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章货币第一节价值形式的演变与货币起源第二节货币的职能与货币流通规律第三节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第一节价值形式演变与货币的起源一简单的价值形式二扩大的价值形式三一般价值形式四货币形式及其发展一、简单的价值形式概念一种商品的价值只是偶然地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等式1只绵羊=2把斧子地位作用主动被动相对价值式等价形式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的涵义与关系价值被表现的商品表现价值的商品对立统一相对价值形式:是主动将商品的价值,相对地表现在作为等价物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上的形式。等价形式:就是某种商品充当价值的代表能够与另一种商品直接相交换的形式,这样的商品叫做等价物,也称为价值镜。•等价形式三大特点:•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相对价值量变化规律:1、假定斧子价值不变,绵羊价值增加一倍则:2、假定绵羊价值不变,斧子价值增加一倍则:3、假定绵羊价值增加一倍,斧子价值也增加一倍则:1只绵羊=4把斧子1只绵羊=1把斧子1只绵羊=2把斧子简单价值形式的本质和矛盾•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只表现为使用价值,表现为具体劳动和私人劳动的产物,而它的价值、抽象劳动、社会劳动在作为等价形式的商品上表现出来•作为等价形式的商品就被当作是价值、抽象劳动、社会劳动的表现二、扩大价值形式概念即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等式1把斧子80斤粮食1只绵羊=60尺布5张兽皮一定量的其他商品局限性:无统一的等价物三、一般价值形式概念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某种特殊的商品上等式2把斧子80斤粮食60尺布=1只绵羊0·1克金子一定量的其他商品局限性:一般等价物不固定四、货币形式概念某种商品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并固定地独占了一般等价物的地位。等式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1把斧子80斤粮食60尺布=1克黄金一定量的其他商品五货币形式的发展实物货币阶段:米、布、木材,较长时期存在的是贝金属货币阶段:中国:贵金属贝,布币,刀币,五铢钱,通宝,金银元代用货币阶段:中国:交子会子宝钞信用货币阶段:电子货币:是用电子化、数字化交易替代商品交换中的物,是在许多个人和组织间交付和传递而保持其价值不变的一种通货。IC卡信用卡纸币,劣金属铸币,以及银行的支票存款针首刀直径描述特征周公元前1066-前221年正面斜肩弧足空首布描述正面反面直径特征周公元前1066-前221年卢氏五铢钱北宋通宝太平天国通宝北宋交子或钱引北宋的交子会子咸丰钞票(银票)信用货币作业•主题:对每一货币发展阶段选取两种货币介绍•内容:包括该货币产生的背景、形态、用途等•格式:正文小四宋体题目小二黑体(署名班级位于题目下方)一级标题三号黑体二级标题四号黑体三级标题小四黑体行间距1.25行倍两人一组纸币优缺点:优点:方便,节约缺陷:易受攻击,将导致可怕的经济大混乱2012年度《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前十名财富价值(亿美元)卡洛斯·斯利姆·赫鲁,墨西哥卡尔索联合企业集团,电信巨头阿曼西奥奥特加,西班牙,西班牙纺织巨头Intidex集团,全球第三大服装零售业企业主、国际知名品牌Zara创始人排名财富变化姓名国籍所在城市年龄是否白手起家行业净资产(亿美元)1下降卡洛斯斯利姆及其家族墨西哥墨西哥城72白手起家电信6902上升比尔·盖茨美国麦地那56白手起家科技6103下降沃伦·巴菲特美国奥马哈81白手起家投资4404持平伯纳德·阿诺特法国巴黎63继承和发展时装和零售4105上升阿曼西奥·奥特加西班牙拉科鲁尼亚75白手起家时装和零售3756下降拉里·埃里森美国伍德赛德67白手起家科技3607持平埃克·巴蒂斯塔巴西里约热内卢55白手起家能源3008上升斯蒂芬·佩尔森瑞典斯德哥尔摩64继承和发展时装和零售2609下降李嘉诚中国香港83白手起家多元化经营25510下降卡尔·阿尔巴切特德国鲁尔河畔的米尔海姆92白手起家时装和零售254第二节货币职能与货币流通规律一货币职能二货币流通规律三纸币流通规律与通货膨胀和紧缩一、货币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货币职能的关系价值尺度观念货币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关系:1、前者通过后者实现,后者为前者作出技术规定2、前者衡量不同商品价值,后者衡量货币本身价值;前者随着劳动生产率而变化,后者则不会;前者是商品经济产物,后者国家法律规定。价格标准包含一定量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使商品在量上可以比较以货币为尺度来衡量和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涵义作用价格特点流通手段涵义: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特点:现实货币。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W——G——W货币流通: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断运动贮藏手段涵义: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作用: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使之与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特点: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职能。涵义产生的前提商业信用世界货币涵义:超出国界,在世界市场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五种职能的关系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是基本职能,其他职能是派生职能二、货币流通规律概念: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货币量的规律1、待流通的商品数量Q2、商品的价格水平P3、货币流通速度V公式:PQM=—————V因素决定商品价格总额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次数关系:1、M与PQ成正比2、M与V成反比调整公式:PQ-PQ1(赊销商品)+PQ2(到期支付)-PQ3相互抵消M=—————————————————————————V三纸币流通规律与通货膨胀和紧缩纸币流通规律: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性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通货膨胀:纸币发行量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通货紧缩: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下跌,即物价出现负增长。