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认识福音】一、对福音的态度――不以为耻(16节上)二、福音的本身――是神的大能(16节中)三、福音的目的――要救…人(16节中)四、福音的条件――相信(16节中)五、福音的范围――一切相信的人(16节中)六、福音的次序――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16节下)七、福音的显明――神的义(17节上)八、福音的结果――因信得生(17节下)【福音的五个基本原则(16~17节)】一、乃是神的大能二、要救一切相信的,并没有分别三、是为显明神的义四、是本于信,以致于信五、义人必信得生【四个显明】一、在福音上显明神的义(17节)二、在不虔不义的人身上显明神的忿怒(18节)三、在人心里(良知)显明神的存在(19节)四、在天地宇宙间显明神的永能和神性(20节)【神福音的需要】一、人两面的罪引起神的忿怒――“不虔不义…行不义阻挡真理”(18节)二、人第一面的罪――不虔和阻挡真理:1.明知有神,却“不当作神荣耀祂、感谢祂”(19~21节)2.“将神的荣耀,变为偶像…将神的真实变为虚谎,去敬拜事奉受造之物”(22~25节)3.“故意不认识神…怨恨神”(28,30节)三、人第二面的罪――不义和行不义的事:1.“放纵…情欲,…行可羞耻的事”(24,26~27节)2.“存邪僻的心,行那些不合理的事”(28~31节)3.“不但自己去行,还喜欢别人去行”(32节)【有神的证明】一、人自己的心里证明有神(19节)二、天地之间所造万物证明有神(20节)【人的罪】一、人被定罪的基本原因――不要神:1.否定神在人心里的显明(19节)2.否定神在造物中的显明(20节)3.轻忽神真实荣耀的特性(21~25节)二、人在生活行为上犯罪的事实――得罪神:1.情欲的败坏(26~27节)2.心思的败坏(28~29节)3.行为的败坏(30~31节)三、人犯罪的结果――招致神的审判(32节)【不虔的罪――神三次任凭】一、第一次――因为人把神的荣耀变为偶像――神任凭他们逞欲(21~24节)二、第二次――因为人不敬奉那造物的主――神任凭他们纵欲(25~26节)三、第三次――因为人故意不认识神――神任凭他们存邪僻的心(28节)【不义的罪】一、男女间的――情欲的败坏(26~27节)二、彼此间的――心思的败坏(28~29节)三、行为上的――行为的败坏(30~32节)罗马书第二章【神审判的原则】一、按真理审判:1.口说的不真,所行的才真(1~3节)2.外面作的不真,里面作的才真(28~29节)二、按公义审判:1.善有善报,恶有恶报(5~8节)2.公平待人(9~11节)三、按律法审判:1.对有律法的人,就按律法审判(12节)2.对没有律法的人,就按人心所显律法的功用审判(14~15节)3.对新约的信徒,就按里面的律法(就是住在人里面的基督)审判(16节)【不可论断别人的理由】一、“你在甚么事上论断人,就在甚么事上定自己的罪”(1节)二、“因你这论断人的,自己所行却和别人一样”(1~2节)【人不能逃脱神审判的原因】一、论断别人,自己所行却和别人一样(1~3节)二、藐视神的恩慈,刚硬不肯悔改(4~5节)三、只听律法,却不行律法(13,17~24节)四、只守外面的仪文,却缺乏里面的实际(25~29节)【基督乃是神审判人的凭借】一、神必照真理审判人(2节)――基督就是真理(约十四46)二、神必照公义审判人(5节)――基督是我们的公义(林前一30)三、神必照各人的行为审判各人(6节)――基督使信徒有好行为(约壹二6)四、神必照律法审判人(12节)――基督就是律法的实体(西二16~17)【神审判人的七大原则】一、根据真理(2节)二、根据罪恶的累积(5节)三、根据各人的行为(6节)四、根据公平不偏待人(8~11节)五、根据‘行’律法而不是根据‘听’律法(13节)六、根据心中的隐秘(16节)七、根据里面的实际而不是根据外貌(17~29节)【藐视神恩慈的结果(4~5节)】一、得不到神恩典的应许二、积蓄自己的罪过三、积蓄神公义的忿怒四、等候神公义的审判【在乎灵不在乎仪文】一、仪文乃