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计算机基础教案周红艳
重庆市经济贸易学校《计算机基础》教案第1页重庆市经济贸易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授课班级:2009级数控1、2、3;09级机电1任课教师:周红艳时间:2010年上期周课时:24节教材:校本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基础教案第一章五笔字型学习一、引入提问:我们前面讲的数据在计算机内是如何表示的?由教师回答。二、新课[板书]三、机内数据表示形式重庆市经济贸易学校《计算机基础》教案第2页1、原码最高位为0表示正数最高位为1表示负数其余位不变2、反码正数的反码同原码负数的反码是符号位不变,其余取反。3、补码正数的补码同原码负数的补码为反码加14、补码加、减法(仅作一般讲解)例题:求+37、-37的原码、反码、补码。思考求-54的原码、反码、补码(教师针对学生的典型错误进行讲解)四、定点数与浮点数1、定点数定义:数据中小数点位置固定不变的数种类:定点整数小数点在符号位与有效位之间。注:定点数受字长的限制,超出范围会有溢出。2、浮点数形式:N=M×2EM:尾数E:阶码在计算机中M和E表示形式为阶码尾数符号尾数将其与数学中的科学记数法进行比较。注:其精度由尾数决定,范围由阶码决定。五、字符的编码字符的编码:用二进制数表示各种数字、字母、符号。控制符、汉字的方法。1、ASCII码:(1)什么叫ASCII码:美国国家信息交换标准代码。(2)包含的内容:(出示ASCII码表)2、汉字国标码(1)包含的内容7445个汉字图形符号,其中一级3755个(按拼音字母顺序)二级3008个(按部首顺序)图形符号682个(2)划分94行、94列(即94区94位)即区位码(3)汉字交换码与国标码的转换区号,和位号分别加上32再化成二进制数举例:…………………..重庆市经济贸易学校《计算机基础》教案第3页注:汉字由两个字节组成,且每个字节最高位为1总结……………布置作业……………第二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数字化[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数学化的概念,了解计算机技术对信息技术的影响。(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精神。[教学重点]信息、信息技术、信息处理的过程。[教学难点]信息数字化在计算机信息处理中的作用。[教学形式]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通过电脑演示、实物展示、实例分析、问题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授课。教师用启发式和讲解式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自然地完成概念的归纳,并深入理解。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1、提出课题(比尔·盖茨与一个乞丐的故事)通过该故事引出话题: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已经非常重要,十分普遍;本课程内容就是关于信息与计算机技术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信息,以及信息技术的有关知识。板书:信息与信息技术一、信息与信息技术1、引入信息(用电脑展示几幅风景图片)提问1:通过观察图片,你得到了什么信息?请再举出几个跟信息有关的实例?提问2:请归纳什么叫做信息?教师总结学生归纳的情况,要强调一下信息与信息载体的区别。板书:1、信息:声音、文字、图像、符号等所表示的内容。3、引入信息技术(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信息,但并非所有信息对我们都有用,因此我们对信息应有选择地去获取和处理。)用多媒体电脑演示“烽火报信”、“鸿雁传书”,电报、电话,以及卫星直播、电子邮件等,让学生了解人类的信息技术是怎样的一个发展过程。拿学生的亲身经历举例:传统教学是“粉笔加黑板”,现代化教学有语音教室、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演示等等。提问3:请归纳什么是信息技术?什么是信息处理?重庆市经济贸易学校《计算机基础》教案第4页板书:2、信息技术:获取、加工、存储、传输、表示和应用信息的技术。4、引入信息数字化(展示实物:一盒磁带和一张CD唱片。告诉学生磁带放在录音机里听久了或存放久了易失真,出现噪音;而CD唱片则不会有这样的问题。)解释模拟信息和数字信息的区别,强调计算机处理的是数字化信息,从而引出数字化设备的作用。板书:二、信息数字化与计算机信息处理1、信息数字化数字化设备的作用:实现模拟信息和数字信息的转换。提问4:计算机上网要在主机和电话线之间安装一个调制解调器MODEM,你能说说看MODEM的作用吗?你还能举出其他数字化设备吗?5、引入信息处理过程(实验:让一位学生拿一支笔递给老师,请全体同学观察这个过程)提问5:刚才这个过程虽然很短,但是它经过了一个很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你能分析一下这个过程有几个步骤吗?教师总结学生的分析,并将计算机对信息的处理过程与人对信息的处理过程进行类比,使学生从信息处理的角度,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幻灯片演示计算机对信息的处理过程图)板书:2、计算机信息处理信息输入设备主机输出设备处理结果(输入)(存储、处理)(输出)6、系统小结,布置作业:(1)本节课的中心内容是信息、信息技术、信息数字化和信息处理过程的概念。(通过小结,帮助学生整理分散的知识,使知识系统化。)(2)作业:P231、3、4[教学后感]第一章第二节认识计算机第二次课:2010年3月2日下午1、2节[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2)掌握计算机系统组成并且能够认知(3)理解计算机的工作(4)了解计算机的应用(5)熟练计算机开关的基本操作[教学重点]计算机系统组成[教学形式]多媒体课堂教学,讲练结合教学过程重庆市经济贸易学校《计算机基础》教案第5页教师活动学生回答一.引入提问1:哪位同学能讲讲手机的发展史在你印象中最早的手机是什么学生回答1样的现在又发展的如何(教师仔细听清学生回答内容)提问2:哪位同学知道何谓无纸办公你认为无纸办公需要哪些技术学生回答2接合学生回答引入所学新内容,即计算机发展简史(与手机发展史有着某种相似性,故采用对比的引入方式)及计算机的应用,计算机的工作等一系列新课内容[新课][板书]一.计算机的诞生1946年美国诞生了世界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二.计算机的发展1.计算机的第一次飞跃----电子计算机第一代:电子计算机(1946—1957年)[从体积.耗电等方面与第一代手机对比,加深学生的理解][提及主要采用的元件]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年)第二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70年)2.