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茶文化——第一讲茶为何物国学中心-----张格丽“茶”之一字,古有荼(tu)、槚(jiǎ)、苦(kǔ)、荈(chuǎn)、蔎(she)、茗(ming)等诸多写法,除“荼”为多音多义外,余皆指茶。“荼”字,最早见于《诗经》。《诗经•邶风•谷风》中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之句,最早明确“荼”字包含有茶的意义的是《尔雅》。一、茶的简介1、“茶”字来龙去脉:唐玄宗《开元文字音义》改“荼”为“茶”陆羽《茶经》一律写作“茶”。2、以“茶”字象征长寿3、让“茶”字回归自然茶字趣解1、茶为何物?属山茶科、山茶属,为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1茶树的植物学分类地位植物界、种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属、茶种2形态特征:灌木形、乔木根、茎、叶、花、果、种子叶子:锯齿状、16-32对底端光滑、主脉清晰叶脉呈网状、嫩叶背后有细绒毛叶长:大---约20cm小----5cm“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唐陆羽《茶经》茶花茶树果实2、“茶叶”是什么?茶树的嫩叶和芽制成的饮料。可冷饮和热饮3、“茶叶”里有什么?茶是由各种各样的生化反应产生的一系列化学成分组成的特殊物质。茶多酚咖啡因(咖啡碱)茶氨酸茶多酚(TeaPolyphenols)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主要为黄烷醇(儿茶素)类,儿茶素占60~80%。类物质茶多酚又称茶鞣或茶单宁,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研究表明,茶多酚等活性物质具解毒和抗辐射作用,能有效地阻止放射性物质侵入骨髓,并可使锶90和钴60迅速排出体外,被健康及医学界誉为辐射克星。咖啡因------是一种黄嘌呤生物碱化合物,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能够暂时的驱走睡意并恢复精力。茶氨酸------是茶叶中特有的游离氨基酸,茶氨酸是谷氨酸γ-乙基酰胺,有甜味。茶氨酸含量因茶的品种、部位而变动。茶氨酸在干茶中占重量的1%-2%。茶氨酸在化学构造上与脑内活性物质谷酰胺、谷氨酸相似,是茶叶中生津润甜的主要成份。茶氨酸含量约为新茶的1~2%左右,其含量随发酵过程减少。二、茶的起源1、地点茶叶原产于中国,中国西南地区云贵高原是茶树的起源地和中心。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利用人工栽培茶树、最早加工茶叶、茶叶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中国被誉为茶的故乡和茶文化的发源地。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源,有的认为起于上古,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南北朝、唐代的说法也都有,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无“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记载,直到茶经的作者陆羽,方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此有茶起源于唐代的说法。其它则尚有起源于神农、起源于秦汉等说法。2、茶的发现《神农百草经》据茶史考证,最早利用茶的为神农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陆羽《茶经》卷下《六茶之饮》概为言之,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神农说达摩禅定:传说菩提达摩自印度东使中国,誓言以九年时间停止睡眠进行禅定,前三年达摩如愿成功,但后来渐不支终于熟睡,达摩醒来后羞愤交加,遂割下眼皮,掷于地上。不久后掷眼皮处生出小树,枝叶扶疏,生意盎然。此后五年,达摩相当清醒,然还差一年又遭睡魔侵入,达摩采食了身旁的树叶,食后立刻脑清目明,心志清楚,方得以完成九年禅定的誓言,达摩采食的树叶即为后代的茶,此乃饮茶起于六朝达摩的说法。故事中掌握了茶的特性,并说明了茶素提神的效果。达摩说吴理真是有记载的中国第一位种茶名人,他是西汉时的蜀人,后人称他为甘露祖师。在《四川通志》上有着记载。“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而一直享有盛誉。三、茶的影响1、当今遍布五大洲约60个国家或地区种茶2、世界上约有50%(约30亿)的人每天饮用茶叶3、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唐朝以后,茶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宋朝梅尧臣有诗云:“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中国茶文化——第二讲茶的分类国学中心-----张格丽饮茶经历四个过程1、生吃药用2、熟吃当菜3、烹煮饮用4、冲泡品饮茶叶开始作为饮料是摘鲜叶煮饮,到南北朝时开始把鲜叶加工成茶饼。后来唐代又创制了蒸青团茶;宋代创制了蒸青散茶;明代创制了炒青绿茶、黄茶,黑茶、红茶、花茶等;清代创制了白茶、乌龙茶等。言对青山不为青,两人土上去谈心。三人骑牛少只角,草木之中有一人。打四个字,谜底是一句应酬语。谜底请来奉茶。草木之中有一人是“茶”字,“茶”字为“草”字头,“木”字脚,中间是个“人”字。便是“茶”字。“草木之中有一人”,谜面妙极,形象生动,形容贴切。“荼”(tu),是古代用得最多的表示茶的字,古时“荼”字不专门表示茶。“荼”字,最早见于《诗经》。《诗经·邺风·谷风》中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之句,“荼”是不是就是“茶”,学者推考说法不一,直至目前依然不确定。而最早明确“荼”字包含有茶的意思的是《尔雅》,晋代郭璞在注释《尔雅·释木》中“贾,苦荼”时注明:“树小如栀子,冬生(常绿的意思),叶可煮作羹饮。”这段注释说的就是茶树的特征。“茶”字,首见在唐代《本草》。茶字,由“荼”字演化而来,唐玄宗时期的《开元文字音义》一书将“荼”字减去一笔,定为单一“茶”字。可是刚开始“荼”字和“茶”字通用,到了陆羽在撰写《茶经》时,一律采用“茶”字。后来普遍用“茶”字。现在看来,茶树是木本植物,将原来表示茶的“荼”字,减去一画,改“禾”为木,这一笔之改,改得恰到好处,使之更名副其实,可谓是神来之笔。
本文标题:茶为何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087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