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第三章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第一节教师)
第三章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教师、幼儿、环境授课人:潮阳区职业技术学校梁克晃第一节教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掌握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了解幼儿教师的职能和社会地位。掌握幼儿教师职业的特点及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了解幼儿教师的社会权利和义务及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方法.(二)方法与过程1.通过教师举例,分析讲解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和专业素养要求,能分析评价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能力.一、教学目标(三)情感与态度通过教学,使树立学生正确的幼儿教师教育观和责任心,责任感三教学重点掌握幼儿教师职业的特点及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及其运用。四教学难点能运用教师能力素质要求的理论分析评价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能力一、学前教师的职能和社会地位学前教师是专门的职业和专业人员,遵循国家教育方针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培养人,造就合格社会成员的职业。二、学前教师职业的特点(一)学前教师职业的劳动特点1、学前教师的劳动复杂而富有创造性。学前教师的教育任务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教育对象?教育对象的发展特点?幼儿园的任务?幼儿的一日活动?创造性:幼儿的个性和发展潜力不同,教师应根据幼儿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让每个儿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幼儿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全班二、三十个幼儿,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入园前经历着不同的抚养和教育,他们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性格,有着不同的发展水平。加之我国幅员辽阔,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的差别很大,幼教机构又有多种类型,教育的具体内容必须因时因地制宜。由于劳动对象的差异以及劳动条件的不同,教师必须针对具体情况,开展教育工作,这种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幼儿教师就是根据班级和每个幼儿的特点,考虑本园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结合季节条件,要创造性地制定本班的教育活动计划,选择和设计适合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在一日教育过程中,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处理,比如晨间活动要提供什么新的游戏材料,怎样增加早操的运动量,怎样吸引幼儿多活动,某些幼儿最近一直搭积木,怎样引导他们开展其它游戏,谁不爱吃青菜,最近谁不爱听话,怎样对他们进行个别教育工作。此外还有一些随时出现的事,比如天突然下雨,或者幼儿园门口停了一辆救火车等等,教师都需要机智及时地处理和解决。许多幼儿教师在自己创造性的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育风格。当前幼儿教育正处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又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对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学前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问: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什么?模仿而教师对教材等的使用却不然,教师必须把凝集在教材、教科书中的智能,甚至情感、世界观等完全转化为主体的智能、情感和世界观,甚至还要求超过它们的范围和水平,这样才有可能在劳动过程中使用他的劳动手段。除了劳动手段的主体化以外,还有许多教育劳动手段就存在于教师本身,比如教师的人格、言行等都是教师劳动的重要手段。这种劳动手段的主体性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这种发展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构成了教师劳动的组成部分。教师劳动效果首先取决于教师本身的发展水平,不仅取决于它的学识能力,也需取决于他的世界观、道德面貌、意志、情感等方面的修养。幼儿的智能、品德行为习惯很大一部分是通过直接模仿和感染而获得的。幼儿教师和幼儿朝夕相处,和幼儿一同活动、一同游戏,幼儿教师的知识、智能、思想感情、道德风貌,以及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幼儿的榜样,有力地熏陶着、影响着幼儿。在幼儿教育中,身教重于言教,幼儿教师自身的活动和言行是重要的劳动手段。由于幼儿教师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对幼儿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幼儿教师应有较完美的个性、一定的教育技能和素养、广泛的知识,而且又是绘画、音乐、文学的多面手,才能充分地发挥身教的作用。3、学前教师的劳动具有长期性学生讨论:你最难忘的一位老师?有些教育影响可能是终生的,如教师的人格等(二)学前教师职业的角色特点1、教师是幼儿生活的照料者2、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区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3、教师是幼儿与社会沟通的中介者根据《教育法》、《教师法》的精神,“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我国幼儿教师的权利是∶1.进行保育教育活动,开展保育教育改革和实验的权利;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二)幼儿教师的权利3.指导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幼儿成长发展的权利;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带薪休假的权利;5.参与幼儿园民主管理的权利;6.参加进修或者其它方式的培训的权利。(三)幼儿教师的义务我国幼儿教师的义务是∶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幼儿园保教计划,履行聘约,完成工作任务;3.按国家规定的保教目标,组织、带领幼儿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4.关心、爱护全体幼儿,尊重幼儿人格,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幼儿的行为或其它侵犯幼儿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幼儿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每一个幼儿教师都应当为自己肩负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感到骄傲和自豪。