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19年海淀二模诗歌讲评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苏轼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最善。公曰:此诗最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隐括,使就声律,以遗之云。听颖师弹琴韩愈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皇。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写琴声之妙入髓”“可谓古今绝唱”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苏轼上阙运用联想,以形象描写不同风格的音乐,从开始的轻柔哀怨,瞬间变为雄壮高扬,然后归于悠扬致远下阙则对比音乐本身,一是同一时间内,繁音细响与清越之声之对比,二是不同时间内,音乐之抑扬起伏的对比,添之以自己的感慨。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苏轼低抑幽怨—雄壮高昂—缥缈幽远—和谐宛转—冷涩艰险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苏轼感人的艺术魅力弹者:指间风雨听者:肠中冰炭坐立不宁泪尽泪无•14.本词上阕所写音乐变化倏忽、千回百转。请用四字词语概括音乐变化的特点,并依次填写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3分)乐声初发,______;转而骤然突变,______;继而由则刚转柔,_______。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理解感受概括•14.本词上阕所写音乐变化倏忽、千回百转。请用四字词语概括音乐变化的特点,并依次填写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3分)乐声初发,_____________;转而骤然突变,________________;继而由则刚转柔,_____________。评分要点:一空1分,共3分。第一空:轻柔哀怨、婉转哀愁、如泣如诉……对应诗句“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评分标准:“轻柔”和“哀怨”缺一不可。第二空:高亢激昂、铿锵有力、雄壮磅礴……对应诗句“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评分标准:“高亢”或“激昂”,任意写出一个意思即可。第三空:缥缈幽远、悠然清远、绵长不绝……对应诗句“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评分标准:必须写出“远”的意思。•14.本词上阕所写音乐变化倏忽、千回百转。请用四字词语概括音乐变化的特点,并依次填写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3分)乐声初发,_____________;转而骤然突变,________________;继而由则刚转柔,_____________。3分示例幽怨悲啭激昂奋进绵长深远幽怨缠绵轩昂激荡缓和悠远如泣如诉壮阔宏大轻遥悠远幽怨婉转轩昂壮阔清远悠长2分示例轻柔哀婉慷慨激昂空灵浩渺如泣如诉激昂有力余音袅袅1分示例昵昵私语气势高昂空阔寂静婉转哀柔威武刚强幽怨缠绵窃窃私语慷慨激昂情意绵绵典型问题1.用写人写景或表达手法的词语形容音乐,例如:威武刚强、旷达洒脱、欲扬先抑2.对诗歌的理解有问题,“飞絮”句并不代表乐曲的结束,例如:余音袅袅。•15.明代卓人月《古今词统》中评价本词描写的音乐“可以目听”。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这一特色。(6分)考点:阅读、理解、鉴赏、分析评分要点:(1)解释“目听”(将抽象的声音转化为可感的画面、用通感的手法、画面感、可视性……)1分(2)结合诗句或意象1分(3)分析通过该诗句看见了什么的画面1分(4)分析听见了什么特点的音乐2分(5)分析艺术效果1分特别注意:第一个要点对“目听”的解释可以通过对诗句的分析与解释来呈现,如6分示例二。结合诗句(……)(3)分析通过该诗句看见了什么的画面1分(4)分析听见了什么特点的音乐2分(5)分析艺术效果1分目听目听6分示例一“可以目听”意为可以通过阅读本词来想象画面,听到音乐。(解释1分)本词上阕,“灯火夜微明”(结合诗句1分)描绘了黑夜中微明的灯火(画面1分),从而表现出音乐的轻柔(特点2分)。接下来“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刻画了暮云悠远,春天飞絮的画面,表现出音乐由刚至柔的清远之感。本词以写景代听曲,将听曲巧妙地融入想象,给人视听结合的感受,使音乐层次丰富,内涵深远。(效果1分)。