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1颈椎有什么特点?横突孔是颈椎的特征性结构,内有椎静脉和椎动脉通过。上下关节突关节面几乎呈水平面颈椎椎体较小横断面呈椭圆形,椎孔呈三角形第一颈椎(寰椎)没有椎体,棘突和关节突,由前弓,后弓,侧块构成,前弓有一齿突凹第3~7颈椎椎体上面侧缘向上突起称椎体钩,与上位椎体下面的两侧唇缘相接,形成钩椎关节第6颈椎横突末端前方的结节特别隆起,称颈动脉结节,有颈总动脉经其前方第2~6颈椎的棘突较短,末端分叉。第7颈椎(隆椎)棘突较长且末端不分叉。活体易于触及,常作为计数椎骨的标志。2颅骨包括?15块面颅骨:下颌骨舌骨犁骨&上颌骨颚骨鼻骨上鼻甲颧骨泪骨(各有一对)8块脑颅骨:额骨枕骨筛骨蝶骨&顶骨颞骨(各有一对)6块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各一对)3关节的基本结构及辅助结构?关节的基本结构有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1)关节面是构成关节各相关骨的接触面,每一关节至少包括两个2关节面,一般为一凸一凹,凸的称关节头,凹的称关节窝,关节面上覆有关节软骨。(2)关节囊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附于关节面周围的骨面并与骨膜融合,把构成关节的各骨连结起来,密闭关节腔。关节囊可分为内外两层,外层为纤维层,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内层为滑膜层,由平滑光亮、薄而柔润的疏松结缔组织构成。(3)关节腔由关节软骨和关节囊滑膜层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腔内有少量滑液。辅助结构:主要有韧带,关节盘,关节半月板,关节唇,滑膜襞,滑膜囊等(1)韧带是连于两骨之间的致密纤维结缔组织束,可加强关节的稳固性。包括位于关节囊外的囊外韧带、关节囊内的囊内韧带。(2)关节内软骨为存在于关节腔内的纤维软骨,有关节盘、关节唇两种。关节盘是位于两关节面之间的纤维软骨板,其周围缘附着于关节囊内,将关节腔分为两部。关节唇是附着于关节窝周缘的纤维软骨环。(3)有些关节的滑膜面积大于纤维层,以致滑膜重叠卷摺,并突向关节腔而形成滑膜皱襞,有些关节处滑膜从纤维层缺如或薄弱处膨出,充填于肌腱与骨面之间,则形成滑膜囊。34椎骨连接的方式?各椎骨之间借韧带、软骨和滑膜关节相连,可分为椎体间连结和椎弓间连结。椎体间连结即相邻各椎体之间借椎间盘、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连结。椎弓间连结包括椎弓板之间和各突起之间的连结: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横突间韧带以及关节突韧带。5身体有哪些可触摸到的骨点?颅骨主要的骨性标志:枕外隆凸,乳突,颧弓,下颌角,舌骨,眉弓,肩峰,眶上缘,眶上切迹,眶下缘,额结节,顶结节躯干骨主要的骨性标志:胸骨角,颈静脉切迹,肋弓,剑突,第七颈椎棘突,胸腰椎棘突,第2—12对肋,骶骨的岬和骶角上肢骨主要的骨性标志:锁骨全长,肩胛骨内侧缘,肩胛冈,肩峰,肩胛下角,喙突,肱骨大结节,肱骨内上踝,外上踝,桡骨茎突,桡骨头,尺骨茎突,尺骨鹰嘴,尺骨头,豌豆骨下肢骨主要的骨性标志: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髂结节,耻骨结节,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股骨内外上髁,收肌结节,髌骨,胫骨粗隆,胫骨内外侧髁,内髁,外髁,腓骨头,跟骨结节6上消化道?上呼吸道?上消化道: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4上呼吸道:鼻、咽、喉、7食管分为哪几部分?几个狭窄部的位置、临床意义?食管可分为颈部、胸部和腹部3部分。第一狭窄部位于咽与食管交接处,距中切牙15cm,是食管内异物易于滞留处;第二狭窄部位于气管杈水平,食管经过左主支气管后方与其交叉处,相当于胸骨角或第四与第五胸椎椎间盘水平,距中切牙25cm,第三狭窄部为食管通过膈食管裂孔处,相当于第十胸椎水平,距中切牙37~40cm。第二、三狭窄部是食管癌的好发部位,临床上,位于第二狭窄部的食管癌较为多见。8肝脏H形沟附近有什么结构?H形沟为肝的脏面两纵沟与一条横沟。