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综合改革实验区改革方案---北工职院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名称:开展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试点区域:北京市石景山区承担单位: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10月1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建设项目——“开展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0〕48号)要求,2010年10月,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批准,石景山区政府和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承担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建设项目的子项目-----开展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在石景山区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建设任务。为履行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引领示范作用,积极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步伐,制定本实施方案。一、背景与意义近年来,北京市石景山区按照“首都绿色转型示范区”的发展定位,以建设“经济发展强劲、创新创意活跃、绿色生态文明、现代和谐宜居的首都新城区”为目标,围绕打造首都文化娱乐休闲区(CRD),加大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力度。石景山区全力推动“大调整、大建设、大发展”,着力推进“一个科技园区、两个休闲旅游区、三个产业基地、六个商务功能区”12大产业功能区建设,文化创意、商务金融、高新技术、休闲娱乐、旅游会展等五大新兴高端产业发展壮大,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先后落地。石景山区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主导产业正在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文化创意产业积聚效应明显。以中国动漫游戏城、搜狐畅游为龙头的文化2创意类企业,及“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等在石景山区的挂牌,积大推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发展。以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为依托,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光机电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了区域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快速转变。商务金融产业发展迅速。以银河商务区为载体,以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要素市场、金融服务外包、投资公司等为发展方向的商务金融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石景山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提出新的要求。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3年期间,在办学体制、育人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北京市高职教育的发展起到了较好地示范和引领作用。在石景山区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对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率先探索实现学校主体、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和育人机制的突破,提升服务石景山区社会经济发展能力有重要意义,对促进石景山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及实现首都休闲娱乐中心区(CRD)的定位有重大价值。二、指导思想与改革目标(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质量为主题,以服务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产教融合,创新校企合作体制和育人机制,显著提升为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提供高端技能人才支撑和技术服务支持的能力,实现学院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共生共赢。按照总体设计、分类推进的原则,创新驱动、项目引领,为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行探索与实践。3(二)改革目标紧紧围绕石景山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对高端技能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政府在推动高职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强化行业指导,调动企业积极参与,整合资源、创新引领、规范行为、动态提升。探索建立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合作办学、共同育人、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通过试点工作,探索现代职业教育制度,使学院成为石景山区及北京西部地区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技术服务应用推广平台,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三、改革事项(一)办学体制创新成立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促进委员会;建立专业工学结合指导委员会;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出台有关促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管委会与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促进校企深度合作。(二)育人机制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实现专业对接产业,提高对产业发展德支撑能力;在通信技术专业、建筑工程专业进行职业教育分级制度改革试验,探索职业教育制度现代化,形成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育人机制;进行教学资源库建设,整合行业企业有效资源;适应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需要,引进国际化职业资格标准,培养符合国际职业标准要求的技能人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建立柔性教学运行管理机制和多元教学评价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社会服务水平提升建立产学研基地和技术应用中心,为产业发展服务;承担社会责任,4为企业、社会提供培训;实施“强军育才”工程,为部队官兵和复转军人开展技能培训。进一步发挥“矿山安全生产培训基地”功能,为北京西部地区企业开展安全培训。四、建设内容项目一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着力增强合作办学的活力1.成立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促进委员会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探索建立政、校、企合作教育的平台,形成利益相关方合作办学、共同育人的长效机制。(1)校企合作促进委员会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科技园区管委会、行业协会、深度合作的企事业单位、校外实训基地等单位和部门的负责人组成。