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进海路施工组织设计(四航局)
目录一、编制说明1.编制依据2.编制原则二、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2.施工条件分析2.1总体施工环境2.2施工用水、电、交通、通讯3.工程特点及对策措施3.1本工程的特点3.2对策措施4.工期及质量目标要求4.1工期目标4.2质量目标4.3安全环保目标三、施工总平面图1.施工总平面布置说明1.1布置原则1.2施工总平面布置四、施工顺序1.施工顺序1.1平面施工顺序1.2横断面施工顺序五、施工计划1.总进度计划1.1总进度计划编制说明1.2施工进度计划2.施工机械、设备、仪器使用计划3.主要材料施工计划4.劳动力使用计划六、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1.施工测量1.1测量依据1.2控制测量网点设置1.2.1GPS基准点的设置1.2.2高程控制点1.2.3潮位观测站的设置1.3施工测量1.3.1水下高程测量1.3.2海面工作船定位测量1.3.3水下抛石施工测量2.挖泥及砂垫层施工2.1挖泥2.1.1概述2.1.2施工顺序安排2.1.3水下挖泥的主要施工方法2.1.3.1测量控制2.1.3.2水下挖泥2.1.4施工进度计划2.1.5挖泥施工的质量控制2.2砂垫层施工2.2.1概述2.2.2施工方法2.2.2.1施工工艺流程2.2.2.2施工工艺概述2.2.2.3测量控制2.2.2.4砂垫层的主要施工方法2.2.2.4.1典型施工2.2.2.4.2正常施工2.2.2.4.3沉降观测点的布置2.2.2.5抛填砂垫层的质量控制2.2.2.6抛填砂垫层的质量验收2.2.2.7船机配置3.钢箱筒型施工3.1概述3.2施工工艺流程3.3钢箱筒制作3.3.1组织情况3.3.2钢箱筒施工方案3.3.3主要施工方法3.3.4真空管道安装3.4钢箱筒起吊3.4.1起吊设备及吊索吊具选择3.4.2起吊钢箱筒入水3.5浮运3.5.1准备工作3.5.1.1气密性试验3.5.1.2沉浮试验3.5.2拖航海况3.5.3拖航阻力计算及拖轮选择3.5.3.1海上拖航阻力计算3.5.3.2拖轮选择3.5.4船舶拖带3.5.4.1拖缆位置及拖带属具的选配3.5.4.2放缆3.5.4.3拖航3.5.4.4托缆的保护措施3.6定位靠自重下沉3.7第一次抽真空下沉3.8安装顶盖板3.8.1概述3.8.2施工方法3.8.2.1砼垫层浇注及安装顶盖板3.8.2.2浇注盖板连接缝3.9靠钢箱筒及顶部砼自重下沉3.10第二次抽真空下沉至设计标高3.11工程要求3.11.1钢箱筒安装质量保证措施3.11.2顶盖板安装、垫层砼及湿接缝砼的倾斜度3.11.3钢箱筒抽真空负压下沉的质量保证措施4.塑料排水板施工4.1概述4.2施工方法4.2.1施工工艺流程图4.2.3控制回带4.2.4陆上塑料排水板施工4.3质量控制4.4质量保证5.土工软体排施工5.1概述5.2施工工艺及顺序安排5.2.1施工工艺流程图5.2.2施工顺序安排5.3土工布进场5.4铺设土工布5.5土工布铺设注意事项5.6土工布技术指标6.抛石6.1工程概况6.2抛填程序6.3抛填工艺6.4施工方法及要求6.5抛填作业施工步骤6.6水深高程测量6.7船机配置7.空心方块施工7.1工程概况7.2总体安排及场地布置7.3施工方法7.3.1方块预制场地地基7.3.2预制工艺7.3.3施工方法7.3.4方块预制的质量保证措施7.3.5质量保证措施8.挡浪墙施工8.1工程概况8.2工期安排8.3施工顺序8.4施工方法8.5设备配置9.透空方块预制安装9.1工程概况9.2施工方法10.方块内抛填10.1工程概况10.2抛填方法11.桩基础施工11.1工程概况11.2施工顺序11.3施工工艺流程11.4施工方法11.5质量控制方法11.6安全保证方法12.棱体石抛填及倒滤层施工12.1工程数量12.2施工流程12.3棱体施工方法12.4倒滤层施工13.水上打砂桩13.1工程数量13.2施工方法13.3施工强度及船机配备13.4工期安排13.5现场工艺性试验桩13.6施工工序13.7质量控制14.现浇砼胸墙14.1概述14.2施工顺序14.3主要工序施工方法14.4质量保证措施14.5需要机械设备15.四脚空心方块、扭王字块预制15.1概述15.2预制场地布置15.3模板15.4混凝土15.5收面与养护15.6场内运输和存放16.垫层石和护面块石抛填16.1概述16.2施工方法17.四脚空心方块、扭王字块安装17.1概述17.2施工顺序17.3安装方案17.4施工步骤18.东侧防波堤施工18.1工程概况18.2施工工艺流程18.3主要施工方法18.4主要设备配置19.岛内回填19.1工程概况19.2施工布置图19.3施工顺序19.4施工方法19.5主要设备配置20.