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潼关》(清)谭嗣同创作背景::公元1882年秋,十七岁的谭嗣同(1865-1898),从湖南故乡赴甘肃兰州父亲任所途中,经过陕西潼关,在这里饱览了一番北国山河的壮丽风采,故作此诗。主旨:《潼关》表达了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终古高云簇此城,从古至今,高天上的白云就一直簇拥着这座城关,秋风吹散马蹄声。秋风将清脆的马蹄声吹散入这滚滚云涛中。河流大野犹嫌束,奔腾而来的黄河在这里转弯,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但气势却不见缓和,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紧;、山入潼关不解平。而那连绵不断的山峰,刚入潼关便突兀而起、耸入云天,一座座争奇斗险,唯恐自己显得平庸!1、这首诗描写奔腾壮闹山势不逊诗句: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本文标题:《潼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033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