(2)校企合作促进委员会的职能是学院联系地区、产业、行业、企业服务社会的桥梁与纽带;是学院发展规划、产学合作、人才培养、专业设置的咨询和协调推进机构。(3)校企合作促进委员会建立例会制度,每年召开2-3次工作会议,集中研究学院重大发展战略和校企合作等有关问题,为学院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同时,整合资源,协调推动学院与政府、行业、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合作理论、指导合作发展;设计合作制度,探索合作模式;拓展合作渠道,丰富合作项目;破解合作难题,形成合作机制。2.建立工学结合指导委员会工学结合指导委员会是学院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机构;是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调查研究和审议机构;是指导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咨询与指导机构。根据学院专业布局以及发展规划,学院工学结合指导委员会设机电机5械类工学结合指导委员会、电子信息类工学结合指导委员会、建筑测绘类工学结合指导委员会、经管文法类工学结合指导委员会四个专业工学结合指导委员会。各专业工学结合指导委员会由本行业专家、企事业单位专家、资深工程技术人员、高级技师、职业教育专家、教师代表组成。他们对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发与实施、实习实训评价等工作提供咨询与论证;指导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协助组建校外实训基地,指导专业建设与“产学研”有机结合;指导“双师结构”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企业兼职教师的选聘提供支持。3.建立健全学院校友理事会工作机制使校友理事会的工作常态化、系统化。充分发挥校友资源服务学院产学合作、文化建设、社会影响与校办产业市场拓展。在资源整合、人才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项目二推进产教融合,助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服务石景山区“一个科技园区、两个休闲旅游区、三个产业基地、六个商务功能区”(一二三六)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布局,推进产业教整合,使学院成为促进石景山区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助推器。1.对接数字娱乐产业,做精计算机动漫专业群,为石景山区打造CRD提供高端技能人才支撑围绕石景山区“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与数字娱乐龙头企业威运达科技有限公司共建NICC国际动画学院暨全国动漫6人才实训基地,共同开设计算机动漫专业,共建既能满足研发、生产,又能满足学生实训的产学一体的实训基地;联合中国动漫游戏城、搜狐畅游等文化创意类龙头企业,共同组建中国动漫文化企业联盟,满足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锻炼的需要;围绕游戏动漫产业链,拓展计算机动漫专业群,实现产业链与教学链融合,为石景山区打造“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基地”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撑。2.对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做强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专业群,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的发展提供高端技能人才围绕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的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发展需要,重点加强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通信技术、电子信息等专业建设,促进专业与产业深度对接。成立“多轴数控机床高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依托我院的数控专业,与企业合作成立“多轴数控机床高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针对多轴数控机床高端技能人才急缺的状况,开展数控4轴和5轴机床的操作、编程和维修人才培训,组织相关的技能大赛,为教师开展科研提供实验平台。成立“逆向工程技术培养培训中心”。根据北京相关产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与中关村石景山园高新技术企业北京智启维恩科技公司联合进行专业共建。合作共建北京西部“嵌入式人才培养实训中心”。与智翔集团全力打造“北京西部嵌入式卓越工程师实训中心”,服务嵌入式产业外包,嫁接企业需求与学校人才的输送桥梁。实训中心以嵌入式主流实训平台FPGA以及ARM核为载体,革新嵌入式人才教育,提升师资能力与水平,打造学生主动性创新能力。实训中心将成为学校在新一轮的信息经济竞争环境下的产业人才教育制高点。7成立“美国SPX北方培训中心”。与美国斯必克公司合作成立“美国SPX北方培训中心”,进行汽车空调检测、新能源汽车检测、尾气检测等方面的检测与服务,为合作院校进行教师培训,为企业客户培训。3.对现代服务业,做优现代服务业专业群,为石景山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和“首都高端产业综合区”建设提供高端技能人才支撑成立“京西商务和旅游职教联盟”。以联盟为载体,在联盟框架下开展各项工作,包括组建不同形态的校企合作联合体,探讨和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规划和建设实训基地,开展师资和企业人员培训,搭建业内校企合作平台,举办业内校企合作论坛和促进联盟内企业之间的交流等。依托企业,申办旅游会展专业。满足石景山区作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产业调整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需要,依托石门地区首钢高端会展服务项目,通过与励展博览集团签署专业共建合作协议,开设契合石景山区产业发展要求的旅游会展专业。与银建汽车修理有限公司共建汽车检测与技术服务专业。与石景山区北京银建汽车修理有限公司进一步校企合作,共同举办“银建杯”汽车维修技能大赛,合作开发“双人快修”项目,共同进行建设“钣金与喷漆实训基地”。项目三深化育人机制改革,着力打造西部地区转型发展高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1.开展职业教育分级制度改革试验,探索职业教育制度现代化在通信技术、建筑工程2个专业进行职业教育分级制度改革试点,制定专业领域的分级标准,探索职业教育分级证书、职业教育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按照北京市《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试验》项目要求,校企合作建立职业教育分级制度实施方案,探索在企业内部对员工实施弹性学制学历教育,在新的制度框架下推动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由石景山区教委牵头,与黄庄职业高中建立对口支援的校际合作关系,8开展中高职衔接工作。推广“知识+技能”的考核方式,探索建立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探索中、高职课程相贯通,职业技能成果与学习成绩的互认与衔接的办学机制。2.加快职教信息化建设,建成西部地区市民终身学习中心进行教学资源库建设,整合行业企业的有效资源。在工程测量、机电一体化、通信技术、安全技术管理、建筑工程、法律文秘专业建设教学资源库,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满足学习者多样化需求,实现行业企业资源的有效整合。建设“网络学习中心”。扩大社会培训范围,提高社会培训质量,巩固社会培训成果,为军地各类培训人员在进行课堂培训和现场培训的同时,构建网络与远程教学平台“社会培训网络在线课程库”。网络在线课程和多媒体学习资源,要将教学、互动、交流、评价融为一体,使学员可以轻松学习、快乐交流、激发学习兴趣。通过网络教学的现实控管的结合,使教与学更富乐趣、更有效果,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3.引进国际化职业资格标准,培养职业符合国际职业标准要求
本文标题:综合改革实验区改革方案---北工职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402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