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9章货币政策第一节货币政策:目标和取舍第二节货币政策工具第三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第一节货币政策目标•一、货币政策:定义与构成要素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运用各种手段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效果构成要素货币政策要素之间的关系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间目标最终目标传导机制制定执行•美国•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目标界定与水平备注物价稳定币值稳定将物价的变动控制在一定幅度控制通胀/通缩;2%-4%→汇率稳定通胀:经济不确定性;造成社会紧张;难以计划首要目标最早目标充分就业高度就业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就业率/失业率:≤自然失业率3%-6%—摩擦失业:为更好的工作而失业—自愿失业:教子,旅游,“充电”失业:苦难/产出降低经济增长GNP/GDP;或人均GNP/GDP各国各异平衡国际收支一国对其他国家/地区的收支基本平衡静态:1年;动态:经济运行周期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目标矛盾经济增长与币值稳定共有六组目标相互间有矛盾经济增长+失业下降→通货膨胀经济低迷+失业上升→通货紧缩—货币供应→币值稳定/汇率稳定→失业上升•思考:如何选择货币政目标?三、货币政策战略(各国)•(一)货币目标制货币目标制的优缺点•(二)通货膨胀目标制•(三)带有隐性名义锚的货币政策不同货币政策战略的优缺点四、货币政策战术—中间目标选择美国—泰勒规则第二节货币政策工具(影响货币总量)第二节货币政策工具(影响利率)货币总量和利率不可兼得•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工具构成说明消费者信用控制1-首期付款额;2-偿还期限3-耐用消费品种类限制:提高-1;缩短-2;限制-3证券市场信用控制规定、调整证券市场的贷款如:证券交易保证金比率限制/鼓励:降低/提高该比率不动产信用控制1-贷款最高限额;2-最长期限3-首期付款额4-分摊还金优惠利率对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行业、地区提供差别利率政策的体现预缴进口保证金央行要求进口商预缴进口商品总额一定比例的存款类似证券保证金•三、直接控制信用工具工具说明最高利率限制防止抬高利率吸存、牟高利发放高风险贷款信用配额分配信用规模,并限制最高数量-信贷规模控制流动性比率流动资产对存款的比重,与收益率成反比—限制信用扩张的直接管制措施直接干预直接干预存款业务、放贷范围辅以:拒绝再贷款/贴现;惩罚性高利率;•四、间接信用指导道义劝告窗口指导央行:地位和威望→商行等:通告、指示、面谈→遵守金融政策并采取相应措施央行根据产业、物价、金融市场动向,规定商业银行每季度贷款的增减额,并要求执行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一、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重要工具,对于调控货币供应量、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二、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真实效用体现在它对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对货币乘数的调节。由于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与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存在乘数关系,而乘数的大小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因此,若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政策,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限制了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降低了货币乘数,最终起到收缩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的效果,反之亦然。•三、中央银行贷款:中央银行通过适时调整再贷款的总量及利率,吞吐基础货币,促进实现货币信贷总量调控目标,合理引导资金流向和信贷投向。•在我国,中央银行通过适时调整再贴现总量及利率,明确再贴现票据选择,达到吞吐基础货币和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的目的,同时发挥调整信贷结构的功能。•四、利率政策:利率政策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货币政策实施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国人民银行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的运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进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实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目前,中国人民银行采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1、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包括:再贷款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所采用的利率;再贴现利率,指金融机构将所持有的已贴现票据向中国人民银行办理再贴现所采用的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支付的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准备金中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水平的部分支付的利率。2、调整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3、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4、制定相关政策对各类利率结构和档次进行调整等。•五、常备借贷便利:借鉴国际经验,中国人民银行于2013年初创设了常备借贷便利(StandingLendingFacility,SLF)。常备借贷便利是中国人民银行正常的流动性供给渠道,主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对象主要为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期限为1-3个月。利率水平根据货币政策调控、引导市场利率的需要等综合确定。常备借贷第三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效果•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公开市场业务基础货币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货币供应量物价稳定再贴现政策长期利率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存款准备金政策短期利率(一)投资渠道传导•凯恩斯利率传导机制•托宾的q理论•可贷资金传导•信息不对称传导机制凯恩斯利率传导机制YIiMYIiM托宾的q理论•q为企业的市场价值与资本重置成本之比。•如果q值大于1,说明企业的市场价值就高于资本的重置成本,建立新厂房和购买新设备的资本成本就要低于收购同等规模的企业的价值。这时,就扩大了投资支出。•如果q小于1,说明企业的市值低于资本的重置成本,建立新厂房和购买新机器的成本要高于收购同等规模的企业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总的投资支出就不会增加。若以sP表示股票价格,通过托宾q值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YIqPMs反之,则有:YIqPMs可贷资金传导YILMa反之:YILMa信息不对称传导机制YIPM贷款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企业净值(二)消费者支出渠道传导•利率与收入渠道•财富效应•流动性效应利率与收入渠道YCYiMt财富效应YCPMs毕生财富流动性效应(I)YCPMs流动性困境可能性金融资产价值流动性效应(II)YC流动性困境可能性消费信贷可得性消费信用比率(三)国际贸易渠道YNXeiM•二、货币政策效果突发经济因素,使其难以调整政策是一种利益调整,利益集团形成政治压力预期对宏观政策的产生抵消作用内部时滞(认识时滞/决策时滞/行动时滞)外部时滞对V的估计或预测细小失误,将影响/逆转效果货币政策时滞微观经济主体的预期货币流通速度(V)其他经济、政治因素影响因素货币政策效应/有效性的衡量标准发挥效力的快慢—认识到目标的时滞[药:作用快]——便于调整政策取向与力度发挥效力的大小—实效与预期的差距[药:药效强]时间效应数量效应•三、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是总量/数量调控政策,而非结构调节政策是间接调控政策,而非直接调控政策是需求调节政策,而非供给调节政策货币政策的特点财政政策的侧重点/特点与货币政策几乎完全相反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比较比较内容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共同点通过总需求影响总支出,进而影响经济运行政策工具“三大法宝”→货币供应/r财政支出、税收政策侧重点收缩目标—需求—过热时多工具—抑制过热需求扩张目标:供给—萧条时降税—∆I;支出--∆MS--∆AD适用环境总量[需求]膨胀;结构扭曲实施时滞内部短,外部长独立性;多环节、因素内部长,外部短立法/国会,法规/强制性配合策略双松;双紧;松紧搭配相对地位:主导地位/辅助地位西方的理论评价理论政策配合操作策略效果凯恩斯学派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为辅逆风向相机抉择20年增长+通胀1970S:滞胀货币学派稳定货币政策单一规则供给学派稳定货币政策降税刺激C、I里根经济政策理性预期派稳定货币政策同单一规则结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很难正确评价。
本文标题:第9章货币政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136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