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考前30天之备战2012高考历史高考状元纠错专题17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国
【2012考纲解读】1.美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及其阶段特征2.不同历史时期美国经济发展的突出成就、特点、成因及其影响3.不同历史时期美国对外政策的特点及其原因和影响4.渗透科教兴国、宏观调控、民主政治等社会问题,考查美国经济、科技和政治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5.渗透国际热点问题,考查美国的霸权政策及其影响【易错点点睛】易错点1美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及其阶段特征1.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发展,下列与之无关的是()A.独立战争B.南北战争C.马丁·路德金领导的民权运动D.科索沃战争【错误解答】A、B【错解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的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错误的原因是学生对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形成过程理解不全面,对相关的事件掌握不确切。【正确解答】D2.美国1787年宪法比1776年《独立宣言》要退步,主要反映在()A.国家政治体制B.总统行政权力C.人民基本权利D.种族歧视政策3.)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的原则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A.霍布斯B.伏尔泰C.卢梭D.孟德斯鸠【错误解答】A【错解分析】考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导致知识点的混淆。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这是孟德斯鸠的观点。【正确解答】D4.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美国《独立宣言》(1776年)材料二: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年)材料三: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1920年)材料四:(此年前满二十一岁的公民才拥有选举权,现规定)年满十八岁和十八岁以上的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二十六条修正案(1971年)请回答:(1)材料一确认了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申明这一原则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的规定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产生的?(3)概括材料二、三、四,指出美国公民的选举权是如何变化的?(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美国近两百年选举权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错误解答】审题不清,答题不全。【错解分析】本题通过美国近两百年来选举权的变化过程考查了学生阅读、分析材料以及解答问题的能力。材料一引用的是《独立宣言》的材料,材料确认了天赋人权的原则,成为美国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旗帜。材料二要结合材料所提供的时间分析与废除黑人奴隶制度有关;从材料三的不分“性别”即是给妇女以选举权;材料四反映了选举权年龄限制的下调。综合起来,反映了美国选举权的不断发展,民主化不断提高。【正确解答】(1)天赋人权(或自由平等)。鼓舞了美国人民为争取自由独立而战。(2)美国独立后南北经济以不同方式发展;南北矛盾焦点是奴隶制存废问题。内战中,林肯政府顺应民意,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北方取得内战胜利,废除了奴隶制度。(3)取消了选举权在种族、肤色和奴隶身份上的限制;取消了选举权在性别上的限制;放宽了选举权在年龄上的限制。(4)依据材料、符合史实的看法,如美国公民的选举权利在历史上长期受到限制,选举制度的改变是人民争取和斗争的结果等。【特别提醒】从总体上抓住:由法治取代人治,由公民取代臣民。是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在政治上的基本特征。认识到实现社会转型的途径主要有两种:革命和改革。资产阶级革命是以暴力手段推翻封建制度,再以法律手段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美国的《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是人类政治史、法制史上的可贵遗产。结合美国黑人人权的演变认识美国民主化的曲折发展。【变式训练】1制定1787年美国宪法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他的主张是()A.政府必须由纯洁、正直的人掌握B.人们必须时常注意控制政府行为C.必须提高国民素质和政府的施政能力D.民主在监督之下才能真正实现1.D解析:注意体会麦迪逊讲话的主旨,即政府不是天使,所以必须对其进行监督。2最早宣布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并有“自由、生命以及追求幸福”权利的资产阶级政治文献是()A.英国的《权利法案》B.法国的《人权宣言》C.美国的《独立宣言》D.法国的1791年宪法2.C解析:注意题目的条件,即“最早”阐明人权的政治文件,据此选出C项。3近日,因向新闻界揭露“水门事件”的神秘人物“深喉”被公之于众。“水门事件”导致尼克松总统辞职,这一事件表明()①美国民主政治得到了法律保障②舆论监督对保障民主政治发挥着重要作用③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虚伪性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3.D解析:①②④的表述正确,而③在题干中得不到反映。4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863年1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材料二:在合众国境内受合众国管辖的任何地方,奴隶制和强制劳动都不得存在,但作为对于依法判罪的人的犯罪的惩罚除外。——《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三条修正案(1865年)材料三:美国1964年的民权法允许联邦司法部门对凡是实行种族隔离的公共设施和学校进行起诉,并对继续进行种族歧视的公共性计划停发联邦资助……1965年选举权法旨在彻底消除南部各州对黑人选民设置的种种歧视性选举资格限制……1968年国会通过民权运动时期最后一个重要的民权法案,禁止在租房和买卖房屋方面的种族歧视行为。——美国1968年的《民权法案》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谁签署的?他是在什么情况下签署该宣言的?(2)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关于黑人奴隶的规定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的规定对解决南北矛盾起到什么作用?(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各项法律颁布的共同背景;这些法律没有完全解决黑人的不平等地位问题,为什么?(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上述材料反映出的黑人地位逐渐改善的原因。4.答案要点:(1)林肯。北方在内战中失利,需要采取措施扭转战局;强大的民意要求废除奴隶制。(2)在参与叛乱的地区解放黑人奴隶;在全国范围内解放黑人奴隶,废除奴隶制。全面废除奴隶制,清除了美国南北矛盾的一个根源。(3)黑人遭受种族歧视,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掀起了争取平等权利的民权运动。