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第9,10,11章练习
第九、十章练习一、选择题:1.下面哪一项不属于路由选择协议的功能()A.获取网络拓扑结构的信息B.选择到达每个目的网络的最优路径C.构建路由表D.发现下一跳的物理地址2.动态路由选择和静态路由选择的主要区别()E.动态路由选择需要维护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信息,而静态路由选择只需要维护有限的拓扑结构信息F.动态路由选择需要使用路由选择协议去发现和维护路由信息,而静态路由选择只需要手动配置路由信息G.动态路由选择的可扩展性要大大优于静态路由选择,因为在网络拓扑结构发生了变化时,路由选择不需要手动配置去通知路由器H.动态路由选择使用路由表,而静态路由选择不使用路由表3.如果路由器通过以下3种方式都可以到达目的网络:通过RIP、通过静态路由、通过默认路由。那么路由器会优先根据哪种方式进行转发数据分组()A.通过RIPB.通过静态路由C.通过默认路由D.随机选择4.以下关于路由选择中度量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度量是指在路由选择中对于分组通过某个网络所指定的代价B.一个特定的路由的总度量等于组成该路由的所有网络的度量之和C.路由器选择具有最小度量的路由D.路由选择协议主要用于对某个网络中不同路由度量的计算5.以下关于自治系统(AS)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Internet之大使得仅用一种路由选择协议已无法更新所有的路由表,因此Internet必须划分为多个自治系统。B.自治系统是在一个管理机构管辖下的一组网络和路由器C.每一个自治系统可以选择一种内部路由选择协议来处理自治系统内部的路由选择D.自治系统之间可以选择一种或几种路由选择协议6.以下关于自治系统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自治系统划分区域的好处是将利用洪泛法交换链路状态信息的范围局限在每一个区域内,而不是整个自治系统。B.采用分层次划分区域的方法使交换信息的种类增多了,同时也使OSPF协议更加简单了。C.OSPF协议将一个自治系统再划分为若干个更小的范围,称为区域。D.在一个区域内部的路由器只知道本区域的网络拓扑,而不知道其它区域的网络拓扑结构情况。7.在RIP协议中,交换路由信息的方式是()A.向邻居节点广播整个路由表B.向整个网络广播整个路由表C.向邻居节点广播相邻的链路信息D.向整个网络广播相邻的链路信息8.以下关于RIP与向量距离路由选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内部路由选择协议RIP是基于向量距离路由选择算法的B.RIP要求内部路由器将它关于整个AS的路由信息发布出去C.RIP要求内部路由器向整个AS的路由器发布路由信息D.RIP要求内部路由器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发布路由信息9.RIP协议更新路由表的原则是选择到各目的网络的距离最短的路由信息。假设路由器X和路由器K是两个相邻的路由器,X向K说:“我到目的网络Y的距离为N”,则收到此信息的K就知道:“若将到网络Y的下一个路由器选为X,则我到网络Y的距离为()”。A.NB.N-1C.1D.N+110.以下关于OSPF协议与链路状态路由选择算法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OSPF使用链路状态路由选择算法来实现AS内部路由表的更新B.链路状态路由选择算法要求每一个路由器向本区域内的每一个其它路由器发送它的相邻路由器的状态信息C.收到OSPF分组的路由器向它的相邻路由器发送每一个分组的副本D.发送链路状态的间隔时间最长30s11.以下关于OSPF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OSPF使用链路状态协议B.OSPF协议要求每个路由器都形成一个区域内跟踪网络链路状态的数据库C.OSPF协议要求路由器在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用洪泛法向所有路由器发送该信息D.OSPF是以跳数作为路径长短的度量12.以下哪个特性不是OSPF协议所具有的?()A.支持多种路由度量标准,支持VLSM和CIDRB.提供安全认证机制C.对自治系统进行区域划分,适用于大规模网络D.存在收敛速度慢的问题。二、填空题1.用于因特网自治系统(AS)内部各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信息的路由协议主要有:和;用于AS之间交换路由信息的路由协议是。2.RIP标准起源于应用程序,RIP协议使用算法,RIP报文主要有两种类型:和。3.某运行RIP的路由器的路由表有20个表项。有5条路由在200秒内没有收到过它们的信息。这时共有个计时器在运行。4.OSPF的一个区域中包含了这样几个地址块:10.199.48.0/24、10.199.49.0/24、10.199.50.0/24、10.199.51.0/24,则该区域的区域边界路由器向骨干区域通告的路由汇总信息是。5.OSPF协议中的报文用于发现和维护邻居;报文用于交换链路状态数据库中各LSA(链路状通告)的首部。三、问答题1.什么是自治系统?互联网采用自治系统路由体系结构有什么优点?互联网的自治系统路由管理模式是什么?2.RIP协议使用了哪几个定时器?它们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3.RIP的慢收敛问题是如何产生的?解决办法有哪些?4.RIPv2在RIPv1基础上扩展了哪些功能?5.OSPF为什么要对自治系统进行区域划分?它是如何划分区域的?6.采用OSPF协议的多点接入网络中为什么要选举一个指定路由器?指定路由器的作用是什么?7.数据库描述报文为什么要进行链路状态数据库中各LSA首部的交换?7.运行OSPF协议的路由器在什么情况下,向对方发送链路状态请求报文?判断标准是什么?8.在采用OSPF协议的自治系统中,什么情况下会使用链路状态更新报文?
本文标题:第9,10,11章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132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