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012考纲解读】19世纪中期,欧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突飞猛进,而中国依旧在封建农业文明道路上徘徊。从那时起,崛起的欧美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次次侵略战争,使中国逐渐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一部中国近代史,首先是西方列强赤裸裸的侵略史和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华儿女挽救民族危亡、探索近代化道路的历史。高考文综卷和单科历史卷有关本专题内容的试题命制思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反抗的基本史实的再认再现和辨别比较能力的考查。二是从中外关系的角度来考查近代列强对华侵略,体现了对社会热点问题陷性介入的思路。从考点来看,已经涉及本专题绝大部分知识点;从题型来看,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也有涉及。1.两次鸦片战争【主要内容】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默写、背诵提示】(1)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时间、发动国家、结果及影响、《南京条约》的内容。(2)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发动国家、结果及影响。【重点、难点破解】本考点人民、人教两种版本教材叙述的详略差别较大,复习的关注点应放在对两次鸦片战争基本史实的了解上(时间、发动国家、战争主要结果及影响),其中《南京条约》的内容要详细掌握。2.太平天国运动【主要内容】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默写、背诵提示】(1)定都天京:背景、时间、定都天京后的主要活动(北伐、西征等)。(2)《天朝田亩制度》:颁布时间、内容、评价认识。(3)《资政新篇》:时间、内容、影响。(4)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标志、失败原因和教训、意义。【重点、难点破解】本考点主要以选择题命题为主,考查集中于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考查。建议以过去高考试题为备考的重要参考材料,琢磨其命题角度、选项设置特点。3.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主要内容】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默写、背诵提示】(1)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时间、发动国家、结果及影响、《马关条约》的内容。(2)黄海海战:背景、爱国将领、结果。(3)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背景、概况(时间、代表人物)、意义。(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时间、发动国家、结果及影响、《辛丑条约》的内容。(5)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背景、在京津地区的主要战斗、结果、意义。【重点、难点破解】本考点人民、人教两种版本教材叙述的详略差别较大,依据“提示”识记内容要点即可,其中《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内容是复习的重点。注意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的两大范式。“革命史范式”将中国近代史视为西方殖民入侵。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和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过程。“现代化范式”认为改革或革命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手段:中国近代史是“多点一线”,生产发展、技术救国、阶级斗争、政治革命、制度变革、思想冲突、文化变迁等“多点”都汇聚成了“现代化”这条主线。近年来高考命题常着眼于此挖掘史实,体现命题的时代特色,需要引起注意。4.辛亥革命【主要内容】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I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默写、背诵提示】(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时间、概况、纲领、意义。(2)武昌起义:背景、导火线、经过(武昌首义、攻占武昌和湖北军政府成立、清朝统治瓦解)。中华民国的成立:准备、成立经过、意义。(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时间、制定机构、内容和意义。(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重点、难点破解】本考点不同版本教材所选史实基本相同,选择题命题容易上手,因此复习要注意细节。还要注意联系,如新成立的中华民国政体对美国共和政体的模仿;《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启蒙思想家关于“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的思想观念。放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史的大框架下,辛亥革命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伟大历史性巨变。对辛亥革命的影响要站在更高的视野去审视,如从政治发展史上看,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两于多年的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从思想史的角度看,它提高了人们的政治热情,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南京临时政府采取移风易俗的措施,使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从经济史角度看,它动摇了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在社会上掀起兴办实业热潮,对中国工业化发展起到推进作用。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主要内容】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默写、背诵提示】(1)五四运动:导火线、经过、结果、意义。(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共“一大”):时间、地点、代表、内容和意义。(3)第一次国共合作:背景(必要性、中共三大)、标志、意义。(4)北伐战争:正式北伐时间、成果。南昌起义:背景、时间、领导人、意义。【重点、难点破解】本考点五四运动是复习的重点,注意理解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如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对中共成立的影响等。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党内合作”要明确其含义。至于北伐战争人民版只叙述了正式北伐的时间,攻克的城市.因此要考查只能围绕国共合作的成果来进行大框架考查。6.国共政权的对峙【主要内容】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土地革命;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默写、背诵提示】(1)南昌起义:背景、时间、涉及的人物、经过、意义。(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背景、意义。(3)红军长征:原因、路线、三大主力红军会师、意义。(4)遵义会议:时间、内容、意义。.【重点、难点破解】本考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土地革命和遵义会议是复习的重点。建议复习时与必修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结合起来进行复习。明确遵义会议的内容主要是解决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军事:肯定毛泽东的军事作战基本原则;组织:改组了党和红军的领导,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标志着党从幼年走向成熟。注意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使党和红军进入了抗日的前沿阵地,为后来抗日战争和整个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基础。7.