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一章防中毒窒息事故
1第一章防中毒窒息事故1、中毒窒息事故概念中毒窒息事故分为中毒事故和窒息事故。中毒事故是指操作人员在有毒气体浓度较高的作业场所内操作,不断吸入有毒气体而发生的事故。窒息事故是指作业人员在空气中含氧的浓度较低的作业场所内作业,由于氧气不足而导致的事故。中毒窒息事故是非煤矿山常发事故之一,多发生在爆破作业面、炮烟流经的巷道、炮烟积聚的采空区、炮烟进入的硐室、盲巷、盲井,通风不良的巷道、采空区、使用有毒或产生有毒气体的选矿车间等。2、中毒窒息事故统计2009年,全国非煤矿山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1230起,死亡1542人。其中较大事故45起,死亡176人。在这45起较大事故中,中毒窒息事故12起,占26.7%,居第2位;死亡46人,占26.6%,居第1位;重大事故4起、死亡70人。在这4起重大事故中,中毒窒息和火灾事故各1起,死亡28人。2001~2009年较大事故中毒窒息事故累计死亡人数占总事故累计死亡人数的19.2%,见图1:2001-2009年较大事故累计死亡人数按事故类型比例坍塌35.4%冒顶片帮14.5%其他爆炸0.5%瓦斯爆炸1.3%容器爆炸0.2%锅炉爆炸0.0%火药爆炸3.7%其他伤害1.8%物体打击3.3%车辆伤害2.1%机械伤害0.3%高处坠落3.5%火灾1.0%灼烫0.1%淹溺1.2%触电0.0%起重伤害0.7%放炮6.1%透水5.1%中毒和窒息19.2%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图12001-2009年较大事故累计死亡人数按事故类型比例2据统计,2010年1~3月份全国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53起,死亡209人,其中较大事故11起,死亡50人。在这11起较大事故中,中毒窒息事故就有4起,死亡20人。2010年非煤矿山事故死亡1271人,其中中毒和窒息事故死亡107人,死亡人数占事故死亡总人数的8.4%,见图2。由此可以看出,中毒窒息事故是非煤矿山多发事故之一。冒顶片帮,19.7%物体打击,17.1%坍塌,14.0%高处坠落,12.1%中毒窒息,8.4%其他,28.7%图22010年全国非煤矿山主要事故类型统计表3、事故案例事故案例一:2007年9月13日,湖南某矿业公司回收残矿作业的一个班组在井下15中段通向69号脉的探矿平巷中部,对回采的残矿砂进行选矿精选过程中,因化学药剂和矿石掺和引起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而发生急性中毒事故。7名作业人员中毒后,另外7人盲目参与施救,最终造成5人死亡、9人中毒的较大事故,直接经济损失228.3万元。事故原因分析:(1)该起中毒事故是由于作业人员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等法规标准,以及企业有关残矿回收的有关规定,擅自进入已废弃的盲巷,违规在井下进行化学选矿作业。作业中丁基黄药、浓硫酸与矿石反应产生的硫化氢有毒气体严重超标,引起急性中毒。同时参加救援人员缺乏安全知识和装备,盲目施救,导致事故进一步扩大。(2)通风管理不善。该企业由于近年来实行残采作业,缺乏有效管理,作业区原有通风系统被破坏,部分盲巷没有按规定要求及时封闭;风机安放位置错误,风管脱落,形成污风循环,造成事故地点无新鲜风流,有毒有害气体无法排走。3这是一起典型的硫化氢气体中毒事故!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味的气体,具有很强的毒性,对人的眼、鼻、喉的粘膜有刺激作用。当浓度达到0.01%时,就能使人嗅到气味,流唾液流鼻涕。达到0.05%时,经过0.5~1h,就能引起严重中毒。当空气中浓度达到0.1%时,短时间内会使人死亡。《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规定:硫化氢不得超过0.00066%;事故案例二:2007年7月4日,湖南某磷矿+55m水平和+46m水平之间通风上山的底部,由于未打开局部通风机,导致一名矿工去取原先存放在上山底部的钻机时发生窒息事故,五人盲目进入通风上山底部营救,结果冲在前面的四人同样发生窒息死亡,走在后面的一人见情况不对,才醒悟过来,马上返回地面报告井下情况。最终造成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事故原因分析:(1)通风系统失效,矿山停产后部分巷道垮冒,沿脉巷道被水淹没,造成风流堵塞,原来的通风上山变成独头巷道,处于无风状态。(2)作业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局部通风的重要性,局部通风的意识差;安全意识差,违章进入已停工的通风上山。(3)施救人员缺乏安全救护常识,在未采取通风和有效安全救护措施的情况下盲目进入事故点抢救人员,措施不当,造成事故扩大。