部分项目规划1前言1.1项目建设原由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口的快速增长,工业化、城镇化必然会占用大量的土地,尤其是耕地。由于地形、气候、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万州李河镇大多数耕地仍然是在低效的状态下运行,土地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2.1万州区概况2.1.1自然条件万州区地处四川盆地东缘,重庆市东北边缘,位于东经107°55’22''-108°53'25'',北纬30°24'25''-31°14'58''。东与云阳,南与石柱和湖北利川,西与忠县和四川梁平,北与四川开江接壤,东西广97.25公里,南北袤67.25公里,面积34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万亩,其中田58.49万亩;大于25度坡地50.14万亩,其中旱地32.49万亩),城市面积32.5平方公里,直线距离重庆市228公里。2.1.2地形地貌境内出露地层以中生代三叠纪和侏罗纪为主,形成时间距今2.3-1.37亿年,以侏罗纪分布最广,三叠纪次之,局部地方有距今2.85-2.3亿年的古生代二叠纪地层,也有距今250万年的新生代第四纪地层,境内地质构造属新华夏系第三巨型隆起带武陵山褶皱带西缘与大巴山弧形褶皱带控制的四川菱形构造盆地。区内山丘起伏,最高点普子乡沙坪峰,海拔1762米,最低点黄柏乡处长江边,海拔106米。低山、丘陵面积约占四分之一,低中山和山间平地面积约占四分之一,极少平坝和台地,且零星散布。2.1.3土壤万州区土壤有四个土类:水稻土、冲积土、紫色土、黄壤。以紫色土为主要土类,其养分状况为土壤PH值6-8,全氮0.06%-0.15%,有效氮25.3-97.7PPM,全磷0.04%-0.1%,有效磷1.3-10.5PPM,有效钾66-230PPM,土壤有机质0.88%-2.49%。2.1.4气候万州区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带,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多雾;夏热,多伏旱;春早,气温回升快而不稳定,秋长,阴雨绵绵,以及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天气温和,无霜期长,霜雪稀少。境内多年平均气温17.7°C,最高年平均气温19.0℃(1982年),最低平均气温176℃(1974年);多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1℃(1972年8月26日),极端最低气温零下3.7℃(1955年1月27日,1975年12月15日),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1484.4小时,最高年日照时数1713小时,最小年日照时数924小时,据境内大滩口水文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1243毫米,最多年降水量为1549.6毫米(1982年)。最低年降水量为981.9毫米(1976年),多年平均年水面蒸发为620毫米,年蒸发总量达10.85亿立方米。2.1.5河流、水系境内河流纵横,河流、溪涧切割深,落差大,高低悬殊,呈枝状分布,均属长江水系。长江自西南石柱、忠县交界的长坪乡石槽溪(海拔118米)入境,向东北横贯腹地,经黄柏乡白水滩(海拔约106米)流入云阳县,流程80.4公里。境内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江北的苎溪河、渡河、石桥河、汝溪河、浦里河,江南的泥溪河、五桥河、新田河共八条,溪沟93条,总水域面积为16.3万亩(108.66平方米)。2.1.6森林植被万州区位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但因长期的人为作用,原生植被早巳被破坏,取而代之的是农作物和斑片分布的人工林。据统计,境内森林覆盖率为26.9%,各类林地120.38万亩,占幅员面积23%。森林、植被以乔木、灌木为主,乔木、灌木树种有99科、255属、505种。其中裸子植物7科、15属、24种,被子植物92种、240属、505种,乔木中马尾松占90%以上,灌木主要有杜鹃、救军粮、黄荆等。竹类以慈竹占绝对优势,其次为楠生、斑竹、水竹、白英竹。区内天然牧草丰富,种类较多,有一批优良牧草种类和人工种植的优质高产牧草。区内已发现或种植多种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其中一级保护植物有水杉、珙桐二种,二级保护植物如荷叶铁线蕨等10余种,三级保护植物分布广泛。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玉米、红苕、洋芋、胡豆、燕麦、小米、油菜、荞子、花生、芝麻、棉花、蚕桑、油桐、茶叶、白肋烟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果品主要有柑橘、梨、李、桃、楷杷、葡萄、樱桃、苹果、杏、核桃、柿、枣、桂园、荔枝、板栗、猕猴桃、草莓、西瓜等。2.1.7社会经济条件全区总人口168.8万,辖龙宝、天城、五桥3个移民开发区和江南新区,92个乡镇街道。2002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1.6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13.9:48.5:37.6,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6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外贸出口总额分别为31.6亿元、2120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27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802元。2.2项目区概况2.2.1位置与范围重庆市万州区李河镇地处重庆市东部,长江北岸,位于万州城区西北部,距万州城区10千米,幅员面积27平方千米,主要河流是苎溪河。项目介于108°24′E—108°27′E,34°10′N—34°12′30N,涉及李河镇的十字村、李河村、平安村,土地整理总面积324.5公顷。项目区分两个片区,其中片区Ⅰ扑草头区涉及李河镇平安、李河村,介于108°25′E—108°27′E,34°10′N—31°12′30N。片区Ⅱ桃树湾区涉及李河镇十字村,介于108°24′E—108°25′E,34°10′N—31°12′30N。2.2.2地形地貌及地质项目区地貌以丘陵河谷地貌为主,海拔200—400米。出露有中生代三叠系和朱罗系地层,以紫色砂岩、页岩为主,在外营力作用下,形成河谷丘陵区。坡地面积大,丘间谷地面积小,地势相对平坦。因此,区内坡耕地面积分布广泛。2.2.3气候项目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全年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具有冬暖、春旱、夏热、秋雨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7.7℃,极端最高41.4℃,最低温度-4.4℃左右,年无霜期为304天,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227.7小时,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225mm,年相对湿度80%。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热量条件较好,但雨热分布不均,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1%以上。