每一个幼儿教师都应当珍惜和保护自己的权利,同时认真地履行自己的义务,自觉地、主动地为幼儿教育事业奋斗,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和爱护。四、学前教师的专业素养(一)职业道德素质所谓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指的是幼儿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调节和处理各种关系(教师与幼儿、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园长、教师与幼儿园、教师与社会、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工作)所应遵循的基本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教师职业道德产生的根据是教师职业活动的内在要求。教师职业如果没有道德要求,就无法完成它的职业使命和实现它的职业职能。1.教师为什么要职业道德(1)教师在履行职业职责时,拥有高度的选择自由。因此,教师需要道德的指导方针来帮助他们在具体情境选择下决定此时此刻什么是最好的决定。(2)教师是其幼儿可能的模仿对象——不管他们是否愿意。(3)教师本身是其履行职业责任时所拥有的最重要手段。教师必须把自己作为其职业的工具;他们的知识和能力,他们的言行举止,他们的感受能力,他们的礼节,他们的习惯。教师要做到言行一致,道德教育才能成功(4)对教师的职业工作进行外在控制是困难的。因此,社会主要依靠教师自己提供必需的自律,教师的绩效无法通过市场自由竞争来实现,他们的收入完全独立于他们的业绩和声望,易导致教师懒惰,预防懒惰仅仅靠社会法律是不够的。(5)今天的社会对教师不仅提出了合理的要求,同是也提出了许多过高和不现实的要求.为了保护他们,有必要对合理的和不合理的要求加以区分,由此需要一个深思熟虑的职业道德作为判断标准,2008:184~185)(一)职业道德素质1、爱岗敬业,虚心好学2、爱护儿童,因材施教3、作风正派,为人师表(1)衣着得体,举止端庄(2)说话有礼貌,举止文明(3)尊重家长,廉洁从教(4)团结协作,顾全大局(二)身心素质没有健康的身体不可能搞好幼儿教育工作,这是没有异议的。而要搞好幼教工作,为人师表,幼儿教师的情感、个性、性格、行为方式等心理素质也同样重要。作为一个幼儿教师应当具有宽阔、慈爱的心胸,稳定的情绪,丰富的感情,活泼开朗的性格,良好的行为习惯等等。这样的教师容易与幼儿打成一片,接纳幼儿,并能潜移默化地让幼儿受到教师的感染,有利于幼儿身心的成长。1.心理健康的幼儿教师,应该能够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心理健康的幼儿教师,首先要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能力、性格中的优缺点能够做出客观的、恰当的自我评价,既不自傲,也不自卑。同时,对自己的优缺点都能心平气和地接受,而不会经常对自己抱有不满情绪,能和“自我”平静地相处。同时,还能从工作和生活中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抱有相当程度的满足感。心理健康的幼儿教师,总是能够努力调整自己去适应周围的环境,而不是企图努力去改变周围环境来适应自己,他们能够积极面对现实,而不逃避现实,对周围事物和环境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对生活、工作中的困难能妥善处理。心理不健康的幼儿教师,往往以幻想代替现实,不敢面对现实,或常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或责备社会环境对自己不公而怨天尤人,无法适应现实。心理健康的幼儿教师,乐于与人交往,乐于接纳他人(包括接纳他人的长处和短处),从不刻意去改变别人来适应自己。一个心理健康的幼儿教师,总是能将自己融入到集体和自己所处的社会群体之中。2.心理健康的幼儿教师,应该能够正视现实,接纳他人心理健康的幼儿教师,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总是占优势的,他们虽然也会有因挫折和不幸而产生悲、忧、愁、怒等消极情绪体验,但他不会让自己长期处于这些消极的情绪体验之中,更不会在严重打击下而轻生。同时,他还能将自己的情绪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做到:喜而不狂,忧而不愁,胜而不骄,败而不馁,谦而不卑,自尊自重,在社会交往中既不妄自尊大,也不退缩畏惧;对于无法得到的东西,他们会理智地放弃,而不会去狂迷地追求,他们在社会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对于自己拥有的能够感到满足,他们能从自己拥有的获得快乐。3.心理健康的幼儿教师,应该能够协调、控制自己的情绪,心境良好心理健康的幼儿教师,时刻都有自己工作、学习、生活追求的明确目标,他们的人生态度是积极,他们在不断的追求中获得满足和快乐,他们不会感到空虚,他们也不会虚度年华。心理不健康的幼儿教师,或因失去工作或学习、学习、生活目标而郁闷不乐,或由于理想的工作或生活目标超越现实,而无法实现进而心烦意乱,焦虑不安。4.心理健康的幼儿教师,有积极向上的、现实的人生目标心理健康的幼儿教师,热爱并自觉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能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在幼儿教育工作中能体验生活的充实和自己存在的价值。心理不健康的幼儿教师则缺乏责任心,工作常无成就感,常体验到工作和生活的无奈,常常觉得工作和生活的无价值。5.心理健康的幼儿教师,对他人、对工作、对社会有责任心心理健康的幼儿教师,常常能给他人以理解、同情、尊重、关心、帮助等,因而常常有良好而稳定的人际关系,同时,也因其有爱心,因而深得领导、同事和小朋友们的喜爱。心理不健康的幼儿教师经常埋怨领导,埋怨同事缺乏对他自己的关怀、理解,而他自己又缺少对社会、他人的同情、关心和帮助,因而很少有良好的人际互动,他们经常由于不顺心的事情而迁怒于他人,特别是迁怒于小朋友,小朋友对这类教师有畏惧感。6.心理健康的幼儿教师,心地善良,对人有爱心心理健康的幼儿教师,应具有与其同年龄、同性别的多数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如果一个的心理行为经常偏离其年龄特征和性别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比如,少年老成和从心态上不愿意接受衰老,都是心理不健康的一种表现。7.有独立、自主的意识心理健康的幼儿教师,应具有与其同年龄多数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如果一个的心理行为经常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8.心理健康的幼儿教师的心理行为符合其年龄和性别特征(三)知识素质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1.本体性知识教师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一切努力又都是围绕着本体性知识的有效传授的。教学的最终绩效是用幼儿掌握的本体性知识的质量来衡量的。不能否认,在一定限度内,教学的有效性是与教师所掌握的本体性知识呈递增关系的。正所谓:学高人之师。研究表明:教师知道的内容与学生学习的内容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准,但并不是越多越好。超出一定的水平,它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将不再呈现统计上的相关性了。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仅仅是个体成为一个好教师的必要条件。研究表明:教师知道的内容与学生学习的内容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准,但并不是越多越好。超出一定的水平,它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将不再呈现
本文标题:第三章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第一节教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211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