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安全文明施工 > 第4部分心理特性(第68节)
需要与动机能力与人格心理特性第一单元需要第二单元动机第六节需要和动机需要-need一、定义: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需要得不到满足-负性情绪(如,尊重不能满足,产生失落和自卑)需要太多-心理困惑清心寡欲,知足常乐-心理平衡需要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动力和源泉二、需要的种类需要产生分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自然需要为生理性、生物性需要,如性、休息、安全。社会需要为人所特有,通过学习获得,如交际、情等需要的对象分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物质需要对物质产品的需要,如化妆品、衣服、食品等精神需要对精神产品的需要,如情感,尊重、美的需要三、需要层次论A.H.Maslow(马斯洛)一.定义: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motive需要是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诱因是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情绪具有动机作用.内驱力:由生理需要引起的,推动个体为恢复机体内部平衡的唤醒状态.动机不能被直接观察,可根据外部行为加以推断.同一动机可引起不同的行为;不同的动机可引起同一行为.动机和行为二动机的种类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生理性动机(驱力)-以生理需要为基础社会性动机-以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产生的劳动动机权利动机社交动机认识动机成就动机兴趣: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属于社会性动机。兴趣的品质:兴趣的倾向性兴趣的广阔性兴趣的持久性兴趣的效能社会性动机有意识动机:能意识到自己活动目的的动机。无意识动机:没有意识到的动机。外在动机:是在外部环境影响下产生的动机内在动机:是指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外在动机大于内在动机的作用,外界奖赏合理促进个体行为,外界奖赏不合理损害内在动机几个小孩子喜欢放学后在沙滩上踢球,这严重影响了一位退休老人的休息。于是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说很喜欢看小孩子们踢球,并且答应每次踢完之后给这些小孩一定的报酬。一段时间后,老人称受金融危机影响,自己的退休金下降了,于是就没法给小孩们报酬了。听到这个消息,众小孩十分生气,说:没钱,没钱,谁给你踢球看啊。然后扬长而去。本来这些小孩子踢球是为了自己娱乐的,由于物质奖励的介入,内部动机转变为了外部动机。最后当撤去外部动机的时候,行为就严重的削弱甚至丧失了老人的智慧2012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真题34,一般来说,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是()关系。A)U型曲线B)倒U型曲线C)线性关系D)指数曲线推动个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是()。A.思维B.性格C.动机D.需要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A.诱因B.需要C.兴趣D.爱好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是()。A.安全需要B.尊重需要C.爱与归属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认为需要的满足是()。A.无规律的B.由低层向高层不断发展C.由高层向低层不断发展D.以上都不是2011下半年心理咨询二级理论知识考试真题87、关于动机,正确的说法包括()。(A)动机产生的心理基础是需要(B)内驱力是生理性动机(C)不良的动机一定会产生消极效果(D)动机可以直接测量第八节能力与人格差异甲、乙两人在街上行走,甲最先听到有人在喊他们,乙最先看到喊他们的人。问:甲和乙谁更象女性?甲对乙说,咱们买车就买帕萨特吧,买这种车的人很多,一般不会错。乙说:“何必都去买帕萨特呢?家家都一样,那多乏味。问:甲和乙谁更象女性?甲、乙两人每次测验后都喜欢估计自己的考试成绩。结果表明:甲的估计往往偏高;乙的估计往往偏低。问:甲和乙谁更象女性?第一单元能力第二单元人格第三单元气质第四单元性格第五单元人格理论第一单元能力一、能力概述(一)定义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智力(二)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能力技能知识前提;决定方向、速度、程度和水平促进(三)能力的分类发展程度:能力、才能和天才结构:一般能力(智力)和特殊能力先后天: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领域: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创造性: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二、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一)水平的差异(二)类型的差异(三)发展早晚差异性别差异?四、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观因素客观因素环境因素生物因素遗传成熟自然、物质环境社会环境(教育)实践活动需要个性按照能力发展的高低程度,可以把能力分为()。A.能力.才能和天才B.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C.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D.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按照能力的结构,可以把能力分为()。A.能力.才能和天才B.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C.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D.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按照能力所涉及的领域,可以把能力分为()。A.能力.才能和天才B.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C.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D.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第二单元人格一、人格的定义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它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一)整体性人格整体中各个部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其中一个部分变化会引起其它部分变化。整体性是健全人格的一个重要指标。二、人格的基本特征卢刚(二)稳定性人格特征具有跨时间和跨情境的一致性“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三十而立”“昨天、今天、明天”请分析空城计的成功。不排斥可塑性和可变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同卵双胞胎、连体双胞胎不排斥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性“中国人”的特点“上海人”“温州人”的特点:创新性、聪慧性、刻苦性、团结性、排外性。