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七单元统计授导型教案(1)教学设计表学科数学授课年级四年级学校宝华小学教师姓名杨明花章节名称认识折线统计图计划学时2学习内容分析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学习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建立了统计图的观念。为小学新知识作好了铺垫。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108,109页。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概括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加强画折线统计图的练习。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探究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教学设计思路一、谈话导入。二、探索新知识。三、课堂练习。四、课堂小结。2依据的理论认知主义学理论信息技术应用分析知识点学习水平媒体内容与形式使用方式使用效果谈话导入理解视频多媒体播放良好折线统计图理解Ppt课件集体观看良好课堂练习理解Ppt课件集体观看良好教学过程(可续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所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谈话导入谈话导入2谈话聆听激发学生兴趣学习新知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20组织指导学生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探究。课堂练习课堂训练15巡视指导学生自己做题独立练习,检查知识的掌握情况。课堂小结课堂总结3引导归纳在教师引导下总结学会梳理归纳课堂教学流程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这是一幅‘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你们能根据相关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吗?(师出示统计表)1998~20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199819992000200120022003人数(万人)3468810二、动手制作条形统计图1.学生独立完成条形统计图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内的数据,独立完成1998~20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条形统计图’。3制作前先让学生说说每格表示几个单位然后再制作统计图。2.小组交流作品,复习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相关信息“制作步骤、特点”A学生根据条形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B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C全班交流优秀作品。三、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1.师演示“1998~20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折线统计图”,学生观察。师:这个统计图是怎样完成的?师和生一起分析折线统计图,教师演示其中的一个数据的画法,让生知道是这张统计图是如何画的。师:你们对比这两个统计图,看看它们有什么异同?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2.小结: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相同点和不同点,把两种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板书出来。3.认识折线统计图,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师:你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哪些信息?有什么感想?引导学生观察参加科技发展人数的变化情况,并谈自己的感想,培养学生关心周围事物的兴趣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四、巩固练习1.完成书中P109的问题解答;2.完成书中P112练习十九第一小题的问题解答;五、小结评价。六、作业:练习册75,76页教学反思4第七单元统计授导型教案(2)教学设计表学科数学授课年级四年级学校宝华小学教师姓名杨明花章节名称折线统计图计划学时2学习内容分析用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折线统计图学习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建立了统计图的观念。为小学新知识作好了铺垫。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110页。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正确分析统计图。正确绘制折线统计图。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绘制折线统计图,能整理和分析数据。教学设计思路一、谈话导入。二、探索新知识。三、课堂练习。四、课堂小结。5依据的理论认知主义学理论信息技术应用分析知识点学习水平媒体内容与形式使用方式使用效果谈话导入理解视频多媒体播放良好绘制折线统计图理解Ppt课件集体观看良好课堂练习理解Ppt课件集体观看良好教学过程(可续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所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谈话导入谈话导入2谈话聆听激发学生兴趣学习新知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20组织指导学生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探究。课堂练习课堂训练15巡视指导学生自己做题独立练习,检查知识的掌握情况。课堂小结课堂总结3引导归纳在教师引导下总结学会梳理归纳课堂教学流程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陈东的妈妈记录了陈东0~10的身高,如下表(师出示P110例2的统计表)引导学生看到统计表想提什么问题,激发学生绘制折线统计图的兴趣。二、动手制作折线统计图1.学生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陈东0~10的身高统计表’内的数据,独立完成‘陈东0~10的身高统计表折线统计图’。教师先演示其中一个数据的画法,然后再让学生动手画。分为两个层次动手实践:第一层次为学生练习2分钟,教师将巡视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分析,再推进第二个层次的练习。6师指导个别学生。2.小组交流作品,欣赏折线统计图A学生根据折线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解决以下问题:陈东几岁到几岁长得最快?长了多少厘米?是怎么发现的?陈东115厘米时几岁?5岁半时陈东身高大约多少?师引导学生从前几年身高的增长情况来猜测陈东5岁半时的身高。B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C全班交流优秀作品。3.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合理推测:陈东身高的发展趋势。三、巩固练习完成书中P111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师组织学生进行评析、交流。五、作业:完成书中P113练习十九第3小题教学反思第七单元统计授导型教案(3)教学设计表学科数学授课年级四年级学校宝华小学教师姓名杨明花章节名称整理和复习计划学时2学习内容分析体会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学习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建立了统计图的观念。为小学新知识作好了铺垫。7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114,115页。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体会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看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体会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加强画统计图的练习。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体会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思路一、谈话导入。二、复习学习过的知识三、课堂练习。四、课堂小结。依据的理论认知主义学理论信息技术应用分析知识点学习水平媒体内容与形式使用方式使用效果谈话导入理解视频多媒体播放良好折线统计图理解Ppt课件集体观看良好课堂练习理解Ppt课件集体观看良好教学过程(可续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所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8谈话导入谈话导入2谈话聆听激发学生兴趣学习新知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20组织指导学生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探究。课堂练习课堂训练15巡视指导学生自己做题独立练习,检查知识的掌握情况。课堂小结课堂总结3引导归纳在教师引导下总结学会梳理归纳课堂教学流程图谈话导入——综合练习——查缺补漏——课堂小结教学反思
本文标题:统计授导型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388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