道路工程施工20.1工程概况20.2施工方法20.3施工顺序21.码头附属设施安装21.1工程概况21.2施工方法及要求22.混凝土的抗冻试验及施工22.1工程概况22.2配合比设计22.3施工方法七、组织机构八、工期保证措施1.工期2.工期进度保证措施3.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3.1技术保证措施3.2工艺保证3.3船机设备保证九、质量保证措施计划1.质量保证体系2.质量保证措施十、安装劳保技术措施1.安全生产组织管理机构2.施工安全措施2.1现浇砼的安全措施2.2构件安装安全措施2.3施工用电安全措施3.工程防台措施4.环境保护措施一、编制依据1、招标文件提供的资料1.1业主提供的施工图纸2、施工技术标准、规范、规定(1)《海港水文规定》(JTJ213-98)(2)《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J215-98)(3)《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225-98)(4)《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250-98)(5)《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8-98)(6)《板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2-98)(7)《港口工程灌注桩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48-2001)(8)《港口工程混凝土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67-98)(9)《港口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规范》(GB50158-92)(10)《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11)《滩海环境条件与荷载技术规范》(SY/T4084-95)(12)《滩海海堤设计与施工规范》(SY/T4099-95)(1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40-2003)(1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15)《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04)(16)《滩海陆岸石油作业安全规程》(SY/T6634-2005)(17)《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221-98)3、编制原则3.1严格按照招标文件和设计图纸的设计意图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同时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行业的技术规范标准。3.2充分利用现场的有利条件,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安排施工顺序。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做到各项目施工工序兼顾,衔接合理,彼此减少互相干扰。合理调配人力和财力资源,减少施工成本,保证施工质量,创建环保和优化施工的环境。3.3充分利用我公司所拥有的生产设备、机具以及仪器等,发挥我单位在以往工程中的施工经验、雄厚的技术力量以及各方的财力保证,采用先进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案,确保工期和工程质量。3.4针对该工程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对策,采用高潮定位低潮作业施工的“坐滩施工法”,进行施工期沉降、位移观测等施工项目的指导。针对大风浪易破坏施工作业面的问题,进行专项的快速、全面的科学施工方法的保护和维护,并积极创造路上施工条件以及科学的进行各项工序的施工安排。