(三)独特性(个别性、差异性)(四)功能性(调节性)性格(人格)决定命运(五)社会性人格是社会成员所特有的。脱离了社会,人格无法形成(狼孩、白毛女);不同的社会,形成不同的人格(三个有关的故事)不排除人格的生物性、自然性三、人格的结构倾向性(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心理特征系统(能力、气质、性格)第三单元气质一、气质概述(一)气质的定义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1.感受性和耐受性2.反应的敏捷性3.可塑性4.情绪的兴奋性5.指向性二、气质类型学说(一)体液说黄胆汁、血液、黏液和黑胆汁(二)体型说瘦长型、强壮型、矮胖型(三)血液说(四)激素说甲状腺型、垂体型、肾上腺型和性腺型三、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和气质类型四、如何看待气质类型(一)气质具有稳定性和可塑性(二)气质无好坏之分(三)气质不决定成就、但影响效率普希金、赫尔岑、克雷洛夫、果戈里分别属于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四)气质影响性格和适应(五)气质影响健康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和心理学中的气质类型之间有着对应的关系。如和多血质对应的神经活动类型是()。A.兴奋型B.抑制型C.安静型D.活泼型以心境变化剧烈,热情但易急躁冲动,刚强但易粗暴为心理特征的气质类型是()。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传统的对多血质人的典型特点被描述为()。A.精力旺盛.勇敢果断.热情直率,但鲁莽.易感情用事B.活泼好动.善于交往.行动敏捷,但稳定性差.易见异思迁C.安静稳重.喜欢沉思.自制力强,但行为主动性较差.行动迟缓D.情绪体验深刻.多愁善感.不善于交际.行为举止缓慢.胆小优柔作为气质类型的生理学基础,神经过程弱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属于()。A.胆汁质B.抑郁质C.黏液质D.多血质第四单元性格一、性格的定义性格是指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是后天形成的有道德评价意义二、性格的结构1、性格态度特征对社会、集体和对他人的态度;对活动的态度;对自己的态度2、性格的意志特征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3、性格的情绪特征在情绪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和主导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4、性格的理智特征指人们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第五单元人格理论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论1.本我(id伊底)快乐原则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结构,由先天的本能、原始的欲望所组成,它包含人性中最接近兽性的东西。2.自我(前两年)现实原则人格中理智的、符合现实的部分。总是根据现实情况来满足本我的欲望。3.超我(五岁左右)道德原则人格中最文明、最有道德的部分,是人格道德的维护者。它按照道德原则指导自我去约束本我的冲动,使自我的行为转向道德方向。自我理想良心结构模型二、荣格的人格类型理论1.态度类型:内倾与外倾2.功能类型:理性功能(思维与情感)非理性功能(感觉与直觉)3.组合(1)外倾思维型科学家、科学狂(2)外倾情感型女性(3)外倾感觉型男性/流行音乐家(4)外倾直觉型商人、政客(5)内倾思维型哲学家(6)内倾情感型女性、艺术鉴赏家(7)内倾感觉型艺术家(8)内倾直觉型预言家、神秘者、宗教狂热分子三、人格特质理论(一)奥尔波特的特质论共同特质:同一文化形态下群体都具有的特质,即许多个体共有的特质,在共同的生活方式下形成,普遍存在每一个人身上。个人特质:个人所独有的特质,代表个人的人格倾向。(1)首要特质(cardinaltraits):个人具有某种特质几乎会影响这个人从事的每一件事情。并非人人都有。(2)中心特质(centraltraits):5—10种重要的最能说明人格的特质,又称主要特质,是人格的构件。(3)次要特质(secondarytraits):接近习惯或态度,如偏好某食物、服装、颜色、歌星。eg:吝啬-抠门-小气(二)卡特尔的人格特质论(三)艾森克的人格维度论艾森克等曾提出人格的五个维度,即外-内倾、神经质、精神质、智力和守旧性-激进主义,但认为人格的基本维度只有三个。ENP(四)五因素模型Norman(1963)、Digman(1981)、Goldberg(1989)、McCrae和Costa(1985)和John(1990)等一大批学者进行了研究,均得到五个因素。E:外倾性(Extraversion):充满活力,热情(Ⅰ)A:宜人性(Agreeableness):利他,有感染力(Ⅱ)C:认真性(Conscientousness):克制,拘谨(Ⅲ)N:神经质(Neuroticism):消极情感,敏觉(Ⅳ)O:开放性(Openness):Ⅴ)()对特质进行了分类。他把特质分为根源特质和表面特质。A.奥尔波特B.卡特尔C.艾森克D.荣格答案:B()提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的人格特质理论。A.卡特尔B.艾森克C.弗洛伊德D.奥尔波特荣格的人格类型理论强调()。A.中心特质次要特质B.内向外向C.共弼特质个别特质D.内外向情绪稳定性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强调()。A.中心特质次要特质B.内向外向C.共同持质一个别特质D.自我、本我、超我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的个人特质分为()A首要特质B关键特质C中心特质D次要特质艾森克把许多人格特质都归结为()等几个基本维度。A内外倾B稳定性C神经质D精神质Thanksforyourattending!马斯洛(AbrahamH.Maslow1908-1970),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1933年在威斯康馨大学获博士学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对健康人格获自我实现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曾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和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7)。马斯洛的动机理论又称需要层次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类动机的发展和需要的满足有密切的关系,需要的层次有高低的不同,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指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追求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动机,它的特征是对某一事业的忘我献身。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具有超越自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他相信,生物进化所赋予人的本性基本上是好的,神经症是由于环境所造成的。
本文标题:第4部分心理特性(第68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101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