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统计学实证分析作业例举
1江西边界经济差异影响因素分析一省边界经济是指在地理上与外省接壤,地处周边省际交界线的县(市)所构成的经济带或圈,它属于区域经济的范畴。江西边界县按2003年底行政区划分,共有37个,与周边湖北、湖南、安徽、广东、福建、浙江等6省39个县(市)相邻;边界县域土地面积7.40万平方公里,占县域行政区划总面积的47.68%,其中耕地面积62.9万公顷,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29.9%;边界县占全省县(市)单位数近二分之一,总体规模在全省经济中占据一席之地;2003年底,边界县人口1479.31万人,占县域总人口的42.58%。近年来由于江西边界县自身政策、制度、经济、自然条件等环境的限制,经济发展状况不容乐观。2003年边界县实现生产总值575.8亿元,仅占全省总量的20.3%;地方财政总收入41.89亿元,占全省总量的16.0%;边界县人均GDP3919元,与邻省湖北、安徽、浙江、福建、广东、湖南等边界县人均GDP5189元、4937元、8177元、7670元、6192元、6118元相比,差距进一步扩大;边界县在业人员平均工资最高的11631元是最低的5492元的2.11倍,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2963元是最低的1196元的2.48倍。边界经济发展中逐渐加剧的不平衡,特别是边界县居民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已日益成为江西社会经济发展乃至稳定的环境约束。因此,研究边界经济差异因子并寻求化解策略,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一、边界经济差异的区域成分分类一般地,研究者习惯采用地理区位的划分方法,将边界县分为东西南北四个区域,认为东部和南部靠近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这样划分有一定的道理,但存在地理环境决定之嫌,不够科学。本文采用世界银行的通用做法,用各地区人均GDP相对于全区域人均GDP平均值的相对量来分类,即按各边界县十年来人均GDP平均值与十年来整个边界县人均GDP平均值的百分比,将边界县分为ABCD四类区域:A类区域人均GDP平均值低于边界县人均GDP平均值的75%,属相对落后地区;B类区域人均GDP平均值在边界县人均GDP平均值的75%—100%之间,属欠发达地区;C类区域人均GDP平均值在边界县人均GDP平均值的100%—150%之间,属中等发达地区;D类区域人均GDP平均值在边界县人均GDP平均值的150%以上,属较发达地区(见表1与图1):表1江西边界经济区域成分分类[1][2][3][4]2区域类型比值边界县数量A类<75%鄱阳县上饶县永新县万载县4B类75%—100%修水县瑞昌市湖口县玉山县黎川县瑞金市会昌县寻乌县上犹县遂川县莲花县彭泽县广昌县九江县14C类100%—150%武宁县浮梁县婺源县广丰县铅山县资溪县南丰县南城县龙南县全南县信丰县井冈山市石城县定南县大余县15D类>150%德兴县崇义县铜鼓县3资料来源:根据1995-2004年江西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图1江西边界经济区域成分分类[1][2][3][4]■A类区域边界县修水县瑞昌市湖口县鄱阳县▲B类区域边界县▲●▲▲▲▲■●●C类区域边界县武宁县九江县彭泽县浮梁县★D类区域边界县●婺源县I赣北地区铜鼓县★I★德兴县II赣东地区▲玉山县III赣南地区万载县■●广丰县IV赣西地区II■上饶县莲花县▲IV●铅山县●资溪县永新县■▲黎川县●南丰县井冈山市●III▲广昌县●南城县遂川县▲崇义县信丰县龙南县寻乌县瑞金市▲★●●●●●▲▲▲●上犹县大余县全南县定南县会昌县石城县二、边界经济差异影响因素分析边界经济发展差异的致因很多,如要素禀赋、制度政策、人文环境、地理区位、市场化程度以及意识理念等都会对差异的形成、存在、延续态势产生影响。本文侧重分析市场经济下影响边界经济差异的内生因素。1.三次产业的地区差异。从宏观角度看,产业结构构成状况是四类地区经济差异形成的主要因素。表21994-2003年江西及其边界区域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构成变化(%)3区域类别1994年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A类45.832.921.352.224.123.751.323.825.041.230.528.3B类51.826.921.449.825.325.047.525.526.942.126.931.0C类40.737.122.243.831.025.242.131.226.739.232.628.2D类26.854.318.929.747.822.426.850.427.825.449.824.7全省30.540.928.729.038.832.227.738.433.924.340.035.7区域类别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A类43.026.430.642.628.429.042.429.328.440.030.529.535.034.530.5B类41.726.232.140.825.733.538.827.134.137.228.134.832.632.335.2C类37.832.929.335.033.831.232.835.132.130.935.833.327.938.333.8D类24.548.726.922.449.428.121.150.128.919.651.628.818.452.828.8全省23.738.637.724.235.040.823.336.240.421.938.839.319.843.436.9资料来源:根据1995-2004年江西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图2.1江西及其边界区域近1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变化曲线(%)01020304050601994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A类区域B类区域C类区域D类区域全省图2.2江西及其边界区域近10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变化曲线(%)01020304050601994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A类区域B类区域C类区域D类区域全省4图2.3江西及其边界区域近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变化曲线(%)010203040501994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A类区域B类区域C类区域D类区域全省分析结果表明(见表2与图2),近十年来,D类区域第一产业占GDP总量比重与全省平均水平相当,低于其它地区,而A类和B类区域曲线相互交错,比重较高;第二产业比重D类区域具有明显优势,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其余三类地区都较全省平均水平低,其中又以A、B两类区域比重较低;第三产业比重上四类地区发展水平相当,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从发展态势来看,全省及其各边界地区第一产业占GDP总量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B、C两类区域的下降幅度较大,B类区域2003年较1994年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A类地区波动较大,呈不稳定发展态势;四类地区第二产业比重均没有明显上升,且1994年到2000年A、B、C三类地区的比重波动幅度较大,至2000年总体上才恢复了稳定上升的态势;四类地区第三产业比重均呈稳中有升趋势。