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设计第15课
1教学设计[课程名称]《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单元]第15课和谐社会建设人人有责[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设计]认知目标:1、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2、理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重要意义、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3、运用:从自身做起,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以实际行动化解、消除不利于社会和谐的因素。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投身建设和谐社会的能力。2、提高应对竞争和挑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实际出发,认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懂得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教学重点、难点]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2、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教学方法]引入实例法、自学阅读-讲授法、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教学过程设计]第15课和谐社会建设人人有责教学导入:【案例资料】:多媒体展示第一届全国道德模范-武秀君事迹【教师提问】:武秀君最感人的品质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参加和谐社会建设?一、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按照这个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1.经济建设,经济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案例资料】:计划经济时代的票证【教师提问】:谈谈你的生活中发生的进步?【学生活动】:学生畅所欲言,课堂气氛活跃。2.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实现社会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案例资料】:党与腐败“水火不容”【教师提问】:如何看待腐败问题?【学生活动】:学生畅所欲言,课堂气氛活跃。3.文化建设,文化是国家实力的重要构成部分24.社会建设,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案例资料】:取消农业税【教师提问】:国家还有哪些惠民政策?【学生活动】:学生畅所欲言,课堂气氛活跃。(二)通往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教师活动】:教师结合多媒体呈现的图文资料,讲解分析: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几经探寻,最终放弃了盲目仿效西方的模式,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真理,是社会主义挽救了中国,如今,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了中国。160多年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在中国这样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前无古人,走什么路,需要我们自己选择。中国今天的建设事业如何布局,同样也需要我们自己规划设计,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找到一条既适合自己国情、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道路。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条道路向我们指明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阐明了我国的基本国情、根本任务和基本路线,还阐明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和奋斗目标。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1、科学发展观的定义。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就是以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主体,发展依靠人民,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案例资料】:“一个都不能少”【教师提问】:还有哪些政策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学生活动】: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不是单一的经济发展,而是社会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健康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全方位的共同发展及各个构成要素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八个统筹”(多媒体展示八个统筹内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案例资料】:多媒体呈现相关图文资料,江苏省张家港市有四个“看不见”:站在江边看不见——塔吊林立、货轮密布,辨不清水与岸;除了城市看不见农村——道路宽敞,别墅成片,分不出城与乡;工业区里看不见浓烟和排污口——循环经济使副产品被综合利用,变废为宝;走在街上看不见农村人——市民化管理、亲情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让人认不出主与客。这看不见的背后是张家港人“团结拼3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精神,是张家港人对发展的全面理解。【教师引导】(1)张家港的发展给人民带来了哪些实惠?(2)张家港的发展给我们什么启示?科学发展观对我们的要求?2、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教师提问】:为什么要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学生活动】:结合身边的社会现象讨论交流【教师讲评】:统筹兼顾,就是要在工作中总揽全局、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社会主义事业中的若干重大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多媒体资料】材料一:东部沿海发达地区,2001年人均GDP已达到或超过三四千美元,远远高于中西部一些落后地区。目前,人均GDP最高为上海市,已经突破4000美元,最低的贵州省却只有300多美元。材料二:根据国家统计局小康水平的分析报告,西部地区实现程度为84.18%,东部实现程度97.86%,中部实现的程度为93.18%。【教师引导】请问以上材料给我国建设有什么启示?[活动平台]:环保工程设计目标:理解环境保护对国家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增强环保观念和意识。步骤:课前以小组为单位,了解环保的作用和文化;讨论确定设计方案,搜集相关参考资料,用计算机设计出代表环保工程形象的图标;上课进行交流,并选出最佳设计方案。(二)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教师活动】教师结合多媒体呈现的图文资料讲评:科学发展观继承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既继承前人的理论思想,又勇于创新,形成了科学的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着眼于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方位的建设,着力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继续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把发展与加强和改进执政党的自身建设统一起来,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阅读材料】:农村:中央一号文件将村庄规划正式纳入各级政府的工作范畴,提出要安排资金支持编制村庄规划和开展村庄治理试点,向农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循环农业:中央一号文件把加快发展循环农业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出要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新型农民:中央一号文件给新型农民做了三个界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为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国家将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各级财政要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纳入预算,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4三、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发展(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图文资料,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分析讨论。【学生活动】:分小组积极讨论分析【教师讲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民主法治民主法治是指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2)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指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首要内容: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核心内容:利益分配平等第一次分配按劳分配。第二次分配要防止贫富差距拉得过大,控制在社会普遍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最终实现共同富裕(3)诚信友爱诚信友爱是指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维系和谐社会不仅有法律,而且还要有道德。法治与德治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道德是基础,法治是道德更高的要求。诚信友爱是道德的核心,也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内核。诚心与爱心称之为道德之心。【案例资料】: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教师提问】:为什么要评选道德模范?【教师点拨】: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次表彰的全国道德模范,都是群众爱戴的先进典型,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精神。我们要以道德模范为榜样,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4)充满活力充满活力是指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5)安定有序安定有序是指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安定有序包括两个层面:宏观结构上看:安定有序是政治、经济、文化及意识形态稳定有序微观结构上看:安定有序是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内在结构的各个要素的相互协调和交融。(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5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生产发展:是实现生活富裕的条件生活富裕:是发展的最终目标。良好生态环境:是实现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所必须坚持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保证。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教师活动】:多媒体呈现对比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学生活动】:观察社会、体验人生、总结书本知识得出结论。第一,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第二,有利于优化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百姓生活质量,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第三,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二)自觉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教师活动】:教师结合多媒体呈现的图文资料讲评。第一、明确使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战略目标任务,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第二、志存高远。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把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结合起来,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第三、勤奋学习。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学习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在钻研专业知识的同时,努力扩大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第四、投身实践。和谐社会伟大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青年学生的奋斗和奉献。青年学生要深刻认识国情、市情、乡情,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到基层去,到艰苦环境中去。【思维拓展】
本文标题: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设计第15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366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