6分示例二“急变轩昂勇士”(结合诗句1分)一句将音乐比喻为轩昂勇士,使人仿佛看见站立一位勇士(画面1分),生动形象(效果1分)地写出音乐的轩昂豪气(特点2分);“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一句更是运用环境描写来描写音乐,听到此音乐的感受就如看到暮云远、飞絮飞,十分具有意境美,让人感受到音乐的幽远,搅动心弦,此诗描绘音乐可谓可以目视(整体体现了对目视的理解1分)。5分示例“可以目听”是指通过通感的手法,将不可见的听觉转化为视觉(1分)。“昵昵女儿语”(1分)写出乐声初发,静谧委婉之态,“忽变轩昂勇士”写出乐声骤然突变,气势雄浑(2分)之感。“真彩凤,独不鸣”写出乐声由刚转柔的低沉之感,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将乐音转化为一幅幅图画(1分),可以“目听”。丢分原因:没有分析画面。4分示例一可以“目听”,意指可以用眼睛来听音乐,运用通感说明音乐已成一幅画面(1分)。乐声初发之时“弹指泪和声”,如听女儿泣,忽然“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1分),琴声此时如勇士即将进入战场一般,极富画面感(1分)。写出琴声紧迫,惟妙惟肖(1分),直可以用眼睛来欣赏琴声。丢分原因:没有写出琴声的特点。4分示例二诗人采用比喻的手法,把听到的音乐比作儿女语、勇士、暮云(1分)等,写出了乐曲的千回百转、跌宕起伏(2分),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欣赏、赞美,对琴师高超技艺的赞美。生动形象,让人看着诗句就好像听到了音乐(1分)。丢分原因:没有对“可以目听”的理解,缺少画面分析。2分示例写灯火微明、泪作和声(1分),写出凄凉婉转的气氛,之后写轩昂勇士一鼓作气,气氛忽然上涨,感情激昂,音乐忽然变得有激昂之感,一扫前面悲凉的感觉(由于特点没有从分析画面中得出,给1分)最后经过“回首”等一系列动作,音乐又变得缓慢。到最后“推手从归去”洒脱之情流露。仿佛随着诗人的情感变化,音乐自然的流露。问题:审题出现了严重问题,没有由“目听”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15.明代卓人月《古今词统》中评价本词描写的音乐“可以目听”。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这一特色。(6分)典型问题:1.对“目听”的理解及表述不够准确,比如写成“用眼睛听”。2.分析诗句时,缺少对画面的还原。3.部分学生忽略了概括音乐的特点。4.分析缺乏逻辑线性发展的链条。4.个别学生依旧存在“审题”问题。•16.听琵琶曲,苏轼在本词中言“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叹“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两位诗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请分别加以概括。(4分)考点:情感体察、探究分析、概括归纳答案示例:苏轼被变化多端,起伏抑扬的琵琶曲触动。(1分)心生对人世浮沉的慨叹。(1分)白居易为婉转动人的琵琶曲所打动。(1分)感伤于琵琶女天涯沦落的遭际,心生同情与共鸣,自伤贬谪之痛。(1分)评分要点:两首诗分别各2分。乐曲特点1分,情感触动1分(情感内涵具体)1分示例苏诗中,词人听音乐深受感触,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于风雨,凄凉孤独。(情感提炼不准确)白诗中,诗人因听琵琶联想自身漂泊他乡,尤受重用,老年多病,有感而发。与琵琶女相似机遇,引发诗人共鸣,孤苦凄凉。(情感1分)2分示例苏轼是因为曲调一时幽怨婉转,一时激昂高亢且音乐传神(音乐特点1分),与人以同感,同时是作者对琵琶女的同情、感慨、惋惜(情感提炼不准确)。白居易是因为二者相似的人生经历与人生遭际,引发了诗人与琴者惺惺相惜之感(情感1分),同时包含自身的困苦,壮志难酬。3分示例白居易听音乐,不免引起自己仕途不顺,至今没有大作为,孤身沦落天涯的伤感,与琵琶女的经历有所共鸣。(1分)苏轼由音乐的变化(1分),联想起自己的生平经历,与这音乐一般有高潮有低谷,不由得引起仕途不顺,羁旅漂泊的伤感(1分)。4分示例苏轼有仿佛身体中冰火两重天,什么姿势都无法平复的表现(1分),是因为琵琶曲又哀婉又激昂又辽阔(1分),多种情感杂糅使得他心中五味杂陈;白居易哭泣的表现是因为琵琶女生动的演奏和经历(1分)使得他感同身受于自己的凄苦经历。(1分)。•16.听琵琶曲,苏轼在本词中言“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叹“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两位诗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请分别加以概括。(4分)典型问题:1.缺少对文本中乐曲的特点的提炼概括。2.情感的提炼较为空泛,情感没有具体的落脚点。3.缺少良性的思考品质:不能从主、客两体来思考与分析。
本文标题:2019年海淀二模诗歌讲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078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