2.2.4水文地质苎溪河是项目区的主干河流,水量充沛,灌溉条件较好。支流坡度陡,洪水汇流迅速。新华夏系构造制约了本区山系河流的延伸,地处方斗山背斜北翼开阔的向斜内。项目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上沙溪庙组的砂岩、页岩、泥岩,表层有0.5—1.0米的第四系坡残积层耕作土。项目区地质岩层连续稳定,地质构造简单,基底稳定,适宜进行土地整理。2.2.5土壤与植被项目区内天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地树种以柏、松、杉、油桐、竹为主。项目区内林木稀疏,多为农耕种植,森林覆盖率低,植被较差,林草覆盖率为7.4%。项目区土壤以紫色土、黄壤土为主,宜种性较广,田土集中成片,土层厚、耕性好,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土多田少,最益种植柑桔、柠檬的理想地区。2.2.6自然灾害项目区地处山区。由于山区河流具有陡涨陡落的特性,在河道的一些宽浅低洼地带,常年发生洪涝灾害。洪水完全由暴雨形成,洪水发生的季节与雨季变化一致。年最大洪水一般发生在5-9月,其中6、7月份最多。常有暴雨、风灾、冰雹、洪涝灾害发生,有年年有干旱,3-5年一大旱的特点。各种自然灾害是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2.2.7社会经济条件2001年项目区所在的3个村,总人口5597人,占全镇人口的34.98%。人均粮食产量38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497元,经济收入主要来自农业,二、三产业薄弱,有待大力发展。2.2.7自然资源项目区光热资源丰富,平均气温17℃。水资源有苎溪河,水量充沛,年降水量1225mm,年均降雨日数156天,集雨面积25平方千米,除此之外,有数十座大小不同的坑塘和水池。生物资源较丰富,森林树种以松树、竹为主,经济林木品种多,主要栽培的有柑桔、梨树,还有杜棕、天麻等中药材。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种类约30余种。主要栽培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红薯等粮食作物和花生、油菜、蘑菇、葡萄、西瓜、油桐等经济作物。2.3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1)农田水利设施项目区灌溉用水主要来源于降水和坑、塘、水库蓄水,坑塘只能作为干季时的应急用水,由于多年未整治,淤泥淤积严重,蓄水量少,调节能力低,有待整治。项目区目前有坑塘15口,总面积56亩,由于水利设施有限,加之渠系不配套,有限可供蓄水量利用不充分。项目区的排灌渠道也年久失修,渗漏严重,基本上处于未利用状态。所以,改善项目区水利条件是项目区土地整治的主要任务之一。(2)交通条件项目区对外交通方便,318国道横穿项目区南边,村级公路贯穿项目区南北并与国道相连。(3)电力条件项目区内农村电网已建成,农村电网改造正在进行中,电力供给有保障。2.4土地利用现状2.4.1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根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数据并结合万州区2003年10月31日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资料,确定项目区所围面积346.29公顷,其中农用地327.44公顷:耕地256.03公顷;园地3.45公顷;林地16.55公顷;其他农用地4.14公顷。建设用地11.09公顷:居民点与工矿用地8.99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98公顷;水利设施用地0.12公顷。未利用地7.76公顷:未利用土地5.98公顷(荒草地);其他土地1.78公顷。参与本次整理的地类为耕地、其他农用地、荒草地,整理规模268.23公顷(4023.45亩)。项目区参与整理的土地利用现状面积情况详见表1。2.4.2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土壤普查资料,项目区土地利用存在以下限制因素:(1)自然灾害多,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由于山地沟谷深切,且多暴雨,山地灾害频繁,以至洪水泛滥,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质量日趋下降。(2)降水量空分布不均,洪枯矛盾突出。一方面冬干和春旱严重,另一方面夏季洪水非但难以利用,反而破坏耕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项目区地处山区,河流多穿流于山谷之间,河床深切。水位低而扬程高,除河两岸和较低地势以外,大部分田土灌溉利用有较大困难,大大降低了水资源的有效性和利用效益。(3)经济基础薄弱,农业基础设施差。在农业生产上,农业投入不表1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表单位:公顷足,农业基础设施差,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耕地保水性差,特别是抗旱能力不强。为改善这种状况,李河镇坚持开展土地整治多年,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资金匮乏,土地开发整治只能在点上开展,无法实施大规模的综合整治。(4)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经营管理粗放,土地收益较差,影响到现有耕地的有效利用。项目区土地利用的总体状况是:土地质量不高,土地利用不充分,土地开发整理潜力巨大。2.5土地适宜性分析根据《万州区李河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万州区李河镇土地整理项目主要以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为建设目标。因此,对项目区土地适宜性分析,主要以发展农业生产为目的,村名合计农用地未利用地耕地其他农用地小计旱地水田小计沟渠坑塘养殖水面农村道路田土坎荒草地十字村69.8942.5127.0615.4526.610.120.550.321.2024.420.77李河村102.4163.2345.9717.2638.1110.671.040.0736.331.07平安村95.93956.87033.9522.9234.9251.230.310.7132.674.14合计268.23162.61106.9855.6399.640.122.451.671.9893.425.98通过土地整理,使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并取得最佳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满足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政策要求。项目区位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光热资源条件较好,但因地形比较破碎,灌排条件差异较大,故农田水利状况及其光热条件在土地适宜性分析中予以考虑;此外,该区雨量多且集中,地表多为易风化母质,存在水土流失,故分析中应考虑侵蚀因素。据此,项目区土地适宜性分析主要选取耕作难易性、防止侵蚀难易性、土壤条件和水热资源
本文标题:规划设计报告书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959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