是要在人的肉体上来遵行律法得神的称赞(17~19节)二、仪文都是在外面的,也只是在人中间的,在神面前却毫无价值(25~28节)三、仪文并不能使人真实的情形得以改变(21~24节)四、‘在乎灵不在乎仪文’说出了新约救恩的基本原则(28~29节)五、一切出于仪文的,在审判的日子,都不能得着神的称赞(28~29节)【犹太人言行脱节的原因(16~29节)】一、只知以律法为傲,却不知遵行律法二、只知以律法来责人,却不知以律法来律己三、只知要增加律法的知识,却不知自己倒违犯了神的旨意四、只知自己在人面前得尊位,却不知反叫神的名受人亵渎五、只知守律法外面的仪文字句,却不知守律法里面的精意六、只知倚靠律法,却不知倚靠神七、只知要得人的称赞,却不知该得神的称赞【犹太教徒自以为从律法中得了教导的五项具体事情,17~18节】一、他们称为‘犹太人’二、他们倚靠律法三、他们以认识神自傲――指着神夸口四、他们在神的旨意下受过教导――从律法中受了教训五、他们晓得怎样去衡量事物,以致能辨出最好的――能分别是非【虔诚的犹太人自认为五项超越外邦人的事例,19~20节】一、是属灵眼瞎者的向导二、是落在黑暗中之人的光三、是蠢笨人的师缚四、是小孩子的教师五、是律法和真理的模型【犹太人的五项错误,21~24节】一、教导别人,却不教导自己(21节)二、讲说人不可偷窃,自己却偷窃(21节)三、宣称人不可奸淫,自己却奸淫(22节)四、厌恶偶像,却以抢夺庙中之物这不合法的途径去表达他们的反对(22节)五、他们虽为拥有神的律法而自傲,但却犯了所夸的律法,以致玷辱神(23~24节)【罗二1】“你这论断人的,无论你是谁,也无可推诿。你在什么事上论断人,就在什么事上定自己的罪;因你这论断人的,自己所行却和别人一样。”[原文字义]“论断”审判,判罪,判断;“无可推诿”不可原谅。[文意注解]“你这论断人的,”“你”字特别指着犹太人(参17节),因犹太人一向以为自己得天独厚,多方论断、轻视外邦人,认为外邦人不认识神的法则,且过着不道德的生活。保罗先在第一章说明外邦人都在神的定罪之下,然后在第二章也把犹太人列入神所定罪的对象。论断”这字在原文和十二、十六节的“审判”是同一个字;神赐人审判的准则和能力,原是要人用来判断事物的对错、是非,而不是要人用来作为“假冒伪善的论断”。你在什么事上论断人,就在什么事上定自己的罪,”这是我们不可论断别人的第一个理由。话中之光(一)神赐人判断的能力,原意是要我们用来审判自己,规正自己,而不是要我们用来审判别人。(二)人的天性是喜欢论断别人的,因为在论断人时,就能定罪别人的错而显明自己的对。但这件事是神所最恨恶的,并要遭到神真理的审判。(三)我们今天对别人的审判,会在将来成为对自己的定罪。如果我们怕遭到神的审判,就要禁止自己审判(论断)别人。【罗二2】“我们知道这样行的人,神必照真理审判他。”[原文字义]“真理”真实,实际。[文意注解]“我们知道,”这是保罗常用的表达方式,认为读者会同意下文所说的(参罗三19;七14;八22,28;林前八1,4;林后五1;提前一8)。【罗3:19】我们晓得律法上的话,都是对律法以下之人说的,好塞住各人的口,叫普世的人都伏在神审判之下。【罗7:14】我们原晓得律法是属乎灵的,但我是属乎肉体的,是已经卖给罪了。【罗8:22】我们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叹息劳苦,直到如今。【林前8:4】论到吃祭偶像之物,我们知道偶像在世上算不得什么。也知道神只有一位,再没有别的神。【提前1:8】我们知道律法原是好的,只要人用得合宜。神必照真理审判他,”这句话有三方面的意思:(1)神乃是根据一个人在神面前真实的情形来审判他;(2)神乃是根据神的话审判人(约十二48);(3)神乃是根据耶稣基督――就是真理(约十四6)――审判人,意即一个人是否接受耶稣基督作他的救主,乃是他将来能否免受神审判的依据。话中之光(一)一个人真实的情形如何,并不在于他所“说”(论断)的是什么,乃在于他所“行”的是什么。(二)能说不能行,不只世人犯此毛病,宗教徒亦复如此(太廿三3)。特别是教会的领袖人物,最喜欢批评论断别人,自己所行的却和别人一样。