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4周教案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年级数学课程教案周次二课次1授课课题认识1-5教学基本内容教材P12-13页“想想做做”第4-7题。教学目的和要求1、进一步理解1~5各数的含义,会认、读、写1~5各数,会用这些数表示数量在5以内的物体的个数。2、结合具体情境,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用数进行交流的愿望。3、结合教学进行爱学校、爱老师和有学习的教育,初步学生认真写数的习惯。教学重点及难点指导学生写1-5各个数字。把1-5各数写端正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学法指导练习法、自主探索法等集体备课个性化修改教学环节一:复习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数?2、范写1-5各数二:练习1、练习写1-5各数,写在日字格中,每个写一行。设计2、完成第4题。3、完成第5题。4、完成第6题。5、第7题:写1-5各个数字。说说最后一行空的可以怎样利用。板书设计执行情况与教学反思一年级数学课程教案周次二课次2授课课题认识几和第几教学基本内容教科书第14页例题,第14~15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学目的和要求1、让学生经历观察、活动、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并在实际中加以运用。2、在具体的情境中练习运用“上、下、前、后、做、右”这些词语与“第几”相结合描述物体的位置,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探索规律和推理的能力。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语言表达的能力,并且能渗透尊敬老人的教育。教学重点及难点区分和理解几、第几的不同含义,并能在生活实际中运用。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学法指导练习法、自主探索法等集体备课个性化修改教学环节设计一:新授1、教学例题(1)提问:图上有几个人在买票?谁排在最前面,谁排在最后面?(2)提问:从前往后数,戴帽子的小男孩排在第几?不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几?(3)谈话:反过来说:排在第2的是谁,指几个人?排在第5的是谁,指几个人?(4)提问:看了图,你还可以说出什么?2、“想想做做”第1题。(1)老师点灯笼学生回答。(2)老师提要求学生涂色。问:这里的第2个和2个意思一样吗?(3)书上练习。从左边起点4个灯笼?(●●●●○)指名上黑板涂色从左边起点第4个灯笼?(○○○●○)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几和第几。(板书:几和第几)3、小结(板书:几和第几)二:练习1、“想想做做”第2题(左图)。(1)问:小丽住在第几层呢,你是怎么数的?(同桌讨论后交流)指出:一般楼房的第几层,是从下往上数的。(2)问:如果小丽住在3楼应该出现在哪个阳台?(3)问:老师想了解哪些同学住的是楼房?你家住几楼?2、“想想做做”第2题。问:同学们看哪只猴子比较特别?它是第几只猴子,你是怎么数的?得出:可以从上面数起,戴帽子的是第2只,也可以从下面数起,戴帽子的是第4只。3、“想想做做”第3题。问:上山的动物有几只?谁第一?谁第二?问:上山的动物有几只?谁第一?谁第二?4、“想想做做”第4题。问:4号车前面有几辆车?是哪些车?问:5号车前面是几号车?后面又是几号车?问:4号车前面是几号车?后面又是几号车?问:除了这几个问题外,你还想到什么考考大家?(小组讨论)三:应用拓展1、“想想做做”第5题。2、你能说一句带有几和第几的话吗?在我们身边找一找!引导:自己的座位是几排几座,红花榜的排名,自家住房是几楼几室等等。3、发散练习。告诉同学你喜欢吃的东西是第几个,让同学猜猜你喜欢吃的是什么?板书设计执行情况与教学反思一年级数学课程教案周次二课次3授课课题认识0教学基本内容教科书第16页例题和第17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学目的和要求1、理解0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2、掌握0~5的顺序,加深认识数的排列顺序。3、体会0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的意识。教学重点及难点了解0的不同含义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学法指导练习法、自主探索法等集体备课个性化修改教学环节设计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1、(出示0的卡通形象)“0”自我介绍说:小朋友,我的名字叫零,我神通广大,无处不在。想想你在哪儿见到过我呢?(让学生尽情地说2、“0”再说:那么你们知道我可以表示哪些意思呢?(让学生说说自己对0的认识3、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0。揭示课题:0的认识。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教学例1。让学生思考每个小兔采的蘑菇可以用哪一个数来表示。2、教学例2及0的写法。先出示例2图,让学生想一想,两幅图表示怎样的一件事情,再跟同桌说一说。原来的萝卜数用什么数表示?现在呢?教师强调一个萝卜也没有用0表示。你会写0吗?学生独立完成书本上的描红后继续在日字格里写出两个0,教师巡视,注意对个别困难学生的指导。3、教学例3。讲述:通过我们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0这个数可以表示什么?是不是所有的0都表示一个都没有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直尺,看一看直尺开始的地方是几直尺上的数是怎样排列的?请你从左到右依次读一读。4、小结。三、多样练习,巩固新知1、“想想做做”第1题(“小猴摘桃”的故事)。2、“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然后汇报交流,并说说其中0所表示的意思。3、“想想做做”第3题。4、“想想做做”第4题。四、总结全课板书设计执行情况与教学反思一年级数学课程教案周次二课次4授课课题认识=、>和<教学基本内容教科书第18~19页的例题,第1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学目的和要求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认识=、>和<表示的意思及用法,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2、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喜爱学习数学。教学重点及难点学会用=、>和<表示两数关系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学法指导练习法、自主探索法等集体备课个性化修改教学环节设一、情境导入,诱发参与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教学“=”。提问:小兔队有几只?(4只)贴出4只兔。小猴队有几只?(4只)对应贴出4只猴。提问:一个对一个地比,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呢?(小兔和小猴同样多;4个对4个正好同样多;4和4相等计提问:4和4相等,我们可以在4和4中间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学生猜一猜,再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讨论交流,说明:像“=”这样的符号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它的名字叫等号,4=4读作:4等于4。