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稻米文化曾仁娥金融11011106100140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国家,稻米文化堪称博大精深。自从稻谷被古代中国人发现并栽培种植以来,就孕育了多种文化成果,呈现出多样化特征,从物质上的生产工具,从最基本的饮食、生活到精神上的文字、诗歌、俗语乃至宗教等等,姿态万千,包罗万象,形成了独具中华特色的稻米风俗文化。中国人大都很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这个“炎”指的就是炎帝。炎帝又被称为“神农氏”,大约生活在距今5500年前,他发明了耒耜(一种种田工具),教人们耕种五谷,遍尝百草,发明医药等,与轩辕黄帝同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稻米对中国古代文明的作用还体现在文字上。稻在3000多年前,就是中国人的主要粮食,时代约在商朝,当时稻这个字,只有类似“臼”字的字形,后来周朝种稻较为普及了,就加上了如稻穗挺立般的“禾”字。在金文当中,臼的上面加上了“爪”,形如迎风打稻,用手舂米。至于“米”字在甲骨文中,原先只有六直点,上下三点,代表著米粒。后来将中间的点连起来,用以表示放米的架子隔板,就成了“米”字。古代皇帝每年都要祭“社稷”,社的本意是“土神”,稷的本意是“谷神”。可见稻谷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影响。在我国,由稻米组成的词语还有很多。“精”和“粹”的实意就是精选的米。透过文字可以看出中国种稻的历史相当悠久是无容至疑的。在农耕习俗和宗教信仰上,稻谷也有着深远的影响。至今,北京先农坛还保存着一块完整的稻田,杭州玉皇山下也保存着一块南宋时期的“八卦田”,这都是古代皇帝用于祭祀的场所。在畲族,每年在稻谷黄而未熟时,要用少量的新米做成米饭,置于神龛上,插上香火请神仙和祖先“尝新米”。几千年来,这种风俗和信仰已深深烙在中国每个民族的文化习俗中。“民以食为天,食以米为先”。特别是居住在长江以南的居民,米饭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重要主食,所以在饮食方面,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稻米文化。为表达对主食的尊重,人们常常选在春节这样时序交接的重要时刻,以大米为原料制作具有象征意义的“年夜饭”。如年糕、发糕,以及后来的元宵、粽子、清明团子、糍粑、米酒等众多的食物品种,并赋予它们不同的含义。在闽南地区有一首流传甚广的歌谣:年糕过年,发糕发钱,菜包包金,菜头糕吃点心。充满着对新的一年发财、如意的祈愿。在生活方面,稻米对人们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婚庆嫁娶、添丁增口之时。相传在古代,每逢人们结婚的时候,亲朋好友都会在新人的洞房里放上一对米袋,里面还要再放九个铜钱,寓意代代有米,新人以后有吃有喝,吃穿不愁。此外,若有夫妻生下男孩,为了表示庆祝,会在孩子满月时赠送米饭给亲朋好友。稻米在文字方面的影响折射出中华文化的博大深厚,而在诗歌、俗语方面的发力则更是意味深长。从妇孺皆知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巧妙比喻;从文雅的“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到通俗的“一样米养百样人”。稻米文化在诗歌、俗语方面的这种影响不胜枚举,且意远境长。以稻作农耕为主的中国人形成了勤劳、顺从、协调、团圆的精神世界,这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中国文化源自农耕。农耕需要固定农田,必须注意施肥轮作,兴修水利,才能保持地力不会衰退,人口聚族而居,习惯于和平稳定的生活。据考古发掘的实物证实,中华民族栽植水稻的历史至少可上溯到7000年以前。早在神农时代,古籍《管子》中就有关于神农带领先民种植五谷的记载。后发展至殷商时代,我国栽种水稻的技术达到一定水平。到西周时期,稻米已发展成为贵族宴食上的常见食物。此后,伴随着人们稻作水平的不断发展进步,稻米在中国文化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特别是从汉代精耕细作的农业系统建立以后,更是如此。唐代渤海国时期,渤海地区(现今黑龙江牡丹江宁安渤海镇)已经出现了先进的水利灌溉和水稻栽培技术。公元705年,渤海国向唐中宗进纳响水贡米,这是中国正史最早记载的贡米,亦可称为世界上第一个有品牌的大米。响水贡米俗称“长在石板上的大米”,生长在万年熔岩台地上,享受着黑色腐殖土壤的滋养,纯净镜泊湖水的灌溉,呼吸着原始森林的新鲜空气,观如羊脂美玉,品味甘醇柔韧。自唐代以来,响水贡米呈历朝贡米,跨越千年,而成为米中传奇,素有“中华第一稻”之称。响水贡米历经唐、宋、元、明、清,一直相传种植。中国稻米文化就在这传承发展的过程中,无论形式,还是内涵都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一方古朴的响水印,从返璞归真的概念出发,以厚重复古的咖啡色为主色调,代表着富贵地位的龙纹和莲花的组合,形成了底蕴深厚的视觉符号,远山、稻田、耕牛、老农,宛若一幅恬静的山水画,仿佛让人闻到了原汁原味的稻米味道。小小一枚响水印,却承载着上千年的纳贡历史,亦是中国古代稻作文化传承的见证。响水贡米之天赐之稻巧借天之所赐之意,以珍贵稀有的鸡翅木为包装材质,将深厚寓意和独特纹理同时囊括其中,而上契下合的创意提手,秉承上古鼎食文化,彰显出典雅风范,在成为尊贵首选的同时,也有了别具一格的收藏价值。如今,盛唐已远去,响水犹还在。源自1300年前的响水贡米,仍续写着“中华第一稻”的传奇,其意义也早已超越裹腹和纳贡的功能,成为一种品质生活的象征。这是大道至简、厚德载物的信仰,也是返璞归真、得到放下的淡然。
本文标题:稻米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096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