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苏州市吴中区2012年初三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历史试题(三)
第1页共9页苏州市吴中区2012年初三教学质量调研测试(三)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四大题(即选择题、判断题、填充题和材料解析、问答题),共6页,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50分钟,总分50分。2.所有题目的答案均应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卷上相对应的位置上,否则作答无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中华文明传承五千载,精美的文物浩如烟海。下列文物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①②④③D.③①④②2.“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下列那一项不属于这四位帝王的文治武功?A.北击匈奴修筑长城B.独尊儒术兴办太学C.开通运河沟通南北D.陈桥兵变取代后周3.汉藏一家亲,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下列史实中,不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A.西汉昭君出塞B.唐朝文成公主入藏C.元朝设置宣政院D.清朝册封达赖班禅4.下列钱币中,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实现南移的朝代流通的是第2页共9页5.暑假里,陈明同学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夏令营,随导游来到某史料陈列馆参观。该陈列馆由四个展厅组成,主题分别是:“英军入侵”“城下之盟”“丧权辱国”“香港回归”。该陈列馆的展出内容与以下哪一条约有关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巴黎和约》6.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这里的“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A.推翻了封建制度B.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7.近代以来,面临民族危亡,中国各阶层人士纷纷从不同层面掀起了救亡运动。下列人物中,主要从制度层面进行探索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8.2011年11月以来,网络书《绝密档案:第一次国共合作内幕》赢得了极高的点击率,使得人们再次关注第一次国共合作。历史上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的成果不包括①创办黄埔军校②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③掀起北伐战争④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9.下图所示军事行动的重大意义是第3页共9页A.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B.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开始C.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D.人民解放军开始发动三大战役10.辽宁农民在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信中的“这个梦想实现了”是因为A.土地改革B.农业合作化C.人民公社化D.“大跃进”运动11.1970年12月,毛泽东会见美国客人斯诺时说:“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要走弯路,就是S形”。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在1956-1976年这20年间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正是走了S形。下列历史事件属于这一时期“走弯路”的是①文化大革命②中共“八大”③“大跃进”运动④人民公社化运动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12.下列对中共“十二大”、“十四大”和“十五大”关键词的表述,最恰当的是A.国企改革——初级阶段——科学发展B.中国特色——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C.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三个代表D.经济特区——初级阶段——“一国两制”13.某大型益智类节目现场,主持人给出了三个提示.由此可推断这位文学家是A.莎士比亚B.达.芬奇C.薄伽丘D.但丁14.《权利法案》是英国开始确立君主立宪制的标志。下列内容中,出自这部文献的是A.“法律是公共意志的体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C.“这些殖民地从此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D.“国王必须依法行使权力,无权废除法律”15.“机械化生产取代古老的手工操作,大工厂把小作坊远远抛在后面,铁路与轮船取代马车和帆船。”请问这一巨变开始的标志是A.飞梭的发明B.珍妮机的发明C.蒸汽机的改良D.火车的发明16.马克思在评价19世纪晚期某一历史事件说:“掌握政权的第一个条件是改造传统的国家工作机第4页共9页器,把它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消灭掉……它(所建立的政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他所评价的是A.三大工人运动B.巴黎公社C.二月革命D.十月革命17.《全球通史》中说:“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动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这表明当时的苏俄实行的是A.农业集体化政策B.斯大林模式C.新经济政策D.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18.1941年,丘吉尔在广播讲话中说:“我的思绪回到了若干年前。那时,俄国军队是我们抗击共同的不共戴天的敌人的盟军,他们坚忍不拔,英勇善战,帮助我们赢得了胜利。”请选出“若干年前”英俄两国曾经共同抗击过的“敌人”A.德国和日本B.法国和德国C.德国和奥匈帝国D.美国和土耳其19.70年前,中、美、英、苏等二十六个国家齐聚华盛顿,签署了著名的《联合国家宣言》,并首次使用了“联合国”一词。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A.巴黎会议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20.要想深刻认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应该读的书籍是二、判断题(正确的在答题卷上填“A”,错误的填“B”。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21,元朝军队先后灭亡西夏、金、南宋,完成统一。(▲)22.下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自制的一把近代列强侵华大事年代尺,“口”处表示的事件是甲午中日战争。(▲)23.1951年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的完全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第5页共9页24.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德国的科技创新最为突出。(▲)25.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涉及范围特别广,席卷全世界。(▲)26.当前的世界政治格局处于“一超多强”局面,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6分)。27.唐代出现的新式农具▲,提高了江南地区水田的耕作效率,北宋时期从越南引进的▲在江南推广,提高了粮食产量。28.秦始皇实行▲,清朝统治者大兴“▲”,都摧残了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进步。29.1804年,贝多芬完成了第三交响曲即《▲》,热情歌颂了资产阶级革命家拿破仑;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公社领导人之一欧仁·鲍狄埃创作了《▲》,热歌无产阶级革命。四、材料解析题、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近代,西方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达80余次,入侵舰艇超过1800艘。1840年,英国侵略者仅用47艘木质加装火炮的舰船,就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请回答:(1)比较图一、图二,汉代丝绸之路与明代郑和下西洋相比,中国的对外交往有哪些不同?(2分)有什么共同的积极作用?(1分)(2)材料二表明近代以来,中外交往的方式与材料一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1840年英国打开中国大门对中国的影响如何?(1分)(3)近期,菲律宾对我国黄岩岛的主权问题提出无理要求,导致双方海上军事对峙。黄岩岛自第6页共9页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1279年,元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测验”,在南海的测量点就在黄岩岛。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应该如何处理外交关系的看法。(1分)3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阅读下列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光辉历程的图文材料,回答问题。【第一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图l再现了毛泽东率领红军走上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史画面。请问这是在他领导的哪一次武装起义之后?(1分)【第二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2)图2是大型音乐舞蹈《团结颂》的场景,展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这应该归功于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哪项基本政治制度?(1分)图3中的这次会议制定了什么重要的法律文件?(1分)【第三组: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材料一第7页共9页材料二《1980年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示意图》(3)材料一体现了安徽风阳农村改革的成就,请问农村改革的实质是什么?(1分)材料二示意图中的①处应该填写什么内容?(1分)(4)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到什么启示?(1分)32.近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一种趋势,在此过程中,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和美国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起了主导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经济全球化的开始,那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海军《火预言:2049年的世界》材料二20世纪中期,由于美国作为一个经济巨人和超级大国的出现,全球化又获得了额外的巨大提高。……二战后,美国向欧洲提供了巨额贷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当然,它在向各国提供贷款的同时。也为美国本土的一些跨国公司进入新的市场提供了机会。第8页共9页——(英)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材料三信息技术已成为过去10年里在经济上所取得的更快生产周期、更高水准的产品质量和低通货膨胀等特点的主要贡献力量。——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材料四请回答:(1)据材料一,作者把哪一事件看做是经济全球化的开端?(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中期以后英国大规模向全球殖民的最主要的经济条件。(1分)(2)20世纪初,美国人在交通领域的那一项发明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1分)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美国是通过采取哪一措施实现对西欧的经济控制的?(1分)(3)材料三中的“信息技术”出现在第几次科技革命中?(1分)结合材料四分析这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分)第9页共9页
本文标题:苏州市吴中区2012年初三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历史试题(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216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