计算机第二次飞跃—微型计算机1971年Internet公司的微处理器标志着微型计算机时代的开始3.计算机第三次飞跃—网络与多媒体[接合现在使用频率高的几个词:无纸办公.电子商务,进行讲解,引起学生兴趣]二.微型计算机的组成[说明:注意上下内容的衔接]1.计算机软件2.计算机硬件[说明:注意软件与硬件对计算机不同作用](1)主机箱[说明:将本书第四节中的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相关内容提到此处讲,例如主机上的开关按钮等](2)显示器(3)键盘(4)鼠标(5)打印机[说明:本小节采用实物教学,加深学生印象]三.计算机的工作1.数据输入2.数据(程序)存储重庆市经济贸易学校《计算机基础》教案第6页3.数据处理加工4.数据输出提出问题3同学们:你们现在所理解的计算机与我们平时使用的计算器相同吗[由提问引出计算机与计算器的区别]四.计算机的应用1.科学计算2.数据处理3.过程控制4.计算机辅助工程5.智能模拟[说明:教师经过简单讲解,启发学生接合不同的计算机应用,各举几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本节小结]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串联,总结,使学生有个总体的认识[说明:课堂气氛尽量活跃,学生发言越积极思考越深入,对计算机世界充满了兴趣,便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作业略]第三节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第三次课:2010年3月20日上午1、2节(一)[教学目标](1)了解各种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形式,并理解数据存储单位(位、字节、字、KB、MB、GB)的基本概念。(2)掌握进制概念及转换。[教学重点](1)数值、字符等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形式。(2)数据存储单位(位、字节、字、KB、MB、GB)(3)十进制与二进制转换。[难点]数制转换[教学形式]课堂教学[教具]图片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引入提问:1思考分别衡量一个教室面积大小、人体重轻重和杯子容积的单位?2衡量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单位又是什么?二、新课[板书]一、数据的单位1位(bit)2字节(Byte)3字4存储器容量(KB、MB、GB)1KB=1024B1MB=1024KB=1024×1024B重庆市经济贸易学校《计算机基础》教案第7页1GB=1024MB举例:软盘1.44MB存储容量的字节数为多少1.44MB=1.44×1024KB=1.44×1024×1024B思考:586微机上32MB内存条存储容量的字节数为多少?出示图画,提出图在电脑中的存储形式引出进制三、数制及转换1十进制、二进制、十六进制、八进制概念(1)十进制:0~9权:10i(2)二进制:0、1权:2i(3)十六进制:0~9、A、B、C、D、E、F权:16i(4)八进制:0、1、2、3、4、5、6、7、8权:8i2基本公式:B=A0RI+A1RI-1+…+ANR0+AN+1R-1+…举例:(1098)10=1×103+0×102+9×101+8×100(2C.4B)16=2×161+C×160+4×16-1+B×16-23十进制数与二进制数的转换(1)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整数部分:除2取余法、倒读。小数部分:乘2取整法、顺读。举例巩固(2)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按权展开法举例巩固4其它进制之间转换出示图表1,概括转换规律:例题:(1100101.11)2=(145.6)8思考1:(100101.11)2=()16学生回答由问题2引出新课由思考1,要求学生通过二进制转换为八进制推出二进制转换为十六进制思考2:由八进制和十六进制转换为二进制的方法.三课后小结解决思考题,引导学生当堂复习,当堂消化。出示图表,小结规律。四、布置作业:书P2315、16题附图表1:十六进制二进制十进制八进制:整数部分:除权取余法,倒读。小数部分:乘权取整法,正读。:按权展开法。:一位转换为四位重庆市经济贸易学校《计算机基础》教案第8页:四位转换为一位三位转换为一位:一位转换为三位第三节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二)[教学目标](1)了解字符的编码(ASCII码、汉字国标码)。[教学重点](1)掌握、巩固进制的转换。(2)字符的编码。[教学难点](1)机内数据表示,定点数、浮点数等概念。(2)ASCII码和汉字内码的特点。[教学形式]课堂教学[教具]图片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三、复习上堂课进制转换的内容,校对讲解上堂课作业。学生思考学生课堂练习第一章计算机信息处理基础第四节微机基本操作第一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键盘指法及击键姿势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各个手指的准确分工,强调触觉输入教学难点:击键的要领教学形式:机房教学教学过程:(附后)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1、教师介绍几种键盘输入方法:①单指②触觉③视觉2、提问:对于接触过计算机的同学,在平时用键盘输入时,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学生1回答:重庆市经济贸易学校《计算机基础》教案第9页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3、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分析其中利弊,强调盲打的科学性、规范性。学生2回答:新课:板书(隶书)一、键盘指法:1、正确的键盘指法①基准键位②键位的手指分工说明:以上内容,教师在讲解的同时,通过投影仪对学生作示范。二、正确的击键姿势:通过击键姿势图片,针对课本内容,向学生讲解正确的击键姿势。全体学生根据所掌握的击键指法及击键姿势,进行上机操作。三、击键要领:说明:1、结合“TT”软件操作1、注意击键复位。2、教师适时纠正学生常见的指法错误。2、熟记键位,触觉击键。第一章计算机信息处理基础第四节:微机基本操作[教学课时]第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各键分布规律2、熟练掌握键盘中各个键的操作[教学重点]主键盘区的几个特殊键的使用[教学难点]对键盘上功能键区中功能键的特殊功能的理解[教学形式]多媒体机房教学[教学
本文标题:计算机基础教案周红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985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