表3江西邻省边界区域2003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⑥湖北广东湖南福建浙江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22.844.133.130.034.336.023.542.334.231.330.937.821.344.534.2资料来源:根据2004年湖北、广东、湖南、福建、浙江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图3边界区域及邻省边界区域2003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图可以看出(见表2与图2;表3与图3),江西边界A、B两类区域第一产业比重0102030405060湖北广东湖南福建浙江A类B类C类D类一产业二产业三产业5都较邻省高,其中A类区域比浙江高出13.7个百分点,D类区域则较外省低;第二产业比重A、B两类区域除比福建稍高外,比湖北、湖南、浙江都要低,其中B类只有32.3%,比浙江的44.5%低了近13个百分点,D类区域则较邻省要高,比最低的福建高出22个百分点;四类地区第三产业比重与邻省水平相当,没有太大的差距。2.城镇化水平的地区差异城镇化对边界经济的影响在于,它总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相随发展,使农村工业向城镇集中,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这里,我们采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指标来反映城镇化的水平。表41994-2003年江西及其边界四类区域城镇人口比重变化(%)时间类别1994年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A类11.011.411.611.510.612.112.712.813.1B类12.212.412.714.615.114.615.616.416.7C类14.315.115.515.817.115.717.318.116.7D类26.426.827.029.229.929.529.528.729.1全省19.720.520.921.221.422.723.324.124.9资料来源:根据1995-2004年江西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图4江西及其边界四类区域城镇人口比重变化曲线结果表明,D类区域的城镇化水平最高,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他三类区域都较全省平均水平低,其中A类区域最低,2003年D类区域29.1%是A类区域13.1%的2倍多。发展态势上,各地区的上升幅度都不大,但A、B、C三类区域波动的幅度较大。我们进一步对江西邻省边界县2003年的城镇人口进行分析(见表5与图5):051015202530351994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A类区域B类区域C类区域D类区域全省6表5江西邻省边界县2003年城镇人口比重(%)省份指标湖北广东湖南福建城镇人口比重21.024.823.325.7资料来源:根据2004年湖北、广东、湖南、福建、浙江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图5边界县及邻省边界区域2003年城镇人口比重图(%)显然A、B、C三类区域2003年城镇人口比重都较邻省低,其中A类区域比福建低了近13个百分点,只有D类区域城镇人口比重高于邻省。可推知,D类区域凭借其较高的城镇化水平,大力推进工业化,发展第三产业,增加了就业岗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进而促进了本地区国民经济的增长。3.基本建设投资的地区差异。基本建设投资作为环境因素对边界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投资量的多寡,特别是转化利用的快慢,往往成为促进或阻碍边界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表62003年江西及其边界四类区域与邻省边界县人均基本建设投资额(亿元)类别指标全省A类B类C类D类广东湖南福建浙江人均基本建设投资1335.0549.4563.81219.2756.7557.5497.0750.11493.4资料来源:根据2004年江西、湖北、广东、湖南、福建、浙江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051015202530湖北广东湖南福建A类B类C类D类7图62003年江西及其边界四类区域与邻省边界区域人均基本建设投资额构成(亿元)结果显示(见表6与图6),2003年省内四类区域人均基本建设投资额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C类比D类稍高,这两类区域与A、B类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其中A类区域最低,且不到C类区域的一半。与邻省边界县相比,只有浙江省有明显的优势,是A类区域的近3倍,而C类和D类比其它邻省都有较强的竞争优势。4.对外开放程度的地区差异。对外开放程度是反映边界区域对外贸易的状况。这里,我们采用人均实际利用外资额指标来分析四类区域的对外开放程度(见表7与图7)。表72003年江西及其边界区域与邻省边界区域人均实际利用外资额(美元)类别指标全省A类B类C类D类湖北浙江人均实际利用外资39.19.031.485.814.96.83.0资料来源:根据2004年江西、湖北、浙江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图72003年江西及其边界区域与邻省边界区域人均实际利用外资额构成图(美元)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江西A类B类C类D类广东湖南福建浙江020406080100湖
本文标题:统计学实证分析作业例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385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