纸币:是由金属货币衍化而来的,它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特点:没有价值,国家强力支持,以金属货币为基础,有关国民党统治时期通货膨胀的一些资料1935年国民党反动政府实行了“法币改革”,规定自1935年11月4日起,以伪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的钞票为“法币”(一九三六年又增加了伪中国农民银行。从1942年7月1日起,法币的发行权统一于伪中央银行);抗日战争期间,法币的发行额迅速增长起来。1945年8月抗日战争结束时,法币的发行额为1937年7月抗日战争发生时的三百四十余倍,同一时期的物价至少上涨了二千倍左右。抗日结束后,国民党反动派又发动了反人民的国内战争,这就不能不更加大量地增发纸币。从1937年6月至1948年8月21日法币崩溃为止,法币发行量上升到四十七万倍,同一时期上海的物价上涨了四百九十二万七千倍。大量发行的结果,法币急剧地贬值,1948年8月法币的购买力只有战前币值的五百万分之一。1937年——1949年一百元伪法币的购买力变化如下:1937年可买黄牛二头;1938年可买黄牛一头;1939年可买猪一口;1941年可买面粉一袋;1943年可买鸡一只;1945年可买鸡蛋二个;1946年可买固体肥皂六分之一块;1947年可买煤球一个;1948年8月19日可买大米0.002416两(按每斤十六两算);1949年五月可买大米0.000000000185两(即一粒大米的千分之二四.五)。第三节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三价值规律的作用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交换比例必须按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不是由某个生产者个人生产一定量商品或某个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当时社会平均生产条件下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需总量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决定。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格经常背离价值并不违背价值规律:商品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它的涨落总是围绕价值这个中心进行的从短暂和个别看价格经常背离价值,但整个社会看,总价格和总价值仍是基本一致的。供不应求生产者供大于求生产者价格下降(小于价值)减少生产价格上升(大于价值)扩大生产可见,供求关系变动,使得价格背离了价值;同时,价格变动对供求关系起反作用,使价格对价值不会偏离太远,并使偏离的价格再向价值靠拢三、价值规律的作用一般作用: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价值规律调节商品生产经营者的利益分配。资本主义作用特点:1、造成社会财富浪费;2、生产技术提高的有利和不利双重作用;3、两极分化。社会主义作用特点:1、不是唯一的调节者;2、自觉利用。商品使用价值价值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私人劳动创造决定决定决定私有制社会分工形成交换价值决定交换衡量大小价值量决定货币价格决定表现定义本质职能基本职能其它职能供求关系影响价值规律基本内容表现形式主要作用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流通规律纸币案例23月初,成都华西乳业公司牛奶加工车间里,工人拧开巨大奶罐的阀门,白花花的牛奶喷涌而出,散发着香气的牛奶在车间里四处流动,上面白晰细腻的泡沫像是一层质地考究的地毯。但牛奶的去处竟是下水道。华西乳业倒牛奶事件去年,在供求一致的条件下,某种商品的单位价值为1元。今年,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货币币值仍然没变,但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社会实际生产这种商品为5,000件,而社会需要为1,0000件。试计算:(1)该商品单位价格应为多少?(2)单位商品价值与价格背离是多少?计算题答案:根据劳动生产力与价值量成反比的原理:劳动生产力=1/单位商品价值量∵去年劳动生产力=1/1=1∴今年劳动生产力=1·(1+25%)=125%∴今年的单位商品价值量=1/125%=100/125=0·80元根据供求对价格的影响作用原理:∵社会实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为5000件,社会需求商品使用价值量为10000件∴社会必需的价值量为10000×0·80元=8000元∴单位商品价格=0·80×10000/5000=1·60元单位商品价格高于价值:1·60元-0·80元=0·80元答:1、该商品的单位价格为1·60元;2、价格高于价值0·80元年内商品价格总额为1400亿元,赊销商品的价格总额为350亿元,到期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400亿元,互相抵消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250亿元。根据经验测定单位货币每元年平均流通次数为8次,当年发行纸币200亿元。试计算:1、年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多少?2、纸币贬值后每元值多少?提示:1、按货币流通公式计算所需要的货币量2、按流通需要货币量与纸币发行量之比求纸币每元值多少。计算题答案根据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当年所需要的货币流通量=1400+400-350-250=150亿元8货币贬值后每元值=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150=0·75元流通中实际发行货币量200答:1、年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为150亿元2、货币贬值后每元值为0·75元
本文标题:第三章货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224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