但他们能逃脱人的审判,却不能逃脱神的审判,因为神是照真理审判人。(三)人的论断常是根据片面、不确或间接的证据,但神的审判乃是根据整体的真理;所以我们在教会中若要判断一个人或一件事情的是非对错时,应当好好祷告求神光照启示(林前四4~5)。【罗二3】“你这人哪,你论断行这样事的人,自己所行的却和别人一样,你以为能逃脱神的审判吗?”[话中之光](一)人常喜欢藉论断别人掩饰自己的失败,藉指责别人表示自己比别人好;但一个人在神眼中的评价,并不在于他所“论”,乃在于他所“行”。(二)凡是只会审判别人,不会审判自己的人,他就不懂得检点、改正自己的行为,以致只见弟兄眼中有刺,却不见自己眼中有梁木(太七3)。这样的人,必不能逃脱神的审判。(三)神在宇宙中的审判,乃是完全交给基督(约五22);而神审判的标准,也就是所立的基督(徒十七31)。所以凡胆敢凭着自义而审判(论断)别人的,就是干犯了基督在神行政中的主权,僭越了基督在神命定中的地位,自然不能“逃脱”神“照真理”的“公义审判”(2,3,5节)。【罗二4】“还是你藐视丰富的恩慈、宽容、忍耐,不晓得的恩慈是领你悔改呢?”[文意注解]“还是你藐视丰富的恩慈、宽容、忍耐,”“恩慈”是指神对人的态度,不是指对罪的态度。“宽容”原文含有两军暂时停战,等待敌人投降的意思;神暂不对人施行审判,乃是盼望人终能知错回头。“忍耐”原文是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意思是因对方不悔改而长叹,忍了再忍,仍不施刑,以长叹消气而再忍耐。不晓得的恩慈是领你悔改呢?”神施恩慈的目的是要给人悔改的机会(参彼后三9);犹太人却错解了神的宽容,以为是不愿审判。[话中之光](一)专会定罪别人的人,并非完全不知道自己也同样犯错,可能自认为地位特殊,蒙神特恩,因此神会以不同的态度对待自己;这种的想法,就是藐视了神的恩慈。(二)不错,神的确优待了一些所拣选的人,叫他们在今世享受到神格外的恩典,但他们这身分仍不能使他们在将来免受神公义的审判。今天神不立刻来和我们算账,乃是因为对我们有丰富的恩慈,多多的宽容、忍耐,盼望能领我们悔改(信徒仍须悔改认罪――参约壹一8~10)。(三)人若能在心志上有所改变(“悔改”意即心思的转变),就必会在态度上也有改变,并带来行动上的改变;所以一个人每一次新的转机,都从悔改的心开始。恩慈(chrestotes)。特仁赤(Trench)对于这一个字有一句话说:‘这是一个美丽的字,因为这表明一种美丽的意念。’善之一字,在希腊文里,有二个字替代它。一个是agathos,另一个是chrestos。它们的不同点如下。一个人的善──他是agathos,会发出严责、惩戒.刑罚;一个人的善──他是chrestos,总是指恩慈的真髓。耶稣是agathoe,当他大发义怒,洁净圣殿,把兑换银钱的及贩卖鸽子的从圣殿里赶出去。耶稣是chrestos,当祂用慈爱温柔,对待那以香膏抹祂足的罪妇,及在犯奸淫时被捉的妇女。因此保罗很有效地说:‘你们犹太人只是利用神伟大的恩慈。’(乙)宽容(anoche)。希腊文anoche一字就是休战。实在的、宽容的意义是停止敌意及仇视。不过这种停止是有限度的。这种停止实在是给与一种机会,不过这种机会必须及时把握,不然就会溜走。保罗实际上对犹太人说:‘因为神审判还没有降在你们身上,你们想你们很是安全。不过神给你们的并非无条件的许可你们犯罪;祂是给你们机会悔改,改变你们所行的道路。’一个人不能永远犯罪,而不受刑罚的。(丙)忍耐(makrothumia)。makrothumia在希腊文中,特别指对人忍耐。屈梭多模(Chrysostom)给这字一个定义──这是一个人的本性,他有能力可以为自己报仇,却有意的不用它。这是这种人的精神,他能毁灭损害侮辱他的人,不过他在忍耐怜悯中,止住他的手。于是保罗实际的对犹太人说:‘不要想神不刑罚你们的这一件事实,表明
本文标题:罗马书第二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436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