抗日战争【主要内容】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侵华日军的罪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的抗战与敌后抗日斗争;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原因和历史地位。【默写、背诵提示】(1)九一八事变:时间、影响。(2)七七事变:时间、影响。(3)南京大屠杀:时间、日军的暴行。(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经过、意义。(5)正面战场的抗战:四次会战、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6)敌后抗日斗争:洛川会议、百团大战。(7)抗日战争胜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和正式签署投降书的时间、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意义。【重点、难点破解】抗日战争史应该说是一个复习的重点。复习既要关注细节,准备应对选择题命题,更要注意分析综合,以应对非选择题命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用、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和历史地位是非选择题命题的重要基点。南京大屠杀是检验日本对华战争态度的重要问题,要结合时势和材料去加深认识。复习时还要注意与世界史结合起来进行复习,做到知识的上拓下连:如台湾失与得的国内、国际背景;日本两次侵华的背景,一个腐败的政府、内争的国家给外来侵略提供了机会;对日本的认罪态度、德国的态度,我们应有的认识: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等。8.解放战争【重点、难点破解】本考点涉及的内容不多,复习战略反攻、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一定要结合地图去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应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去思考。【2012考点PK】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是集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为一体的“总体战”,其影响渗透到近代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主题表现具体内容军事侵略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1.1840~1842年鸦片战争期间,英军两次从广州北上,第一次打到天津白河口,第二次兵临南京城下2.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将侵略触角伸向内地。1857年底攻陷广州,设立联军娲地进行殖民统治;1858年攻陷天津;1860年攻陷天津和北京,焚毁了圆明园3.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军先后攻占旅顺、大连和威海卫等地,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旅顺大屠杀,北洋海军全军覆灭4.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先后攻占天津和北京,分别设立都统衙门了联军司令部进行殖民统治5.1931~1945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先后占领了中国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的大片领土;扶植伪满洲国、汪伪政府等傀儡政权;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等无数惨案;对沦陷区人民实行残暴的殖民统治政治侵略破坏主权1.以《南京条约》为代表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2.《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使列强取得了公使驻京、北部沿海和内陆开放等一系列特权,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公使驻京以后来总理衙门的设立,有利于列强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3.《马关条约》使日本取得割占大片领土、巨额赔款、内陆四口通商和开办工厂等特权,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通过贷款长期控制清政府4.《辛丑条约》中列强要求建立使馆界、京畿要地驻兵、惩办反帝官吏等,对清王朝实施“武装监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5.1915年,袁世凯基本接受了日本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一战”期间,日本成为侵略中国最主要的国家干涉革命1.以《北京条约》签订和辛酉政变发生为契机,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联合绞杀了太平天国运动2.1900年,义和团运动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3.武昌起义爆发以后,帝国主义先武装干涉,后“严守中立”,积极扶植袁世凯为新的代理人;对南京临时政府采取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帮助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果实4.国民大革命期间,英美等国武装干涉,制造一系列惨案,后又积极扶植国民党新右派蒋介石为代理人,支持斯叛变革命,篡夺胜利果实经济侵略控制市场和掠夺资源1.从19世纪40到70年代前,列强处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对中国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到19世纪60年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2.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疯狂对华进行资本输出(例如提供奴役性贷款,抢夺铁路修筑权、开办厂矿等),中国进一步沦为列强的资本输出场所3.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全面侵华期间,对沦陷区的农业、工矿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和劳动力等进行野蛮掠夺,其总方针是把沦陷区的经济变为其附庸经济,实现“以战养战”的目标文化侵略宗教麻醉鸦片战争后,列强依据《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中允许其建立教堂、自由传教的条款,向中国派遣大量传教士;传教士在中国进行的是文化侵略,为本国政府侵华出谋划策,起到了炮舰政策起不到的作用奴化教育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期间,对沦陷人民实行奴化教育,企图摧残和消磨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意志,实现其民族同化政策文明与野蛮马克思的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理论与资本主义侵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造成了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列强通过发动侵略战争,政治上攫取大量特权,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还干涉中国革命,阻挠中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经济上对华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将中国变为其商品倾销市场、原料产地和资本输出场所,造成了近代中国长期的贫穷和落后。另一方面,列强对华的政治、经济侵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列强侵略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传入中国,给中国传统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这就是马克思的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理论。破坏性使命和建设性使命是即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的互动过程【名师点睛】一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本文标题:考前30天之备战2012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专题05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451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