横行的沟(又称肝门)是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左、右管,门静脉左、右支以及神经和淋巴管进出的门户。出入肝门的这些结构被结缔组织所包裹,合称肝蒂。左纵沟为一条较深的狭裂,前部有肝圆韧带通过,称肝圆韧带裂,后部容纳静脉韧带,称静脉韧带裂。右纵沟前部容纳胆囊,称胆囊窝,后部为腔静脉沟,有下腔静脉通过。肝的脏面借H形沟将其分为4个叶:左叶位于左纵沟的左侧,方叶位于肝门之前,肝圆韧带裂与胆囊窝之间,尾状叶位于肝门之后,静脉韧带裂与腔静脉沟之间,右叶位于右纵沟的右侧。59输尿管的3个狭窄部位置?输尿管全长有3个狭窄,即上狭窄,位于输尿管起始处;中狭窄,位于小骨盆上口,跨越髂血管处;下狭窄,位于输尿管穿经膀胱壁处,此处为最狭窄部。这些狭窄为输尿管结石易嵌留部位。10男性生殖器官包括?女性生殖器官包括?男性生殖器官包括内生殖器和外生殖器。内生殖器由睾丸、输精管道(附睾、输精管、射精管、男性尿道)和附属腺(精囊、前列腺、尿道球腺)组成。外生殖器包括阴囊和阴茎。女性生殖器官也包括内生殖器和外生殖器。内生殖器由生殖腺(卵巢)和生殖管道(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组成。外生殖器即女阴,主要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道前庭、阴蒂、前庭球和前庭大腺。11心的传导系统包括?心传导系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和浦肯野纤维网。窦房结是心传导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含有起搏细胞核神经纤维,是心的正常起搏点。它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在界沟上端的心外膜下。窦房结呈长梭形(或半月形),其长轴与界沟大致平行,结的中央有窦房结动脉穿过。房室结位于冠状窦口与右房室口之间,Koch三角的尖端。612腹腔干的分支?(1)胃左动脉:斜向左上方至胃的贲门,在小网膜两层之间沿胃小弯转向右行,与胃右动脉吻合。(2)肝总动脉:向右前方在十二指肠上部的上缘进入肝十二指肠韧带内,分为肝固有动脉和胃十二指肠动脉。(3)脾动脉:沿胰的上缘左行,经皮肾韧带达脾门,分数支入脾。{---胃左动脉{---左支{{--肝固有动脉{--右支---胆囊动脉腹腔干-----{-----肝总动脉----{{---胃右动脉{{{{{--胃右网膜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胰十二指肠上动脉{{胰支{脾动脉---{胃短动脉{胃网膜左动脉713手背静脉注射药物至排出路径?手背静脉网——头静脉(贵要静脉——肱静脉)——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干——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主动脉—腹主动脉—肾动脉——肾毛细血管——肾小球——肾小盏——肾大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14足背静脉注射至排出路径?大隐静脉(内侧)————————小隐静脉(外侧)——腘静脉——股静脉——髂外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干——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主动脉——腹主动脉——肾动脉——肾毛细血管——肾小球——肾小盏——肾大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15口服药物至排出路径?口——咽——食管——胃——小肠——小肠毛细血管网——肠系膜上静脉——肝门静脉——肝血窦——肝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干——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主动脉8——腹主动脉—肾动脉——肾毛细血管——肾小球——肾小盏——肾大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16肝门静脉有哪些属支?