(板书教师示范写法,学生描红。2、教学“>”。指名贴出松鼠的只数,再一一对应贴出小熊的只数,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松鼠队比小熊队多;小熊队比松鼠队少等提问:从图中看出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几比几多提问:4和4同样多,我们可以用等号来表示,那么5比3多,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学生猜一猜,再看书上是怎么告诉我们的。说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另一位新朋友(板书>),它的名字叫“大于号”,5>3读作:5大于3。(板书提问:让我们仔细瞧瞧,>长的是什么样子?学生汇报。提问:>怎么写呢?提问:你们能用手势做出>的样子吗3、用同样的方法教学“<”。4、总结。三、巩固强化,拓展思维1、“想想做做”第1题。2、“想想做做”第2题。四、归纳小结,提高认识板书设计执行情况与教学反思一年级数学课程教案周次二课次5授课课题练习一教学基本内容教材第20页练习一第1-5题。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对5以内数的认识、几和第几的认识以及数的大小比较的综合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5以内数的顺序的认识、数数和数的大小的比较。2、训练学生应用数数的知识收集相应的信息,应用学过的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的能力,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3、加强学生数的书写训练,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重点加深对5以内数的认识。及难点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法、谈法、讨论法等学法指导练习法、自主探索法等集体备课个性化修改教学环节设计一、复习回顾二、进行练习1、第1题:让学生独立填写。说说为什么这样填写?让学生从小到大和从大到小读一读,体会这些数的顺序。2、第2题:说说图意,观察有哪些小动物在比赛?先让学生数出每个小动物套中了几个,并在相应的□里填一填。再比较填出的数,确定每个小动物的名次。3、第3题:观察图,说说图中画了一些什么?引导学生根据下面的小图说清是把哪两种花(或小动物)进行比较。完成填空后,说说比较的方法和结果。4、第4题: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通过交流,使学生知道有些题目可以是不同的答案。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有条理的思考。5、第5题:提醒学生规范的写数。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三、总结评价板书设计执行情况与教学反思一年级数学课程教案周次三课次1授课课题认识6-9教学基本内容教材第21页的例题,第21~22页“想想做做”的第1-3题。教学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6~9的过程,认识并会读写6~9,掌握6~9的顺序。2、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初步的数感。3、感受生活处处有数学,能够运用数,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教学重点及难点理解6-9各数的含义,并且能够正确的书写各数。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学法指导练习法、自主探索法等集体备课个性化修改教学环节设计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二、观察思考,探究新知1、认识6~9。(1)提问:(课件出示:屏幕中有老师带领学生做套圈游戏)同学们,你观察到什么?小组交流。通过学生汇报得到:6名学生、7个人、8个套圈、9个套桩。(2)你能伸出6根手指给同桌看看吗?(3)在计数器上分别拨出6、7、8、9个珠子2、学写6~9。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1、“想想做做”第1题谈话:今天我们的老朋友“狗贝贝”又给我们介绍了它的新朋友。我们来认识一下吧,(电脑课件出示鲨鱼、金鱼、虾、蟹)数数它们分别有多少?并把它们的数量写出来。你要写对了,它们就会吐泡泡向你表示感谢呢!学生各自写数,写后同桌互相检查,看看写得是否正确,是否认真。2、“想想做做”第2题涂色游戏:看到相应的数,就在下面相应数量的圈里涂上颜色。学生涂色后在小组里互相检查。3、“想想做做”第3题谈话:下面我们做画图形的游戏,看数继续画,明白题目的意思吗?各自在书上画。学生画好后提问:你画了几个△、几个□、几个○?四、总结评价,归纳学法板书设计执行情况与教学反思一年级数学课程教案周次三课次2授课课题认识6-9练习课教学基本内容教材第22~23页“想想做做”的第4-9题。教学目的和要求1、结合具体的数学学习素材和前面学习的知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6~9,加强6~9的读写和大小比较的练习,掌握6~9的顺序。2、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初步的数感。3、感受生活处处有数学,能够运用数,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教学重点及难点进一步理解6-9各数的含义。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学法指导练习法、自主探索法等集体备课个性化修改教学环节设计一、复习旧知二、进行练习1、填一填、读一读。(“想想做做”第4题)按从大到小和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读一遍。回答比8小的有哪几个?比7大的有哪几个?体会直线上的数,越往左越小,越往右越大。2、“想想做做”第5题。让学生观察尺上的数,说说哪些数是今天认识的。说说5离8近些还是离1近一些?回答时,让学生说出为什么,再让其他同学说说有没有道理。3离0近些还是离6近些?3、“想想做做”第6题。学生完成后,组织汇报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数出来的。4、“想想做做”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反馈。5、“想想做做”第8题。先让学生填写结果,再说说是怎样比出来的。(1个苹果对1个梨,苹果还多出4个,说明苹果比梨多4个,梨比苹果少4个)6、游戏。7、“想想做做”第9题:练习写6-9。三、总结评价板书设计执行情况与教学反思一年级数学课程教案周次三课次3授课课题认识10教学基本内容教材第23页的例题及23-24页“想想做做”的第1-7题教学目的和要求1、在具体情境中产生数数的欲望,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认、写10;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了解10的
本文标题: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4周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254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