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述职报告 > 第一篇大地测量11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
第一篇大地测量GNSS连续运营基准站第一章大地测量大纲要求:(1)根据测绘基准建设的基本要求,确定国家和区域连续运行基准站网、卫星定位控制网、搞成控制网(2)根据¥1.1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知识点一、基准站组成(硬件、软件、通讯组成)(1)连续运行基准站,由GNSS设备、观测墩、通讯设备、电源设备、计算机设备、气象设备、工作室、观测室等基本设备组成,并且具备长期连续观测和记录卫星信号的能力,通过数据通信定时或实时的将数据发送至数据中心。(2)数据中心,由计算机、网络设备、专业软件以及机房组成,具备数据的处理,数据的分析,数据管理、产品服务等功能,用于数据汇集、储存、处理、分析和分发基站数据,形成产品服务。(3)数据通讯网络,有公用或专业网络构成,用于基站与数据中心,数据中心与用户之间的数据交换,实时数据传输和数据产品服务分发二、基准站的分类与布设原则依据应用范围和任务要可分为国家基准站网,区域基准站网,专业基准站网国家基准站网:1是国家地理信息系统重要的基础设施2主要用来维护和更新国家地心坐标参考框架3开展国家高精度定位、导航、工程建设、地震监测、气象预报等国民基础设施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等区域基准站网:1是省市自治区总要基础设施,用来维护和更新区域的地心坐标参考框架,区域地心参考框架应该与国家地心参考框架保持一致;专业基准站网:专业基准站网是有专业单位建设的基准站网,用于各个专业信息服务,专业基准站网应该与国际基准站网保持联系。布设原则:国家基准站网布设:应该覆盖国家的整个领土领海,全国范围内均匀分布,站间距应该在100-200KM,国家基准站网应该满足国家地心坐标参考框架的维持和更新,并且兼顾国家发展,经济建设,地理因素等因素,国家基准站网分布每个省自治区至少有三个,且均匀分布,观测墩埋设于基岩基准站,直辖市至少有1-2个均匀分布,观测墩埋设于基岩的基准站。区域基准站网布设:区域基准站网应满足区域地心参考坐标框架的更新和维持,均匀分布在整个省市直辖市,兼顾区域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自然条件,定位需求的服务等因素,区域基准站网建设应兼顾相邻区域基准站网,实现有效覆盖,相邻区域基准站网重叠区域定位服务应保持一致。依据《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基准站网技术规范》区域基准站网应能连续提供实时定位服务,基准站间距应满足定位精度厘米级别,站间距=70km,定位精度分米级别70KM专业基准站网布设:专业基准站网应按照专业要求进行布设,满足实时提供定位服务,站间距应该满足,定位精度厘米级别=70km,定位精度分米级别站间距70km。三、基准站建设(1)基准站选址1、踢除多路径效应远离(高大建筑,树木,水体,海滩,易积水的区域)2、远离微波站,微波通道,无线电发射台,高压线穿越地带等电磁干扰,距离应大于200m3、应该远离矿区铁路公路等易产生振动的地带4、应具有10度以上地平高度角的卫星通视条件,困难地区可以放宽到25度,遮挡物水平投影应低于60度5、要顾及未来规划建设,基准站要建设在未来变化较小的地区。6、要进行连续24小时以上的实时环境测试,国家基准站网和区域基准站网,数据可用率达到85%,多路径效应影像应小于0.5m。(2)地址环境地质环境应该符合以下要求,1、国家基准站网应建立在稳定地质构造的块体上,远离地质不稳定区域如地质断裂带,易出现塌陷滑坡的局部变形的区域,和易受水淹的地带,或者是地下水位变化较大的地区。2、区域基准站网应与国家基准站网一致建立在地质结构稳定的块体上,或结构稳定屋顶上。(3)依托保障便于接入公网或专用网络、交通便利便于人员往来和车辆运输、稳定可靠的电源保障、具备练好的土建条件、具有建设用地及基础设施保障、有较好的安全保障便于人员维护和站点的长期保存。(4)提交报告1、勘选报告2、用地证明3、站点照片4、站点点之记5、地质勘查证明或建筑物结构证明6、实地测试数据和数据分析7、其他资料(行政区划、自然条件、地震地质概况、交通、通信、物资、水电、治安)四、数据中心五、基准站网测试六、基准站网维护
本文标题:第一篇大地测量11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166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