脾上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胃左静脉、胃右静脉、胆囊静脉、附脐静脉17脑脊液的产生及循环过程?脑脊液由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经室间孔流至第三脑室,与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道经中脑水管流入第四脑室,再汇合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流入蛛网膜下隙,流向大脑背面,经蛛网膜粒渗透到硬脑膜窦(主要是上矢状窦)内,回流入血液中。18十二对脑神经的名称、顺序、性质、连脑部位&进出颅腔部位?顺序名称性质连脑部位进出颅腔部位I嗅神经感觉性端脑筛孔II视神经感觉性间脑视神经管III动眼神经运动性中脑眶上裂IV滑车神经运动性中脑眶下裂9V三叉神经混合性脑桥第一支眼神经经眶上裂第二支上颌神经经圆孔第三支下颌神经经卵圆孔VI展神经运动性脑桥眶上裂VII面神经混合性脑桥内耳门——茎乳孔VIII前庭神经感觉性脑桥内耳门IX舌咽神经混合性延髓颈静脉孔X迷走神经混合性延髓颈静脉孔XI副神经运动性延髓颈静脉孔XII舌下神经运动性延髓舌下神经管感觉性神经:ⅠⅡⅧ运动性神经:ⅢⅣⅥXIXII混合性脑神经:ⅤⅦⅨⅩ19躯干&四肢的本体感觉传导路?(1)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路脊神经节内假单及神经元为第一级神经元,其周围突分布于肌、肌腱、骨膜和关节等处本体觉感受器和皮肤的精细触觉感受器;中枢突经脊神经后根的内测补浸入脊髓后索———————薄束(第四胸节以下10进入后索内侧部)&楔束(第四胸节以上行于后索外侧部)————止于延髓的薄束核和楔束核内第二级神经元————发出纤维向前绕过中央灰质的腹侧,在中线上交叉至对面(内侧丘系交叉)————呈前后排列与延髓两侧,锥体束的背方,再转折向上形成内侧丘系————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为第三级神经元————由第三级神经元发出纤维经内囊后肢主要投射至中央后回的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部分纤维投射至中央前回。(2)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路脊神经节内假单及神经元为第一级神经元,其周围突分布于肌、肌腱、骨膜和关节等处本体觉感受器,中枢突经脊神经后根的内侧部进入脊髓———终止于第二级神经元-----------脊髓小脑后束————经小脑下脚进入旧小脑皮质第二级神经元————脊髓小脑前束————经小脑下脚进入旧小脑皮质20躯干四肢及头面部的痛、温觉和粗触觉传导路?(1)躯干、四肢的痛、温觉和粗触觉传导路躯干、四肢的痛、温觉和粗触觉传导路的第一级神经元为脊神经节内假单极神经元,其周围突至躯干,四肢的皮肤感受器----中枢突组成后根的外侧部纤维进入脊髓背外侧束————终止于后角固有核的第二级神经元——白质前连合(交叉)——脊髓丘脑侧束&脊髓丘脑前束————终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的第三级神经元———11—由第三级神经元发出纤维经内囊后肢投射到中央后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2)头面部的痛、温觉和触觉传导通路第一级神经元为三叉神经节内假单极神经元;周围突组成三叉神经感觉支至头面部皮肤和粘膜的感觉器,中枢突经三叉神经根入脑桥------传导触觉和压觉的纤维止于三叉神经脑桥核的第二级神经元————传导痛、温觉的纤维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的第二级神经元———它们的轴突越到对侧组成三叉丘系(交叉)——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内侧核的第三级神经元————第三级神经元其轴突组成丘脑皮质束,发出纤维经内囊后肢,投射到中央后回下部。
本文标题:系解简答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024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