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9寓言两则MicrosoftWord文档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授课时间:年月日课题9寓言两则课型精读第几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三维)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教学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教学方法与手段朗读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法;多媒体课件使用教材的构想课题“亡羊”与“补牢”的分开,把故事的起因与结果一下子立体地呈现给学生,成为老师教、学生学的主线。围绕于此,设计一个中心问题:从亡羊到补牢这一过程到底发生了什么呢?学生读故事、思考、发现、交流、分角色表演朗读对话部分,体会邻居对养羊人的关心和养羊人对丢羊这件事的态度。课时教学流程教学活动课堂变化处理及主要环节的效果一、复习巩固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1..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2.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二、预习自学1.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习,教师行间巡视,初步了解学生的解答情况并对学困生给予帮助和鼓励。知识强化站会读词语寓言窟窿劝告软硬狼群法则后悔盘缠叼走街坊(难点提示:“缠”右半部不要写成“厘”。)探究俱乐部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2.概括主要内容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三、小组合作,讨论释疑教师组织学生有序地针对预习内容进行合作交流,行间巡视了解学生的疑难点,困惑处。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小组探究时组长负责组织,组员轮流发表看法,别人说时要认真倾听,有不同意见等别人说完再发表。)四、展示点拨,总结升华(一)羊圈破了个窟窿。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2.“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窿”。3.齐读这句话。(第三句)4.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5.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二)街坊劝告,他不听。1.“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2.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3.引导评议,齐读。4.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角色朗读。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7.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8.讨论交流:(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2)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3)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4)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5)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6)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7)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8)“从此”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9)理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背诵第5节。五、当堂检测,过关反馈出示课堂检测题,引导学生当堂检测。课时达标检测设计(试用)项目检测内容检测的目标点与用时预设:反馈、矫正方法预设与达标效果补充当堂达标测试一、读一读,写一写。kūlongquàngàopánchányángjuàn()()()()diāozǒuhòuhuǐyùyányuánzhé()()()()二、读一读,填一填。quānjuànzhīzhǐ修羊圈()一只()羊小圆圈()只()有zuànzuānhǎohào钻()石好()学钻()进去好()书课时教学设计尾页板书设计想法已经丢后悔亡羊补牢做法不补赶快堵(未为迟也)结果又少再没丢作业设计1.比一比再组词悔()叼屈隆梅()叨窟窿2.背诵这则寓言。3.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教学后记课时教学设计首页授课时间:年月日课题9寓言两则课型精读第几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三维)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十个汉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寓意,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先把方向搞正确,知道要听众朋友的提醒和忠告。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南辕北辙》故事内容,认识其中的道理。教学方法与手段朗读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法;多媒体课件使用教材的构想从人物的对话的过程中和文章结尾的点睛这笔中,学生自然会明白其中的寓意: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这则寓言常用来比喻行动和目的是相反的。课时教学流程教学活动课堂变化处理及主要环节的效果一、复习巩固同学们,我们读过很多成语故事,谁能讲给大家听呢?揭示课题:今天,我和同学们合作,学习一个新的成语故事。板书课题:南辕北辙请学生观看动画片《南辕北辙》问:动画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二、预习自学知识强化站:1.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检查学生识字的情况:(小组选代表发言)我们小组发现“辕”和“辙”都有车字旁,表示和车有关系。我们小组发现“固”很有趣,古表示它的读音,大口框表示它的意思是非常结实,可以组成“坚固”、“牢固”。我们小组发现“驾驶”都是形声字,“马”表示意思,“加”、“史”表示字的读音。“奔驰”这两个字我在电视广告上见过。我们小组给“恳”找了很多朋友:“跟”“根”“很”“狠”2.我们要想解决刚才的问题弄清到底是谁不明白,就应该弄清季梁跟朋友说了什么,我们该怎样来读他们的对话呢?3.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后学生评价(可以反复读或老师范读)4.出示词语:行驶、奔驰、不解、诚恳、固执己见。学生认读,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诚恳、固执己见等词语。”不解:不理解,不明白。诚恳:非常真诚。(学生自己的语言)固执己见:别人的话都不听,只知道坚持自己的想法,(学生自己的话)5.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分角色读书,并讨论刚才的问题。三、小组合作,讨论释疑教师组织学生有序地针对预习内容进行合作交流,行间巡视了解学生的疑难点,困惑处。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小组推荐一人:不是季梁不明白,是车上的朋友不明白。因为通过读书我们知道,是季梁告诉这个朋友去楚国应该往南走,往北走错了。所以,是车上的朋友不明白。2.通过学习本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我明白了:我们要听别人的劝告。我补充:如果别人说的对,我们就要听别人的劝告。体会寓意:通过学习知道一个人如果走的方向不对,是实现不了目标的。四、展示点拨,总结升华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下面我们跨越时空,飞到古时候去感受一下南辕北辙的故事,我们把这个故事演一演吧!(学生分角色表演)假如季梁的朋友们来到我们中间,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如果自己做错了事情,朋友给你指出来,你就要及时的改过来,不要太固执了。做事情之前要想清楚,如果方向错了,就永远不会把事情做好。五、当堂检测,过关反馈出示课堂检测题,引导学生当堂检测。课时达标检测设计(试用)项目检测内容检测的目标点与用时预设:反馈、矫正方法预设与达标效果补充当堂达标测试一、比一比,组词语。寓()悔()狼()遇()梅()猪()盘()叼()硬()盆()叨()便()二、选一选,填一填。牢:A.养牲畜的圈;B.监狱;C.坚固,牢固。1.我读过了《亡羊补牢》()这个故事。2.老师的话牢()记在我的心中。3.武警战士监守牢房(),决不让一个罪犯逃掉。课时教学设计尾页板书设计南辕北辙马好、旅费多、车夫技术高往北驶←——————————楚国(南)离楚国越远作业设计1.把《南辕北辙》故事讲给别人听。2.搜集古代寓言故事。教学后记
本文标题: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9寓言两则MicrosoftWord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229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