这是一起典型的缺氧窒息事故!氧气是人体维持正常生命过程的关键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第一需要。空气中的氧气少了,人们的呼吸就感到困难,严重时会因缺氧而死亡。当空气中的氧减少到17%时,会感到心跳和呼吸困难;氧减少到15%时,会丧失劳动能力;减少到10~12%时,会失去理智,时间稍长对生命就有严重威胁;到6~9%时,会失去知觉,若不急救就会死亡。《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规定:井下空气中的氧含量不得低于20%。4、原因分析发生中毒、窒息事故的原因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4(1)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如放炮后通风时间不足就进入工作面作业。(2)通风设计不合理,存在通风死角。通风管理不善,巷道堵塞或垮塌,通风构建筑物破坏,废弃巷道和盲巷没有封闭,造成作业场所无新鲜风流,有毒有害气体积聚。没有设置局部通风或局部通风存在问题,没有足够的风量稀释有毒有害气体,通风时间过短等。(3)由于警戒标志不合理或没有标志,人员意外进入通风不畅、长期不通风的盲巷、采空区、硐室或是擅自进入废弃巷道等。(4)大量窒息性气体和有毒气体突然涌出到采掘工作面或其他人员作业场所,人员没有防护措施。(5)出现意外情况。如意外的风流短路,人员意外进入炮烟污染区并长时间停留,意外的停风等。(6)盲目施救,造成事故扩大。据国家安监总局统计:2010年前11个月,我国因盲目施救导致伤亡扩大的较大以上事故已达40起,最初涉险62人,最终却死亡166人,“无谓牺牲”达104人。5、防范措施要避免非煤矿山发生中毒窒息事故,应该努力做好防范工作。(1)建立和完善矿井通风系统建立和完善机械通风系统,加强通风管理,制定通风管理规章制度,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定期进行通风检查测定,保证矿井总风量和作业场所的风量,杜绝不合理串联通风以及无风、微风作业隐患。(2)加强局扇通风对通风困难和不良的巷道或采场加强局部通风,保证足够的通风时间,建立健全局部通风机的开、停制度,防止循环风。(3)加强工作面有毒气体的检测进入掘进工作面、采场进行下一步作业时,尤其是通风不良的情况下最好用仪器进行检测。完善检测监控系统,实现对采掘工作面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以及主要工作地点风速的动态监控。5(4)配备个体防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也是有效防护的措施,检测人员应佩戴隔离式呼吸器,严禁使用氧气呼吸器;缺氧窒息性环境严禁佩戴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5)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把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位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严禁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6)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定详细的应急救援预案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根据实际编制具有可操作性的事故应急预案,配备相应的应急装备。加强职工应急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防止盲目施救,造成事故的扩大。6、中毒窒息事故的救护发生中毒窒息事故施救需要科学方法和事先完备的应急准备。事故发生后,固然需要紧急施救,但更需要讲科学讲方法。否则,不但不能有效施救,反而会导致事故的扩大。为了避免类似悲剧再次重演,防止因施救不当或盲目施救造成事故扩大。进行中毒窒息事故施救应采取急救措施如下:(1)迅速报告矿调度室;(2)抢救人员在进入危险区域前必须戴上防毒面具、自救器等防护用品;(3)危险区域的局扇保持开启;(4)迅速把中毒者移到具有新鲜风流的地方,静卧保暖;(5)中毒者还没有停止呼吸或呼吸虽已停止但心脏还在跳动,先清除中毒者口腔、鼻腔内的杂物,使呼吸道保持畅通,然后进行人工呼吸。如心脏跳动已停止,应迅速进行心脏胸外挤压,同时进行人工呼吸。(6)遇险人员不能一次全部搬运时,应给遇险人员佩戴全面罩氧气呼吸器或隔绝式自救器。
本文标题:第一章防中毒窒息事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166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