这些法律只解决了学校的种族隔离等部分问题(或经济方面的问题没有解决)。(4)[评分说明]依据材料,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如回答黑人坚持斗争,自由平等思想,主要领导作用等。)【错误解答】A【错解分析】考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固,对相关历史概念或历史事件缺乏准确的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发动“冷战”的标志;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表现,它通过扶植西欧恢复发展经济,进而在经济、政治上控制西欧,达到遏制苏联向西扩展影响的目的。D项只针对一国,明显错误。【正确解答】C2.美国罗斯福新政中,最能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的措施是()A.整顿银行、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B.通过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C.奖励农民调整生产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D.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错误解答】C【错解分析】考生一方面是对题干没审准;另一方面是对罗斯福“新政”中的各项措施把握不准。【正确解答】D3.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是工业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其特点是()①重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超过轻工业②军事工业占有重要地位③开始采用和推广标准化生产方式④动力交通运输起到了重大作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宅地法》的实施,对当时美国经济发展所起的主要作用是()A.使美国的经济中心转移到了西部B.加速西部的开发,扩大了国内市场C.种植园经济被小农经济取代D.加速了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错误解答】A【错解分析】考生对《宅地法》的主要作用掌握不准确,误把对西部的开发理解为经济中心的西移。【正确解答】B【特别提醒】分析美国经济的发展,直至掌握世界经济霸权,应注意这样一些因素:两次政治革命(独立战争和南北内战)变革或调整生产关系、三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两次世界大战的机遇等。【变式训练】1.19世纪最后30多年里,美国工业化发展迅速,社会相对稳定,其原因是()A.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积累了丰厚的资本B.消除了种族歧视C.工场手工业发达,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D.北方赢得了内战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统一1.D解析:A项错误,此时期美国主要是吸引外资;B项明显错误;C项在时间上不对,此时已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D项正确,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2罗斯福新政中为增强美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所采取的措施突出表现在()A.在整顿中逐渐恢复银行信用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振兴工业C.奖励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出口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2.D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再现能力和分析能力,在大危机中,美国为加强出口,实行美元贬值,这样美国货因价廉而更具竞争力。3二战后美国出现的“新经济”()A.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B.使美国经济进入滞胀局面C.不受经济周期性波动规律的制约D.以原子能技术为核心3.A解析:“新经济”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具有高增长、低失业、低通胀、低财政赤字等特点。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国别联邦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美国增长率%6.75.65.32.99.63.5材料二:20世纪70~80年代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情况年份项目%欧共体美国日本1973——1979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2.52.63.51979——1984(同上)O.92.14.21979——1982消费物价上升率9.57.84.4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国别联邦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美国增长率%1.82.6LO.55.60.9请回答:(1)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并分析形成这种趋势的原因。(2)依据以上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消长变化及其影响。4.(1)从高速发展走向“滞胀”。高速发展的原因:一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二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促进。出现“滞胀”的原因:一是20世纪70年代发生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二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生产的促进作用日益减弱。(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自身经济特点不同而发展速度有别,其中德国、日本经济发展最快,英国相对缓慢。这种差异所产生的影响是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改变。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动摇。经济格局的改变使战后美国独霸、欧日依附的政治格局演变为以美国为主、美欧日三足鼎立的新格局,这种新格局有利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易错点3不同历史时期美国对外政策的特点及其原因和影响1.卷)20世纪30年代,美国推行“中立”的外交政策。对这一政策的正确表达是()①适应国内外形势,维护自身利益②反映国际形势走向缓和③维护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④不利于地区冲突的缓和与解决⑤不关心美洲地区以外的事务A.①③B.④⑤C.②③D.①④【错误解答】A【正确解答】D2.“9·11”恐怖事件后,有关专家认为:“美国政府宁愿用100万美元的导弹轰炸不值10美元一顶的帐篷,坚持出兵阿富汗,有其深远的战略目的。”其原因是()①控制中亚、西亚的战略位置和战略资源②符合北约东扩的需要③平息美国国内民众的情绪④维护世界和平,打击恐怖主义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错误解答】D【错解分析】考生对美国对外战争的实质认识不清。国家利益是一切对外活动的根本目的
本文标题:考前30天之备战2012高考历史高考状元纠错专题17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45211 .html