二、工程概况1、工程概述1.1工程名称:大港埕海油田进海路工程1.2业主单位:中国石油股份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1.3设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1.4施工单位:天津大港油田集团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1.5地理位置1.5.1进海路部分大港埕海油田进海路工程位于羊二庄油田东南,埕北断阶区,北邻岐口凹陷,南靠赵东开发区,西侧以张北断层为界。进海路的起端为埕海三号人工岛的东北角,直线至张海5井,即新建埕海四号人工岛的西北角,长约4398m,方向为东偏北约5.7748º,我单位负责施工进海路段长为3928m。进海路在埕海三号人工岛东端的起始处泥面标高为±0.0m,在终端埕海四号人工岛位置处的泥面标高为-2.8m。1.5.2陆上道路部分该路段西临津岐公路,东西走向,距离埕海三号人工岛西北方向约3.5km处,该路段为长494.2m的沥青混凝土路面。1.5.3埕海三号人工岛及埕海三号进海路维修部分该维修部位即为原来的张海502人工井场位置。1.6工程内容:该工程包括陆上494.2m的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埕海三号长2.2km的进海路及100×100m2的人工岛的维修,以及埕海四号人工岛3928m的进海路施工。1.7结构形式:本工程采用“构件+毛石”进海路,道路全长3928m,路面最终高程为1.8m,为漫水路面,路面结构为混凝土现浇结构,路面施工时预留沉降量200mm,即路面浇注时高程为2.0m;护坡毛石最终高程为1.25m,施工时应预留沉降量100mm,即护坡毛石顶高程为1.35m。进海路路基宽7.0m,其中路面使用宽度3.95m,管沟宽2.05m,电缆沟宽0.4m,护轮坎0.3m。进海路每隔500m修建一个6.6m×40m的错车平台,共8座。1.8自然条件1.8.1气象本海区属于温暖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少雪;春季天气多变,干旱多风;夏季气温较高,雨量多而集中;秋季天高气爽,降温较快。年平均气温12℃,年降水量500-700mm,降水量集中于每年的7-8月。1.8.2水文1.8.2.1潮汐1)基准面以黄海平均海面作为该工程的高程系统的基准面。该海域的平均海面与高于黄海平均海面4cm,当地理论最低潮面在当地平均海面下2.40m。2)潮型及潮位特征该海域属于不规则半日潮,每日两潮,滞后时间约为45分,潮差自北向南递增,约为1-2.5m,高潮位潮时1-2小时。平均高潮位:1.18m平均低潮位:-1.12m平均潮差:2.30m平均涨潮历时:6小时平均落潮历时:6小时22分1.8.2.2波浪该海域是半封闭内陆海域,海上波型为风波型,其频率占85%,海波多不传入。涌浪仅占9%-16%,由于近岸原因,其波浪浪向以东向为主,西向不产生大浪,且浪向与风向一致。该区以风浪为主,涌浪为辅。该区常浪向为E,次之为EXE,出现频率分别为10.06%和9.38%;强浪向为ENE,次之为NE。在该海域,波高小于1.5m的占90%,波高小于0.5m的占69%。1.8.2.3洋流本海区的海流以潮流为主,运动形式为旋转流,余流很小。本区潮流为规则半日潮流;潮流的主流向为西偏南向和东偏北向,涨潮流速略大于落潮流速,上下层方向基本一致,表层流速略大于底层。1.8.2.4冰凌本区地处华北平原,冬季常受寒潮侵袭,产生海冰。本区出冰日在12月上旬,盛冰日12月下旬,融冰日在2月下旬,终冰日在3月上旬,总冰期91天,盛冰期58天。固定冰最大宽度2.6km,厚度约0.645m,最大堆冰高度2m;流冰厚度最大0.545m,流冰速度一般为0.3-0.4m/s,最大流冰速度1.0m/s,流冰方向主要集中在偏西和偏东两个方向。1.8.2.5增水情况渤西海湾水域三面由陆地环绕,东面面向渤海,偏东风时海平面影响较大。海平面受风向扰动的标准面差可达30cm。1.8.3地质条件1.8.3.1地貌海底平坦,坡度平缓,坡度0.57%,潮间带宽。该海域回淤严重,淤泥厚度一般达7-19m。1.8.3.2工程地质根据钻探揭露,勘探深度范围内上层成因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浅海相沉积、第四系全新统沼泽相沉积、第四系上更新统陆相沉积、第四系上更新统滨海—潮汐相沉积、第四系上更新统河床—河漫滩相沉积成因。根据《详勘》,地层剖面情况如下:第一层:3.0—6.4m厚承载力特征值为50kpa的流塑状淤泥层;第二层:淤泥质粘土厚度4.1—9.3m,承载力特征值为75kpa;第三层:粉质粘土厚1.2—3.6m,
本文标题:进海路施工组织设计(四航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36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